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基础与实务”对于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一定管理方法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对《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一、《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创新面临的趋势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背景下,提高新兴产业和新生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我国社会变革中最为持久的热点。新兴产业和新生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需要相应的创新创业型高综合管理素质与技能基层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跟进与配套。与此对应,探索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现有的《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培养与提高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目标,以满足当今企业对创新创业应用型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二、加强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的方式
《管理基础与实务》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多数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且学会将这些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管理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门管理课程和将来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课改思路:以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者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引领,以课程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为辅助,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我们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把握理论够用、能力导向、管理思维的原则,重新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理优化,设计了综合项目模拟公司创业运营管理,并以此为依托,按照管理的工作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设计了五个子项目,子项目下又设计了14个任务。学生分组组建公司,以公司为团队完成这些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在学习把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通过项目实践掌握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三、加强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坚持“实用、特色、融合、强能”教学原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过程采用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积极构建“四堂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设计思路。“四堂联动”即将管理技能同综合管理素质有效地融入到课程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并通过四课堂之间的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践活动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延伸学习教学),积极构建起四课堂联动学习平台,最终实现学生通用管理与综合管理能力的有机统一与提升。
(二)课程内容选取
建立“136”教学内容体系。
“1条主线”: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基层管理者综合管理素质与技能为主线来选取内容。
“3大模块”: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四大管理技能的管理职能模块;三是强化基层管理者综合素质技能形成的综合实习实训模块。
“6项内容”:
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二是管理思想。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四项职能。在介绍管理的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针对学情分析,《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应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能动性作为重点,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确保教学有效程度。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并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注重选取通俗易懂的经典故事、生动形象的视频片断、时事新闻热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管理沙龙、角色扮演、管理游戏、ERP实训等多种教学模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引入“第二课堂”、网络冲浪、校园文化活动等,将课程由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实践以及互联网+学习。
(四)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本课程的考核总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训项目成绩、学习态度成绩、通用管理能力考证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学习态度成绩占总成绩的10%,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活动参与情况、交作业情况、课堂违纪情况;实训项目成绩占50%,每个项目按百分制给分,计14次任务成绩平均分;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30%,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通用管理能力考证或专业职业资格证成绩占10%,折算为百分制。
四、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成果
(一)课程改革收获
1.学生技能尤其是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管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配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的实训总结汇报、各种实训成果(如企业活动计划书、组织结构设计方案、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来看,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专项管理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从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来看,学生在建行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南省互联网+企业经营管理大赛和“踏瑞杯”全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大赛、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中均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毕业生追踪调查情况看,许多毕业生表现出较好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角色转换快,上手能力强,不少学生在毕业不久就成为所在单位的一线业务骨干。
2.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得到提高
课程改革是对任课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同时,管理学课程采取项目化教学,实训模块设计了一个模拟企业创业经营管理项目任务。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提取,经过课程团队的讨论、行业企业的调查、学生的座谈、相关专家的咨询等过程,该过程的经历很好地锻炼了任课教师的项目任务设计能力。
3.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利用手机、QQ、微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沟通,师生沟通效果很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學生配合,学生配合越好,项目化教学效果就越好。
总而言之,通过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理类课程实训条件落后和实训室建设缺乏、师资团队建设方面很多老师由行政人员兼任且大都缺乏企业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实施效果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进行课程内容选取,以体现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教法上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在考核上如何体现过程化的考核特征,这是本文主要思考分析的问题,并尝试基于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对湖南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以及类似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一点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湖南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XJK016CZY107) 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创新面临的趋势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背景下,提高新兴产业和新生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我国社会变革中最为持久的热点。新兴产业和新生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需要相应的创新创业型高综合管理素质与技能基层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跟进与配套。与此对应,探索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现有的《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培养与提高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目标,以满足当今企业对创新创业应用型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二、加强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的方式
《管理基础与实务》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多数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且学会将这些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管理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门管理课程和将来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课改思路:以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者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引领,以课程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为辅助,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我们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把握理论够用、能力导向、管理思维的原则,重新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理优化,设计了综合项目模拟公司创业运营管理,并以此为依托,按照管理的工作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设计了五个子项目,子项目下又设计了14个任务。学生分组组建公司,以公司为团队完成这些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在学习把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通过项目实践掌握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三、加强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坚持“实用、特色、融合、强能”教学原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过程采用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积极构建“四堂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设计思路。“四堂联动”即将管理技能同综合管理素质有效地融入到课程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并通过四课堂之间的联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践活动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延伸学习教学),积极构建起四课堂联动学习平台,最终实现学生通用管理与综合管理能力的有机统一与提升。
(二)课程内容选取
建立“136”教学内容体系。
“1条主线”: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基层管理者综合管理素质与技能为主线来选取内容。
“3大模块”: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四大管理技能的管理职能模块;三是强化基层管理者综合素质技能形成的综合实习实训模块。
“6项内容”:
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二是管理思想。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四项职能。在介绍管理的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针对学情分析,《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应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能动性作为重点,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确保教学有效程度。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并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注重选取通俗易懂的经典故事、生动形象的视频片断、时事新闻热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管理沙龙、角色扮演、管理游戏、ERP实训等多种教学模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引入“第二课堂”、网络冲浪、校园文化活动等,将课程由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实践以及互联网+学习。
(四)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本课程的考核总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训项目成绩、学习态度成绩、通用管理能力考证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学习态度成绩占总成绩的10%,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活动参与情况、交作业情况、课堂违纪情况;实训项目成绩占50%,每个项目按百分制给分,计14次任务成绩平均分;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30%,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通用管理能力考证或专业职业资格证成绩占10%,折算为百分制。
四、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改革成果
(一)课程改革收获
1.学生技能尤其是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管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配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的实训总结汇报、各种实训成果(如企业活动计划书、组织结构设计方案、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来看,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专项管理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从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来看,学生在建行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南省互联网+企业经营管理大赛和“踏瑞杯”全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大赛、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中均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毕业生追踪调查情况看,许多毕业生表现出较好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角色转换快,上手能力强,不少学生在毕业不久就成为所在单位的一线业务骨干。
2.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得到提高
课程改革是对任课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同时,管理学课程采取项目化教学,实训模块设计了一个模拟企业创业经营管理项目任务。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提取,经过课程团队的讨论、行业企业的调查、学生的座谈、相关专家的咨询等过程,该过程的经历很好地锻炼了任课教师的项目任务设计能力。
3.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利用手机、QQ、微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沟通,师生沟通效果很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學生配合,学生配合越好,项目化教学效果就越好。
总而言之,通过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理类课程实训条件落后和实训室建设缺乏、师资团队建设方面很多老师由行政人员兼任且大都缺乏企业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实施效果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进行课程内容选取,以体现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教法上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在考核上如何体现过程化的考核特征,这是本文主要思考分析的问题,并尝试基于创新创业型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对湖南高职《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管理基础与实务课程以及类似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一点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湖南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XJK016CZY107)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