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亚玛街》是俄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在俄罗斯文学史之中具备独特的地位。《亚玛街》描述了19世纪的沙皇俄国妓女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丑恶,作者库普林在写作过程中,将自身对国家、对社会的看法融入进去。本文在浅析《亚玛街》的时候,分别从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主题内容、彰顯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新现实主义;亚玛街
前言:《亚玛街》这一小说的名字,又被翻译为《亚玛镇》、《亚玛街的女人》、《亚玛街烟花女》、《火坑》,作者为俄国新现实主义的翘楚库普林。库普林的全名是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其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诞生于沙俄时代的库普林,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苏联时期在国外流亡,曾从事多个行业,与俄罗斯的人民群众有着密切接触,因此他对俄罗斯普通大众的命运进行了高度关注。《亚玛街》正是库普林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库普林虽然将当时的痛苦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却在另一层面表达出他自身所具备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主题内容
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用真实的语言让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反映。库普林在写作过程中,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继承下来,将社会上的问题呈献给读者。《亚玛街》的背景位于19世纪,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大城市基辅,繁荣的“亚玛街”之所以繁荣,是因为该区域有数量众多的妓院,通过对位于亚玛街的妓院“安娜?玛尔科夫娜”的描写,展示出妓院内部、与妓院相关各色人等的“众生相”,同时塑造出代表性人物例如妓女塔玛拉、叶尼娅、帕莎、柳布卡等,对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道貌岸然嘴脸进行讽刺,以及妓女们的悲惨人生。
将妓女这一特殊“职业”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只是在俄罗斯,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例如古代朝鲜的《春香传》、近代法国的《茶花女》、古代中国的《柳如是别传》等,这些作品能够吸引数量众多的读者,而且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妓女相貌美丽、多才多艺、受到众人追捧,却没有人去思考妓女身上的凄惨遭遇,以及妓院制度这一丑恶的社会现象。
在创作《亚玛街》的时候,库普林“一反常态”,用现实的笔触来揭露妓女们堕落的、悲惨的命运。《亚玛街》之中的妓女们,并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大美女”,而是与小说背景一样黑暗以及丑恶。“他把这种猥琐生活的全部重负和污秽通通吸收到自己心里,再把它变成普通的、细致的和不朽的动人形象掷还了我们”。《亚玛街》的妓女们命运令人唏嘘,例如迫切希望从良却惨遭抛弃、不得不回到妓院的柳布卡;以前是修女却主动来到妓院卖笑的塔玛拉;性格高傲却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最后因染病而选择自杀的叶尼娅;纯粹由欲望驱使、自愿来到妓院最后被折磨成傻子的帕莎。
妓女的悲惨命运,可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除了妓女之外的角色,其丑恶、黑暗的程度甚至远超那些妓女。例如瞧不起妓女们、却在对方质问自己有无情夫行否苟且之事时,张口结舌的男爵夫人;嘴上说“瞧不起妓院”,把柳布卡当成“妹妹”收留,却心怀不轨的大学生霍宁;将贩卖女性作为一种“发家致富”手段的谢苗;给妓女擦上粉穿一身白,然后在旁边点起三支蜡烛觉得妓女“完全是个死人的时候才会扑上去”的天主教教士;严格管理所有妓女、不允许妓女休息的妓院老鸨。
除却对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刻画外,库普林的这部小说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将“小人物”的命运作为《亚玛街》的主题。“人学”价值观能够得到肯定,就是对人道主义的传承和弘扬,而“人学”在概念方面的眼神,其体现则是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在这一方面,库普林与契诃夫的思想是相通的。但是,在表现道德责任感方面又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心理刻画上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风。
库普林在描述小说角色内心矛盾,甚至是“精神分裂”状态的时候,吸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俄罗斯文学中的“二重性”特点。例如《亚玛镇》当中的一个角色谢苗,他经常把自己身边的女人卖到妓院里,“大概结过十五次婚,每结一次就可以得到一份可观的嫁妆,然后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不见踪影或把妻子卖到妓院去。”被他卖掉的女人,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
然而在另一方面,人性是矛盾的,而且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库普林通过《亚玛街》的情节描述,挖掘出人们灵魂深处隐藏的污浊的东西,酣畅淋漓地刻画和展露丑恶,同时体现出托尔斯泰的“精神救赎”思想,引导所有人成为“真善美”的人[1]。
二、彰显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后,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地位,无疑受到了挑战和撼动。“反传统”是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同时还否定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两股最强大的文学思潮,它们平行发展,而且照例是在相互的斗争之中。
现实主义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是很多“现实主义”所构成的综合体。作为新一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中的佼佼者,继承了老一辈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表现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才能,取得了显著的创作实绩。库普林在创作《亚玛街》的过程中,广泛借鉴象征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了创作方法不拘一格的局面,开创了“新现实主义”。
