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072-02
摘要: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农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依赖已有的旅游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文化资源的破坏性,乡村文化塑造趋同性等。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性要素,是我国整体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把乡村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业;农村文化产业;讲义寨
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讲义寨当前文化旅游状况的考察,使我们对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中普遍性与特殊性有一个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调查分析如下:
一、区位特点
讲义寨位于普定县境东南部,距安顺市十公里,过普定县门,下花牌坊南望,即可见讲义寨,该寨隶属白岩镇,是贵州白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寨,是贵州省唯一的白族集居地。安(顺)织(金)高等级公路从村旁通过,交通十分便利。讲义寨是一个古老村寨,优美的自然环境、水系、溶洞、石头建筑、军事要塞,数里之间,即可完全体味,这是该村最大的特点。该村坐落在地势开阔平坦的喀斯特地貌的石峰地带,村址依山面水,后山形如驼峰。山有两个溶洞,一洞与村后半山相通,长约300米,出洞口有巨石垒砌的石门、石窗,曾为清咸同年间躲避战乱的地方。山下有一潭,长70~80米,宽20~30米不等,最深处可达50米,当地称“阿宝塘”。村前小河绕村流过,形成天然“护城河”。
二、民间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讲义寨附近只居住着十余户人家,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大家和睦相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东海龙宫的龙卒在一边睡着了,白龙马去地里吃庄稼。寨中的人发现后,立即追赶这匹马,边追边骂。可是,追到一个关口上,就无影无踪了。马到哪里去了呢?村民们只得回来,一会儿后,白龙马又回到地里吃庄稼了,有人就大喊:“马在这里,快来人啊!”大家闻声赶到现场,终于追到了马,一壮汉用箭射瞎了马眼,一刀劈去,正好吹到马嘴上,又一刀吹在马腿上,白龙马变成了一块岩石,现在人们称之为白马石,那个关卡叫龙马关,追赶的人群无奈地返回了家中,这块岩石现距阿宝塘50米。
白马石长期昂着头,流着辛酸的泪向人们诉说当时山民的野蛮行径,白龙马带伤回到龙宫,龙卒睡醒后找不到白龙马,只见到带伤的石马,就回去向龙王禀报这里的人们不良的行为。龙王大怒,他立刻派龙王三小姐到寨内进行调查。龙王三小姐来到该寨水井边梳妆,把一把金梳子放在了井边,被一村民看见后捡走,龙王三小姐在寨内高声喊道:“请还我的梳子。”这样喊了几天后,无一人应答,嗓子也喊哑了。这时村里有个名叫阿宝的年轻人,出来帮助三小姐逐户询查,却毫无结果,可他的真诚却感动了三小姐。龙王得知后,决定惩罚这个可恶的村庄,但要保住阿宝。于是,一天中午,趁阿宝正在吃饭时,龙王派一只天狗跑进阿宝家把阿宝的饭瓢叨着往寨外的山头奔去。阿宝在其后紧随追赶,在半山处拾到了自己的饭瓢,狗却不见了。他回头一看,整个寨子顷刻间全被洪水淹没,便形成了今天的阿寶塘。
由于当时水势过大,往下而流,形成了今天的“亡家河”,也就是后来在战略防御上起主要军事作用的护寨河。阿宝坐在山上望家,家不在了,变成了一溪水。他心里正发愁,一阵凉风吹过,迷糊间进入了梦乡,浑身飘飘浮浮。醒来时,自己已和龙王三小姐在南天门外。此时,阿宝心急,不慎将门边一个花盆碰落下去,在水潭旁边深深印下一块十余亩宽几十米深的凹地,后来人们称它为“星宿坑”。
玉帝觉得此事对人间处罚过重,便将阿宝和三小姐送回人间。阿宝和三小姐互生爱意,结为夫妻。他们在塘边洞中居住,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传下后人。塘边居住的洞就叫做“阿宝洞”。至今,阿宝和三小姐的石像还在塘边洞中敬候游客观赏,淹没村庄的水潭被叫做“阿宝塘”。“讲义寨”也因此而得名,此名告诫后人要引以为戒,弃恶从善,注意道德行为规范。
三、军事文化
