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难不死必懂幸福
三岁时,小景田得了可怕的白血病。她没机会上幼儿园,而是在举目皆苍白的医院里接受治疗,住院时间断断续续长达五年。
那五年何其漫长难捱,与李景田相伴的不是幼儿园的秋千与木马,而是医院驱之不散的消毒水味、不断更换的苍白床单、插入身体的各种管子……比这些更为恐怖的是“告别”,也许昨天还和你拉钩钩,许诺长大后一起去看海的小朋友,今天脸上已被蒙上了白床单。
病痛和离散,本来是大多数人老去时才会体悟的人生,却过早地为李景田烙下了印记。在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高烧不退,李景田连食道都被烧坏,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打点滴续命。
小小的女孩躺在病床上,她唯一的娱乐便是数头顶上方的点滴声,也许,再多滴几滴,爱给小朋友讲童话故事的护士姐姐就该来上班了吧?
活着是那么美好的事,可以感受温暖的阳光,可以吃到美味的草莓,可以听到那么多美丽的童话。病痛并未磨断这个小女孩的羽翼,反而令她拥有了一份超于同龄人的智慧与成熟。
而在她最痛苦时,温柔护士的励志故事,不管再辛苦难过、脸上总带着永恒笑意来陪护她的妈妈,也让李景田早于同龄人,对女性的坚韧与勇敢有了那么切实的认知。长大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即使很多人都认为女性是柔弱的代名词,但其实每个女性都有着自己鲜活强盛的生命力。
她的病痛在艰难的岁月流转中终于渐渐好起来了,当别人感叹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时,她对这句话却有了别样的理解:若经历过大难,将对人生更为珍惜,自然会留心身边细微的幸福,懂得并抓住它们。
后来,已然长大、亭亭玉立的美才女李景田说:大难不死,必懂幸福。
她的故事,她们的故事
李景田是货真价实的才女,当年更是以专业分第一的傲人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攻读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当过编剧,演过话剧,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爱电影》栏目做过监制。她活得风生水起,工作体面,前程锦绣,却不时陷入_种小迷茫——好像自己还没找到应有的人生方向。
有一次,李景田回家无聊,随手拿起妈妈的相册翻看起来,相册里都是妈妈的老照片,从年轻到年老,妈妈就那么生动地在相纸上“走”过了她的人生历程。
也许妈妈给李景田的印象—直是长辈,这次却是她初以一个女人看待另一个女人的视觉,来审视相纸上的妈妈。
李景田忽然就心口一动,她觉得一个女人从年轻到成家,再到老去,她对家庭所付出的,她为儿女所牺牲的,不仅仅只是她最初的梦想以及自由的生活。这些付出与牺牲,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了。但问题在于,女人们似乎习惯了隐忍和承受,默默低头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很少有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妈妈的相册,仿佛打通了李景田任督二脉的“一阳指”,她豁然开朗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女性戏剧节!在这样的平台上,让女性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她觉得,戏剧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形式,每次观剧,人的心扉都会自然打开,带来一次奇妙的心灵回归。李景田就是希望能将最为温暖人心的女性与戏剧做有机结合,带给观剧者以温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也许现代女性要承担和背负的更多。有些女性,尽管拥有了体面的工作、成功的事业,却渐渐遗失了内心的幸福感。而李景田也想通过女性戏剧节,帮助一些女性重新找回柔软的内心。
一肩挑风雨
真正投身于女性戏剧节的筹备,李景田才发觉困难比牛毛还多。
因为戏剧节是个大型的活动,需要搭建良好的平台。而作为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组织,里面就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段时间,她就像个协调大使,演员、场地、外宣……她似乎精力四射,转个身立马就能换个身份,与面对的对象侃侃而谈,游刃有余。
别人羡慕李景田充沛的精力以及过人的能耐,却只有最要好的朋友知道她曾为了工作,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因为上火,嘴上起了疱还能谈笑自如,外人丝毫看不出她的疲惫。
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女性戏剧节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赞助。因为筹备资金并不充足,在戏剧节的推广方面,李景田就只能量体裁衣地进行推广,而这会直接影响参演剧目的票房。
所幸的是,女性戏剧节虽没有成为城中大热话题,来观看的观众却很感动。有个中年阿姨在看剧时哭了又哭,后来阿姨辗转找到李景田,拉着她的手说感谢她,因为阿姨从戏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喜。
阿姨早年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多年来她选择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关闭,专注事业而放弃自我。但这一场戏,打动了阿姨,她才明了每个人的人生也许都会经历风雨,但我们要选择的不是麻痹和逃避,而是正视现实学会勇敢。
那一刻,李景田真是兴奋又释然。她为了成功筹备女性戏剧节,不管多苦多难,都以柔弱肩膀挑起狂风骤雨。她做这一切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或得利,而是为了让更多女性通过戏剧这种互动的艺术形式,反观自己内心,收获被世事尘埃遮盖的琐碎幸福。
她,果真做到了!
