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包含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个方面。广义的文化,既有精神境界又包括物质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氛围精神、制度以及器物三个层次,这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简单地说明了文化的内容;狭义的文化定义仅仅对于精神领域而言,特别注重于大学精神的发展。本文所探讨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等三个层次,三者密不可分,生存并发展于同一土壤。对于某一高校而言,其大学文化历经了长久的积淀和岁月的洗礼,形成了独有的内在品质和气质,是该大学的精神力所在,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制度的形成以及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历代继承和创新的文化内涵,延伸和扩展在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各个方面。并由此构成大学文化的特色。
2 高校应自觉承担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的使命
2.1 高校首先应自觉落实好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因素不断成为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人才日益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培育的基地,传承和创新的大学文化的载体,文化育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育人要处理好道德育人和知识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学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陶冶高尚的情操,立为国、为民服务奉献之志,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时代精英。大学文化育人要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学生的知识功底,培养知识人才。同时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倡导两者间的统一,克服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又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才。
2.2 高校应自觉成为知识和思想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文化的交融,当代高校正不断成为思想进步、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策源地。第一,高校要成为学习、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桥头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舆论引导力,增强理论指导里,深化理念解释力。
第二,不断推进知识理论创新,在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高校要把眼光放在学术前沿,开拓学术实验,拓宽思维局限,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权威挑战,打破教条主义和思想禁锢的束缚,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学科品牌、学习方法的创新,大胆地追求学术真理;着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发挥学科优势,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统筹结合起来,不断地深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规律的认识,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内涵、有说服力的成果,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先导。
3 大学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高校应该担负着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任。回顾我国高校的发展历史,每所高校的大学文化都是在传承中继承和发展,(下转第120页)(上接第87页)又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地创新,推进着大学文化不断地发展。
3.1 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楼大学,于是乎纷纷大兴土木,漂亮的学生宿舍楼、实验室拔地而起,其实更关键是在于要在高校内营造出大学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培养出学生的使命感、创新力、道德情操以及人文关怀精神。因此,我们应该以高校校区建设为契机,利用校园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规划布局合理等优势,充分结合宜人环境、先进教育的因素,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大学人文精神、学科特色以及优良传统,最大化的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
3.2 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的制度文化指的是在师生员工在日常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以及规范这些关系的体系,它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的 特点。对于规范言行、维护秩序、培养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
在大学文化制度建设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一定要注重民主性、公平性、透明性,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权益,满足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全校师生员工都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来,产生对制度文化的共鸣和认可。只有这样,制度文化才能真正地扎根于校园,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地推动制度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3.3 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的精神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为了不断地取得发展,经过长期的岁月洗礼和历史积淀,所形成并提炼出来的,为学校师生员工所共识的、符合学校气质特征的文化理念或观念。文化理念包括价值观、审美观、情感因素、思考方式、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学术学风、教学风格、品牌特色、学校作风和传统等等。具有多样性、继承性、独特性等特点。大学文化凝聚着几代校园师生员工的心血、感情和感情,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学校持续发展迈向辉煌的不竭动力。
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应该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建设契机,在校园内为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校风校纪,注意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远大人生理想和抱负树立的引导和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大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大学精神,将大学文化绽放光彩!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高校想在当今形势下取得突破和发展,必须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建立起既有共性又有共性的文化体系和风格,在稳定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只有这样,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才能不断挖掘和涌现出来。
文化的定义包含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个方面。广义的文化,既有精神境界又包括物质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氛围精神、制度以及器物三个层次,这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简单地说明了文化的内容;狭义的文化定义仅仅对于精神领域而言,特别注重于大学精神的发展。本文所探讨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等三个层次,三者密不可分,生存并发展于同一土壤。对于某一高校而言,其大学文化历经了长久的积淀和岁月的洗礼,形成了独有的内在品质和气质,是该大学的精神力所在,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制度的形成以及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历代继承和创新的文化内涵,延伸和扩展在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各个方面。并由此构成大学文化的特色。
2 高校应自觉承担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的使命
2.1 高校首先应自觉落实好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因素不断成为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人才日益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培育的基地,传承和创新的大学文化的载体,文化育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育人要处理好道德育人和知识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学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陶冶高尚的情操,立为国、为民服务奉献之志,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时代精英。大学文化育人要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学生的知识功底,培养知识人才。同时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倡导两者间的统一,克服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又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才。
2.2 高校应自觉成为知识和思想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文化的交融,当代高校正不断成为思想进步、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策源地。第一,高校要成为学习、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桥头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舆论引导力,增强理论指导里,深化理念解释力。
第二,不断推进知识理论创新,在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高校要把眼光放在学术前沿,开拓学术实验,拓宽思维局限,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权威挑战,打破教条主义和思想禁锢的束缚,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学科品牌、学习方法的创新,大胆地追求学术真理;着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发挥学科优势,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统筹结合起来,不断地深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规律的认识,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内涵、有说服力的成果,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先导。
3 大学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高校应该担负着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任。回顾我国高校的发展历史,每所高校的大学文化都是在传承中继承和发展,(下转第120页)(上接第87页)又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地创新,推进着大学文化不断地发展。
3.1 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楼大学,于是乎纷纷大兴土木,漂亮的学生宿舍楼、实验室拔地而起,其实更关键是在于要在高校内营造出大学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培养出学生的使命感、创新力、道德情操以及人文关怀精神。因此,我们应该以高校校区建设为契机,利用校园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规划布局合理等优势,充分结合宜人环境、先进教育的因素,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大学人文精神、学科特色以及优良传统,最大化的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
3.2 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的制度文化指的是在师生员工在日常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以及规范这些关系的体系,它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的 特点。对于规范言行、维护秩序、培养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
在大学文化制度建设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一定要注重民主性、公平性、透明性,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权益,满足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全校师生员工都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来,产生对制度文化的共鸣和认可。只有这样,制度文化才能真正地扎根于校园,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地推动制度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3.3 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的精神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为了不断地取得发展,经过长期的岁月洗礼和历史积淀,所形成并提炼出来的,为学校师生员工所共识的、符合学校气质特征的文化理念或观念。文化理念包括价值观、审美观、情感因素、思考方式、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学术学风、教学风格、品牌特色、学校作风和传统等等。具有多样性、继承性、独特性等特点。大学文化凝聚着几代校园师生员工的心血、感情和感情,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学校持续发展迈向辉煌的不竭动力。
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应该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建设契机,在校园内为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校风校纪,注意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远大人生理想和抱负树立的引导和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大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大学精神,将大学文化绽放光彩!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高校想在当今形势下取得突破和发展,必须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建立起既有共性又有共性的文化体系和风格,在稳定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只有这样,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才能不断挖掘和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