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份的体育教学,如何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同样有改革的任务,有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益出现下滑,为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任也就压在了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身上。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63-03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承载的内涵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要加以针对性的考虑。所以,健康的体魄、长远的锻炼计划,尤其终身体育思想对他们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认识的偏差,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顺利。大部分学生存在对体育兴趣不高、参与意识不强,造成运动能力不高、体质不好的问题,这给高职体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强高职学生体育各項素质的培养是改革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新的认识,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其发展需要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共性上有余,而在体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联系与需要上的个性不足,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失去了职业技术特色。
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全属新办或从普通专科学校改办而来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参照执行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没有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大纲。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几乎与普通高校相同,方法手段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较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的需要,要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难以实现的。
原因之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大多来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职业技术的特点,培养规格,以及学生职业学习与工作对身体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够的,实践上还缺乏科学的指导。仅仅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来组织教学,既不切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原因之三: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体育的思想,加上体育经费紧张,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枯燥,缺乏职业性、实用性和兴趣性,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得不到保证。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通过寻访和电话采访,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基本上很多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另外,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活动类型、体育活动时间和强度等等方面的调查都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去思考。寻求其影响因素和解决的途径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下降大体上包括:(1)课内、课外活动量急剧减少是第一因素。数据显示,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基本上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最不理想的就是面临毕业的学生,这种来源于生活压力的负担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体育活动。(2)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喜欢可以促进健康,而不良的生活喜欢往往是健康潜在的杀手,比如学生的吸烟、饮酒、熬夜上网等等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而言,不管是已经就业还是准备失业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后的美好时光了,很多学生都开始挥霍这最后的时光,这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又一因素。(3)场地器材因素。在面对狭小的操场和炎热的天气时,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勇气去场地活动,也许拥挤的场地和相对较差的环境是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的又一因素。原本十个人可以完成的篮球运动,却因为场地等方面的因素需要数十个人来共同使用,很多学生无奈的告诉我们场地因素是他们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人数较多、活动空间较小、很容易出现踩踏和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主要在于很多学校在全面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所引起的。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学生为本, 是一种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潜能和主体性给予充分尊重, 使学生享有一定程度的学习自由, 并追求和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 教学是动态的, 教与学是互动、交往、合作的过程,在互动、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彼此分享情感和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善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健身性知识、健身方法的传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正面临高新型教育平台的挑战“我们对体育目的认识也不应停留在学校体育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水平体育练习体育段练过程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这一旧观念上”,必须把体育作为高等高职育人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依据学校体育自身教育规律,以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终身健康意识为根本目的。
2.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体现职业特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以身心健康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具体化,要建立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相配套的体育校本教材体系“其内容必须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体育逐渐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有能力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参与和享受体育文化内涵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获得体育能力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果。
首先,在教材内容选择时,要把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放首位。不同的专业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加强适合各职业院校不同职业特点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例如: 音乐、文秘、服装、电脑等专业的学生要求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练习;机电专业的学生都要求增强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项目练习;商场、宾馆等专业的学生要求增强下肢力量和腰腹部力量项目练习。
其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预防常见职业病的常识教育、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针对不同专业易伤部位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加强训练。就运动内容、强度、次数、时间等因素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够通过自我保健、自我矫正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以人为本,改变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人为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根据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自身规律,制定出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高年级可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这样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能有力地保证各类学生在不同水平起点上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4.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评价科学化。
人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承认并重视这种存在,就遵循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研究,重视对学生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需要,因材施教,加强引导,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而,体育教学的考评应正视不同学生身体和运动基础的差异, 将体育理论考评的重点转向对体育思想、认识和体育科学基础与体育文化素养考评; 将运动考评的重点转向对教学项目的技术原理、运动价值、动作效果的应知程度和体育综合能力的考评; 将学生平时体育态度、进步幅度、课余锻炼身体习惯纳入考评之中, 同时也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 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条例。
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手段
