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人才开发与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加,集中地表现在创新上,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本文就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特征,以及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等问题作一分析讨论。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特征分析;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地表现在创新上,事实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取决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与创新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被称为创新型人才。
  自主创新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原始创新;第二,集成创新;第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根据自主创新的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也可以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理论,主要由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培养;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应用,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
  根据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至少应具有以下的能力要素:
  1,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创新型人才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社会后果,能够考虑事物的轻重缓急,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
  2,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学习和思考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关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3,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创新型人才的洞察力使其产生了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很高的成就欲望。成為欲望又激发了他们挑战困难和危险的勇气,因而他们不怕挫折和困难,并经常把挫折和困难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和磨砺,将克服困难作为一种乐趣。
  4,具有坚韧的创新意志
  创新型人才必须始终不懈地进行奋斗,锲而不舍,遭到阻挠和诽谤不气馁,遇到挫折和挫败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自暴自弃,不轻言放弃。
  5,具有超前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创新型人才具备思维方式的前瞻性、独创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才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独辟蹊径。
  6,具有丰富的创新知识
  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专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这样有助于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7,具有科学的创新实践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严谨而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实践。
  8,具有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多个科研人员的合作。
  
  二、创新人才的特征分析
  
  (一)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创新人才是多类型、多序列的,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具有创新成果的目标成就动机。他们的成就动机在于不断挑战自我,力求使自己达到最高目标。这种强烈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创新激情和强烈的创新欲望,直到实现成就业绩和创新目标。
  2,具有综合性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工作均是建立在已有通识知识基础之上。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了解相邻学科及横向学科知识,同时具有本专业综合技能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3,具有实践的应用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必须善于吸取他人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善于思考,敢于模仿,勇于创新,表现出知识应用能力,知识转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4,具有事业心、创新意识和坚韧的个性心理品格。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念和信仰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也就是能在战胜挫折中培养坚强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5,具有创新成果价值的显现性。创新人才要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那么若其创新实践获得成功,必然带来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
  (二)创新人才的三层次网状式智能结构体系
  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内在素质特征,往往表现为三层次网状式的智能结构体系。该智能结构体系的内核层由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构成;中间层由相关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构成;外围层由哲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等构成,形成了基础宽、功能厚、综合能力强、适应性大的智能素质特征。
  从三层次网状式的智能结构体系来看,创新能力在智能因素素质中,是最活跃的部分,最能动的方面和创新的主要激发力量。知识的原料只有经过创新能力的加工,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创新能力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主体的创造实践水平,从而决定着人才的成长能级层次。对于创新人才来讲,应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更新拓宽知识能力;应用外语能力;高度的哲学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开发能力;逆境调整能力;质疑批判能力等等。此外,还应具备显著的创新而坚韧的个性心理品格,这种心理品格包含“事业心”、“创新意识”、“坚韧性”、“心理承受能力”等,如图1所示。
  
  三、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理念
  高校必须从强国战略的高度,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要转变资源开发理念,由注重开发自然资源转向注重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
  (二)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实施创新教育。
  1,调整培养目标。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调整学科设置和教育培养目标,把创新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制订符合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的载体,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大纲和教材应体现以下原则:有利发展学生有效思维和运用这些思维的实际技能与技巧;有利于学生吸收不断发展的知识及新的信息;有利激发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关键和渴望,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或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有利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对现有知识吸收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和其他人、自然界、文化以及其它事物的理解等。
  3,建立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富有创新 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方面,从社会生产中直接吸纳人才,引进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的互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且要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创造性教育方法。创造性教育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自主力量和身心潜能来吸收和把握已有文化知识,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适度降低教师的权威态度。认真实施因材施教,开展实践教学。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题的创造性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性创新知识,启发诱导学生,加强创新意识,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研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5,创新开发与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有准性、潜性、显性三个层次说,应根据不同层次,采取多种模式进行开发与培养。就我校成人教育而言,在长期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中,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在线教育、自学与指导相结合、专题论坛研修(同行专题论坛、高级研修、教授博士论坛)、境外合作培训等模式,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三)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奋发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环境问题首先要从机制上解决,环境建设要以机制建设作为突破口。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各级领导必须发挥积极作用,运用“有形之手”在整个企业中创造出一个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讓其进行科技创新工作的宽松平台。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动持宽容态度。其次,要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后勤服务体系,尽最大努力为科技工作者解除各方面的后顾之忧。
  2,建立多层次的科技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充分保证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成果,让企业和个人从自主创新中均获得物质上的收益。其次,要通过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加大对自主创新中表现突出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
  3,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要以充足的经费投入为基础。政府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并不断改进科技管理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研发投资力度,以提高全社会科技研发的创新效率。
  4,整合人才资源,建立灵活的“校、企、研”科技人员流动机制。通过人才资源共享来集中研发力量,加快研发速度,共享创新成果,发挥产、学、研集体优势来进行自主创新。
  
  责任编辑:王红军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新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充分肯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地位,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指出了战略目标,也为在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期刊
摘 要:专业发展学校(PDS)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本文简要对PDS进行了介绍,基于美国PDS相关的成功做法,针对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教师教育;中小学;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专业发展学校的英语全称是Professional De-velopm
期刊
摘要:本文在论述国外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发展需求,探讨了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做法与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继续教育的国际背景与国内环境    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
期刊
摘要:中级指挥院校的办学方向为岗位任职教育,中级指挥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该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以适应任职教育背景下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研究案例教学与任职教育背景下中级指挥院校政治理论课相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军中级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海南省组织开展的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评审活动,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实际操作偏离了方向。本文对其做一梳理分折,旨在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期待我省校本培训工作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关键词:校本培训;误区;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比照“优化一堂课”比赛的目的、目标,分析了教员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其生成的原因,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士官院校教员教学能力的提高途径。  关键词:优化;士官院校;教员;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优化一堂课”及其优化的方向与要求    所谓“优化一堂课”,即在一般教学过程中,选取代表本学科本课程的代表性内容,在一堂课5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期刊
摘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一个多元立体的教材体系,不断增加人力、财力和物力,提升领导力,加强执行力,增加凝聚力,激发创造力,扩大影响力,严格控制和规范教学运行过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和提高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已成人们的共识,但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部、商学院、教育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主要院系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涉及的领域及运行管理思路和特点,对于我国的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开展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继续教育;哈佛大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一、哈佛大学概况    哈佛大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建立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该学院是由当时英国的马萨诸塞殖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行政学院进修班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7应急管理在进修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应急管理;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为了解各级领导干部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期刊
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是总装备部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基地,现隶属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为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北京市继续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多次出席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并与国内外继续教育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中心主要承担总装备部军师职领导干部轮训、师职领导干部前培训以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干部、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任务。作为全军第一家专门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自1986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