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年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这项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伟业。
历史是忠实的记录者,它默默地为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书写了精彩注脚。在这幅波澜壮阔、举世瞩目的战贫篇章中,“教育”二字熠熠发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国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800多万名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70多万人……8年来,教育帮助无数家庭战胜贫困、改变命运,迎来美好生活,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庄严承诺:义务教育有保障
辍学半年后,在外打工的拉姆回来上学了。
由于家境贫困,拉姆曾一度中断学业。在了解拉姆家的实际困难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教育局和政府扶贫专干,帮她争取到了教育募捐资金,把家里的债务还清了,相依为命的奶奶也有人照顾了,拉姆终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重返校园。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底色。
守土要有责,守土务尽责,守土必负责。行走在控辍保学的路上,千千万万的教育系统干部、校长、教师们以“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奔忙着,为“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上紧一道道保险阀。
甘肃省康乐县的“劝返小分队”用19张火车票、9天车程和超过万里的行程找回了失学的三姐弟;在云南,蒙自市第三小学教师李乔生、曹盛昌每周坚持送教上门,教患有脑瘫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小童识字算数;在四川,教育宣传让“送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是父母的义务”深入贫困地区家长的心……
不抛弃不放弃,想尽办法、做尽考虑,在各方努力下,越来越多像拉姆、小童一样的失学辍学儿童重拾课本。如今,随着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得到彻底践行;教育精准脱贫将脱贫对象精准到每个人,越织越密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网确保“不漏一人”“不少一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啃下控辍保学硬骨头,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彰显了政府保障适龄孩子义务教育权的决心和担当,也意味着完成了党中央交给教育系统的政治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教先强师。让贫困地区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的重点在投入,核心在教师。从义务教育有保障到优质义务教育有保障,需要一支素質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从芳华到华发,从东到西,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教育系统努力为贫困地区培养着一支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生力军。
承诺如金,战鼓催征。
发力贫困地区教师能力提升,改革实施“国培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中央财政近年来投入110亿元,培训近900万人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11万余名教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1万名教师,“银龄讲学计划”招募近1万名退休教师;“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95万名,覆盖中西部省份1 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围绕保障教师工资这一目标,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实现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近127万名乡村教师。2019年全国有1 012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收入提高了,规模壮大了,结构改善了,素质增强了。数以万计的乡村教师,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爱为山区孩子们点燃梦想、点亮人生。
占地95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蓝色的乒乓球桌、彩色的小旗和滑梯……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从高处俯视,布楞沟小学是村里最美的建筑。
难以想象,就在几年前,布楞沟小学只有两间低矮的瓦房,其中一间是教室,另一间是既当会议室又当厨房和食堂的“多功能室”。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持续改善当地办学条件,自2013年以来累计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无数像布楞沟小学一样的乡村校旧貌换了新颜。如今,全国760个贫困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实地督导检查。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较2015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
现在到农村去,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农村学校面貌的彻底改善,城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使命在肩: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越奋斗越幸福。教育是最持久、有效的扶贫,扶教育之贫,更要靠教育脱贫,在发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拿到录用通知时,新疆大学2020届毕业生小麦和全家人非常高兴,每月5 000元的实习工资对这个困难家庭意义重大。
小麦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年迈,母亲体弱多病,全家7口人靠种地、打工为生。
毕业季,在学校“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和新疆“优先录取贫困家庭毕业生”政策的双重帮扶下,对求职缺乏信心的小麦成功签约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 “过去家里收入低,现在自己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深刻体会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含义。”小麦动情地说。
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广东佛山,凉山彝族少年吉则正在免费学习烹饪技术。他说:“没有精准扶贫的话,我不会来这,不会见这么多世面。现在有梦想,把这些东西都弄懂了、学会了,然后回去自己创业。”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方式,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是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手段,也是见效快、成效显著的扶贫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仅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一项举措,就招收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100多万人。如今,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实训装备水平等基础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