寨前三四米宽的护寨河,河道人工开凿的痕迹很大,河水发源于寨东南方向的阿宝塘,终年不断。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区区的几米河水,在那种以刀矛肉搏的战争年代,要想越过小河去,必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河的另一面,必然紧守着善战的村民,况且,还有一道护寨的墙体作为屏障以逸待劳。护寨的外墙和内墙中间有宽阔的夹道与河道平行,作为第二道防线,寨中人可在战斗中往来驰骋。寨子从东到西,有数座高四米的石拱门,坚固无比,同内墙连为一个整体。敌若得逞,占领夹道,则可紧闭寨门,从房上拒敌,因为整个村子从墙到房屋,都是石质建筑,防御的功能无处不在,即使是民居的小单院“四合院”的朝门,也体现出防御的匠心。朝门斜开,一律在四合院的右面,朝北。朝门的左边筑石墙,墙内人通过望孔对门口的情况窥视得清清楚楚。面外人根本看不清院内情况。讲义寨人凭着这道朝门就可同入侵之敌作殊死的搏斗。寨门内的街道,纵横交错,可连成一片,又可自成一体,即使到危难之时,还有后面的靠山。
村西侧距村约千米,建有大小屯,修有防御工事,是明显的军事要塞。大屯山高约250米,与小屯山呈犄角之势。大小屯山皆建有营盘,建筑年代为清咸同年间(1851~1874),当时该村团练首领赵维舟为抵御农民义军而建。现存残墙、炮口、大厅基址、石水缸、石碓等遗物,从大小两屯的防御建筑可见战争的艰难。咸丰、同治年间、石达开率部进入西南地区,引发了当地苗族反清起义。讲义寨首领赵维舟虽为“团练”,却是当时朝廷允许建立的“地方部队”,朝廷就是用这种地方武装消耗起义军的实力。讲义寨人为保持“皇恩浩荡”的光荣传统,面对苗族起义军攻城隐地的大气候,简直是“孤军作战”。先是凭寨拒敌,后又弃寨守洞。讲义村的建筑处处匠心独具,在战争中可以一挡十,如不是奇兵突袭或大敌当前,决不会放弃寨子退守山洞。至今,百年过去,洞中处处仍见烟薰火燎的痕迹。当时,赵姓家族的一支人坚守一洞,除一人幸免,洞中人皆被薰死,于是,讲义村人弃洞上寨后的高山,建屯修防御工事死守。据守3年,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才搬下屯去。 四、发展策略
讲义寨乡村民族文化建设存在着趋同性,模仿复制其他做法,没有体现本土文化元素;屯堡民居和古军事建筑文化没有整合,逐渐荒废;独特的民族生活文化被淡化,这不利于特色乡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只有深刻地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才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为此可以从下几方面规划该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张碟子、一块糖、一件衣服、一个节日体验场”】
① 突出屯堡地域军事文化特色,融合民族文化与军事文化精髓,把该村独有的本土文化元素转化到有形产品中,拍摄民族电影“阿宝山庄”将白族民间传说、军事建筑、古今习俗方面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影视传媒渠道,增强讲义寨乡村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视听吸引力。
神秘传说的阿宝塘再加上具有明代军事特色的大小屯、躲兵洞等,屯堡文化源远深厚;寨内保存具有明代皇家建筑风格的半副銮架双柁房,建筑形态别具一格,白族风情引人入胜,白族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征和浓郁的军事特色,五道寨门全用方块石拱成月形,镶有“承前启后”字样的石匾;寨内各家各户均以朝门式建筑组成街道。讲义寨,相对于安顺的天龙、云山、雷屯等已被开发的屯堡村寨而言,更加原汁原味,极具很高研究、观赏和旅游价值,为拍摄民族电影“阿宝山庄”准备了丰富的创意资源。
a)设计文化线路,生产品牌食品:阿宝糖
以阿宝糖为谐音创意,引进糖果生产企业,生产品牌食品糖:阿宝糖(其隐含意义为阿宝正义,婚姻爱情美满,作为男女之间恋爱、婚姻、生子寓意信物),设计文化旅游线路,龙宫---夜郎湖—阿宝塘(洞)—织金洞;或云峰---九溪—雷屯---天龙—讲义寨 ,利用已经成熟的旅游营销渠道或进超市地方特产专柜,充分传播民族文化,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将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融为一体。
② 构建白族民族服饰文化展览室,服饰展览体验厅。增强游客对本民族的认识,培养白族的本民族认同感,培养他们发展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服饰文化是白族文化中的一部份。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服饰上的花纹、图案各有千秋,各自都有着许多“人所共知,世代传承”的寓意和饰品图案。白族服饰图案类型有:鸟兽自然类(植物、动物、鸟禽、自然)有蝴蝶花、山茶花、梅花、狮子、老虎、鳳凰、孔雀、喜鹊、飞燕、鸳鸯、鸡、鸭、龙、鱼、蝴蝶和蝙蝠、日、月、星、辰等等;文化生活类(象形文字、宗教符号、吉祥用语、住、行、用)在人类活动中,人是生活的主体,说、唱、跳、放牧、骑马、逐兽、劳作等活动过程在白族服饰中都有体现。织绣的龙、凤、麒麟、狮子,缠枝牡丹、福禄寿喜、寿星松鹤、喜鹊登枝、狮子绣毯等等吉祥纹样图案,这些不同图案都有不同的意义 ,是了解和传承白族历史文化的渠道之一,也是增强文化牵引旅游业的内涵展现。
