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下基层听课,发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本堂课就告以结束。课堂上教师不注重读写结合,没有引导学生把从课堂中习得的表达方法,揣摩到的表达特色加以运用。课后问及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他们也不知所云。再者,大多教师也有这样的疑惑:从小学语文,经常写日记,习作水平怎么不见长进呢?习作语言越来越单调乏味,选材总是老一套。深究原因,是部分教师疏于备课,对新课标的研读不充分,不是很清楚语文学科的特点,备课时没有明确训练目标,没有找准本节课的语言生成点及训练点,上课处于浅表层,只图课堂的热闹气氛,没有随机将所得加以运用,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怎会有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长足发展呢?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可见,习作能力的提升对社会中的人来说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谈如何让平时多样化的小练笔成为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的几点做法。
1 依托课标和教材,教师课前应预设练写内容
众所周知,有效课堂实施的前提是备好课。所谓备好课,就是要结合新课标,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独到的解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单元训练要点,把握好本节课的语言训练点,提前预设练写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把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落到实处。
2 扎实训练,课内提升
教师精心备好课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富有教学机智,用心上好每节课则是提升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当然,抓住有利契机扎实训练,更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
2.1 创设情境,激活想象,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情绪高涨,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感悟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后,趁机播放钱塘江大潮涌来的壮观气势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也想成观赏大潮的一员,指导学生由远及近,从听、看、想等方面去观察,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将自己所得加以运用内化,并将其习作和原文比较,通过评价,寻找优缺点,借机修改。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练写的畏难情绪逐步减弱,体会到习作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自己也可以成为小作家。
再比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让学生写写当自己站在詹天佑塑像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快速写下来。广度的习作练习会令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完成精彩纷呈的习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2.2 适时插补,适度拓展,选择特色训练点加强习作训练。语文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识、思、议的主阵地。如果把小练笔放在课堂上随机进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富有教学机智,才能令语文教学熠熠生辉,学生习作能力收得以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省时、省力且高效。为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特色习作训练点,落实学生写的技能。比如,在完成补充词语练习时,可让学生选择其中词语造句或围绕这个词语一段话;遇到文质兼美,结构有特色的段落时,可让学生仿写。比如:《新型玻璃》一文,结构相似,在学完两段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来仿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及时训练习作技能。有的学生写道:“你可能会想,如果有一种可以防雷电的玻璃那该多好!其实,对于雷公电母的暴脾气,人们早已有了对付它的方法,那就是防雷电玻璃。防雷电玻璃利用太阳反射的紫外线,产生一种阻碍雷电的隔膜。即使在恐怖的狂风暴雨天,您也不用担心雷电击碎玻璃了,而且在屋内听到的雷声极小。”这样的适时插补,适时训练,既保证了对原文的理解拓展,又当堂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教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课堂多样化的习作训练种类还很多,比如,运用连动词写一个细节,抓住人物特点写外貌,恰当运用关联词写片段,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来仿写,练习中体会表达手法的好处……我们只有将多样化的小练笔融入常态教学当中,天长日久,学生的习作能不笔下有序,表达有情吗?
2.3 注重展示,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以倾其全部热情去努力做好。作为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激发其习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学生完成了习作练习,当堂展示,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指导、激励学生,改正不足,树立信心。还可以周周办墙报,张贴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也可以和少队部联系,在校级的“小喇叭”广播上播出,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课后巩固,形成能力
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进行有特点的小片段练习。课后,可以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习作方法加以运用。比如,教学完说明文一组,可让学生写写单元收获,大部分学生梳理出不同的说明方法并加以举例,写得井井有条。还可以进行续写,扩写、改写(诗歌、散文互改)、写感受等。当然,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教师还应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步入社会,用自己的脑子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写周围的生活,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总之,有了课内的适时严格训练做铺垫,又有课外多样化的小练笔来拓展,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让多样化的小练笔成为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可见,习作能力的提升对社会中的人来说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谈如何让平时多样化的小练笔成为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的几点做法。
1 依托课标和教材,教师课前应预设练写内容
众所周知,有效课堂实施的前提是备好课。所谓备好课,就是要结合新课标,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独到的解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单元训练要点,把握好本节课的语言训练点,提前预设练写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把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落到实处。
2 扎实训练,课内提升
教师精心备好课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富有教学机智,用心上好每节课则是提升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当然,抓住有利契机扎实训练,更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
2.1 创设情境,激活想象,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情绪高涨,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感悟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后,趁机播放钱塘江大潮涌来的壮观气势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也想成观赏大潮的一员,指导学生由远及近,从听、看、想等方面去观察,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将自己所得加以运用内化,并将其习作和原文比较,通过评价,寻找优缺点,借机修改。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练写的畏难情绪逐步减弱,体会到习作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自己也可以成为小作家。
再比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让学生写写当自己站在詹天佑塑像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快速写下来。广度的习作练习会令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完成精彩纷呈的习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2.2 适时插补,适度拓展,选择特色训练点加强习作训练。语文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识、思、议的主阵地。如果把小练笔放在课堂上随机进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富有教学机智,才能令语文教学熠熠生辉,学生习作能力收得以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省时、省力且高效。为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特色习作训练点,落实学生写的技能。比如,在完成补充词语练习时,可让学生选择其中词语造句或围绕这个词语一段话;遇到文质兼美,结构有特色的段落时,可让学生仿写。比如:《新型玻璃》一文,结构相似,在学完两段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来仿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及时训练习作技能。有的学生写道:“你可能会想,如果有一种可以防雷电的玻璃那该多好!其实,对于雷公电母的暴脾气,人们早已有了对付它的方法,那就是防雷电玻璃。防雷电玻璃利用太阳反射的紫外线,产生一种阻碍雷电的隔膜。即使在恐怖的狂风暴雨天,您也不用担心雷电击碎玻璃了,而且在屋内听到的雷声极小。”这样的适时插补,适时训练,既保证了对原文的理解拓展,又当堂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教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课堂多样化的习作训练种类还很多,比如,运用连动词写一个细节,抓住人物特点写外貌,恰当运用关联词写片段,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来仿写,练习中体会表达手法的好处……我们只有将多样化的小练笔融入常态教学当中,天长日久,学生的习作能不笔下有序,表达有情吗?
2.3 注重展示,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以倾其全部热情去努力做好。作为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激发其习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学生完成了习作练习,当堂展示,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指导、激励学生,改正不足,树立信心。还可以周周办墙报,张贴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也可以和少队部联系,在校级的“小喇叭”广播上播出,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课后巩固,形成能力
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进行有特点的小片段练习。课后,可以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习作方法加以运用。比如,教学完说明文一组,可让学生写写单元收获,大部分学生梳理出不同的说明方法并加以举例,写得井井有条。还可以进行续写,扩写、改写(诗歌、散文互改)、写感受等。当然,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教师还应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步入社会,用自己的脑子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写周围的生活,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总之,有了课内的适时严格训练做铺垫,又有课外多样化的小练笔来拓展,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让多样化的小练笔成为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