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三年创下北京影院观影人次第一、平均38元的票价和近5万名的稳定会员,不断刷新影院“观影参数”的北京星美国际影城被业内誉为“首都电影市场的新航标”。
市场拓展的“过河卒”
作为星美集团在北京投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多厅影院,该影城选址在西四环曾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身为影城的总经理,袁鑫看着如今影院的火爆场面,感慨颇多:“当时,北京的影院还主要集中在二环内和城东区,西三环就是影院建设的禁区了,更别说西四环。”业界人士不会忘记,彼时全国一年的电影票房只有16亿元,而北京地区有票房产出能力的多厅影院只有10多个。“观影消费还没有进入市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高昂的投建资金和运营成本让业内资本望而却步。”袁鑫说,“星美集团可以说是抢得了先机,如今像昌平、通州、大兴等五环外已经成为影院投资的热点区域。”
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一时成为业界判断北京电影市场辐射范围的新标杆。2004年12月18日,影城试营业。从硬件来说,该影城在当时的北京地区可谓首屈一指: 10778平米的可使用面积,7个放映厅(含1个贵宾厅)、1315个座位,尤其是多达10000个的免费车位让处在核心城区的影院相形见绌。但影城开业后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开业数月无声无息,甚至让业界对京西的电影市场失去信心。
在这样的困境中,2005年2月,袁鑫走马上任。
“我们针对影院的目标观影人群做调研,寻找突破口。影城周边社区的大部分业主属于高消费群体,主要工作和生活在中心城区,对这里的影院缺乏热情。但数据也显示,已入住的业主中大部分是三代同堂,如果能把他们的老人和孩子吸引到影院,就是成功。”据此,袁鑫果断推出了 “每日上午12:30之前老人、学生半价”、“周二半价日”等诱人的观影特色活动。接着影院开始拓展合作范围,与距离影城较远的双安商场、大中电器等通过代金券的形式合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数月后,影院的上座率升至30%。
周边观影群逐步成型,袁鑫开始发展“长线”观众群:“团体观众和影院会员是当前影院培育稳定观影群的主要手段。我们首先把公关对象锁定在大行业中相对弱势的大客户身上——电信业就先从联通做起,银行业就从中国银行着手,因为他们更有动力与我们合作,而这种合作也很快会引来其竞争对手与我们合作。”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相当有效。如今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团体客户几乎囊括了电信、银行、能源和IT等各大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与此同时,为了突显拥有大量停车位的优势,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又把目光锁在了有车族。每当有新片上映时,影城都会有针对性地举行车友营销活动,并将他们发展成为会员。据袁鑫透露,目前,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稳定会员已经达到5万名左右:“当前,这个数量在北京的影院中遥遥领先,而且是排在我们之后影院的数倍。”
一家影城引发行业热度
除了一流的硬件设施,北京星美国际影城还在人性化管理和贴心服务上进行了强化升级。
2005年影城顺利通过了五星级认证和ISO9001服务质量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五星级影城。同时影城在选片、排片以及围绕新片开展相关营销活动方面均加大力度,品牌服务渐入人心。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很快成为业内瞩目的对象。到2005年暑期,影院上座率已经超过30%,到贺岁档,开始出现爆满现象。当年,实现票房1600多万元,位列北京地区第三名。2006年,步入正规的星美影城一路飙升至3260多万元票房,实现翻倍增长,观众人次达到87万,位列全国第四、北京第一。
星美集团继2006年在京城东北四环外的望京投建一座七厅影城之后,又把目光转至东北五环的回龙观,2008年成功打造了集团在北京的第三座影院。而万达集团则在东四环的大望路、西五环的石景山和北五环的天通苑接连打造三座多厅影城。与此同时,广州金逸、今典集团、保利博纳和中影集团等业内外资本开始涌入北京市场。业内人士指出:“是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成功催生了北京电影院的投建高潮,并把北京的电影市场拓展到五环外。”
2009年,内地电影产业继续高速发展,北京在营业的影院多达80多个,其中多厅影院达到30多个。历经五年风雨的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依然在业界保有极高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截至今年11月底 ,该影城总票房已经近4400万元,观众人次近110万。
在当前10厅以上的新影城越来越多的态势下,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单厅年票房高达650万元、单厅年观影人次20多万(不含贵宾厅)的业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电影产业的终端市场已经初步成熟,影院观影消费正在成为人们的常态文化娱乐活动之一。也正因如此,星美传媒集团董事长覃宏日前宣布,2010年将在国内全资投建10多座影城,银幕数净增100块, “如此信心和动力均来自旗舰店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出色的市场表现。”