爱的仪式,走起
2011年,第一届“国际女性戏剧节”让很多人记住了李景田的名字。这个看似娇弱甜美的姑娘,竟真的挑梁成功。首届国际女性戏剧节活动历时一个月,累积演出三十三场,现场观众逾万人。
而刚过去不久的这段时间,这个不甘蛰伏的小女子又掀起了第二届“国际女性戏剧节”之风。这一次,戏剧节的主题是“爱的仪式”。
她之所以选择“爱的仪式”作为主题,就是想倡导这样一种理念:认真而隆重地对待自己,认真而隆重地去生活。
这一次,李景田一共为观众呈现了八部剧目,其中有两部分别引自韩国和奥地利。另外六部中国剧目中,许多观
众都是奔着《张爱玲》而去买票观剧。
之所以选择《张爱玲》,李景田觉得国际女性戏剧节应该选取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而张爱玲的人生故事在现代都市人中也是很好的投射:一个女性,可能功成名就,在事业上聪慧有头脑,是她所在领域的翘楚。但她就是处理不好事业和感情的关系,比如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纠葛,和赖雅颇多磨难的婚姻,投射到现代女性身上,都可能会有这种困扰,从而引发自觉的共鸣。
李景田最好的闺密,也曾被这种困扰紧紧缠绕。作为职场上的“白骨精”,她却是感情世界的弱智女,永远对失败的感情束手无策又伤痛入骨。李景田已记不得自己深夜打车到闺密住处,抱着失恋的她安慰过多少次了。
她是这般心疼闺密,也使她有所触动,有所启发——她多希望来看《张爱玲》的女性,都能从别人的故事里,学到一点小小的智慧。
而韩国的亲子互动剧《外星人来啦》无疑打造了一个孩童纯真欢乐的海洋。此互动剧中有些部分会请观众上台,共同参与完成戏剧。而这个“外星人意外探访地球”的魔幻故事,将幽默无厘头与正统的科学知识相融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李景田之所以选择这部充满搞怪和童趣的互动剧,是希望提醒观剧的女性朋友们:无论工作多忙,也请不要忘记和孩子共享亲子时光,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从女性戏剧节汲取成长的力量
至今,李景田仍然是个在观剧时会情不自禁落下泪来的性情中人,戏剧不但是她的事业,更让她从那些直指内心的故事里,参透人生哲理,感悟自在。李景田的视野里,戏剧与人生,只有一念之隔。
李景田之前并非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但经过几年戏剧节统筹工作的打磨,她已经足够成熟和老练。
收获,不仅仅于此。通过策划并举办国际女性戏剧节,李景田也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深深地理解了妈妈。她从妈妈身上学到了一个女人对家庭的付出和牺牲。一个女人经年累月细水长流地为家庭操劳,为丈夫分忧,为子女奉献,都是了不起的牺牲。而身为女人,她也因此更懂得体贴妈妈以及身边的女性知己,也更懂得如何经营一个家庭。
有人说,李景田入戏时很可怕,真正投入时如同“戏疯子”,举手投足都是“戏中人”。她自己却觉得戏剧是自己人生遇到的最美好的东西,通过观剧,大家才有机会观照并审视自己的内心。所以,她会继续将国际女性戏剧节办下去,哪怕遇到再多困难,哪怕前方并非坦途,她亦无怨无悔。
三岁时,小景田得了可怕的白血病。她没机会上幼儿园,而是在举目皆苍白的医院里接受治疗,住院时间断断续续长达五年。
那五年何其漫长难捱,与李景田相伴的不是幼儿园的秋千与木马,而是医院驱之不散的消毒水味、不断更换的苍白床单、插入身体的各种管子……比这些更为恐怖的是“告别”,也许昨天还和你拉钩钩,许诺长大后一起去看海的小朋友,今天脸上已被蒙上了白床单。
病痛和离散,本来是大多数人老去时才会体悟的人生,却过早地为李景田烙下了印记。在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高烧不退,李景田连食道都被烧坏,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打点滴续命。
小小的女孩躺在病床上,她唯一的娱乐便是数头顶上方的点滴声,也许,再多滴几滴,爱给小朋友讲童话故事的护士姐姐就该来上班了吧?
