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误区及解决方法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误区及解决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它已经成为新课改之后的重要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往往会陷入某些误区,本文阐述了四方面教学误区,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误区;解决方法
  
  问题情境教学,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质疑问难、探索新知,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以及行动诠释上的一些差异,导致了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活动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情境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将问题情境等同于生活情境的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错把问题情境等同于生活情境
  新课程中比较注重提倡多尝试着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下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多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并不是说可以将问题情境完全等同于生活情境.因为,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的发展一方面源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数学首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这门学科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将问题情境直接等同于生活情境,那么数学就成了生活问题的附属物,就把数学教学引入到了一种误区,势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在设置问题情境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包括多重意义上的“问题情境”,如实验情境、习题情境、常规问题情境等.由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无论在抽象要求还是在逻辑要求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并不是很容易.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之后,有些数学教师会根据这两种数列在结构上的相似点,提出国王的故事及国际象棋发明者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以向学生说明学习这项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其实,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有些勉为其难,倒不如在学习这项内容后,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前n项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直接,而且可以直接和学习内容挂钩,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其逻辑思维能力已经逐渐的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将问题情境等同于生活情境,反而使得学生感觉生活情境并不具有多少挑战性,从而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盲目追求“问题情境”新颖独特的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单纯追求新颖独特的情境设置,忽视其科学性
  设置“问题情境”时,有时会比较盲目.如,在进行关于“指数函数”的教学时,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指数函数增长速度很快加深体会,会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将一张厚度为0.1 mm的纸张对折一次后,其厚度为0.2 mm,对折两次后,其厚度是0.4 mm,以此类推,将这张纸对折30次后,它的厚度是多少呢?学生利用指数函数计算,得出这张纸的厚度:0.1×230 mm≈105 m.这个高度非常高,几乎和珠穆朗玛峰高度相当,这个结论让学生感到非常吃惊.但是,喜欢刨根究底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张纸,一般对折五六次,最多对折十几次之后就不可能进一步对折了,如何才能够对折30次呢?可见,这个问题情境就存在严重的科学性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求知的精神.
  (二)设置“问题情境”要科学合理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新颖、恰当是极大地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但是,有时由于单纯的追求问题情境的新颖和独特,只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忽视了问题情境本身的合理性,导致问题情境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但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应该符合现实生活,让情境教学合情合理,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情境”设置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问题情境”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误区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往往脱离生活实际,使得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严重不符,甚至误导学生.如,在讲解“概率”的内容时,有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一次关于三国知识的竞赛中,三个臭皮匠所能答对问题的概率分别是40%,45%,50%,而诸葛亮所能答对题目的概率为80%,如果把三个臭皮匠组成一个组,与一个诸葛亮进行比赛,每个选手都必须独立答题,不得商量,每个团队只要有一个答出正确答案就算获胜,问:哪一组获胜的概率更大?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乍一看貌似有趣,但是,它忽视了一个问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含义中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教育人们生活中要注重团结合作.而这一问题情境中则要求三个臭皮匠不得商量,这种规定显然和团队的协作精神背道而驰.这样使得问题情境的设置毫无现实意义.
  (二)要将数学学习和生活的意义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化”情境,要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的宗旨巧妙结合起来,在符合生活原则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脱离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设置及解决办法
  (一)“问题情境”没有针对性,脱离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有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往往脱离了教学内容,使得其与教学内容貌合神离.例如,在讲授“随机事件概率”这一内容时,有的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美两国的运输船队经常在大西洋上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这使得两国很是头痛.
  后来数学家们通过概率分析,发现船队与潜艇相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属于一个偶然事件,于是,就建议美国海军增大船队规模,并命令船队在指定的海域集合,集体通过危险海域以后再分开各自行驶.结果,船队遭遇袭击的概率从原来的25%骤降到1%,大大减轻了英美两国的损失.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像讲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可能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情境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几乎可以把数学课所要讲的知识冲淡了,而且并没有讲到这一问题情境与所学内容的直接关系.
  (二)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设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深刻地明白,问题情境的设置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片面地理解为每节课都得绞尽脑汁地引入问题情境,这样,就脱离了新课改的宗旨.问题情境的设置,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情境设置,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光来.“引入新课时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
  [2]高琳.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考试周刊,2010(17).
  [3]吴中天.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和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5(7):89-91.
  [4]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
  [5]臧洪君.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现象的反思[J].数学通报,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为了给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进了反思性学习,得到了显著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反思性教学概念的分析,分析了影响初中学生反思教学的因素,井结合苏版初中数学教学的例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学生;反思教学;数学学习    一、初中生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初中生反思性数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40分钟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在挖掘教材、研究学生、考虑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一、研读教材,优化教学资源    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只有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我们才能用好教
【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   【关键词】 教学;学生;积极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是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觉. 反之,如果让学生
【摘要】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调动学生兴趣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数学教学中,把设置的多个情境和谐组合,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向往和追求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设计    在我校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利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这节课的机会,对此进行了尝试,收到了
冬月的一天,在外打工的江涛忽然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父亲和同村的宋三利打架,双方都受了伤。  江涛当即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风风火火地赶回家中。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江涛顺利回到家。见父亲江永贵躺在床上呻吟,江涛丢下行李,背起父亲就要去医院。谁知道母亲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你不要着急,你爹是装病,身体没事。”江涛顿时懵了。江永贵连忙对儿子说出缘由:“前几天村里开群众大会,说村里的土
【摘要】文章介绍了二战期间几则运用数学取胜的战争实例,有力地说明了数学在军事当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军事学;战争;数学    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的古代数学文本内便可发现.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度的进展,直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因和新科学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数学革新导致了知识的加速.时至今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险金。  我校在课改初期就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然而从每次的业务检查和对教师反思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变得更聪明”的有效手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为“主导”的有效途径,也是将课堂教学从学生的“授受”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策略。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就必须研究提问的策略,要思考提
【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我们的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目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转变.尤其是近年来的中、高考试卷中,也更加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着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