2019年高职扩招116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 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3年扩招300万人,职业教育为贫困学子赋能助力。长技能、好就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走出贫困,有了人生新选择。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目前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 857.18万人。职业教育每年培养1 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成本更低、就业通道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敞开大门,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既增长了知识、技能,又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命运与共: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020年,清华大学通过“自强计划”录取寒门学子197人,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人。助力脱贫攻坚,清华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5校发起“春霖行动”,向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提供学业提升、硬件帮扶等助学行动,2 884名学生受益,最终71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201人成功考入其他5校。
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一村一名大学生、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综合施策下,累计有514.0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高校专项计划等一套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组合拳”打出,有力保障了入学机会公平,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打通了一条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
2020年,一段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小男孩小飞在广场上欢快唱儿歌的视频引起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小飞说的是普通话。这是凉山州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一个注脚。
组织开展一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训,以结对帮扶、小组辅导、互动练习的方式,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教师普通话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组织高校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学前幼儿开展推普宣传和培训……
语言,是打开贫困群体与外界交流连通的窗户,也是影响脱贫的根本性问题。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扶贫先通语”的普通话推广行动让语言不再成为阻碍脱贫的“绊脚石”。
“由于地广人稀、地域偏远,很多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的水平不高,他们很难走出这个地区去就业。在这种情况下,推广普通话教育,更便于他们走出大山、走出边远的地方、走出农牧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深入实施以来,累計开展350余万人次农村教师、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凉山州率先启动实施、覆盖29万名学前儿童的基础上,目前已扩大到中西部9个省份。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发的“语言扶贫”APP累计用户88.4万人。
如今,“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理念深入人心,贫困群众普通话交流交往、脱贫致富的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贫困地区孩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提升。
咬定青山:对口帮扶有特色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开始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7年后,科左后旗在通辽市4个国贫旗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生态产业扶贫案例”“黄牛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8年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将师资、人才、科技等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动能。发挥专业学科优势,高校“蹚”出了一条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扶贫之路,点亮了千村万乡的致富希望。
贵州省麻江县高枧村村民赵祥榕和妻子外出务工数十年,当过司机、做过厨师、卖过水果……几年前,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为麻江带去了自主培育的“宁粳8号”,富含锌硒的麻江土壤,又让这一优质粳稻摇身变为“锌硒米”。赵祥榕毅然决定回家,跟着教授们从事这份科学种田的事业。
科技扶贫有力量。吉林大学累计引入扶贫资金1 500万元,帮助当地改良盐碱耕地1 300亩,累计带动1 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北京邮电大学助力长顺县成为贵州省首个启动5G建设的县市,推动建设“智慧长顺”项目;中国药科大学成立“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等,累计投入科研专项资金750万元,开展课题研究40余项,成功助推陕西镇坪县黄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中南大学扶贫工作队看我家没有什么劳动力,去年发动我养蜜蜂,然后卖给大学,2020年我一共卖了2万多块钱。我现在养了30多箱土蜂,一定把蜂养好,靠自己的双手致富。”近日,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长山村,村民潘华平笑着说。
老百姓有句话说得好,“產业找得准,增收路子稳”。在脱贫攻坚路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云南省景东县的“无量菇嫂”“紫金普洱”、陕西省镇坪县的中药康养、湖南省江华县的江华苦茶、甘肃省定西市的青贮饲草……这些蓬勃发展的地方产业品牌背后,铭刻着高校的身影。
产业发展起来了,下游的消费链也得打造起来。为爱下单,助农带货,教育系统广泛动员各类力量,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0.08亿元,千方百计为扶贫产品“出山”“进城”铺路架桥,让消费扶贫行稳致远。
围绕教育扶贫,清华大学依托远程教育领域技术优势,在全国1 100多个县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强化智力扶贫,北京大学设立公共管理硕士(贫困治理方向),为脱贫攻坚战一线优秀人才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准教育平台;突出健康扶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累计筛查包括甘洛县在内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2.5万余名,募集救助资金3 000余万元,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1 200余名。
近年来,高校为贫困地区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5.0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46.32万名。培训贫困地区教师9.64万人次,招收帮扶县学生5 780人,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 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 949项,帮助引入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
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真正兑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田地里的誓言,交出了一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时代答卷。各地高校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在脱贫攻坚战中义不容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诠释了什么叫作人民的大学、社会主义的大学。
家国情怀:脱贫路上磨炼意志
去年年底,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竞演现场,穿着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彝族开襟上衣,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队的路演人高磊一出场,便吸引了评委的目光。
提起自己身上的这件民族服饰,高磊动情地说:“这衣服是在乌蒙山区下乡扶贫时,当地一位阿公送给我的,一般情况下,这种衣服只会给自己的儿子。”
扶贫之于投身其中的教育人意味着什么?
