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有一位丘处机的徒孙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遼金元,提起这三个朝代,你能想到什么?
  在这段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我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两宋,对契丹、女真、蒙古所建立的政权似乎没有那么熟悉。
  9月11日—11月29日,“西京烟云——大同辽金元文物展”将在长沙博物馆举办。该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和大同市博物馆承办。这个展览,也许能成为我们了解这段神秘历史的引子。
  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位全真道人墓葬中出土的器物,他叫做冯道真。
  据说还是丘处机的徒孙。
  让我们走进冯道真,探寻西京大同的历史烟云。
  1958年,山西大同地区发现了一座元代砖室墓。墓室成方形,四角攒尖,北部有砖砌棺床,上置棺罩。墓内出土瓷器、木房屋、木制明器共四十五件。墓内除丰富的随葬品外,四壁还饰以水墨画,题材丰富,绘制精美。根据出土墓碑可知,墓主为冯道真,至元二年(1265)安葬于西京大同县。
  冯道真,金元时期西京大同县玉龙洞七峰山人,壮岁出家,龙翔万寿宫宫主,敕封“清虚辅政助国真人”,道号“青云子”。他原本是金国西京的一位普通百姓,却在壮年时选择出家,踏入道门。在这个选择的背后,藏着的是全真教崛起的秘密?还是元朝灭金、山河更替的大变局?
  公元1220年,长春道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带领尹志平等18人从山东昊天观出发,西行千里与成吉思汗会面,一言止杀,全真道备受蒙古统治者推崇尊重。尹志平是全真道重要的掌门。作为丘处机的传人,他继续云游四方、立观度人,为全真教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公元1234年,元军南下,联宋灭金。战争后一年,全真道新任掌门尹志平受命来到云中,“选天下戒行精严之士, 为国祈福, 化人作善”。此时,冯道真48岁。
  关于冯道真的具体出家时间和经历,因墓志语略,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推测,壮年出家的他,大概率赶上了全真道立观度人的浪潮,还可能成为尹志平在云中选拔的“天下戒行精严之士”之一。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的话,我们似乎就可以大致勾勒出青云子的一生:壮岁在“立观度人”高潮中出家——被挑选为戒行精严之士——创建龙翔万寿宫——为国祈福, 化人作善——被封“清虚德政助国真人”。
  冯道真去世时,已有77岁高龄,除了一方百字的墓志,他似乎并未给我们留下太多关于他和当时的信息,但我们或许能从其墓中出土的壁画及物品看出这位全真天师的日常生活。
  走进冯道真,我们步入西京大同那一段二百四十四年的的历史,去探寻金戈铁马的岁月里,充满烟火气的风云往事。
  冯道真所属道派的推测
  谁是冯道真?
  有考古简报认为,冯道真“是全真教的道官,龙翔万寿宫的宗主,属于上层统治阶级”,但未说明其推测的原因。
  推测冯道真所属道派,“清虚德政助国真人”是关键,冯道真生前经历了蒙古灭金的过程,该封号应是蒙古所封。全真教与蒙古统治者关系密切,蒙古统治者曾向丘处机等询问治国之策,全真教对其战后安抚民心起了很大作用。如丘处机曾对成吉思汗进言:“山东河北,天下美地……,所以历代有国者惟重此地耳。今尽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继,流散未集,宜选清干官为之抚治,量免三年赋役,使军国足金帛之用,黔黎复苏息之安”。
  而《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宗师碑铭》记载了尹志平事迹,“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继而被命于云中,令师选天下戒行精严之士,为国祈福,化人作善……,道经太行山间,群盗罗拜受教,悉为良民”,可见尹志平对蒙古灭金后安抚民心起了很大作用。
  早在丘处机东归途中(1223年左右)就告诫众弟子说“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可失,此修行之先务,人人当铭诸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真教的势力臻于极盛,“今东尽海,南薄江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其中当然不免有夸张之嫌,但也可看出全真教发展的盛况,当然其发展与统治者的支持和全真教掌教人的审时度势不无关系。
  墓志中载冯道真是“壮岁出家”,而非大同地区另一位著名道人领袖阎德源式的“少而寤道”。丘处机在东归途中(1223年左右,冯时年35岁)告诫弟子“大兵之后”要“立观度人”,冯是否在这轮高潮中出家的呢?冯道真虽没有上述几位那样声名赫赫,但也应有过类似的“助国”之功,那他是否就是尹志平1236年(冯时年48岁)在云中挑选的“为国祈福,化人作善”的“天下戒行精严之士”之一呢?是否为了“为国祈福,化人作善”而创建的龙翔万寿宫呢?是否因其“为国祈福,化人作善”有安定战后人心之功效才被封为“清虚德政助国真人”的呢?
