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处理和预防。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结果: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结论: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残留胆囊 处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50-02
残留胆囊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管残株过长或胆囊颈残留而形成“小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严重者有发生胆囊癌的可能[1]。残余胆囊常需二次手术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来严重的伤害。现就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以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正确预防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为53岁。手术情况:急诊手术19例,其中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为9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为4例。择期手术9例,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为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2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28例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后均再次呈现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呈间歇性,与术前疼痛性质基本一致,伴有恶心、腹胀、发热、纳差、呕吐,呈间歇性发作,夜间尤重,再次发病时间约数周~数年。
1.3 术前诊断。所有28例患者中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确诊1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1例,经CT确诊2例。常规行B超检查,提示见残余胆囊12例。28所有例患者中有17例伴有肝胆管结石。
1.4 治疗方法。所有28例患者均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术中分离自肝脏面从外向内、自前向后,由浅入深,从肝门向下,十二指肠上缘向上解剖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真连结点”,以手指触摸胆囊管残端,区别结石和疤痕及异常血管,穿刺出积液、脓液、白胆汁即可确定。扪及结石者,在结石最明显处切开管壁,沿管腔扩大切口,取出结石。距胆总管0.5cm处切除、缝扎过长的胆囊管残端,小网膜孔常规置管引流。粘连严重,难以分离者,将残余胆囊前壁剖开,在胆囊内寻找胆囊管,经腔内缝扎,搔刮残余胆囊壁,再作电灼,使粘膜呈灰白色,但不突破浆膜,将残余胆囊壁作内翻包埋缝闭,尽可能不留死腔。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2 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3.1 残留胆囊原因分析。①解剖因素:胆囊管迂曲、过长或与胆总管并行,开口于胆管左侧壁、后壁等是造成残余胆囊的主要原因[2]。②病情原因:急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术中难以区别。由于炎症使周围组织与胆囊及其颈部粘连紧密,使术中无法分离清楚,导致胆囊部分切除。③术者局部解剖不熟,对局部变异缺乏辨别能力,导致胆囊管残留。
3.2 治疗。有研究表明只要残余胆囊内无梗阻、炎症、结石,在长期观察下无症状,就不是再次切除的指征[3]。手术适应证:①伴有症状的残余胆囊结石者。②残余胆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史。③同时存在其他上腹部疾病需手术者。④并发胆管结石者。⑤残余胆囊萎缩,壁厚>0.5cm者。对急症者应积极给予抗炎治疗,待渡过急性期后再手术治疗。
3.3 预防。要想避免和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应需做到以下四点。①恰当选择手术时期,没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解剖技术的术者,应尽量避免急诊胆囊切除手术[4]。②按标准的胆囊切除术步骤精心细致地操作,耐心解剖,必须追溯到胆囊管汇人胆总管处,明辨“三管”关系后妥为处理胆囊管,同时应警惕胆囊管有无结石残留。③术前应仔细阅读影像资料,了解术中胆道情况及变异情况。④术者应熟知及掌握胆囊解剖,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擎天.有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问题[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7(1):3-4
[2] 保红平,高瑞岗,方登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消化外科,2003,2(5):356-359
[3] 黄晓强,冯玉泉,黄志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J].中华外科杂志,1997,11(6):654-656
[4] 安东均,杨兴武.胆囊残株癌附4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5):291-292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结果: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结论: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残留胆囊 处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50-02
残留胆囊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管残株过长或胆囊颈残留而形成“小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严重者有发生胆囊癌的可能[1]。残余胆囊常需二次手术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来严重的伤害。现就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以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正确预防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为53岁。手术情况:急诊手术19例,其中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为9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为4例。择期手术9例,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为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2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28例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后均再次呈现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呈间歇性,与术前疼痛性质基本一致,伴有恶心、腹胀、发热、纳差、呕吐,呈间歇性发作,夜间尤重,再次发病时间约数周~数年。
1.3 术前诊断。所有28例患者中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确诊1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1例,经CT确诊2例。常规行B超检查,提示见残余胆囊12例。28所有例患者中有17例伴有肝胆管结石。
1.4 治疗方法。所有28例患者均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术中分离自肝脏面从外向内、自前向后,由浅入深,从肝门向下,十二指肠上缘向上解剖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真连结点”,以手指触摸胆囊管残端,区别结石和疤痕及异常血管,穿刺出积液、脓液、白胆汁即可确定。扪及结石者,在结石最明显处切开管壁,沿管腔扩大切口,取出结石。距胆总管0.5cm处切除、缝扎过长的胆囊管残端,小网膜孔常规置管引流。粘连严重,难以分离者,将残余胆囊前壁剖开,在胆囊内寻找胆囊管,经腔内缝扎,搔刮残余胆囊壁,再作电灼,使粘膜呈灰白色,但不突破浆膜,将残余胆囊壁作内翻包埋缝闭,尽可能不留死腔。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2 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3.1 残留胆囊原因分析。①解剖因素:胆囊管迂曲、过长或与胆总管并行,开口于胆管左侧壁、后壁等是造成残余胆囊的主要原因[2]。②病情原因:急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术中难以区别。由于炎症使周围组织与胆囊及其颈部粘连紧密,使术中无法分离清楚,导致胆囊部分切除。③术者局部解剖不熟,对局部变异缺乏辨别能力,导致胆囊管残留。
3.2 治疗。有研究表明只要残余胆囊内无梗阻、炎症、结石,在长期观察下无症状,就不是再次切除的指征[3]。手术适应证:①伴有症状的残余胆囊结石者。②残余胆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史。③同时存在其他上腹部疾病需手术者。④并发胆管结石者。⑤残余胆囊萎缩,壁厚>0.5cm者。对急症者应积极给予抗炎治疗,待渡过急性期后再手术治疗。
3.3 预防。要想避免和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应需做到以下四点。①恰当选择手术时期,没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解剖技术的术者,应尽量避免急诊胆囊切除手术[4]。②按标准的胆囊切除术步骤精心细致地操作,耐心解剖,必须追溯到胆囊管汇人胆总管处,明辨“三管”关系后妥为处理胆囊管,同时应警惕胆囊管有无结石残留。③术前应仔细阅读影像资料,了解术中胆道情况及变异情况。④术者应熟知及掌握胆囊解剖,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擎天.有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问题[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7(1):3-4
[2] 保红平,高瑞岗,方登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消化外科,2003,2(5):356-359
[3] 黄晓强,冯玉泉,黄志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J].中华外科杂志,1997,11(6):654-656
[4] 安东均,杨兴武.胆囊残株癌附4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5):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