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2信号异常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探讨CD22在I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4年2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6例IRP患者(22例初治、24例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22名健康对照及1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及胞质内SYK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以及胞质内IgG、IgM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CD22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IRP初治患者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细胞和磷酸化CD22(pCD22)细胞比例(60.03%±20.94%、71.32%±11.16%)明显高于恢复患者(46.92%±20.04%、55.82%±14.42%)、健康对照(46.86%±17.78%、53.28%±14.76%)和CLL患者(39.74%±18.96%、59.07%±17.09%)(均P<0.05);磷酸化SYK(pSYK)细胞比例具有相同趋势(均P<0.05)。IRP初治患者pCD22细胞/pSYK细胞比值[27.39(5.06~102.7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55.95(15.25~298.53)]和CLL患者[56.92(5.60~228.96)](均P<0.05),且pCD22细胞与pSYK细胞呈正相关(r=0.341,P<0.05)。IRP初治患者和恢复患者B淋巴细胞内IgG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初治患者IgM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CLL患者(均P<0.05)。IRP初治患者PBMNC CD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患者、健康对照和CLL患者(均P<0.05)。

结论

IR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增强,CD22数量和功能增强但仍不足以抑制B细胞增殖,可能与IRP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小鼠chemerin过表达及RNA干扰重组慢病毒,感染3T3-L1细胞。实验设chemerin基因沉默组、沉默空载体对照组、过表达组、过表达空载体对照组。另在细胞增殖实验中增设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阻断剂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联合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观察chemerin对3T3
目的研究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修复术(EVAR)后出现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17例择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收集术前及术后第1、2、7天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当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评分≥5分诊断为显性DIC,2≤ISTH评分<5分诊断为非显性DIC。对性别、年龄、瘤体直径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8例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结果全部患者中23例为首次发病,15例为复发性;20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18例部分切除。在获得根治切除的20例患者中19例(95%)复发。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1~157)个月,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9%、
目的建立快速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的生物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278名、触发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患者550例以及未触发复检规则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运用血细胞分析仪、快速流式细胞术和形态学检查法分别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健康成年人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各类白细胞的差异,建立生物参考区间并验证。统计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快速流式细胞术和形态学分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