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由于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及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科专业中的文科生 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
出于升学的压力,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在报考高考志愿时,不是选专业而是选学校,只要能进大学,什么专业都可以,这就导致其中部分文科生选择了工科专业。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往往善于言表,喜歡天文地理,习惯带着问题去思索世界。
很多文科生一听到“数学”都有“恐惧症”,枯燥乏味,望而却步,这是很多文科生对数学及所有跟数学有关的科目的印象。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
我们一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这些工科专业中的文科生是不受用的,所以“因材施教”的方法,此时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对待文科生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改进,重新让他们找回求知若渴的激情。
1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高等院校电子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是理论过深、容量过大。虽然我们在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讲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但这些文科生们一遇到诸如含有微积分公式、指数、三角函数、向量分析的内容时,就排斥、烦躁起来。因此,对我们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人员而言,讲解该课程具体内容之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少不排斥该课程。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任何一件事的敲门砖,这些文科生们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那么现在的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专业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使这些白纸们心甘情愿的在其上面画上美好的蓝图。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白纸上起笔呢?这就要从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自身的特点出发。他们普遍认为电子技术和数学一样,枯燥乏味,望而却步。所以教学计划就不能按照课本原有的安排来讲解,在开始内容之前,我会在多媒体教室,给大家播放和讲解有关专业设置和市场岗位需求的视频,并且让他们回去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这样他们会觉得有目标性,那么就会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此刻你就会发现他们开始对知识渴望;然后把他们带到实训室展示了电子元器件的实物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等;接着给他们就以手机充电器的简单工作原理为例,对身边常见的小电子产品及小家电的故障进行分析。他们更加会觉得这门课原来既实用,又有趣,而且和生活如此的密切相连,这样一来既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不再排斥这门课程了。
2 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室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并且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一边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要想办法找到该知识所涉及的相关的题型让学生去练习,就像我们记单词一样,通过读文章,在语境中记忆新的单词,当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该门课程的侧重点拿捏准,不要一股脑地“讲”,学生“练”,而是处理好了解、掌握的知识。对于掌握的知识,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去练。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电子技术项目化式教材,既方便教师教学,又适合学生自学,还要体现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的电子技术教学既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又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基本的重要的解题技能与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
3 灵活多用的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愿意去学他们想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兴趣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团队合作教学法。这里我们以兴趣教学法为例,讲解教学方法多的好处。很多学生反映,想学但是总是学不好,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学。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都背了,记了,但是一碰到题目还是不会,久而久之,当初励志学好该门课程的决心垮了,日子一久就真的扶不起来了。其实导致这种原因的根本,还是兴趣和应用的问题,正像佛学说的一样,要“入门”。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把提前做好的实物,演示给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然后分析完成这个电子产品,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接下来,就是知识的引入,这就好像数学的证明题一样,我们先给出结论,然后拿条件去证明,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学这些知识的目的了,他们也就愿意去学,也能听懂。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时候不太容易用语言描述清楚,这个时候,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有必要的,它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的事物,利于学生接受。还有一些实验,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不同,不是所有实验都能在实验室完成,或者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利用仿真技术把课本中枯燥艰深的电子电路问题直观形象地转化为立体的、运动的、多元的信息,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课后,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第二、第三课堂,建立精品课程,建设相应题库等,供学生课后复习、预习及非本专业学生自学。
参考文献:
[1]施养智,周小方.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
[2]周绍平.电工与电子技术.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诗军.电子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关键词:工科专业中的文科生 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
出于升学的压力,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在报考高考志愿时,不是选专业而是选学校,只要能进大学,什么专业都可以,这就导致其中部分文科生选择了工科专业。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往往善于言表,喜歡天文地理,习惯带着问题去思索世界。
很多文科生一听到“数学”都有“恐惧症”,枯燥乏味,望而却步,这是很多文科生对数学及所有跟数学有关的科目的印象。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
我们一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这些工科专业中的文科生是不受用的,所以“因材施教”的方法,此时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对待文科生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改进,重新让他们找回求知若渴的激情。
1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高等院校电子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是理论过深、容量过大。虽然我们在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讲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但这些文科生们一遇到诸如含有微积分公式、指数、三角函数、向量分析的内容时,就排斥、烦躁起来。因此,对我们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人员而言,讲解该课程具体内容之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少不排斥该课程。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任何一件事的敲门砖,这些文科生们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那么现在的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专业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使这些白纸们心甘情愿的在其上面画上美好的蓝图。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白纸上起笔呢?这就要从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自身的特点出发。他们普遍认为电子技术和数学一样,枯燥乏味,望而却步。所以教学计划就不能按照课本原有的安排来讲解,在开始内容之前,我会在多媒体教室,给大家播放和讲解有关专业设置和市场岗位需求的视频,并且让他们回去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这样他们会觉得有目标性,那么就会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此刻你就会发现他们开始对知识渴望;然后把他们带到实训室展示了电子元器件的实物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等;接着给他们就以手机充电器的简单工作原理为例,对身边常见的小电子产品及小家电的故障进行分析。他们更加会觉得这门课原来既实用,又有趣,而且和生活如此的密切相连,这样一来既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不再排斥这门课程了。
2 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室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并且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一边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要想办法找到该知识所涉及的相关的题型让学生去练习,就像我们记单词一样,通过读文章,在语境中记忆新的单词,当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该门课程的侧重点拿捏准,不要一股脑地“讲”,学生“练”,而是处理好了解、掌握的知识。对于掌握的知识,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去练。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电子技术项目化式教材,既方便教师教学,又适合学生自学,还要体现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高校工科专业中文科生的电子技术教学既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又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基本的重要的解题技能与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
3 灵活多用的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愿意去学他们想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兴趣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团队合作教学法。这里我们以兴趣教学法为例,讲解教学方法多的好处。很多学生反映,想学但是总是学不好,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学。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都背了,记了,但是一碰到题目还是不会,久而久之,当初励志学好该门课程的决心垮了,日子一久就真的扶不起来了。其实导致这种原因的根本,还是兴趣和应用的问题,正像佛学说的一样,要“入门”。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把提前做好的实物,演示给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然后分析完成这个电子产品,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接下来,就是知识的引入,这就好像数学的证明题一样,我们先给出结论,然后拿条件去证明,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学这些知识的目的了,他们也就愿意去学,也能听懂。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时候不太容易用语言描述清楚,这个时候,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有必要的,它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的事物,利于学生接受。还有一些实验,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不同,不是所有实验都能在实验室完成,或者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利用仿真技术把课本中枯燥艰深的电子电路问题直观形象地转化为立体的、运动的、多元的信息,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课后,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第二、第三课堂,建立精品课程,建设相应题库等,供学生课后复习、预习及非本专业学生自学。
参考文献:
[1]施养智,周小方.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
[2]周绍平.电工与电子技术.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诗军.电子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