市场拓展的“过河卒”
作为星美集团在北京投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多厅影院,该影城选址在西四环曾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身为影城的总经理,袁鑫看着如今影院的火爆场面,感慨颇多:“当时,北京的影院还主要集中在二环内和城东区,西三环就是影院建设的禁区了,更别说西四环。”业界人士不会忘记,彼时全国一年的电影票房只有16亿元,而北京地区有票房产出能力的多厅影院只有10多个。“观影消费还没有进入市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高昂的投建资金和运营成本让业内资本望而却步。”袁鑫说,“星美集团可以说是抢得了先机,如今像昌平、通州、大兴等五环外已经成为影院投资的热点区域。”
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一时成为业界判断北京电影市场辐射范围的新标杆。2004年12月18日,影城试营业。从硬件来说,该影城在当时的北京地区可谓首屈一指: 10778平米的可使用面积,7个放映厅(含1个贵宾厅)、1315个座位,尤其是多达10000个的免费车位让处在核心城区的影院相形见绌。但影城开业后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开业数月无声无息,甚至让业界对京西的电影市场失去信心。
在这样的困境中,2005年2月,袁鑫走马上任。
“我们针对影院的目标观影人群做调研,寻找突破口。影城周边社区的大部分业主属于高消费群体,主要工作和生活在中心城区,对这里的影院缺乏热情。但数据也显示,已入住的业主中大部分是三代同堂,如果能把他们的老人和孩子吸引到影院,就是成功。”据此,袁鑫果断推出了 “每日上午12:30之前老人、学生半价”、“周二半价日”等诱人的观影特色活动。接着影院开始拓展合作范围,与距离影城较远的双安商场、大中电器等通过代金券的形式合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数月后,影院的上座率升至30%。
周边观影群逐步成型,袁鑫开始发展“长线”观众群:“团体观众和影院会员是当前影院培育稳定观影群的主要手段。我们首先把公关对象锁定在大行业中相对弱势的大客户身上——电信业就先从联通做起,银行业就从中国银行着手,因为他们更有动力与我们合作,而这种合作也很快会引来其竞争对手与我们合作。”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相当有效。如今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团体客户几乎囊括了电信、银行、能源和IT等各大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与此同时,为了突显拥有大量停车位的优势,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又把目光锁在了有车族。每当有新片上映时,影城都会有针对性地举行车友营销活动,并将他们发展成为会员。据袁鑫透露,目前,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稳定会员已经达到5万名左右:“当前,这个数量在北京的影院中遥遥领先,而且是排在我们之后影院的数倍。”
一家影城引发行业热度
除了一流的硬件设施,北京星美国际影城还在人性化管理和贴心服务上进行了强化升级。
2005年影城顺利通过了五星级认证和ISO9001服务质量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五星级影城。同时影城在选片、排片以及围绕新片开展相关营销活动方面均加大力度,品牌服务渐入人心。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很快成为业内瞩目的对象。到2005年暑期,影院上座率已经超过30%,到贺岁档,开始出现爆满现象。当年,实现票房1600多万元,位列北京地区第三名。2006年,步入正规的星美影城一路飙升至3260多万元票房,实现翻倍增长,观众人次达到87万,位列全国第四、北京第一。
星美集团继2006年在京城东北四环外的望京投建一座七厅影城之后,又把目光转至东北五环的回龙观,2008年成功打造了集团在北京的第三座影院。而万达集团则在东四环的大望路、西五环的石景山和北五环的天通苑接连打造三座多厅影城。与此同时,广州金逸、今典集团、保利博纳和中影集团等业内外资本开始涌入北京市场。业内人士指出:“是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成功催生了北京电影院的投建高潮,并把北京的电影市场拓展到五环外。”
2009年,内地电影产业继续高速发展,北京在营业的影院多达80多个,其中多厅影院达到30多个。历经五年风雨的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依然在业界保有极高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截至今年11月底 ,该影城总票房已经近4400万元,观众人次近110万。
在当前10厅以上的新影城越来越多的态势下,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单厅年票房高达650万元、单厅年观影人次20多万(不含贵宾厅)的业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电影产业的终端市场已经初步成熟,影院观影消费正在成为人们的常态文化娱乐活动之一。也正因如此,星美传媒集团董事长覃宏日前宣布,2010年将在国内全资投建10多座影城,银幕数净增100块, “如此信心和动力均来自旗舰店北京星美国际影城出色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