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隐匿着第九颗行星?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怜的冥王星,它曾经位列太阳系九大行星,但现在距离它被逐出行星行列并降级为矮行星已经过了整整10年。这一切始于2005年,那一年天文学家发现了阋神星。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了一场有关行星定义的激烈辩论,最终冥王星被从行星行列中除名。
  现在,雪上加霜的是,行星俱乐部也许确实有第九名成员,但并非冥王星。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带,那里天体之间的奇特相关性暗示着有一颗隐匿行星的存在,它或许是真正的第九颗行星。
  


  最早的线索出现在2012年,当时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斯科特·谢泼德在太阳系外围发现了一个新天体,其正式名称为2012VP113,轨道比冥王星要远得多。经过长时间对其轨道的跟踪,谢泼德于2014年注意到它的轨道与太阳系中另一个遥远天体塞德娜的轨道有着让人无法相信的相似性——它们抵达各自近日点的角度似乎是相同的。之前天文学家推测,这些低温天体的轨道应该是随机分布的,于是这一相关性令人生疑。天文学家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把它们驱赶到了这些类似的轨道上。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在一开始把它们赶到了一起,这一作用必定仍在持续,否则这些天体的轨道会随着时间再次随机分布。谢泼德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还有另外一颗行星。这颗至今尚未被发现的行星的引力正在看护塞德娜和2012VP113的轨道。为了做到这一点,它的质量必须在地球的10倍至15倍之间,属于一颗迷你海王星。
  但是,只有两个研究对象是很难得出具体结论的,天文学家需要更多的遥远天体。2016年年初,有4颗海王星外天体加入这一行列中。当时,存在第九颗行星的消息开始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这些新加入的天体也有着与塞德娜和2012VP113相似的轨道。根据阋神星的发现者、有着“冥王星杀手”之称的天文学家迈克·布朗的分析,这些共同特征纯属巧合的概率只有0.007%。
  


  这并非天文学家第一次通过观测发生在其他天体上的效应来发现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就是这样于1846年被发现的。当时,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的轨道存在异常,认为这是由一颗更遥远的行星的引力造成的。当望远镜指向天文学家预测的天区时,很快就发现了海王星。
  然而,追踪第九颗行星并不那么容易——要搜索的天区面积非常大,该天体的轨道距离太阳极其遥远。据估计,它需要一两万年才能绕太阳公转一周。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被认为是地球的约700倍,是冥王星的约20倍。如果我们要看到它,阳光必须一路跋涉到那里,然后再原路返回。由于光的强度会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第九颗行星看上去将会极其暗弱。当然,这同时取决于其表面的成分,而它还很有可能是深黑色的。
  如果天文学家能够确定它的大致区域,那将是极有帮助的。天文学家预计,这颗行星拥有一条大椭圆轨道,其近日点与太阳的距离预计为200天文单位,而其远日点的距离则为这个数字的6倍。
  幸运的是,研究工作已经开始缩小搜索范围。谢泼德说:“它现在必定在约500天文单位之外。”这个数字是根据环绕土星的“卡西尼”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得出的。“卡西尼”已经环绕土星运转了10多年,如果第九颗行星目前正位于其近日点的话,科学家应该能发现它对“卡西尼”探测器施加的引力效应。这是整个拼图中非常宝贵的一块。
  根据“卡西尼”的数据还可以排除掉某些天区,缩小搜索范围,这可以提升找到这颗行星的概率。现在,已经在围绕木星运转的“朱诺”号也将进行类似的测量。
  我们假定这颗行星处于从500天文单位到它的远日点之间,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谢泼德认为,发现它需要把当前的技术发挥到极限,他有信心在未来几年找到它。迈克·布朗正忙着使用夏威夷的昴星望远镜来搜寻第九颗行星。如果在下一个10年这些搜寻仍未取得成功,那么目前正在智利建造的大口径全天巡视望远镜很可能会改变这一切。这台望远镜有着一面8米多宽的主镜和一架32亿像素的照相机,它有能力在其运转的头一年发现第九颗行星。
  


  要知道,发现第九颗行星并不仅仅意味着教科书要被再次修改,它还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太阳系的形成。目前最好的太阳系形成理论是尼斯模型,它的基本观点是,巨行星在定居到目前的轨道之前,会在太阳系早期进行迁移。问题是,当计算机模拟一开始只有4颗巨行星的情况时,大多不能得出今天我们看到的太阳系。作为尝试,天文学家想知道,如果再添加一颗巨行星会发生什么情况。当他们进行有5颗巨行星的计算机模拟时,结果往往能与今天的太阳系相符。唯一麻烦的是,迄今我们并没有在太阳系中看到第五颗巨行星。
  也许现在我们可以了。第九颗行星也许是一颗从内太阳系被抛射出去的巨行星的核心。因此,找到这一来自太阳系动荡幼年期的遗存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认识。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绝非天文学家第一次预言太阳系中还有一颗新行星的存在,而那些预言最终都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但是,对第九颗行星的搜寻说明太阳系还有很多东西有待探索,总有新的事物有待被发现。这个领域即将发生一场革命。在过去几年中,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和冥王星周围发现了新的卫星,“新地平线”号进入了柯伊伯带,并将在2019年1月抵达柯伊伯带天体2014MU69。
  