一位挂职干部如此说道:“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次丰富人生阅历的体验,是一场提高素质的锤炼,是一场坚守初心的洗礼。”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实践中,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全身全心全情投入,不仅结出了累累硕果、与贫困地区结下了深厚情谊,更将脱贫攻坚主战场转化成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
“坦诚地说,我并不是出于情怀主动去宕昌扶贫,而是在宕昌的2年挂职扶贫让我有了这份情怀。”2016年10月,天津大学教师吴金克来到千里之外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成了一名扶贫干部。
扶贫路上,吴金克走过了全县百余个行政村,办起了干部培训班,为当地对接起了远程医疗资源,帮助当地打造了农特产品牌。但回望过去的扶贫工作,他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通过教育扶贫“为宕昌的孩子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这个自称“不是出于情怀”的扶贫干部,在躬身走上减贫战贫的路后,动情地说:“我们扶贫干部要成为扶贫路上的一座桥,连接未来和希望,传递温暖与关爱。”
1 300亩红心猕猴桃、120余亩杨梅、800余亩刺梨、2 000余亩茶叶、40亩云茸、2个中型养猪场,贵州省六枝特区联合村的产业发展得兴旺蓬勃。驻村期限还剩不到一年,该村第一书记、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晶芝打算申请延期,把乡亲们“扶上马再送一程”。
改天换地兴伟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减贫实践中,教育人始终在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与牺牲,就没有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他们用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留下了可待追忆的深情和可歌可泣的故事,铸就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立足这一思政大课堂,教育部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每年200余万名大学生深入到贫困地区,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思想意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带动318万名高校师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37.8万个,为脱贫事业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使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这场消除绝对贫困的战斗中,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扎根中国大地坚定理想信念,在创新创业中增长了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了意志品质。
如今,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教育脱贫攻坚获得了全面胜利、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宝贵经验。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思想上和行动上绝不能有任何松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任务重大、使命艰巨,惟有奋斗。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担当有为,开拓创新,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教育系统必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再立新功。(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梁 丹董鲁皖龙/文)
历史是忠实的记录者,它默默地为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书写了精彩注脚。在这幅波澜壮阔、举世瞩目的战贫篇章中,“教育”二字熠熠发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国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800多万名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70多万人……8年来,教育帮助无数家庭战胜贫困、改变命运,迎来美好生活,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庄严承诺:义务教育有保障
辍学半年后,在外打工的拉姆回来上学了。
由于家境贫困,拉姆曾一度中断学业。在了解拉姆家的实际困难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教育局和政府扶贫专干,帮她争取到了教育募捐资金,把家里的债务还清了,相依为命的奶奶也有人照顾了,拉姆终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重返校园。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底色。
守土要有责,守土务尽责,守土必负责。行走在控辍保学的路上,千千万万的教育系统干部、校长、教师们以“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奔忙着,为“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上紧一道道保险阀。
甘肃省康乐县的“劝返小分队”用19张火车票、9天车程和超过万里的行程找回了失学的三姐弟;在云南,蒙自市第三小学教师李乔生、曹盛昌每周坚持送教上门,教患有脑瘫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小童识字算数;在四川,教育宣传让“送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是父母的义务”深入贫困地区家长的心……
不抛弃不放弃,想尽办法、做尽考虑,在各方努力下,越来越多像拉姆、小童一样的失学辍学儿童重拾课本。如今,随着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得到彻底践行;教育精准脱贫将脱贫对象精准到每个人,越织越密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网确保“不漏一人”“不少一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啃下控辍保学硬骨头,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彰显了政府保障适龄孩子义务教育权的决心和担当,也意味着完成了党中央交给教育系统的政治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教先强师。让贫困地区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的重点在投入,核心在教师。从义务教育有保障到优质义务教育有保障,需要一支素質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从芳华到华发,从东到西,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教育系统努力为贫困地区培养着一支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生力军。
承诺如金,战鼓催征。
发力贫困地区教师能力提升,改革实施“国培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中央财政近年来投入110亿元,培训近900万人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11万余名教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1万名教师,“银龄讲学计划”招募近1万名退休教师;“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95万名,覆盖中西部省份1 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围绕保障教师工资这一目标,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实现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近127万名乡村教师。2019年全国有1 012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收入提高了,规模壮大了,结构改善了,素质增强了。数以万计的乡村教师,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爱为山区孩子们点燃梦想、点亮人生。