③开展白族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如跳花盆、地戏、戏曲舞蹈、花灯等活动,增强白族民族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传播性。
利用这里作为贵州白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寨,是贵州省唯一的白族集居地的独特性,通过“庆天王”、三月街(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蝴蝶会”、“扯火草”、绕三灵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白族文体活动,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极好的体验机会,利用这种节日文化吸引旅游者来参与体验物色对象,或者幽会,传情达意,谈情说爱等民俗。为游客提供体验白族生活习俗(如三道茶)、节庆文化、民族体育场所等,开展贵州白族民族文体活动联谊会,带动相关服务行业发展,增强民族节庆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传播性。
综述: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乡村文化内涵的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农村中原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开发乡村文化,实现民族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文化牵引,旅游带动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对“两欠”地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鲜活性和科学性。
摘要: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农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依赖已有的旅游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文化资源的破坏性,乡村文化塑造趋同性等。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性要素,是我国整体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把乡村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业;农村文化产业;讲义寨
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讲义寨当前文化旅游状况的考察,使我们对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中普遍性与特殊性有一个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调查分析如下:
一、区位特点
讲义寨位于普定县境东南部,距安顺市十公里,过普定县门,下花牌坊南望,即可见讲义寨,该寨隶属白岩镇,是贵州白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寨,是贵州省唯一的白族集居地。安(顺)织(金)高等级公路从村旁通过,交通十分便利。讲义寨是一个古老村寨,优美的自然环境、水系、溶洞、石头建筑、军事要塞,数里之间,即可完全体味,这是该村最大的特点。该村坐落在地势开阔平坦的喀斯特地貌的石峰地带,村址依山面水,后山形如驼峰。山有两个溶洞,一洞与村后半山相通,长约300米,出洞口有巨石垒砌的石门、石窗,曾为清咸同年间躲避战乱的地方。山下有一潭,长70~80米,宽20~30米不等,最深处可达50米,当地称“阿宝塘”。村前小河绕村流过,形成天然“护城河”。
