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包头市文联刚刚把《包头文艺》杂志改名为《鹿鸣》。包头文联和《鹿鸣》杂志就举办了一期文学讲习班,我有幸参加了。
我当过七年“知青”,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写点小散文、编点小文艺节目之类。回城后,斗胆写了一篇知青爱情的小说,用稿纸一笔一划誊写后,怀着诚笃、忐忑的心情送到了交际处西副楼,当时的《包头文艺》编辑部。一个月后,稿子被退回来了,里面有一封编辑老师诚恳的回信。老师不仅指出稿子的不足之处,更是充满热情地鼓励着我,那封信我不止一遍又一遍的读过,至今还保存着。
改革开放伊始,人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只争朝夕要把文革中的损失夺回来。年轻人更是朝气蓬勃、雄心壮志,上夜校、上电大,补知识、补文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满了各学校、教室。我也跟随着时代潮流踌躇满志、信誓旦旦。可当我走进文学讲习班的时候,万万没想到所谓的文学青年竟然也这么多,当时我们在包头市九中北面的一个礼堂里授课,整个教室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估计有七、八十人。
《鹿鸣》编辑李同振老师给讲小说,方溦老师讲散文,贾方舟老师讲美学。每当授课时,那么大的教室、那么多人,竟然鸦雀无声。学员们都拿着笔和本,专心一意的听着、记着,教室里只能听到笔和纸摩擦的声音。老师们的讲课都是非常认真、专注,同时回答同学们的各种提问,一听就知道都是经过严谨的备课,准备了充足的资料。他们那种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在学习班上李同振老师讲评了我的小说《铁花》,竟然把错别字列了一黑板,我当时真是羞的无地自容。但老师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员,一篇尚不成熟的作品,竟能如此认真阅读剖析,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不成器,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无奈不能报答老师的恩情。但我会把这段往事永远铭记心中,。
记得五一节后的一天,包头刮了一场有史以来罕见的大风。大风刮得昏天黑地,沙子抽打在玻璃上啪啪作响,风声呼啸都让人感到恐惧。劳动公园的南墙全部被大风刮倒了,市政府临时派出各种车辆,沿街搜寻行人。我当时找了一条女人的纱巾,蒙住头,不能骑自行车了,只好顶着风艰难的步行到了九中。李同振老师深深地鞠躬,真诚地向同学们表示敬意,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大家的热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也许就是“文学”的力量吧。可是大家都并不知道李同振的家在青山住,方溦的家在東河住。他们每天有多么辛苦!
记得一次贾方舟老师给我们上美学课,讲欧洲文学史、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了配合授课效果,同时放映幻灯片欧洲名画,当放映片里出现裸体女人时,有的学员发出了不该有的声音和一阵阵的窃窃私议。贾方舟老师非常严肃地说道:谁用下流的眼光打量裸体的美,只能说明他个人的思想肮脏!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谁也不敢吱声了,直到下课时才响起一片掌声。
学习班结束时,我们大家在一起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一个个争先恐后登台献歌献舞。第二天我们全体学员骑自行车去昆都仑水库旅游,有的学员背着吉它,还有的拿着气枪,我们唱歌、跳舞、爬山、划船、共进午餐……我们和老师在一起其乐融融,拍了很多照片。当时有一个叫凌云的学员,他自己花钱买放大纸,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把照片全部洗印出来,着实令人感动。
三个月的学习班虽然很快就结业了,但我们确实学到不少真东西,获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和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后来担任包钢《铁花》杂志编辑马振复、《校园周刊》主编刘全奎,包钢作者张桂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大奖的摄影家凌云都是从那个学习班走出来的。还有一位叫杨明清的学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当时是包头钢院的大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要求支援西藏,到西藏后担任过《西藏青年》《西藏工人》的主编。有一次,刘全奎与我又提起了那次文学讲习班。他戏称之为“黄埔一期”。
