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补充与检验,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保障。传统的化学作业有如下特点:重记忆轻拓展、重知识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共性轻个性。這样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改变初中化学作业的现状,使化学作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谈几点技巧。
一、关注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
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接受能力很强,有些基础差、接受能力弱,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1.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出层次。
平时常听到同仁抱怨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太严重。也难怪学生会抄袭,尤其是学困生,拿到基本都不会做的作业,他们丧失了信心,为了应付检查,也只能一抄了之。为此,笔者每个周末都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分三个级别:A组为基础题,浅显易懂,紧扣当天所学内容;B组为提高题,这类题目解题方法灵活;C组为综合题,有一点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上规定学优生三组全做,中等生做A、B组,学困生只做A组,但后两类学生也可挑战综合题。这样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作业的完成率变高了,抄袭现象也有所减少。
2.根据学生的思维梯度设计出层次。
接受能力弱的学生,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作业,让他们踏着思维的阶梯一步步探索,以达到认识问题本质的目的。如讲授“化学式计算”时,设计了以下分层作业:
1.求NH4NO3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2.求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
4.16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N元素?
5.多少克NH4NO3中含2.8克的N元素?
6.多少克NH4NO3和13.2克(NH4)2SO4中N元素的质量相等?
二、改变单一模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传统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为主,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为此,设计化学作业时要注重多样性,开放性。
1.实践型作业。
实践性强的作业,可以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如教授“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时,笔者事先将全班分成三组,于一周前布置预习作业:第一组通过书刊、网络等途径查阅全球水资源现状及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并制成PPT;第二组仍通过上述途径查阅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并制成PPT;第三组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水污染的状况(从来源和危害两方面),写成书面报告。教师授课时让三组学生的代表汇报本组成果,让学生在汇报的成果中自己总结出目前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自然激发出了学生的爱水意识。这样的实践性预习作业不仅把该课时原本枯燥的教师对水资源知识的讲授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汇报式课堂,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网络型作业。
网络型资源内容具有多样性,不仅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还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让学生更感性地了解学习内容。如卢瑟福轰击金箔的实验,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Na+和Cl-不参加反应等抽象的教学内容。笔者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查询、搜集相关动画视频,发布在班级的群共享文件里,让全班学生点击预习。随着智学网客户端的运用,学生可以在智学网上建立错题本,查询成绩及答案解析,部分学科还有质量很高的习题,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学生在这种形式的作业中,兴趣高涨,成就感十足。
3.阅读型作业。
化学新教材中,增设了“拓展视野”的内容。若教师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如我国著名侯氏制碱法专家侯德榜的简历,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等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某些内容还可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反思型作业。
反思型作业就是学生对自己做过的化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再思考,再审视的过程。学生把自己的错题摘抄下来,再做一遍,在每一题的后面增加一个“错误反思”的板块,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错题整理、再做、再反思来达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监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如教师能将化学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更能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如教授了“水的净化”知识后,要学生利用家中废弃的物品自制净水器,带到班级演示,看谁的装置净化效果好。再如教授“物质的酸碱性”知识后,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PH试纸,要求学生回家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如厕所清洁剂、厨房清洁剂、牙膏等物品的PH值,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完成得非常认真。
四、注重科学探究,设计探究性的作业
探究性作业可以是设计各种探究型实验或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某个问题特别疑惑而引出的作业。如在“常见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班级里有部分学生实验时发现一异常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后褪成无色。学生惊奇地问什么原因,此时教师可不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猜想、设计实验验证从而解决疑惑。学生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有的猜想可能是变红的溶液被氧气氧化,于是学生设计在氢氧化钠溶液上方滴加植物油,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油下滴加酚酞,结果观察到红色仍然褪去了,从而证明该猜想错误;有的学生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最终设计出合理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化学作业,让化学作业既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化学素养的提高,又突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真正使化学作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
一、关注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
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接受能力很强,有些基础差、接受能力弱,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1.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出层次。
平时常听到同仁抱怨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太严重。也难怪学生会抄袭,尤其是学困生,拿到基本都不会做的作业,他们丧失了信心,为了应付检查,也只能一抄了之。为此,笔者每个周末都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分三个级别:A组为基础题,浅显易懂,紧扣当天所学内容;B组为提高题,这类题目解题方法灵活;C组为综合题,有一点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上规定学优生三组全做,中等生做A、B组,学困生只做A组,但后两类学生也可挑战综合题。这样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作业的完成率变高了,抄袭现象也有所减少。
2.根据学生的思维梯度设计出层次。
接受能力弱的学生,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作业,让他们踏着思维的阶梯一步步探索,以达到认识问题本质的目的。如讲授“化学式计算”时,设计了以下分层作业:
1.求NH4NO3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2.求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
4.16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N元素?
5.多少克NH4NO3中含2.8克的N元素?
6.多少克NH4NO3和13.2克(NH4)2SO4中N元素的质量相等?
二、改变单一模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传统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为主,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为此,设计化学作业时要注重多样性,开放性。
1.实践型作业。
实践性强的作业,可以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如教授“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时,笔者事先将全班分成三组,于一周前布置预习作业:第一组通过书刊、网络等途径查阅全球水资源现状及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并制成PPT;第二组仍通过上述途径查阅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并制成PPT;第三组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水污染的状况(从来源和危害两方面),写成书面报告。教师授课时让三组学生的代表汇报本组成果,让学生在汇报的成果中自己总结出目前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自然激发出了学生的爱水意识。这样的实践性预习作业不仅把该课时原本枯燥的教师对水资源知识的讲授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汇报式课堂,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网络型作业。
网络型资源内容具有多样性,不仅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还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让学生更感性地了解学习内容。如卢瑟福轰击金箔的实验,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Na+和Cl-不参加反应等抽象的教学内容。笔者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查询、搜集相关动画视频,发布在班级的群共享文件里,让全班学生点击预习。随着智学网客户端的运用,学生可以在智学网上建立错题本,查询成绩及答案解析,部分学科还有质量很高的习题,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学生在这种形式的作业中,兴趣高涨,成就感十足。
3.阅读型作业。
化学新教材中,增设了“拓展视野”的内容。若教师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如我国著名侯氏制碱法专家侯德榜的简历,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等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某些内容还可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反思型作业。
反思型作业就是学生对自己做过的化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再思考,再审视的过程。学生把自己的错题摘抄下来,再做一遍,在每一题的后面增加一个“错误反思”的板块,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错题整理、再做、再反思来达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监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如教师能将化学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更能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如教授了“水的净化”知识后,要学生利用家中废弃的物品自制净水器,带到班级演示,看谁的装置净化效果好。再如教授“物质的酸碱性”知识后,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PH试纸,要求学生回家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如厕所清洁剂、厨房清洁剂、牙膏等物品的PH值,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完成得非常认真。
四、注重科学探究,设计探究性的作业
探究性作业可以是设计各种探究型实验或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某个问题特别疑惑而引出的作业。如在“常见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班级里有部分学生实验时发现一异常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后褪成无色。学生惊奇地问什么原因,此时教师可不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猜想、设计实验验证从而解决疑惑。学生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有的猜想可能是变红的溶液被氧气氧化,于是学生设计在氢氧化钠溶液上方滴加植物油,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油下滴加酚酞,结果观察到红色仍然褪去了,从而证明该猜想错误;有的学生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最终设计出合理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化学作业,让化学作业既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化学素养的提高,又突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真正使化学作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