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和肌电生理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77例FSUI患者(病例组)和41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观察静息时膀胱颈有无漏斗形成、静息至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膀胱后角及近端尿道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经盆底肌电生理检查评估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情况;并进行比较及分析各参数与是否发生FSUI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静息时膀胱颈漏斗形成率、静息至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y轴位移(Δy)、静息时膀胱后角(α)、Valsalva动作后膀胱后角(β)、近端尿道旋转度(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静息至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x轴位移(Δx)略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率均较高。以盆底超声检查联合肌电生理检查各参数为自变量,对是否发生FSUI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发生FSUI显著相关的参数为Δy(OR=5.444,95%CI=1.009~29.381,P=0.049)、膀胱颈漏斗形成(OR=2.789,95%CI=1.144~6.803,P=0.024)、Ⅰ类肌纤维肌力(OR=0.372,95%CI=0.150~0.924,P=0.033)。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可实时动态观察FSUI患者盆底解剖学变化,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盆底肌电生理检查能早期有效评估女性盆底肌功能,其指标异常甚至可在FSUI症状出现之前被检出,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二者结合可从解剖学和电生理学两方面对FSUI患者的盆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FSUI的预测、诊断、临床分型及治疗方式选择指导中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