寻访了一些体育界教學专家和学者,大家普遍认为要想彻底的改革目前体育教学当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开拓和创新。我们曾希望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选项课,但是现实当中,很多学生是有自己的体育爱好,是有自己的体育专长,但是缺乏练习的时间是造成学生体育活动减少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并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快乐和愉悦感会成为今后参加该项活动的动力,这也是他今后走向社会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来帮助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呢,笔者认为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用于活动的时间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是挤时间,从理论课学习中,从实践操作中挤时间。要么就是消减其他内容所占的时间,比如睡眠时间、学习工作时间等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不足而中途放弃的,所以挤时间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办法和措施,那么如何挤时间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学习或者工作休息的时间放松自己,可以参加一些教师活动内容,再一种就是提高运动的效率和强度,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体育活动,在这点上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肩负监督和询查的任务。
五、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1.体育教学任务应围绕高职教育的任务来制定。学生选择了高职院校,也就意味着大致确定了自己今后在社会上所从事的是技术应用性工作。为达到完成某种任务的速度和质量,这些技术应用性工作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另外,高职学生毕业以后,更多的是进入企业工作,体育已经被众多的企业推崇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员工团队精神的有力载体。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运动竞赛活动组织的方法,使之在日后的工作中有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一方面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进,使其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之间更具相关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和体力、体能有密切的关系,这要求他们需要有较好的体力、体能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体育教学的任务的确定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1)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2) 熟练掌握一种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3)能够独立进行自我体质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5)塑造完整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精神。
2.重新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其次,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展1—2项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终身享用的体育项目。最后,体育教学内容应为提高职业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服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将来职业对体能的特殊要求,确定体育教学内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早已把体育课列入了必修课。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保证有足够的专职体育教师的前提下,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并加强教师培训。
4.积极组建运动训练队。高职院校也应该组建自己的运动训练队伍,并且运动训练队伍的组建和训练要常规化,这样能够以点带面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5.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教学部门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作为主要任务,为迎接体育事业美好的明天而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在教学改革当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提高效率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段,能采用现代化的仪器来检测学生上课期间的活动强度和活动量,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就加大了,从事自己喜欢的项目,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内在因素。作为相关部门而言,也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条例,来加强监管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效果,只有整个群体共同努力,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余惠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2] 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邱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理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赵剑.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辽宁师专学报[J].2005.7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63-03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承载的内涵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要加以针对性的考虑。所以,健康的体魄、长远的锻炼计划,尤其终身体育思想对他们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认识的偏差,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顺利。大部分学生存在对体育兴趣不高、参与意识不强,造成运动能力不高、体质不好的问题,这给高职体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强高职学生体育各項素质的培养是改革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新的认识,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其发展需要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共性上有余,而在体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联系与需要上的个性不足,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失去了职业技术特色。
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全属新办或从普通专科学校改办而来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参照执行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没有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大纲。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几乎与普通高校相同,方法手段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较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的需要,要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难以实现的。
原因之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大多来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职业技术的特点,培养规格,以及学生职业学习与工作对身体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够的,实践上还缺乏科学的指导。仅仅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来组织教学,既不切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原因之三: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体育的思想,加上体育经费紧张,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枯燥,缺乏职业性、实用性和兴趣性,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得不到保证。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通过寻访和电话采访,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基本上很多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另外,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活动类型、体育活动时间和强度等等方面的调查都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去思考。寻求其影响因素和解决的途径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下降大体上包括:(1)课内、课外活动量急剧减少是第一因素。数据显示,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基本上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最不理想的就是面临毕业的学生,这种来源于生活压力的负担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体育活动。(2)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喜欢可以促进健康,而不良的生活喜欢往往是健康潜在的杀手,比如学生的吸烟、饮酒、熬夜上网等等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而言,不管是已经就业还是准备失业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后的美好时光了,很多学生都开始挥霍这最后的时光,这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又一因素。(3)场地器材因素。在面对狭小的操场和炎热的天气时,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勇气去场地活动,也许拥挤的场地和相对较差的环境是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的又一因素。原本十个人可以完成的篮球运动,却因为场地等方面的因素需要数十个人来共同使用,很多学生无奈的告诉我们场地因素是他们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人数较多、活动空间较小、很容易出现踩踏和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主要在于很多学校在全面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所引起的。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学生为本, 是一种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潜能和主体性给予充分尊重, 使学生享有一定程度的学习自由, 并追求和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 教学是动态的, 教与学是互动、交往、合作的过程,在互动、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彼此分享情感和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善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健身性知识、健身方法的传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正面临高新型教育平台的挑战“我们对体育目的认识也不应停留在学校体育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水平体育练习体育段练过程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这一旧观念上”,必须把体育作为高等高职育人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依据学校体育自身教育规律,以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终身健康意识为根本目的。