以《亚玛街》当中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为例,在《亚玛街》当中存在大量细节方面的描写,尤其是在描写妓女们的相貌、生活的时候尤为明显。《亚玛街》当中命运悲惨的妓女叶尼娅,“头发乌黑,有一双漂亮、闪闪发光的深棕色的眸子,傲慢的小嘴唇上,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脸颊上有着淡褐色的病态似的红晕”。在描述她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习惯嘴里叼着烟卷儿,估计因为袅袅的青烟,使她总是眯着眼睛”;她是“全妓院里唯一喜好看书的人“,却在阅读时“经常用蘸了唾沫的手指去翻书页,她的脚盘到膝头,一双大脚板显得尤为粗俗不堪,在那些粗大的脚趾底下明显鼓出很多个尖而难看的、不规则瘤状的东西”。这种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性,塑造出鲜活的角色[2]。
象征主义的运用,也是《亚玛街》的一大特色。“亚玛”是俄语单词的音译,单词本意为“坑、坟墓、监牢”。这个单词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名为“亚玛”的街道,最后在暴乱之中毁灭。旧约的《创世纪》的第18章和第19章讲述了一个伤天害理的城市所多玛,市民们干尽了邪恶残酷的勾当,最后上帝用燃烧着的硫磺雨将其毁灭了。所多玛城因邪恶和堕落被上帝所毁,亚玛镇最后的结局也是由于“文明”和“野蛮”的颠倒毁于腥风血雨之中。库普林的宗教伦理立场,通过象征主义得到诠释,“上帝”会惩罚邪恶,但是“死亡”并不代表彻底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生和希望,这种思想类似于我国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启发读者思考怎样才能够建立有序安定的社会,如何消灭人的“兽性”,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3]。
结论:综上所述,《亚玛街》之所以能够成为俄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是因为库普林将自身所拥有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各种创作手法融入小说内容之中,通过对《亚玛街》的分析,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与人性的黑暗面,从而引发更多思考,感受到《亚玛街》这一文学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娜.新现实主义视角下库普林创作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9):57-60.
[2]高建华.库普林俄国时期小说的叙事时空特性及伦理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2016,38(02):104-111.
[3]郭凯慧.从库普林小说中的妓女形象看俄罗斯文化中的苦难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1):77-78.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SJGLX011,重大项目B类);河南理工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JG091)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 454000)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新现实主义;亚玛街
前言:《亚玛街》这一小说的名字,又被翻译为《亚玛镇》、《亚玛街的女人》、《亚玛街烟花女》、《火坑》,作者为俄国新现实主义的翘楚库普林。库普林的全名是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其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诞生于沙俄时代的库普林,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苏联时期在国外流亡,曾从事多个行业,与俄罗斯的人民群众有着密切接触,因此他对俄罗斯普通大众的命运进行了高度关注。《亚玛街》正是库普林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库普林虽然将当时的痛苦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却在另一层面表达出他自身所具备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主题内容
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用真实的语言让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反映。库普林在写作过程中,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继承下来,将社会上的问题呈献给读者。《亚玛街》的背景位于19世纪,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大城市基辅,繁荣的“亚玛街”之所以繁荣,是因为该区域有数量众多的妓院,通过对位于亚玛街的妓院“安娜?玛尔科夫娜”的描写,展示出妓院内部、与妓院相关各色人等的“众生相”,同时塑造出代表性人物例如妓女塔玛拉、叶尼娅、帕莎、柳布卡等,对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道貌岸然嘴脸进行讽刺,以及妓女们的悲惨人生。
将妓女这一特殊“职业”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只是在俄罗斯,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例如古代朝鲜的《春香传》、近代法国的《茶花女》、古代中国的《柳如是别传》等,这些作品能够吸引数量众多的读者,而且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妓女相貌美丽、多才多艺、受到众人追捧,却没有人去思考妓女身上的凄惨遭遇,以及妓院制度这一丑恶的社会现象。
在创作《亚玛街》的时候,库普林“一反常态”,用现实的笔触来揭露妓女们堕落的、悲惨的命运。《亚玛街》之中的妓女们,并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大美女”,而是与小说背景一样黑暗以及丑恶。“他把这种猥琐生活的全部重负和污秽通通吸收到自己心里,再把它变成普通的、细致的和不朽的动人形象掷还了我们”。《亚玛街》的妓女们命运令人唏嘘,例如迫切希望从良却惨遭抛弃、不得不回到妓院的柳布卡;以前是修女却主动来到妓院卖笑的塔玛拉;性格高傲却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最后因染病而选择自杀的叶尼娅;纯粹由欲望驱使、自愿来到妓院最后被折磨成傻子的帕莎。
