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
上世紀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
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皮”。那些台上冠冕堂皇、台下蝇营狗苟的“两面”贪官,开始为人熟知。不少善良的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表面功夫骗了,贪官太会做戏了。
再后来,反腐报道开始流行“两分法”,媒体以相对客观的视角,报道这些既干事也收钱的贪官。其代表就是一批“能人”贪官。做出了一些成绩,也肥了自己的腰包;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如李春城、季建业等人。中国老百姓是善良的,官员做了事,都还是记得。因此评价也不再是一边倒,既有反思,也有惋惜:这贪官,也不是只干坏事的。
以上种种报道方式,现在都还能看到。所以过去的反腐报道大纲,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钱是怎么贪的,工作是怎么干的,官是怎么升的;另外还有一种不怎么上台面的,就是桃色新闻是怎么炒的。这几种模式,一用十多年,说一点不疲劳是骗人的。
最近,一种新的贪官报道又受到关注,其特点就是用私人记忆的手法,以熟人旧属的身份,记叙点滴小事,谈谈交往交情,如近来在微信疯转的原下属回忆何家成(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的文章。这种点对点的叙述,未必深入,也不全面,但却让人动容。因为,贪官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带标签的物件,而是还原为一个人,一个拥有人之常情带温度的人,一个曾经不坏、现在也不是就全坏的人。看了之后就想,哦,这个人人品也不是那么差,怎么就成贪官了呢?
有人说,这世间,最复杂的是人性,变幻无常,无从把握;最简单的也是人性,千百年来,几无变化。贪欲是人性之恶,贪官就是性恶之滥觞。不客气地说,人人都同时拥有为善为恶的基因,而人类的文明,就是抑恶扬善,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努力不让恶萌芽、更不能让它有机会长大。
贪官肯定不是好人,但好人也可能会蜕变成贪官。我们反腐败努力的最终目标,就是王岐山书记说的,让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而关键,就在政治生态和土壤。
上世紀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
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皮”。那些台上冠冕堂皇、台下蝇营狗苟的“两面”贪官,开始为人熟知。不少善良的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表面功夫骗了,贪官太会做戏了。
再后来,反腐报道开始流行“两分法”,媒体以相对客观的视角,报道这些既干事也收钱的贪官。其代表就是一批“能人”贪官。做出了一些成绩,也肥了自己的腰包;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如李春城、季建业等人。中国老百姓是善良的,官员做了事,都还是记得。因此评价也不再是一边倒,既有反思,也有惋惜:这贪官,也不是只干坏事的。
以上种种报道方式,现在都还能看到。所以过去的反腐报道大纲,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钱是怎么贪的,工作是怎么干的,官是怎么升的;另外还有一种不怎么上台面的,就是桃色新闻是怎么炒的。这几种模式,一用十多年,说一点不疲劳是骗人的。
最近,一种新的贪官报道又受到关注,其特点就是用私人记忆的手法,以熟人旧属的身份,记叙点滴小事,谈谈交往交情,如近来在微信疯转的原下属回忆何家成(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的文章。这种点对点的叙述,未必深入,也不全面,但却让人动容。因为,贪官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带标签的物件,而是还原为一个人,一个拥有人之常情带温度的人,一个曾经不坏、现在也不是就全坏的人。看了之后就想,哦,这个人人品也不是那么差,怎么就成贪官了呢?
有人说,这世间,最复杂的是人性,变幻无常,无从把握;最简单的也是人性,千百年来,几无变化。贪欲是人性之恶,贪官就是性恶之滥觞。不客气地说,人人都同时拥有为善为恶的基因,而人类的文明,就是抑恶扬善,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努力不让恶萌芽、更不能让它有机会长大。
贪官肯定不是好人,但好人也可能会蜕变成贪官。我们反腐败努力的最终目标,就是王岐山书记说的,让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而关键,就在政治生态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