二、民间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讲义寨附近只居住着十余户人家,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大家和睦相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东海龙宫的龙卒在一边睡着了,白龙马去地里吃庄稼。寨中的人发现后,立即追赶这匹马,边追边骂。可是,追到一个关口上,就无影无踪了。马到哪里去了呢?村民们只得回来,一会儿后,白龙马又回到地里吃庄稼了,有人就大喊:“马在这里,快来人啊!”大家闻声赶到现场,终于追到了马,一壮汉用箭射瞎了马眼,一刀劈去,正好吹到马嘴上,又一刀吹在马腿上,白龙马变成了一块岩石,现在人们称之为白马石,那个关卡叫龙马关,追赶的人群无奈地返回了家中,这块岩石现距阿宝塘50米。
白马石长期昂着头,流着辛酸的泪向人们诉说当时山民的野蛮行径,白龙马带伤回到龙宫,龙卒睡醒后找不到白龙马,只见到带伤的石马,就回去向龙王禀报这里的人们不良的行为。龙王大怒,他立刻派龙王三小姐到寨内进行调查。龙王三小姐来到该寨水井边梳妆,把一把金梳子放在了井边,被一村民看见后捡走,龙王三小姐在寨内高声喊道:“请还我的梳子。”这样喊了几天后,无一人应答,嗓子也喊哑了。这时村里有个名叫阿宝的年轻人,出来帮助三小姐逐户询查,却毫无结果,可他的真诚却感动了三小姐。龙王得知后,决定惩罚这个可恶的村庄,但要保住阿宝。于是,一天中午,趁阿宝正在吃饭时,龙王派一只天狗跑进阿宝家把阿宝的饭瓢叨着往寨外的山头奔去。阿宝在其后紧随追赶,在半山处拾到了自己的饭瓢,狗却不见了。他回头一看,整个寨子顷刻间全被洪水淹没,便形成了今天的阿寶塘。
由于当时水势过大,往下而流,形成了今天的“亡家河”,也就是后来在战略防御上起主要军事作用的护寨河。阿宝坐在山上望家,家不在了,变成了一溪水。他心里正发愁,一阵凉风吹过,迷糊间进入了梦乡,浑身飘飘浮浮。醒来时,自己已和龙王三小姐在南天门外。此时,阿宝心急,不慎将门边一个花盆碰落下去,在水潭旁边深深印下一块十余亩宽几十米深的凹地,后来人们称它为“星宿坑”。
玉帝觉得此事对人间处罚过重,便将阿宝和三小姐送回人间。阿宝和三小姐互生爱意,结为夫妻。他们在塘边洞中居住,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传下后人。塘边居住的洞就叫做“阿宝洞”。至今,阿宝和三小姐的石像还在塘边洞中敬候游客观赏,淹没村庄的水潭被叫做“阿宝塘”。“讲义寨”也因此而得名,此名告诫后人要引以为戒,弃恶从善,注意道德行为规范。
三、军事文化
寨前三四米宽的护寨河,河道人工开凿的痕迹很大,河水发源于寨东南方向的阿宝塘,终年不断。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区区的几米河水,在那种以刀矛肉搏的战争年代,要想越过小河去,必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河的另一面,必然紧守着善战的村民,况且,还有一道护寨的墙体作为屏障以逸待劳。护寨的外墙和内墙中间有宽阔的夹道与河道平行,作为第二道防线,寨中人可在战斗中往来驰骋。寨子从东到西,有数座高四米的石拱门,坚固无比,同内墙连为一个整体。敌若得逞,占领夹道,则可紧闭寨门,从房上拒敌,因为整个村子从墙到房屋,都是石质建筑,防御的功能无处不在,即使是民居的小单院“四合院”的朝门,也体现出防御的匠心。朝门斜开,一律在四合院的右面,朝北。朝门的左边筑石墙,墙内人通过望孔对门口的情况窥视得清清楚楚。面外人根本看不清院内情况。讲义寨人凭着这道朝门就可同入侵之敌作殊死的搏斗。寨门内的街道,纵横交错,可连成一片,又可自成一体,即使到危难之时,还有后面的靠山。
村西侧距村约千米,建有大小屯,修有防御工事,是明显的军事要塞。大屯山高约250米,与小屯山呈犄角之势。大小屯山皆建有营盘,建筑年代为清咸同年间(1851~1874),当时该村团练首领赵维舟为抵御农民义军而建。现存残墙、炮口、大厅基址、石水缸、石碓等遗物,从大小两屯的防御建筑可见战争的艰难。咸丰、同治年间、石达开率部进入西南地区,引发了当地苗族反清起义。讲义寨首领赵维舟虽为“团练”,却是当时朝廷允许建立的“地方部队”,朝廷就是用这种地方武装消耗起义军的实力。讲义寨人为保持“皇恩浩荡”的光荣传统,面对苗族起义军攻城隐地的大气候,简直是“孤军作战”。先是凭寨拒敌,后又弃寨守洞。讲义村的建筑处处匠心独具,在战争中可以一挡十,如不是奇兵突袭或大敌当前,决不会放弃寨子退守山洞。至今,百年过去,洞中处处仍见烟薰火燎的痕迹。当时,赵姓家族的一支人坚守一洞,除一人幸免,洞中人皆被薰死,于是,讲义村人弃洞上寨后的高山,建屯修防御工事死守。据守3年,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才搬下屯去。 四、发展策略
讲义寨乡村民族文化建设存在着趋同性,模仿复制其他做法,没有体现本土文化元素;屯堡民居和古军事建筑文化没有整合,逐渐荒废;独特的民族生活文化被淡化,这不利于特色乡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只有深刻地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才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为此可以从下几方面规划该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张碟子、一块糖、一件衣服、一个节日体验场”】
