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的思想史——以“废科举”的讨论为例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中的传讯机制可以用于解释科举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科举实际上是一套以特定指标传递的、用于人才选拔的"第三者机制".清末停废科举以后,这套传讯机制中断,官方与民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此引起一系列后果:一方面,新的传讯指标与以往大不相同,甚至很多时候处于模糊未知的状态,成为新精英的管道变得不可预测,而横向的传讯机制则有所发展;另一方面,科举的传讯功能也并未完全失效,功名可以转化成社会声望,并与其他的传讯渠道互相竞合.总的来说,科举停废使社会失去了公认的人才标准,多元竞合的传讯机制则进一步使精英的身份不易识别,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未来思想史研究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2020年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建系九十五周年.为此,历史学系党政领导特委托余子道先生带领部分退休老师,编辑出版了《曦园星光史苑留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建系九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一书,敬献给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全书共500余页,洋洋600余万字.
期刊
作为"古之道术"或"王官学"之流裔,老子之学同样具有本末一贯、体用兼备的思想品格.尽管道因其不可命名性而显得"混沌"与"暗昧",然治道的展开是不能在"混沌"与"暗昧"中进行的.同时,"朴散"而为"器",也是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趋势和历史事实.基于这种必然性和现实性,设名立教以化民导俗,既是圣人顺应现实的无奈之举,又是其济人成物的必然之责.所以,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表现在名教问题上便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因于"朴散"之状,"侯王"当顺势而为,因物制宜,设名立教,以
任何一种哲学建构都会预设一些基本的前提.本文试图从知识类型学、人的形象、自然法的形象以及自然法的根基这四个方面勾勒格里塞—菲尼斯自然法理论的基本哲学预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格里塞—菲尼斯学派与其他各种政治和法律学说之间的基本差异.首先,从知识类型学的角度看,菲尼斯学派所拒斥的是各种类型的还原论,既包括把法律还原为逻辑的康德主义,也包括把法律还原为技术的法律实证主义,还包括把法律还原为纯粹伦理的现代自然法学说.在菲尼斯看来,法律的真正本性在于它拥有双重生命,即它既属于道德秩序,又属于技艺秩序.其次,从人的
不同于正常波动下的市场行为,异常波动条件下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为探索这一状态下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文章在构建MRS-SGED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期货交易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波动呈现出稀疏性、非对称性和异常波动时期下的集聚效应.相对而言,绝大部分期货品种的流动性指标在异常波动时期会减小,即流动性变差,但流动性指标的波动率上升.同时,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在好消息和坏消息条件下的运作机制是不同的.在不区分好坏消息时,在异常波动条件下,几乎所有品种均不存在流动性溢价;而在正
管理者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对企业价值产生直接影响,而影响程度同时受到产品市场竞争约束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8~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且产品市场竞争约束可以强化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当然,如果竞争性市场受到地方保护的影响,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正效应会被明显削弱;仅在低地方保护地区的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约束才可以有效强化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与所有制壁垒、打造自由平等的中性竞
近年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其微观传导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及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以及该影响与企业家信心和代理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时,企业家信心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代理成本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高代理成本能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
社会工作(social work)及其制度体系建设是2006年以来中央提出的重要社会建设策略.当代中国的本土特性则使社会工作发展呈现其特殊轨迹.基于此域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探究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体系,既可以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完善,又可以助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舒缓和解决,从而成为当代社会工作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期刊
商务印书馆2020年本书突出地将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概括为社会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现实的观点.正是在对"主观思想"(特别是外在反思)的持续不断的批判中,黑格尔开辟了一条理解社会历史之现实的道路.因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突出特征,是要求超出以外在反思为本质特征的知性知识的有限性(即其抽象性和主观性),而超出这种有限性的哲学方式就是辩证法,就是社会历史之现实的观点史无前例地进入到哲学之中,进入到真正的哲学思考之中.
期刊
创立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学发展最大的贡献,但可能是因为这一任务过于繁重,占用了太多的精力,孟子对智性有所忽视,与孔子思想存有罅隙.从一定意义上说,孟子实际上是"窄化"了孔子,不再有孔子仁智合一的大格局,这就是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孟子思想的这一失误决定了孟子所能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而非道德之善.伦理之善属于"常人"范畴,尽管这是成德成善的基本功,绝非像在存在主义口中那样不堪,但毕竟不是善的全部,还需要进一步启动智性以达至道德之善.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是儒学发展的头等重大事件,对儒学发展有根本性的影响,不仅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国家"章中,不仅论述了亲自由主义立场、不受政治权力干预的"个体自由",而且强调了亲共同体主义立场、将国家权力视同为自由之体现的"伦理自由".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上述两种自由,黑格尔还构想了一种以公民对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为关注点的"公民自由"(civic freedom),并且为了保障这种自由的实现,黑格尔在国家理论中为其专门配备了相应的政治建制.相比个体自由和伦理自由,公民自由以及作为实现公民自由之保障的政治建制,强调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必要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