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以兰州市某中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在该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心理辅导课。通过心理游戏、分享感受、升华总结、自我感悟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体验生命。从中不断总结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试图让学生认识“生命”是什么?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生命本身却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个话题,作为中学生,虽然不能过于思考抽象而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出发,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美好,从而感悟成长中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成长。
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方案实施
借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课中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心理游戏、分享感受、升华总结、自我感悟等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下:
(一)自我探索阶段:感受生命的可贵
情景展示:“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一艘小船驶向附近的小岛,满载着去郊游的游客。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海面上荡漾着阵阵歌声。启程了一段时间后,乌云开始密集,海面上泛起了波涛,小船开始在风浪中颠簸,风越来越大,单薄的小船眼看就要被大海吞没了。此时船上共有七名乘客:教师、警察、商人、商人怀孕的妻子、儿童、老人、法官。可船上只有三个救生圈,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把这三个救生圈给谁……”
这是个心理投射测验,游戏中的各种人物以及他们的职业都是一种隐形投射,指代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比如教师,指社会中的知识与教育;警察是正义;商人是财富;怀孕妻子的宝宝代表生命。救生圈给了谁,代表在当事人心中什么最重要。在有限的选择中,你会率先抛弃什么,而走后留下的,则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实施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救生圈留给怀孕妻子一个,学生说因为小宝宝是生命的希望,是未来。而本游戏最大的寓意便在此。在生活中,谁都没有权利去决定谁的生死,更不能为个体标价。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要认识到的是,生命可贵,生命在,希望便在。我们要珍爱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
(二)心灵成长阶段:感悟生命的历程
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上一条生命线,标出0代表出生的日期。请在线上方写下你曾经经历过的最开心的三件事,然后再在线的下方写出让你最伤心难关的三件事。“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会在这个环节搜索自己的记忆,他们会想起自己幼儿园,小学时参加的活动,获得的奖励时的喜悦之情,也会想起被老师误解,与朋友发生矛盾是的沮丧心情。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回顾自己曾经的情感体验,重新审视成长的过程。在这条生命线上,每个生命都是由一个原点开始的,人们经历的点点滴滴,让它不断加长加粗,这其中有着快乐的记忆,也有着痛苦的体验。但无论怎样,他都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同时已成为了过去。即便是辉煌的、灿烂的,也或者是沮丧的、伤心的,都已成为曾经,已是完成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只能向前看,努力让未来的生命线上留下更多的美好,所以在这个体验历程结束之时,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将来的挑战,努力书写更加美好的生命之线。
(三)领悟升华阶段: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才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通常都不会去思考,也许只有年过半百之人,或是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才会思考。请你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并为自己模拟撰写一篇墓志铭吧。
学生写下的墓志铭中,大致包括两个主题:一是“我的一生如何度过的?我是都还有要做的事没有做?”“死亡就这样的走进了我们,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我可以再拥有生命的话......”面对死亡时,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助。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非要等到生命的最后才能想起曾经许下的心愿呢?怎样才能使自己不留遗憾的面对死亡呢?第二个主题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当我们写下墓志铭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似乎变得平静与宽容。我们不会记得曾经和那个同学吵过嘴,也不会再去抱怨父母平时的唠叨,不会......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其实不需要他们。”“当人们面对墓志铭,我们才会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爱而非其他任何。”
撰写墓志铭,可以让参与者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再回到现实来,现实的自己与希望成为的自己差别何在。同时,死亡是个让人回避的话题,我们拒绝思考死亡,但是却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人们思考生命中究竟有意义的是什么,是财富、健康、亲情、友情、地位….思考死亡,才能让人们认真对待生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感恩生命中的各種温情与幸福。
(四)活动总结:如何对待生命?