有了学习班的经历,我再去《鹿鸣》编辑部做客,也不再是诚惶诚恐的样子了。与陈予漠、王志云、李同振、丁晓实、方溦、张之静各位老师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聆听各位老师的教诲,我写出了《卖香烟的姑娘》《爱,永远是美丽的》《一个小车司机的日记》《魂兮归来》等小说,在《鹿鸣》杂志上发表。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帮助,他们不仅帮助我提高了写作能力,更教会了我踏踏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写作。我感谢《鹿鸣》,感谢《鹿鸣》的良师益友。
那时的《鹿鸣》是全国优秀青年文学月刊,许多知名作家如:陈忠实、周梅森、贾平凹、肖亦农、肖复兴、傅星他们都踊跃给《鹿鸣》投稿,在《鹿鸣》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能在《鹿鸣》上发表作品,觉得非常荣幸,非常自豪。
我还有幸参加过包头文联、《鹿鸣》杂志社举办的固阳创作笔会,白云鄂博创作笔会,土默川金秋笔会……当面聆教肖军、戈非、许淇、郑万隆、梁晓声、韩静霆等老一代诗人、作家,文坛前辈的教诲,获益匪浅。同时在每一次笔会上,都能结交一批文学好友,写诗的、写散文的、写小说的,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谈笑风生、举杯共饮,谈论文学、谈论理想、谈论人生……我们都成了无话不说好朋友,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有着相互的牵挂。
《鹿鸣》杂志社就是一个摇篮。培养了包头市大批文学青年,作家王炬、马宝山,诗人白涛、赵剑华,以及包钢文坛上现在活跃的作者们,哪个没有受到过《鹿鸣》的恩泽。现任《鹿鸣》杂志社编辑郭盛、马端刚等人都是从《鹿鸣》走出来的,他们是《鹿鸣》的精英,同时更是《鹿鸣》的继承者。不忘初心,发扬传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播种希望。
我对《鹿鸣》,不仅仅是挚诚的感激与深深地爱意,她是我文学生涯的见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启迪我思想,鞭策我前行的动力。文学事业不仅令我痴恋,更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她的更加辉煌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当过七年“知青”,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写点小散文、编点小文艺节目之类。回城后,斗胆写了一篇知青爱情的小说,用稿纸一笔一划誊写后,怀着诚笃、忐忑的心情送到了交际处西副楼,当时的《包头文艺》编辑部。一个月后,稿子被退回来了,里面有一封编辑老师诚恳的回信。老师不仅指出稿子的不足之处,更是充满热情地鼓励着我,那封信我不止一遍又一遍的读过,至今还保存着。
改革开放伊始,人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只争朝夕要把文革中的损失夺回来。年轻人更是朝气蓬勃、雄心壮志,上夜校、上电大,补知识、补文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满了各学校、教室。我也跟随着时代潮流踌躇满志、信誓旦旦。可当我走进文学讲习班的时候,万万没想到所谓的文学青年竟然也这么多,当时我们在包头市九中北面的一个礼堂里授课,整个教室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估计有七、八十人。
《鹿鸣》编辑李同振老师给讲小说,方溦老师讲散文,贾方舟老师讲美学。每当授课时,那么大的教室、那么多人,竟然鸦雀无声。学员们都拿着笔和本,专心一意的听着、记着,教室里只能听到笔和纸摩擦的声音。老师们的讲课都是非常认真、专注,同时回答同学们的各种提问,一听就知道都是经过严谨的备课,准备了充足的资料。他们那种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在学习班上李同振老师讲评了我的小说《铁花》,竟然把错别字列了一黑板,我当时真是羞的无地自容。但老师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员,一篇尚不成熟的作品,竟能如此认真阅读剖析,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不成器,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无奈不能报答老师的恩情。但我会把这段往事永远铭记心中,。
记得五一节后的一天,包头刮了一场有史以来罕见的大风。大风刮得昏天黑地,沙子抽打在玻璃上啪啪作响,风声呼啸都让人感到恐惧。劳动公园的南墙全部被大风刮倒了,市政府临时派出各种车辆,沿街搜寻行人。我当时找了一条女人的纱巾,蒙住头,不能骑自行车了,只好顶着风艰难的步行到了九中。李同振老师深深地鞠躬,真诚地向同学们表示敬意,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大家的热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也许就是“文学”的力量吧。可是大家都并不知道李同振的家在青山住,方溦的家在東河住。他们每天有多么辛苦!