  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冯道真的入道度人的过程:壮岁在“立观度人”高潮中出家——被挑选为戒行精严之士——创建龙翔万寿宫——为国祈福,化人作善——被封“清虚德政助国真人”。此外,全真教徒必须出家,墓志中的“出家”二字似乎也暗示着他的全真道徒身份。
  冯道真头部南侧复置一件漆衣钵,钵本为僧人所常用,后被全真教吸收,如全真道士编的《晋真人语录》里有“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求生死路,乞化度春秋”之句。全真道士有“坐钵”修持一项,《全真清规》还载有“坐钵规式”与“钵室赋”。当然此处的坐钵与实物的钵并无直接关系,但这种静坐之法既然以“坐钵”为名,其最初的来源一定与钵有关,不见于出土漆器数量较多的阎德源墓的漆衣钵的出土或为冯道真的全真教徒身份提供了旁证。
其他文献
深入挖掘北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创作表现北魏历史题材的影视精品,绕不开对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研究。云冈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其诞生并非偶然,它是诸多历史必然性的归结。  第一,礼帝为佛的新思维,是引领北魏佛教兴盛的法宝。道武帝建都平城,“始作五级佛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禅
期刊
一棵松,一棵名扬天下的松。许多人都来到佛光寺,想要一睹其风采,我也在这一行人中。  这是一棵怎样的松啊?它倾倒在大地上,很自然,或是某天夜里的大风无情地将其吹倒,亦或是一场暴走的洪水使它不得不屈服。但它并没有放弃,依然拼命地汲取营养顽强地活!树干依旧粗壮,粗糙的树皮,是岁月的痕迹,还是艰辛的经历?愕然间,我联想到北宋词人苏轼,他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棵松呢?年少有为,出入仕途,本应在政界展示才华,谁知
期刊
千里之外,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现在已是冰雪的天地。这是大同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兼负责人张建青在这里度过的第三个冬天。前两任副总指挥分别是市体育局副局长袁存杰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长青。这3位副总指挥,先后历经9年,见证了大同援疆工作的艰辛和成就。  2012年我市对口援疆工作启动,至今已累计选派12批次143名干部赴昌吉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工作,其中教师4
期刊
一  黑云压顶,暴雨倾盆,长长的出殡队伍一直延伸到村口外一百多米。  父亲和几位抬棺的叔叔走在前面步履蹒跚,原本就坑坑洼洼的村间小路,好不容易从泥里拔出一只脚,另一只却陷得更深了,每向前一步都挪动地无比艰难。  苍白的孝衣在雨水和泥土的裹挟下,早已没了样子。  我一个人落在队伍的最后面,边哭边跑边拼命地喊“等等我”。  一个踉跄栽倒在泥水里,我抹一把脸上的泥水,爬起来继续向前追,可看上去走得那么慢
期刊
一千多年前,辽国与北宋在这里你来我往,打了上百年仗,双方都没有退步的意思。这块地方究竟有多重要,让宋辽穷尽国力要去争取呢?  何为“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指幽州(今北京)、檀州(今北京密云)、涿州(今河北涿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儒州(今北京延庆)等地。其中最靠北的是武州(今河北宣化),最西为朔州(今山西朔州),最南为瀛洲
期刊
前不久,在得知俞贺楠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时,我也不由地为他感到欣喜和安慰。我知道,这个扶贫领域的“国”字奖牌,于他而言,实乃名至而归,也是对他刚刚去世的母亲的最好慰藉!  其实,我和俞贺楠的认识,缘于一年前的下乡采访。相互甚洽的交谈,我慢慢地了解了他的坎坷“扶贫路”:作为国家人社部派驻边城天镇小村的第一书记,他和乡亲们处的时间,远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多得多。回家,成为他最大的“奢望”。每次回京
期刊
立夏剛过,天气眼看是要越来越热了,除了空调、WI-FI、西瓜,我不想和任何事物产生联系,直到我听到了两个字:凉粉。  酷暑难耐来一份清凉爽滑的凉粉最合适不过。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凉粉。  凉粉  我是谁?我从哪来?  炎热的夏天,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解暑,还能够打开食欲的美味。如果问我夏天该吃什么,凉粉一定是必选项。  凉粉在中国美食界,也算是老资格了。北宋成书的《东京梦华录》就提及人们会食用
期刊
八分钟前的阳光撒向地面,穿过矮矮的旧楼,给街边熟睡的流浪猫,盖上天空的被子。  我时常踩着平坦的土路,向着垂满杨柳的小坡走去,去往伙伴的家。为了不让灰灰的房子太过于黯淡,我总能从每家的窗口看到许多盆栽,点点绿意向着四面八方蔓延。有的已经枯黄,有的则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紫色、蓝色,让我的眼中填满色彩,心中长出枝叶。这条路不长也不短,我也总可以在18号楼门前看到一个很大的水槽,里面有许多的鸽子,它们却从不
期刊
在明朝中期历史上,说起名将,可能绝大多数会想到王阳明,想到万历年间的戚继光和李成梁,但是在这其中还有一位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北疆战神——马芳。  谈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陌生,但是那个时代的蒙古人绝对不会陌生!  马芳字德馨,别号兰溪 ,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原属大同)人。马芳出身贫寒农家,幼时遭继母虐待,8岁时不堪羞辱离家出走。  随后被南侵的鞑靼骑兵掳掠,替俺答汗放养马匹,实际上就是一个奴
期刊
艺术观念与思潮,溯之愈古远,愈见“错落”审美浓厚意韵。青铜器纹饰涡旋流转、曲尽幽情,周代礼乐六律五声、万籁交响。在书法艺术中,书家追求“错落”比注重“平正”更为久远。“平正”只是伴随楷书出现才走进书家视野,在前期文字与书法中,更强调“错落”“顾盼”“融合”等审美属性。汉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将“错落”提到书写准则至高位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