① 突出屯堡地域军事文化特色,融合民族文化与军事文化精髓,把该村独有的本土文化元素转化到有形产品中,拍摄民族电影“阿宝山庄”将白族民间传说、军事建筑、古今习俗方面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影视传媒渠道,增强讲义寨乡村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视听吸引力。
神秘传说的阿宝塘再加上具有明代军事特色的大小屯、躲兵洞等,屯堡文化源远深厚;寨内保存具有明代皇家建筑风格的半副銮架双柁房,建筑形态别具一格,白族风情引人入胜,白族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征和浓郁的军事特色,五道寨门全用方块石拱成月形,镶有“承前启后”字样的石匾;寨内各家各户均以朝门式建筑组成街道。讲义寨,相对于安顺的天龙、云山、雷屯等已被开发的屯堡村寨而言,更加原汁原味,极具很高研究、观赏和旅游价值,为拍摄民族电影“阿宝山庄”准备了丰富的创意资源。
a)设计文化线路,生产品牌食品:阿宝糖
以阿宝糖为谐音创意,引进糖果生产企业,生产品牌食品糖:阿宝糖(其隐含意义为阿宝正义,婚姻爱情美满,作为男女之间恋爱、婚姻、生子寓意信物),设计文化旅游线路,龙宫---夜郎湖—阿宝塘(洞)—织金洞;或云峰---九溪—雷屯---天龙—讲义寨 ,利用已经成熟的旅游营销渠道或进超市地方特产专柜,充分传播民族文化,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将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融为一体。
② 构建白族民族服饰文化展览室,服饰展览体验厅。增强游客对本民族的认识,培养白族的本民族认同感,培养他们发展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服饰文化是白族文化中的一部份。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服饰上的花纹、图案各有千秋,各自都有着许多“人所共知,世代传承”的寓意和饰品图案。白族服饰图案类型有:鸟兽自然类(植物、动物、鸟禽、自然)有蝴蝶花、山茶花、梅花、狮子、老虎、鳳凰、孔雀、喜鹊、飞燕、鸳鸯、鸡、鸭、龙、鱼、蝴蝶和蝙蝠、日、月、星、辰等等;文化生活类(象形文字、宗教符号、吉祥用语、住、行、用)在人类活动中,人是生活的主体,说、唱、跳、放牧、骑马、逐兽、劳作等活动过程在白族服饰中都有体现。织绣的龙、凤、麒麟、狮子,缠枝牡丹、福禄寿喜、寿星松鹤、喜鹊登枝、狮子绣毯等等吉祥纹样图案,这些不同图案都有不同的意义 ,是了解和传承白族历史文化的渠道之一,也是增强文化牵引旅游业的内涵展现。
③开展白族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如跳花盆、地戏、戏曲舞蹈、花灯等活动,增强白族民族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传播性。
利用这里作为贵州白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寨,是贵州省唯一的白族集居地的独特性,通过“庆天王”、三月街(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蝴蝶会”、“扯火草”、绕三灵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白族文体活动,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极好的体验机会,利用这种节日文化吸引旅游者来参与体验物色对象,或者幽会,传情达意,谈情说爱等民俗。为游客提供体验白族生活习俗(如三道茶)、节庆文化、民族体育场所等,开展贵州白族民族文体活动联谊会,带动相关服务行业发展,增强民族节庆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传播性。
综述: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乡村文化内涵的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农村中原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开发乡村文化,实现民族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文化牵引,旅游带动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对“两欠”地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鲜活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