活着是那么美好的事,可以感受温暖的阳光,可以吃到美味的草莓,可以听到那么多美丽的童话。病痛并未磨断这个小女孩的羽翼,反而令她拥有了一份超于同龄人的智慧与成熟。
而在她最痛苦时,温柔护士的励志故事,不管再辛苦难过、脸上总带着永恒笑意来陪护她的妈妈,也让李景田早于同龄人,对女性的坚韧与勇敢有了那么切实的认知。长大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即使很多人都认为女性是柔弱的代名词,但其实每个女性都有着自己鲜活强盛的生命力。
她的病痛在艰难的岁月流转中终于渐渐好起来了,当别人感叹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时,她对这句话却有了别样的理解:若经历过大难,将对人生更为珍惜,自然会留心身边细微的幸福,懂得并抓住它们。
后来,已然长大、亭亭玉立的美才女李景田说:大难不死,必懂幸福。
她的故事,她们的故事
李景田是货真价实的才女,当年更是以专业分第一的傲人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攻读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当过编剧,演过话剧,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爱电影》栏目做过监制。她活得风生水起,工作体面,前程锦绣,却不时陷入_种小迷茫——好像自己还没找到应有的人生方向。
有一次,李景田回家无聊,随手拿起妈妈的相册翻看起来,相册里都是妈妈的老照片,从年轻到年老,妈妈就那么生动地在相纸上“走”过了她的人生历程。
也许妈妈给李景田的印象—直是长辈,这次却是她初以一个女人看待另一个女人的视觉,来审视相纸上的妈妈。
李景田忽然就心口一动,她觉得一个女人从年轻到成家,再到老去,她对家庭所付出的,她为儿女所牺牲的,不仅仅只是她最初的梦想以及自由的生活。这些付出与牺牲,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了。但问题在于,女人们似乎习惯了隐忍和承受,默默低头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很少有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妈妈的相册,仿佛打通了李景田任督二脉的“一阳指”,她豁然开朗了:我们应该有一个女性戏剧节!在这样的平台上,让女性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她觉得,戏剧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形式,每次观剧,人的心扉都会自然打开,带来一次奇妙的心灵回归。李景田就是希望能将最为温暖人心的女性与戏剧做有机结合,带给观剧者以温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也许现代女性要承担和背负的更多。有些女性,尽管拥有了体面的工作、成功的事业,却渐渐遗失了内心的幸福感。而李景田也想通过女性戏剧节,帮助一些女性重新找回柔软的内心。
一肩挑风雨
真正投身于女性戏剧节的筹备,李景田才发觉困难比牛毛还多。
因为戏剧节是个大型的活动,需要搭建良好的平台。而作为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组织,里面就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段时间,她就像个协调大使,演员、场地、外宣……她似乎精力四射,转个身立马就能换个身份,与面对的对象侃侃而谈,游刃有余。
别人羡慕李景田充沛的精力以及过人的能耐,却只有最要好的朋友知道她曾为了工作,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因为上火,嘴上起了疱还能谈笑自如,外人丝毫看不出她的疲惫。
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女性戏剧节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赞助。因为筹备资金并不充足,在戏剧节的推广方面,李景田就只能量体裁衣地进行推广,而这会直接影响参演剧目的票房。
所幸的是,女性戏剧节虽没有成为城中大热话题,来观看的观众却很感动。有个中年阿姨在看剧时哭了又哭,后来阿姨辗转找到李景田,拉着她的手说感谢她,因为阿姨从戏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喜。
阿姨早年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多年来她选择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关闭,专注事业而放弃自我。但这一场戏,打动了阿姨,她才明了每个人的人生也许都会经历风雨,但我们要选择的不是麻痹和逃避,而是正视现实学会勇敢。
那一刻,李景田真是兴奋又释然。她为了成功筹备女性戏剧节,不管多苦多难,都以柔弱肩膀挑起狂风骤雨。她做这一切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或得利,而是为了让更多女性通过戏剧这种互动的艺术形式,反观自己内心,收获被世事尘埃遮盖的琐碎幸福。
她,果真做到了!