妓女的悲惨命运,可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除了妓女之外的角色,其丑恶、黑暗的程度甚至远超那些妓女。例如瞧不起妓女们、却在对方质问自己有无情夫行否苟且之事时,张口结舌的男爵夫人;嘴上说“瞧不起妓院”,把柳布卡当成“妹妹”收留,却心怀不轨的大学生霍宁;将贩卖女性作为一种“发家致富”手段的谢苗;给妓女擦上粉穿一身白,然后在旁边点起三支蜡烛觉得妓女“完全是个死人的时候才会扑上去”的天主教教士;严格管理所有妓女、不允许妓女休息的妓院老鸨。
除却对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刻画外,库普林的这部小说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将“小人物”的命运作为《亚玛街》的主题。“人学”价值观能够得到肯定,就是对人道主义的传承和弘扬,而“人学”在概念方面的眼神,其体现则是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在这一方面,库普林与契诃夫的思想是相通的。但是,在表现道德责任感方面又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心理刻画上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风。
库普林在描述小说角色内心矛盾,甚至是“精神分裂”状态的时候,吸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俄罗斯文学中的“二重性”特点。例如《亚玛镇》当中的一个角色谢苗,他经常把自己身边的女人卖到妓院里,“大概结过十五次婚,每结一次就可以得到一份可观的嫁妆,然后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不见踪影或把妻子卖到妓院去。”被他卖掉的女人,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
然而在另一方面,人性是矛盾的,而且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库普林通过《亚玛街》的情节描述,挖掘出人们灵魂深处隐藏的污浊的东西,酣畅淋漓地刻画和展露丑恶,同时体现出托尔斯泰的“精神救赎”思想,引导所有人成为“真善美”的人[1]。
二、彰显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后,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地位,无疑受到了挑战和撼动。“反传统”是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同时还否定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两股最强大的文学思潮,它们平行发展,而且照例是在相互的斗争之中。
现实主义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是很多“现实主义”所构成的综合体。作为新一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中的佼佼者,继承了老一辈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表现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才能,取得了显著的创作实绩。库普林在创作《亚玛街》的过程中,广泛借鉴象征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了创作方法不拘一格的局面,开创了“新现实主义”。
以《亚玛街》当中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为例,在《亚玛街》当中存在大量细节方面的描写,尤其是在描写妓女们的相貌、生活的时候尤为明显。《亚玛街》当中命运悲惨的妓女叶尼娅,“头发乌黑,有一双漂亮、闪闪发光的深棕色的眸子,傲慢的小嘴唇上,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脸颊上有着淡褐色的病态似的红晕”。在描述她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习惯嘴里叼着烟卷儿,估计因为袅袅的青烟,使她总是眯着眼睛”;她是“全妓院里唯一喜好看书的人“,却在阅读时“经常用蘸了唾沫的手指去翻书页,她的脚盘到膝头,一双大脚板显得尤为粗俗不堪,在那些粗大的脚趾底下明显鼓出很多个尖而难看的、不规则瘤状的东西”。这种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性,塑造出鲜活的角色[2]。
象征主义的运用,也是《亚玛街》的一大特色。“亚玛”是俄语单词的音译,单词本意为“坑、坟墓、监牢”。这个单词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名为“亚玛”的街道,最后在暴乱之中毁灭。旧约的《创世纪》的第18章和第19章讲述了一个伤天害理的城市所多玛,市民们干尽了邪恶残酷的勾当,最后上帝用燃烧着的硫磺雨将其毁灭了。所多玛城因邪恶和堕落被上帝所毁,亚玛镇最后的结局也是由于“文明”和“野蛮”的颠倒毁于腥风血雨之中。库普林的宗教伦理立场,通过象征主义得到诠释,“上帝”会惩罚邪恶,但是“死亡”并不代表彻底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生和希望,这种思想类似于我国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启发读者思考怎样才能够建立有序安定的社会,如何消灭人的“兽性”,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3]。
结论:综上所述,《亚玛街》之所以能够成为俄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是因为库普林将自身所拥有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各种创作手法融入小说内容之中,通过对《亚玛街》的分析,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与人性的黑暗面,从而引发更多思考,感受到《亚玛街》这一文学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娜.新现实主义视角下库普林创作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9):57-60.
[2]高建华.库普林俄国时期小说的叙事时空特性及伦理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2016,38(02):104-111.
[3]郭凯慧.从库普林小说中的妓女形象看俄罗斯文化中的苦难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1):77-78.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SJGLX011,重大项目B类);河南理工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JG091)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 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