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小肠镜在儿童梅克尔憩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克尔(Meckel’s)憩室是儿童常见的小肠先天性发育畸形,由卵黄管肠端退化不全所致,发病率约2%,常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约30%的患者可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出血是Meckel’s憩室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多见于儿童。由于憩室位于回盲瓣上50~100cm,常规结肠镜无法到达,因此目前临床常用99mTc同位素扫描检查,其敏感性、特异性虽较高,但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我院近年来在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DBE)的患儿中,

其他文献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十年的数据显示EST取石成功率达96%左右。但EST取石后仍有可能结石复发,在国外一些机构所做的长期随访研究中,EST术后结石复发率高达10%-12%[1-2]。
大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故病死率很高。大肠癌转移的发生机理至今仍不甚清楚,如何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随着内镜榆查的普及和内镜超声(endoscopi cultrasonography,EUS)的使用,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发现率明显提高。对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以往采用外科手术或胸腔镜切除为主,近年随着内镜操作技术不断提高,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起源于消化道同有肌层,日前多认为GISTs均有潜在恶性。而对GISTs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据2009年中吲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共识意见,对肿瘤最大直径〉2.0cm、病变局限者原则上建议行手术治疗,但对于最大直径〈2.0am的肿瘤如何治疗尚未达成共识。
患者男,1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周伴呕血半天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不伴进食加重,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当时未予诊治.今次进食面包后出现呕血,共呕吐3次,每次量约20~30 ml,于当地医院诊治,但未能明确诊断,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入院查体:除上腹部轻度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ME)及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等作为消化内镜的新技术,优势在于在图像增强的情况下有助于早期病变的发现,根据黏膜的变化可以更加有选择性地进行取材活检,以提高标本的阳性率,同时在近距离放大模式下观察,区分黏膜微细形态和毛细血管的形态有助于早期判断病变性质。
患者男,65岁,因内痔手术后间断便血1个月入院。患行既往间断便血1年,近2个月发现肛门区肿物伴肛门疼痛,1个月前曾存外院行内痔手术,术后仍间断便血。入院肠镜榆查爪:直肠齿状线上方距肛门3cm处叮见肿瘤样隆起性肿物,占肛管管腔的1/2,大小约3cm×3cm,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原理与腹部超声相似,区别只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没有骨性结构,普通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胰腺疾病有一定局限性。由于EUS内镜插入胃和十二指肠肠腔内,经胃壁、十二指肠壁观察邻近胰腺组织,可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和胰管,因此EUS对诊断胰腺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加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sus)是被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Barrett食管肠化生上皮癌变过程包括柱状上皮化生、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型增生(HGD)、食管腺癌的阶段性改变。明确诊断的食管腺癌多数存活时间不到1年,放化疗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通过对普通人群筛查发现早期病变,以及对癌前期病变有效的干预
目的 在体内外实验中验证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检测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检测技术,对仿真食管曲张静脉(直径3 mm,6 mm,8 mm)进行压力(压力范围在8~36 mm Hg)测量.比较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检测技术检测仿真曲张静脉压力与实际压力值.另外,采用相同技术检测23例门脉高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压力,同时检测肝静脉压力梯度及其他与曲张静脉出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