占地95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蓝色的乒乓球桌、彩色的小旗和滑梯……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从高处俯视,布楞沟小学是村里最美的建筑。
难以想象,就在几年前,布楞沟小学只有两间低矮的瓦房,其中一间是教室,另一间是既当会议室又当厨房和食堂的“多功能室”。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持续改善当地办学条件,自2013年以来累计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无数像布楞沟小学一样的乡村校旧貌换了新颜。如今,全国760个贫困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实地督导检查。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较2015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
现在到农村去,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农村学校面貌的彻底改善,城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使命在肩: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越奋斗越幸福。教育是最持久、有效的扶贫,扶教育之贫,更要靠教育脱贫,在发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拿到录用通知时,新疆大学2020届毕业生小麦和全家人非常高兴,每月5 000元的实习工资对这个困难家庭意义重大。
小麦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年迈,母亲体弱多病,全家7口人靠种地、打工为生。
毕业季,在学校“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和新疆“优先录取贫困家庭毕业生”政策的双重帮扶下,对求职缺乏信心的小麦成功签约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 “过去家里收入低,现在自己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深刻体会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含义。”小麦动情地说。
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广东佛山,凉山彝族少年吉则正在免费学习烹饪技术。他说:“没有精准扶贫的话,我不会来这,不会见这么多世面。现在有梦想,把这些东西都弄懂了、学会了,然后回去自己创业。”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方式,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是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手段,也是见效快、成效显著的扶贫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仅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一项举措,就招收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100多万人。如今,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实训装备水平等基础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
2019年高职扩招116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 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3年扩招300万人,职业教育为贫困学子赋能助力。长技能、好就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走出贫困,有了人生新选择。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目前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 857.18万人。职业教育每年培养1 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成本更低、就业通道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敞开大门,让一批又一批贫困学子“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既增长了知识、技能,又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命运与共: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020年,清华大学通过“自强计划”录取寒门学子197人,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人。助力脱贫攻坚,清华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5校发起“春霖行动”,向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提供学业提升、硬件帮扶等助学行动,2 884名学生受益,最终71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201人成功考入其他5校。
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一村一名大学生、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综合施策下,累计有514.0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高校专项计划等一套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组合拳”打出,有力保障了入学机会公平,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打通了一条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
2020年,一段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小男孩小飞在广场上欢快唱儿歌的视频引起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小飞说的是普通话。这是凉山州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一个注脚。
组织开展一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训,以结对帮扶、小组辅导、互动练习的方式,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教师普通话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组织高校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学前幼儿开展推普宣传和培训……
语言,是打开贫困群体与外界交流连通的窗户,也是影响脱贫的根本性问题。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扶贫先通语”的普通话推广行动让语言不再成为阻碍脱贫的“绊脚石”。
“由于地广人稀、地域偏远,很多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的水平不高,他们很难走出这个地区去就业。在这种情况下,推广普通话教育,更便于他们走出大山、走出边远的地方、走出农牧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深入实施以来,累計开展350余万人次农村教师、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凉山州率先启动实施、覆盖29万名学前儿童的基础上,目前已扩大到中西部9个省份。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发的“语言扶贫”APP累计用户88.4万人。
如今,“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理念深入人心,贫困群众普通话交流交往、脱贫致富的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贫困地区孩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提升。
咬定青山:对口帮扶有特色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开始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7年后,科左后旗在通辽市4个国贫旗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生态产业扶贫案例”“黄牛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8年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将师资、人才、科技等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动能。发挥专业学科优势,高校“蹚”出了一条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扶贫之路,点亮了千村万乡的致富希望。
