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信息产业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经济已从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中复苏,1999年GDP增长6%,2000年第一季度增长128%,远超过其它受危机影响的亚洲国家。现在已经跻身于世界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国家。
  
  一、信息化
  
  韩国最近成立了信息化促进本部,提出2010年要使韩国成为知识信息的国家,争取使科技竞争力、信息化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及国际竞争力均提高到世界前五位。韩国信息通信部计划在2000年至2004年间投入414万亿韩元(1300韩元约兑1美元),集中开发下一代因特网、光通信、数字广播、无线通信、软件和电脑领域的技术,把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提高50%以上。
  1997年,韩国的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65万多亿韩元(近750亿美元),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几乎占韩国每年4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8%,在2000年上升到11%,到2010年将上升到20%。
  1996年电子信息产业出口330亿美元,占世界有关出口总值7246亿美元的46%,居第9位。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进口166亿美元,占世界有关进口总值6886亿美元的24%,居第13位。在1998-1999年,外国对韩国直接投资达240亿美元,主要投向信息产业,2002年投入160亿美元。
  在2002年内向信息技术产业投入174万亿韩元,以促使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并增大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潜力。使该产业的出口额在2002年达到507亿美元,在今后5年累计出口额达到3500亿美元。
  1996年全部产业增长率呈负值。然而,从各个子领域来看,电脑、外设、通信设备、软件、信息通信服务近年来仍在增长,不过与增长率21%~46%的1995年相比,仍下降了6%~37%。软件、信息通信服务等部门分别出现了37%、18%的高增长,硬件部门的增长率则停止在6%~16%。而半导体占信息产业出口的667%,软件占信息产业出口的份额很少(004%)。此外,出口的产值对GNP的比值为175%。信息产业对于贸易的依存率最高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第三是新加坡。1997年秋开始,由于通货贬值,韩国信息产业受到亚洲各国市场低迷的影响。
  1995年11月韩国的信息处理企业仅有1353家,1999年韩国有3500多家高科技公司(属于信息产业的居多)成立,2000年第一季度又有3600多家高科技公司成立。
  在1998-1999年韩国创办的风险企业(属于信息产业的居多)达5000家,1999年风险企业的总产值达20万亿韩元,约占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韩国政府计划到2005年使风险企业达到4万家,其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8%。
  
  二、硬件、软件与网络
  
  韩国从1980年开始利用PC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行政信息系统得到普及,到1997年韩国的PC机用户已有800万人。
  1997年软件市场规模仅为3.5万亿韩元(40亿美元)。成套软件市场达到3500亿韩元
  (39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其软件出口为52亿韩元(591万美元),仅占信息产业出口总值017%,但增长很快,达1364%。韩国软件市场这5年内年均增长率都在40%以上。与此相伴,该市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1992-1996年各年为039%、048%、060%、073%、095%。1997年预计此比率会超过1%。据韩国信息产业联合会FKII的资料,1995-1997年按类别的成套软件市场如表1所示。
  


  韩国指定1995年为软件振兴元年,拟把软件产业提高到先进国家的水平,计划到2010年,每年预计投入1000亿韩元。
  为使软件开发活跃起来,把技术开发基金扩大成为信息化促进基金,1997年投入1500亿韩元(1996年为1300亿韩元)。此外,为了培育软件产业的专门人才,根据人才需要的实况调查,制定了软件人才培养计划。由于软件需要的扩大,特别提出如下的政策:重视启蒙软件著作权,减少不法的拷贝。把政府公共机关的硬件购置费的10%作为软件预算,并力图在今后增资。扩大软件支援中心与创业支援事业,于1997年投入60亿韩元,在大釜山、大邱、大田、光州这样一些主要城市里设置软件支援中心等。
  据韩国软件产业协会的资料,作为该国软件开发一个指标的人件费总单价比1996年提高了148%,达到32156韩元。1997年,在网络服务市场上,浏览器市场在扩大,Windows NT在普及,有4家大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仅它们的用户就达到320万人,销售额达到2310亿韩元(263亿美元)。2000年上网人次已增至1500万,2001年底达2000万人,接近总人口数的一半。高速互联网用户数到2001年4月底止已达到547万。由于初期投资太高,直到1999年光互联网设备一直被忽视,但是光互联网将引领韩国未来信息通信市场的发展。近来全球最受欢迎的100个网站中,韩国占了6个,仅次于美国。
  韩国于2000年3月开始实施“网络化韩国21世纪”计划,以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框架,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正在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严厉打击网络犯罪。
  
