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时根据经济发展修正灞桥区中小学校布局,重组教育资源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从灞河新区的现状及实际需求出发,将区域分为五个片区,综合研判了每个片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配建标准,并在空间布局上进行完善。
【关键词】灞河新区;中学;小学;布局规划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修订的国家及地方政府法规条文中都将中小学教育提高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层面。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2012年修编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中小学用地已经从居住用地中独立出来作为城市教育科研用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政府也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于2011年制定新的《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试行)陕教发〔2011〕39号》,提高了中小学配建的用地标准。
目前灞河新区中小学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对学龄儿童的吸纳不足,导致地区入学供小于需,教育问题突出,亟待解决。本次研究灞河新区中小学布局旨在解决区域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2、现状研究
2.1区域概况
本次研究范围与灞河新区行政辖区范围一致。规划用地面积56.84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25万人。在综合考虑区域特点及河流、铁路等约束性因素的情况下,将灞河新区范围划分五个片区,分别是洪庆片区、灞河以东片区、纺北片区、纺织城核心区及纺南片区。
2.2 区域中小学设施概况
灞河新区范围内现状中小学共35所(含私立1所),其中小学25所,中学10所;小学占地面积23.09ha,中学占地面积20.62ha;小学生人数18855人,中学生人数13376人;生均小学生用地12.25㎡/人,生均中学生用地15.42㎡/人;小学现状班额主要集中在56-60人/班;中学现状班额主要集中在51-55人/班。
2.3 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空间分布上,纺织城核心区的中小学基本能够全覆盖;其它地区的中小学则存在的教育盲区较多;在生均用地上,中小学生均用地过小;在班额数上,中小学每班人数过多,均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用地规模上,中小学基本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但不能满足《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的要求。
3、指标体系与需求预测
合理确定各项规划指标是科学预测中小学用地空间需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需求预测是中小学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依据。
3.1指标体系
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千人指标、班额人数、用地规模、服务半径等。在参考国内大中城市及西安市其他行政区的指标的基础上,本次确定如下:
千人指标:小学:60人/千人 ;初中:30人/千人;高中:20人/千人。
班额人数:小学:45人/班;中学:50人/班。
服务半径:小学≤800米;中学≤1500米。
用地规模:现状中小学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已规划、已审批的中小学按照行政审批部门最终审批的规模及班额数确定。新建中小学参考《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
3.2 需求预测
本次规划通过人均居住用地法预测灞河新区的规划总人口为47.4万人。通过本次确定的指标体系预测小学生人数3.41万人,中学生人数2.69万人。小学需求班额数759班,初中需求班额数324班,高中需求用219班。
4、规划布局
4.1规划策略
本次规划提出保留、新建、撤并三种规划策略。其中对教学质量较好、满足中小学服务半径、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中小学配建要求的学校或还有扩建可能性的学校进行保留。对上位规划中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中小学及教育盲区进行新建。对在空间布点上重复交叉,有整合教学资源可能性的中小学进行撤并,最终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条件。
4.2规划内容
规划范围内共规划小学41所,其中保留21所,新建20所。规划教学班数733班,规划入学人口34999人,规划用地规模61.15公顷。规划范围内共规划中学19所,其中保留7所,新建12所。规划教学班数553班,规划入学人口26930人,规划用地规模58.17公顷。在空间总体布局上,纺织城核心区以保留和整合为主,其它地区除保留部分现状中小学校外,还规划若干新建学校。
4.3实施措施
对于现状学校主要是保证学校用地总量不减,改造学校设施、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加强与周边优质学校的联建合建,提升办学质量。合理引导现有优质学校发展方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稳定发展。对于撤并的学校主要是应结合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坚持先建后拆的建设时序,切实保证中小学生入学需求。对于新建学校应优先建设教育盲区,促进中小学校布局与社会需求分布在空间上的匹配,逐步优化区域中小学校布局向空间布局均衡方向转变。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小学用地应按照城市强制性用地进行控制,不得随意减少数量、降低规模或改变性质挪为它用,保证义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总结:
近年来,灞河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布局,既不能完全遵照现状,又不能照搬其他城市的配建标准。因此,制定一套具有灞河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是规划布局区域中小学的重中之重。在依据西安市总体规划修改,参考洪庆控制性详细规划、纺织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公平合理的进行布局规划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慧,周源.我国大城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规划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2).
[2]谢大捷.快速城市化下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讨——以龙岩市中心城区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08(05).