贵州省麻江县高枧村村民赵祥榕和妻子外出务工数十年,当过司机、做过厨师、卖过水果……几年前,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为麻江带去了自主培育的“宁粳8号”,富含锌硒的麻江土壤,又让这一优质粳稻摇身变为“锌硒米”。赵祥榕毅然决定回家,跟着教授们从事这份科学种田的事业。
科技扶贫有力量。吉林大学累计引入扶贫资金1 500万元,帮助当地改良盐碱耕地1 300亩,累计带动1 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北京邮电大学助力长顺县成为贵州省首个启动5G建设的县市,推动建设“智慧长顺”项目;中国药科大学成立“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等,累计投入科研专项资金750万元,开展课题研究40余项,成功助推陕西镇坪县黄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中南大学扶贫工作队看我家没有什么劳动力,去年发动我养蜜蜂,然后卖给大学,2020年我一共卖了2万多块钱。我现在养了30多箱土蜂,一定把蜂养好,靠自己的双手致富。”近日,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长山村,村民潘华平笑着说。
老百姓有句话说得好,“產业找得准,增收路子稳”。在脱贫攻坚路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云南省景东县的“无量菇嫂”“紫金普洱”、陕西省镇坪县的中药康养、湖南省江华县的江华苦茶、甘肃省定西市的青贮饲草……这些蓬勃发展的地方产业品牌背后,铭刻着高校的身影。
产业发展起来了,下游的消费链也得打造起来。为爱下单,助农带货,教育系统广泛动员各类力量,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0.08亿元,千方百计为扶贫产品“出山”“进城”铺路架桥,让消费扶贫行稳致远。
围绕教育扶贫,清华大学依托远程教育领域技术优势,在全国1 100多个县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强化智力扶贫,北京大学设立公共管理硕士(贫困治理方向),为脱贫攻坚战一线优秀人才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准教育平台;突出健康扶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累计筛查包括甘洛县在内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2.5万余名,募集救助资金3 000余万元,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1 200余名。
近年来,高校为贫困地区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5.0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46.32万名。培训贫困地区教师9.64万人次,招收帮扶县学生5 780人,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 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 949项,帮助引入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
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真正兑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田地里的誓言,交出了一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时代答卷。各地高校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在脱贫攻坚战中义不容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诠释了什么叫作人民的大学、社会主义的大学。
家国情怀:脱贫路上磨炼意志
去年年底,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竞演现场,穿着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彝族开襟上衣,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队的路演人高磊一出场,便吸引了评委的目光。
提起自己身上的这件民族服饰,高磊动情地说:“这衣服是在乌蒙山区下乡扶贫时,当地一位阿公送给我的,一般情况下,这种衣服只会给自己的儿子。”
扶贫之于投身其中的教育人意味着什么?
一位挂职干部如此说道:“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次丰富人生阅历的体验,是一场提高素质的锤炼,是一场坚守初心的洗礼。”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实践中,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全身全心全情投入,不仅结出了累累硕果、与贫困地区结下了深厚情谊,更将脱贫攻坚主战场转化成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
“坦诚地说,我并不是出于情怀主动去宕昌扶贫,而是在宕昌的2年挂职扶贫让我有了这份情怀。”2016年10月,天津大学教师吴金克来到千里之外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成了一名扶贫干部。
扶贫路上,吴金克走过了全县百余个行政村,办起了干部培训班,为当地对接起了远程医疗资源,帮助当地打造了农特产品牌。但回望过去的扶贫工作,他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通过教育扶贫“为宕昌的孩子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这个自称“不是出于情怀”的扶贫干部,在躬身走上减贫战贫的路后,动情地说:“我们扶贫干部要成为扶贫路上的一座桥,连接未来和希望,传递温暖与关爱。”
1 300亩红心猕猴桃、120余亩杨梅、800余亩刺梨、2 000余亩茶叶、40亩云茸、2个中型养猪场,贵州省六枝特区联合村的产业发展得兴旺蓬勃。驻村期限还剩不到一年,该村第一书记、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晶芝打算申请延期,把乡亲们“扶上马再送一程”。
改天换地兴伟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减贫实践中,教育人始终在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与牺牲,就没有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他们用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留下了可待追忆的深情和可歌可泣的故事,铸就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立足这一思政大课堂,教育部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每年200余万名大学生深入到贫困地区,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思想意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带动318万名高校师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37.8万个,为脱贫事业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使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这场消除绝对贫困的战斗中,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扎根中国大地坚定理想信念,在创新创业中增长了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了意志品质。
如今,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教育脱贫攻坚获得了全面胜利、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宝贵经验。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思想上和行动上绝不能有任何松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任务重大、使命艰巨,惟有奋斗。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担当有为,开拓创新,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教育系统必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再立新功。(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梁 丹董鲁皖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