记得一次贾方舟老师给我们上美学课,讲欧洲文学史、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了配合授课效果,同时放映幻灯片欧洲名画,当放映片里出现裸体女人时,有的学员发出了不该有的声音和一阵阵的窃窃私议。贾方舟老师非常严肃地说道:谁用下流的眼光打量裸体的美,只能说明他个人的思想肮脏!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谁也不敢吱声了,直到下课时才响起一片掌声。
学习班结束时,我们大家在一起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一个个争先恐后登台献歌献舞。第二天我们全体学员骑自行车去昆都仑水库旅游,有的学员背着吉它,还有的拿着气枪,我们唱歌、跳舞、爬山、划船、共进午餐……我们和老师在一起其乐融融,拍了很多照片。当时有一个叫凌云的学员,他自己花钱买放大纸,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把照片全部洗印出来,着实令人感动。
三个月的学习班虽然很快就结业了,但我们确实学到不少真东西,获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和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后来担任包钢《铁花》杂志编辑马振复、《校园周刊》主编刘全奎,包钢作者张桂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大奖的摄影家凌云都是从那个学习班走出来的。还有一位叫杨明清的学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当时是包头钢院的大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要求支援西藏,到西藏后担任过《西藏青年》《西藏工人》的主编。有一次,刘全奎与我又提起了那次文学讲习班。他戏称之为“黄埔一期”。
有了学习班的经历,我再去《鹿鸣》编辑部做客,也不再是诚惶诚恐的样子了。与陈予漠、王志云、李同振、丁晓实、方溦、张之静各位老师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聆听各位老师的教诲,我写出了《卖香烟的姑娘》《爱,永远是美丽的》《一个小车司机的日记》《魂兮归来》等小说,在《鹿鸣》杂志上发表。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帮助,他们不仅帮助我提高了写作能力,更教会了我踏踏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写作。我感谢《鹿鸣》,感谢《鹿鸣》的良师益友。
那时的《鹿鸣》是全国优秀青年文学月刊,许多知名作家如:陈忠实、周梅森、贾平凹、肖亦农、肖复兴、傅星他们都踊跃给《鹿鸣》投稿,在《鹿鸣》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能在《鹿鸣》上发表作品,觉得非常荣幸,非常自豪。
我还有幸参加过包头文联、《鹿鸣》杂志社举办的固阳创作笔会,白云鄂博创作笔会,土默川金秋笔会……当面聆教肖军、戈非、许淇、郑万隆、梁晓声、韩静霆等老一代诗人、作家,文坛前辈的教诲,获益匪浅。同时在每一次笔会上,都能结交一批文学好友,写诗的、写散文的、写小说的,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谈笑风生、举杯共饮,谈论文学、谈论理想、谈论人生……我们都成了无话不说好朋友,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有着相互的牵挂。
《鹿鸣》杂志社就是一个摇篮。培养了包头市大批文学青年,作家王炬、马宝山,诗人白涛、赵剑华,以及包钢文坛上现在活跃的作者们,哪个没有受到过《鹿鸣》的恩泽。现任《鹿鸣》杂志社编辑郭盛、马端刚等人都是从《鹿鸣》走出来的,他们是《鹿鸣》的精英,同时更是《鹿鸣》的继承者。不忘初心,发扬传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播种希望。
我对《鹿鸣》,不仅仅是挚诚的感激与深深地爱意,她是我文学生涯的见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启迪我思想,鞭策我前行的动力。文学事业不仅令我痴恋,更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她的更加辉煌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