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俭”是指凡事都不要做得太过火,“没有什么是不对的,只有陷入其中是不对的。”当你沉迷于某事时,问题就会产生。“不为天下先”告诉我们不去羡慕别人,嫉妒别人。不要与别人比,只与相比。我的进步,我的快乐,都是我自己感受到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慈”是爱,爱上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力量。它是广阔空间上的意义,是生活中最为根本的动力。我们的创造力,智慧,兴趣,自制力都源于此。
爱产生于自己的心中,我们做任何的事都要先问自己的心。如果我们总是向外看,我们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通过外界力量来鼓舞自己,那我们就像一只气球。我们的饱满来自于别人的不断鼓吹,然而这种状态是维持不久的,也是不坚固的,遇到任何微小的刺激都会让我们丧命。所以我们要去做一枚果实,它安静的长在树上,不需要和别人攀比炫耀,它只是独自静静的生长。尽管它也会遇到雷雨冰雹,但这丝毫不会动摇它成长的信心,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强大的动力。
总之,生命如诗,人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关怀生命已成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作为学校心灵工作的播种者,实践者,我们理应将生命教育作为心理辅导工作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方佳.浅谈生命教育,心理学动态,1999,1
【2】糟艳丽.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学,2007,5
【3】李晓东,张炳松.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1,24
作者简介:
王炳男(1985-),女,甘肃兰州,蒙古族,中学二级教师,本科。
关键词:高中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试图让学生认识“生命”是什么?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生命本身却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个话题,作为中学生,虽然不能过于思考抽象而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出发,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美好,从而感悟成长中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成长。
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的方案实施
借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课中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心理游戏、分享感受、升华总结、自我感悟等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下:
(一)自我探索阶段:感受生命的可贵
情景展示:“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一艘小船驶向附近的小岛,满载着去郊游的游客。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海面上荡漾着阵阵歌声。启程了一段时间后,乌云开始密集,海面上泛起了波涛,小船开始在风浪中颠簸,风越来越大,单薄的小船眼看就要被大海吞没了。此时船上共有七名乘客:教师、警察、商人、商人怀孕的妻子、儿童、老人、法官。可船上只有三个救生圈,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把这三个救生圈给谁……”
这是个心理投射测验,游戏中的各种人物以及他们的职业都是一种隐形投射,指代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比如教师,指社会中的知识与教育;警察是正义;商人是财富;怀孕妻子的宝宝代表生命。救生圈给了谁,代表在当事人心中什么最重要。在有限的选择中,你会率先抛弃什么,而走后留下的,则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实施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救生圈留给怀孕妻子一个,学生说因为小宝宝是生命的希望,是未来。而本游戏最大的寓意便在此。在生活中,谁都没有权利去决定谁的生死,更不能为个体标价。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要认识到的是,生命可贵,生命在,希望便在。我们要珍爱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
(二)心灵成长阶段:感悟生命的历程
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上一条生命线,标出0代表出生的日期。请在线上方写下你曾经经历过的最开心的三件事,然后再在线的下方写出让你最伤心难关的三件事。“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会在这个环节搜索自己的记忆,他们会想起自己幼儿园,小学时参加的活动,获得的奖励时的喜悦之情,也会想起被老师误解,与朋友发生矛盾是的沮丧心情。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回顾自己曾经的情感体验,重新审视成长的过程。在这条生命线上,每个生命都是由一个原点开始的,人们经历的点点滴滴,让它不断加长加粗,这其中有着快乐的记忆,也有着痛苦的体验。但无论怎样,他都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同时已成为了过去。即便是辉煌的、灿烂的,也或者是沮丧的、伤心的,都已成为曾经,已是完成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只能向前看,努力让未来的生命线上留下更多的美好,所以在这个体验历程结束之时,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将来的挑战,努力书写更加美好的生命之线。
(三)领悟升华阶段: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才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通常都不会去思考,也许只有年过半百之人,或是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才会思考。请你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并为自己模拟撰写一篇墓志铭吧。
学生写下的墓志铭中,大致包括两个主题:一是“我的一生如何度过的?我是都还有要做的事没有做?”“死亡就这样的走进了我们,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我可以再拥有生命的话......”面对死亡时,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助。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非要等到生命的最后才能想起曾经许下的心愿呢?怎样才能使自己不留遗憾的面对死亡呢?第二个主题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当我们写下墓志铭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似乎变得平静与宽容。我们不会记得曾经和那个同学吵过嘴,也不会再去抱怨父母平时的唠叨,不会......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其实不需要他们。”“当人们面对墓志铭,我们才会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爱而非其他任何。”
撰写墓志铭,可以让参与者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再回到现实来,现实的自己与希望成为的自己差别何在。同时,死亡是个让人回避的话题,我们拒绝思考死亡,但是却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人们思考生命中究竟有意义的是什么,是财富、健康、亲情、友情、地位….思考死亡,才能让人们认真对待生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感恩生命中的各種温情与幸福。
(四)活动总结:如何对待生命?
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俭”是指凡事都不要做得太过火,“没有什么是不对的,只有陷入其中是不对的。”当你沉迷于某事时,问题就会产生。“不为天下先”告诉我们不去羡慕别人,嫉妒别人。不要与别人比,只与相比。我的进步,我的快乐,都是我自己感受到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慈”是爱,爱上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力量。它是广阔空间上的意义,是生活中最为根本的动力。我们的创造力,智慧,兴趣,自制力都源于此。
爱产生于自己的心中,我们做任何的事都要先问自己的心。如果我们总是向外看,我们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通过外界力量来鼓舞自己,那我们就像一只气球。我们的饱满来自于别人的不断鼓吹,然而这种状态是维持不久的,也是不坚固的,遇到任何微小的刺激都会让我们丧命。所以我们要去做一枚果实,它安静的长在树上,不需要和别人攀比炫耀,它只是独自静静的生长。尽管它也会遇到雷雨冰雹,但这丝毫不会动摇它成长的信心,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强大的动力。
总之,生命如诗,人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关怀生命已成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作为学校心灵工作的播种者,实践者,我们理应将生命教育作为心理辅导工作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方佳.浅谈生命教育,心理学动态,1999,1
【2】糟艳丽.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学,2007,5
【3】李晓东,张炳松.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1,24
作者简介:
王炳男(1985-),女,甘肃兰州,蒙古族,中学二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