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高三生物总复习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高考形势下,有效地进行高三生物总复习是高三生物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入手,强调抓基础、善于归纳比较以及培养应试能力等方面来阐述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  比较法   应试能力    重视讲评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基本识记题基本上退出了高考试题的舞台。因此,高三生物总复习阶段必须在抓好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复习使学生将原来学习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并进一步网络化和系统化。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观察、思维、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超越教材把知识任意扩展,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具体复习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以教材为本,抓好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任何辅导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的地位。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复习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看课本内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书在心中。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整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转换、重组。
  复习中,要打好基础,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搞“偏、难、高”。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如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比较,矿质元素能否再度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二、注重图表图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相关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等等。高三复习应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和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从而能进一步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很多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等。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分析。
  三、运用比较法,培养类比能力
  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类比方法有其独特的作用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类比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学中,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结构网络。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等。
  通过这种类比的方法促进学生對相关知识的系统认识,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使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从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经常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
  五、注重练习、检测和考试,提高应试能力
  (1)自我强化,自测自评。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要求,选择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按照高考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答卷,然后进行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
  (2)考试认真,重视讲评。高三复习最终以“提高高考成绩”为目的。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三生物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盲目的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老师们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高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其他文献
一、管理学生的方法要灵活不要单一  (1)“良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新课程的引导是关键,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提高他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结合课堂知识,将新课程中可以联系到的名人趣事、科学奇观生动的讲述给学生,或介绍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些比较热议的话题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能在课堂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习进行结合,让学生不知不觉
期刊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灿烂星辰,是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过后的人文精华,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在人格养成、情操陶冶、民族精神养育等方面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有利于孩子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吸取人生的智慧。但中华经典语言文字的高度浓缩和精练也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道障碍,加之部分教师在诵读指导中不注重方法,一味让学生盲目地背诵诗文,但由于不理解诗文的大意,不能体会诗文的意境,因而所积累的东西也没能发挥其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学应运而生。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如今在初中阶段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立下根基,培养前沿科学思维,还能够对今后社会的不断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如何教好信息技术学,如何在课程中更合理地应用数字化资源,就成为了每个信息技术教育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写字教学,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强调了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写字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磨炼小学生的意志,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
期刊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写作培养,需要提升学生易于动笔和表达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渗透使用习作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阅读是一种吸收,而写作就是一种倾吐。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写作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上很多老师都是上独立的阅读课和写
期刊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目标。“说”作为英语五项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英语口语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努力创设语言情境  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機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课堂英
期刊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交往的主要工具英语举足轻重。然而始终有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不够重视,表现在不注重对口语的训练,就算上课跟着教师读几遍,课后不读或者读也是“蜻蜒点水”,敷衍了事,有些学生在家里读外语,因家长不不甚了解,要是读错了,也没人纠正。为此,英语早读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早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必要过程。  身为人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英语早读不像上课那么正
期刊
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掌握一门学科就是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数学教学=概念教学+命题教学+解题教学。  一、数学概念的意义、组成、特征  (1)意义:数学概念一般指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又是数学思维的细胞,也是知识与方法的载体。  (2)概念的组成:概念的名称
期刊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写好字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重视书写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写一笔好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忙于知识的传授,只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相关任务,而不重视书写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书写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书
期刊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按部就班的就像机器人似的接受老师的讲解。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更可悲的是,70%以上农村教师还无“导”的艺术,不讲究“导”的质量,忽视“导”的效果,还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运用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模式。  导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