  随着盖在太阳系冰冷外缘上的帷幕逐渐被拉开,天文学家无疑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兴许我们将有机会发现一颗新的行星,让太阳系行星的数目重回9颗。如果真的出现这一情况, 那冥王星实在太“可怜”了。
其他文献
物种灭绝和人类死亡有点类似——它在以和缓稳定的速率持续发生。但是大规模灭绝事件对物种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或者一场大规模的流行病,是在短期内将很大一部分人口全部杀死的非正常事件。人类还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如果发生一次,就很有可能使人类灭绝,或者是因为这次事件本身(例如一颗足够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或者是这次事件的结果(例如严重破坏了食物供应链,温度或者大气成分的剧烈变化)。右面的
期刊
大约10年前,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种罕见、短暂的宇宙射电波爆发。这种神秘能量爆发的来源、特点、本质等一直令天文学家迷惑不解。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我们的信号。近日,天文学家终于定位到这种信号的来源,它来自30亿光年外的一个矮星系。    这种罕见、短暂的宇宙射电波爆发也被称为快速射电爆发,它的信号很短暂,似乎也很随机。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使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
期刊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印度巨米波电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制作的X射线图片,发现了宇宙观测史上最为密集的超大质量黑洞群。    若以地球的密度标准计算,这个黑洞群的密度约相当于5000个地球分布于月球表面。此项发现在得克萨斯州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公布。  在会议上,天文学家同时发表了另一项星系群研究的结果。哈佛- 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两个距离地球约200
期刊
近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引力波观测站在西藏阿里地区破土动工,建成运行后可首次实现北半球地面原初引力波观测,带领中国原初引力波研究进入国际前沿,同时促进中国低温超导亚毫米波探测技术的发展。    阿里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干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与天文台基础设施,是北半球观测原初引力波最理想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姚永强介绍说, 此项目全
期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国庆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对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湖泊和蒙古高原湖泊的变化模式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湖泊的变化特征体现在扩张和出现新湖泊,蒙古高原湖泊却出现消失和萎缩。    张国庆说,高原湖泊的动态变化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除地球南北极外,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过去数十年来,两个高原经历了相似的快速变暖,升温率是世界其他地区
期刊
在我们大脑的深处,有一个叫作纹状体的结构。这个结构中的多巴胺和运动控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就与纹状体多巴胺的缺失有关。在运动控制的过程里,一种叫作多巴胺2型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简写为D2R)的蛋白质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够结合多巴胺分子并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    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病与肾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亚历克赛·克拉维兹推测,如果肥胖会让人丧失运
期刊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找到了一条揭开反物质之谜的新途径。他们让一道激光照射在反原子上,观察它们的反应与原子是否有所不同。这项研究为解决反物质之谜带来了一线希望。    虽然在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物质与反物质数量相同,今天的宇宙却主要由物质构成。目前,还没有理论能够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反物质的制备和捕获极其困难,因为它们在接触到普通物质时便会瞬间湮灭。但利用特制的磁陷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反
期刊
你是不是有过总是少了点什么的感觉?研究太阳系的天文学家确实如此。有关太阳系演化的最佳模型似乎总是在暗示外太阳系中不应该只有4颗巨行星,而应该有5颗。    2011年,计算机模拟表明,如果少了第五颗神秘的行星,太阳系早期的强引力作用将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随着4颗巨行星慢慢迁移到它们当前的位置,它们会扰动内太阳系天体,使太阳系几乎不可能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但有5颗巨行星参与这一角力之后,迁移就会
期刊
这颗孤独的行星很可能就在某个地方,但它是如何被驱逐出去的呢?  1.巨行星形成  巨行星形成于原行星气体盘中,由于与该盘之间的引力作用而开始迁移。  2.短暂的稳定时期  当气体盘消散时,行星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共振构形,海王星在距离太阳约20天文单位的地方。第五颗巨行星距离太阳约10天文单位,位于土星和天王星的轨道之间。  3.第五颗巨行星失稳  当第五颗巨行星开始与其他行星相互作用时,动力学不稳定
期刊
木星先向内、后向外的迁移对太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0年:木星形成  在早期太阳系中,原行星盘中有浓密的气体和尘埃在绕太阳转动。木星最早形成于原行星盘中距离太阳3.5天文单位的地方。  70000年:主要引力源  木星从原行星盘中吸积气体,成为一颗气态巨行星。这个过程使得原行星盘打开了一道巨大的缝,随后木星开始向内迁移。  80000年:超级地球碰撞  有理论认为,木星的引力使得形成于太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