2.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体现职业特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以身心健康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具体化,要建立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相配套的体育校本教材体系“其内容必须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体育逐渐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有能力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参与和享受体育文化内涵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获得体育能力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果。
首先,在教材内容选择时,要把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放首位。不同的专业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加强适合各职业院校不同职业特点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例如: 音乐、文秘、服装、电脑等专业的学生要求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练习;机电专业的学生都要求增强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项目练习;商场、宾馆等专业的学生要求增强下肢力量和腰腹部力量项目练习。
其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预防常见职业病的常识教育、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针对不同专业易伤部位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加强训练。就运动内容、强度、次数、时间等因素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够通过自我保健、自我矫正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以人为本,改变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人为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根据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自身规律,制定出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高年级可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这样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能有力地保证各类学生在不同水平起点上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4.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评价科学化。
人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承认并重视这种存在,就遵循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研究,重视对学生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需要,因材施教,加强引导,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而,体育教学的考评应正视不同学生身体和运动基础的差异, 将体育理论考评的重点转向对体育思想、认识和体育科学基础与体育文化素养考评; 将运动考评的重点转向对教学项目的技术原理、运动价值、动作效果的应知程度和体育综合能力的考评; 将学生平时体育态度、进步幅度、课余锻炼身体习惯纳入考评之中, 同时也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 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条例。
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手段
寻访了一些体育界教學专家和学者,大家普遍认为要想彻底的改革目前体育教学当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开拓和创新。我们曾希望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选项课,但是现实当中,很多学生是有自己的体育爱好,是有自己的体育专长,但是缺乏练习的时间是造成学生体育活动减少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并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快乐和愉悦感会成为今后参加该项活动的动力,这也是他今后走向社会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来帮助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呢,笔者认为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用于活动的时间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是挤时间,从理论课学习中,从实践操作中挤时间。要么就是消减其他内容所占的时间,比如睡眠时间、学习工作时间等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不足而中途放弃的,所以挤时间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办法和措施,那么如何挤时间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学习或者工作休息的时间放松自己,可以参加一些教师活动内容,再一种就是提高运动的效率和强度,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体育活动,在这点上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肩负监督和询查的任务。
五、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1.体育教学任务应围绕高职教育的任务来制定。学生选择了高职院校,也就意味着大致确定了自己今后在社会上所从事的是技术应用性工作。为达到完成某种任务的速度和质量,这些技术应用性工作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另外,高职学生毕业以后,更多的是进入企业工作,体育已经被众多的企业推崇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员工团队精神的有力载体。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运动竞赛活动组织的方法,使之在日后的工作中有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一方面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进,使其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之间更具相关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和体力、体能有密切的关系,这要求他们需要有较好的体力、体能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体育教学的任务的确定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1)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2) 熟练掌握一种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3)能够独立进行自我体质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5)塑造完整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精神。
2.重新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其次,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展1—2项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终身享用的体育项目。最后,体育教学内容应为提高职业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服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将来职业对体能的特殊要求,确定体育教学内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早已把体育课列入了必修课。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保证有足够的专职体育教师的前提下,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并加强教师培训。
4.积极组建运动训练队。高职院校也应该组建自己的运动训练队伍,并且运动训练队伍的组建和训练要常规化,这样能够以点带面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5.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教学部门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作为主要任务,为迎接体育事业美好的明天而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在教学改革当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提高效率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段,能采用现代化的仪器来检测学生上课期间的活动强度和活动量,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就加大了,从事自己喜欢的项目,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内在因素。作为相关部门而言,也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条例,来加强监管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效果,只有整个群体共同努力,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余惠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2] 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邱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理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赵剑.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辽宁师专学报[J].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