[3]谢慧,李沁.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11).
作者简介:
贺媛,女,工程师,现任职于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灞河新区;中学;小学;布局规划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修订的国家及地方政府法规条文中都将中小学教育提高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层面。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2012年修编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中小学用地已经从居住用地中独立出来作为城市教育科研用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政府也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于2011年制定新的《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试行)陕教发〔2011〕39号》,提高了中小学配建的用地标准。
目前灞河新区中小学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对学龄儿童的吸纳不足,导致地区入学供小于需,教育问题突出,亟待解决。本次研究灞河新区中小学布局旨在解决区域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2、现状研究
2.1区域概况
本次研究范围与灞河新区行政辖区范围一致。规划用地面积56.84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25万人。在综合考虑区域特点及河流、铁路等约束性因素的情况下,将灞河新区范围划分五个片区,分别是洪庆片区、灞河以东片区、纺北片区、纺织城核心区及纺南片区。
2.2 区域中小学设施概况
灞河新区范围内现状中小学共35所(含私立1所),其中小学25所,中学10所;小学占地面积23.09ha,中学占地面积20.62ha;小学生人数18855人,中学生人数13376人;生均小学生用地12.25㎡/人,生均中学生用地15.42㎡/人;小学现状班额主要集中在56-60人/班;中学现状班额主要集中在51-55人/班。
2.3 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空间分布上,纺织城核心区的中小学基本能够全覆盖;其它地区的中小学则存在的教育盲区较多;在生均用地上,中小学生均用地过小;在班额数上,中小学每班人数过多,均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用地规模上,中小学基本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但不能满足《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的要求。
3、指标体系与需求预测
合理确定各项规划指标是科学预测中小学用地空间需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需求预测是中小学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依据。
3.1指标体系
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千人指标、班额人数、用地规模、服务半径等。在参考国内大中城市及西安市其他行政区的指标的基础上,本次确定如下:
千人指标:小学:60人/千人 ;初中:30人/千人;高中:20人/千人。
班额人数:小学:45人/班;中学:50人/班。
服务半径:小学≤800米;中学≤1500米。
用地规模:现状中小学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已规划、已审批的中小学按照行政审批部门最终审批的规模及班额数确定。新建中小学参考《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
3.2 需求预测
本次规划通过人均居住用地法预测灞河新区的规划总人口为47.4万人。通过本次确定的指标体系预测小学生人数3.41万人,中学生人数2.69万人。小学需求班额数759班,初中需求班额数324班,高中需求用219班。
4、规划布局
4.1规划策略
本次规划提出保留、新建、撤并三种规划策略。其中对教学质量较好、满足中小学服务半径、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中小学配建要求的学校或还有扩建可能性的学校进行保留。对上位规划中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中小学及教育盲区进行新建。对在空间布点上重复交叉,有整合教学资源可能性的中小学进行撤并,最终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条件。
4.2规划内容
规划范围内共规划小学41所,其中保留21所,新建20所。规划教学班数733班,规划入学人口34999人,规划用地规模61.15公顷。规划范围内共规划中学19所,其中保留7所,新建12所。规划教学班数553班,规划入学人口26930人,规划用地规模58.17公顷。在空间总体布局上,纺织城核心区以保留和整合为主,其它地区除保留部分现状中小学校外,还规划若干新建学校。
4.3实施措施
对于现状学校主要是保证学校用地总量不减,改造学校设施、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加强与周边优质学校的联建合建,提升办学质量。合理引导现有优质学校发展方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稳定发展。对于撤并的学校主要是应结合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坚持先建后拆的建设时序,切实保证中小学生入学需求。对于新建学校应优先建设教育盲区,促进中小学校布局与社会需求分布在空间上的匹配,逐步优化区域中小学校布局向空间布局均衡方向转变。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小学用地应按照城市强制性用地进行控制,不得随意减少数量、降低规模或改变性质挪为它用,保证义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总结:
近年来,灞河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布局,既不能完全遵照现状,又不能照搬其他城市的配建标准。因此,制定一套具有灞河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是规划布局区域中小学的重中之重。在依据西安市总体规划修改,参考洪庆控制性详细规划、纺织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公平合理的进行布局规划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慧,周源.我国大城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规划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2).
[2]谢大捷.快速城市化下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讨——以龙岩市中心城区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08(05).
[3]谢慧,李沁.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11).
作者简介:
贺媛,女,工程师,现任职于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