  三、信息服务
  
  按照ASOCIO(亚大计算机产业组织)的资料,1996年韩国的信息服务产业规模为43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9%。1993年以来,占信息服务出口50%以上的半导体出口仅为15121亿美元,而以年平均30%~40%的高增长率发展的信息服务产业在1996年比上年下降了142%。1997年其系统集成市场达到5.5万亿韩元(625亿韩元),由于需求缩小、企业结构调整等原因,1998年约减少10%~15%,达5万亿韩元左右。
  韩国的数据库产业起步较晚,近年发展较快,已有数据库生产企业200家,建成了400多个数据库。1994年成立了数据库振兴基金,1996年的数据库应用金额达到3亿美元,说明其数据库产业正在崛起。韩国把通信技术开发、增加信息量作为在竞争中取胜的手段,并决定在已开发出的90多万件音像资料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同时建立文化遗产、历史、地理等30多个领域的检索目录,设立英文因特网公司,向国际市场提供优秀的国产数据库和检索目录。
  
  四、通信
  
  CDMA移动通信电话目前在韩国非常发达,通过自身的开发,彻底改变了以前依靠国外的局面。在系统市场方面,韩国产品占据了90%的国内市场,而且从1996年到1999年CDMA产业每年的出口增长率达1000%以上,总额超过了32亿美元。在韩国经济危机时,CDMA被称为恢复经济的希望之光,CDMA产业从1996年后4年内取得47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雇用人员达572万。由于全球半导体需求市场的持续疲软,韩国电子企业正将重点转向包括互联网和视频电话在内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服务市场。现在韩国已经成为亚洲有线网最普及的国家。其信息通信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多万亿韩元(149亿美元),占整个信息市场的199%。
  在2000年的政府预算中,用于发展信息产业的资金比去年增加了1375%,达105万亿韩元,其中2250亿韩元将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致力于通信技术开发。
  根据韩国政府的计划,将分三个阶段投资447万亿韩元(合560亿美元),在2015年前建成超高速信息通信网络。
  1999年3月,发表了1999年至2002年的国家信息化综合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把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韩国信息通信部于1997年6月向该国的通信企业发布了减缓外资规章制度的决定。关于外国企业的股份拥有问题,目前在无线通信服务上规定了33%的上限。一般电话服务还没有规定。1998年电话公司的外国人持有的股份比率上限为33%。此后,到2001年底有线与无线通信企业的上限提高到49%。目前,由于通信规章制度缓和,在韩国的通信市场上对外国人给予了更多的机会。
  
  五、政策法规动向
  
  自从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TT)计划以来,韩国就计划在2015年建成“超高速信息通信网”,为信息机构、企业参与国际信息活动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韩国政府实施了《工程服务促进法》,要求国内项目必须由国内信息咨询机构承包。
  1996年12月,在新加坡WTO首届部长级会议上,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关于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部长宣言》,指出“从1997年7月1日开始到2000年1月1日,分期削减IT产品的关税”。1997年3月26日,占世界IT产品贸易总量925%的40个参加方在信息技术协议(ITA)上签字而正式生效。20世纪末,IT产业的主要产品得以在零关税的条件下实现自由贸易。韩国于2000年同意对信息技术制品免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通信协定中,韩国将认可对国内通信服务经营商的外国资本增资。▲
  
  参考文献
  1、 周智佑.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与市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322
  2、 日本VISA.信息服务产业白皮书.计算机时代公司发行,1998:200-221
  3、 日本信息处理开发协会.信息化白皮书.计算机时代公司发行,1998:530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