爱的仪式,走起
2011年,第一届“国际女性戏剧节”让很多人记住了李景田的名字。这个看似娇弱甜美的姑娘,竟真的挑梁成功。首届国际女性戏剧节活动历时一个月,累积演出三十三场,现场观众逾万人。
而刚过去不久的这段时间,这个不甘蛰伏的小女子又掀起了第二届“国际女性戏剧节”之风。这一次,戏剧节的主题是“爱的仪式”。
她之所以选择“爱的仪式”作为主题,就是想倡导这样一种理念:认真而隆重地对待自己,认真而隆重地去生活。
这一次,李景田一共为观众呈现了八部剧目,其中有两部分别引自韩国和奥地利。另外六部中国剧目中,许多观
众都是奔着《张爱玲》而去买票观剧。
之所以选择《张爱玲》,李景田觉得国际女性戏剧节应该选取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而张爱玲的人生故事在现代都市人中也是很好的投射:一个女性,可能功成名就,在事业上聪慧有头脑,是她所在领域的翘楚。但她就是处理不好事业和感情的关系,比如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纠葛,和赖雅颇多磨难的婚姻,投射到现代女性身上,都可能会有这种困扰,从而引发自觉的共鸣。
李景田最好的闺密,也曾被这种困扰紧紧缠绕。作为职场上的“白骨精”,她却是感情世界的弱智女,永远对失败的感情束手无策又伤痛入骨。李景田已记不得自己深夜打车到闺密住处,抱着失恋的她安慰过多少次了。
她是这般心疼闺密,也使她有所触动,有所启发——她多希望来看《张爱玲》的女性,都能从别人的故事里,学到一点小小的智慧。
而韩国的亲子互动剧《外星人来啦》无疑打造了一个孩童纯真欢乐的海洋。此互动剧中有些部分会请观众上台,共同参与完成戏剧。而这个“外星人意外探访地球”的魔幻故事,将幽默无厘头与正统的科学知识相融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李景田之所以选择这部充满搞怪和童趣的互动剧,是希望提醒观剧的女性朋友们:无论工作多忙,也请不要忘记和孩子共享亲子时光,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从女性戏剧节汲取成长的力量
至今,李景田仍然是个在观剧时会情不自禁落下泪来的性情中人,戏剧不但是她的事业,更让她从那些直指内心的故事里,参透人生哲理,感悟自在。李景田的视野里,戏剧与人生,只有一念之隔。
李景田之前并非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但经过几年戏剧节统筹工作的打磨,她已经足够成熟和老练。
收获,不仅仅于此。通过策划并举办国际女性戏剧节,李景田也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深深地理解了妈妈。她从妈妈身上学到了一个女人对家庭的付出和牺牲。一个女人经年累月细水长流地为家庭操劳,为丈夫分忧,为子女奉献,都是了不起的牺牲。而身为女人,她也因此更懂得体贴妈妈以及身边的女性知己,也更懂得如何经营一个家庭。
有人说,李景田入戏时很可怕,真正投入时如同“戏疯子”,举手投足都是“戏中人”。她自己却觉得戏剧是自己人生遇到的最美好的东西,通过观剧,大家才有机会观照并审视自己的内心。所以,她会继续将国际女性戏剧节办下去,哪怕遇到再多困难,哪怕前方并非坦途,她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