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电视台对“精品”的呼声逐浪排高,这不仅因为讲究精品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目标,更是各栏目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但精品节目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首要工作就是进行节目策划,有了好的策划,才能制作出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
根据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的过程,电视节目策划分为前期策划、中期策划和后期策划;根据策划的主题和目标,又可划分为选题策划、摄制策划、播出策划和销售策划。但不管是哪一阶段和哪一种策划,策划者都要把握最关键的一点,即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策划永远不等同于计划,因为它包含了某种创意,某种新的尝试、新的追求和探索。
电视节目策划的重要性 从电视节目摄制一发行一播出这一全过程来看,策划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意义。
1 策划是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电视节目策划不仅仅在于升华作品的主题,提高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在于确保了这次创作活动的成功。以大庆电视台精品直播栏目《今晚60分》近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为例。栏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四川省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即组织人员进行节目策划,于第二天推出特别节目,从大庆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募捐、献血,四川籍打工者对家乡消息的期盼等方面,以消息、特写、专题等形式组织节目。节目直播过程中不断收到观众的电话及短信,节目播出后栏目组热线电话更是不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充分展现了策划的成功。
2 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指明方向。“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策划作为思维与行动、主观与客观之间不可缺少的联系环节,对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创造性的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需要的正是这种策划,特别是在影响重大的大型电视节目的摄制中,作用尤为突出。比如1997年的“飞跃黄河”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人们之所以至今仍对它褒贬不一,就是因为人们总觉得也许还有更好的直播方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提出,如果由他们进行现场直播,那么节目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式。他们将在隆重推出“飞黄”瞬间的前前后后,从新闻的角度、用新闻的手法介绍黄河,并把柯受良此前所有的跨越镜头资料都穿插进去,除展示黄河传统文化外,更要表现和弘扬人类征服自然的精神和气概。应该说,这样的“飞跃黄河”节目和我们已经看到的由文艺中心制作的节目,我们都希望看到。但由于策划的片面性,使我们“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3,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提供新的观念和思路。电视界和文学界一样,常被人戏称为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的“批发商”。多年来电视界一直是观念、思路、方法常出常新,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工作者思想意识具有开放性,使他们能够也乐于探索和接受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媒介的开放性,使得无论哪一家电视台都无法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作为永久的“看家本领”而独占,除非它不用它们指导节目生产,生产出节目也不公开播出。
以纪实观念介入电视为例,改革开放后在中国最早推出纪实节目电视专栏的是上海电视台,其《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曾让国内电视人视野大开。至199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问世,加之《望长城》、《沙与海》等一大批电视纪录片的实证和推波助澜,纪实观念、平民意识、追拍手法,成了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思潮、一种势力和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倾向。至于制片人制、节目制作公司制、节目制作股份制等节目生产和运作方式,以及其他节目管理制度的产生和施行,更是策划行为的结果。
4,策划可以增加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电视时段社会化、节目制作公司化、节目运作市场化,这些在冲击着传统电视节目生产、运作观念和模式的同时,也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新的竞争机遇。但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首先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增加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节目生产和运作的全程策划。这一点,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等栏目都有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
电视节目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1,导向原则。电视节目的策划既要考虑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观众,又要考虑观众的需求,把握两头,上下通气,巧妙结合,才是节目策划的出发点。比如中央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其宗旨是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其中案例精彩,争论也精彩。专家评说、大众参与,从内容到形式,观众都很乐于接受,于无声处巧普法。
2,心理原则。节目策划要想吸引观众,就得“搔到观众的痒处”,打在观众的“麻筋”上,必须分析受众心理。受众心理包括一般心理和特殊心理两部分。一般心理指绝大多数观众共有的心理。特殊心理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性别等特殊观众的心理。掌握观众的一般心理可以使我们在宏观上把握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正常需要,并加以适当引导;掌握观众的特殊心理,才能从微观上根据不同观众制作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节目,才能向社会作全方位覆盖与渗透。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优秀节目就反映、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收视心理。而一些特色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戏曲采风》、《夕阳红》、《动画城》等等满足的是不同年龄、爱好的观众群的需要。
3,创新原则。策划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节目策划人作为节目思想的总的建构者,必须每期都有创新,必须做开拓创新型的人才。节目策划的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广泛的旧的知识、信息基础上的新组合。其实要想创新并不难,问题在于要敢于创新,善于从不同角度做发散性联想思维,勇于打破传统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不受经验的羁绊,在固有学识基础上寻求一点突破就是创新了。有了这种敢于创新的观念,创新也就不期而遇了。
4,变化原则。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策划方案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策划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主动、积极的反映,主观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电视新闻策划者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一件大事。 随机应变,既是新闻策划发生变化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同时也是新闻策划本身之要义。既然策划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事件,策划过程中必须有应变之策。及时应变可以减少损失,更好地提高宣传效果。
5,效益原则。作为节目策划人必须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节目没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只抓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媚俗,把社会效益晾在一旁,经济效益也会好景不长。节目策划要做到效益双赢并不难,难在节目如何做得好看。在电视产业化的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是结伴而行的。节目是做给观众看、要观众消化的,策划人在策划时心中不装着观众、不考虑社会影响,节目就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了受众就没了市场,没有市场就肯定不会有经济效益。所在,节目策划人在策划节目时及早将这点“储存”,主要精力还放在节目构思上。
根据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的过程,电视节目策划分为前期策划、中期策划和后期策划;根据策划的主题和目标,又可划分为选题策划、摄制策划、播出策划和销售策划。但不管是哪一阶段和哪一种策划,策划者都要把握最关键的一点,即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策划永远不等同于计划,因为它包含了某种创意,某种新的尝试、新的追求和探索。
电视节目策划的重要性 从电视节目摄制一发行一播出这一全过程来看,策划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意义。
1 策划是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电视节目策划不仅仅在于升华作品的主题,提高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在于确保了这次创作活动的成功。以大庆电视台精品直播栏目《今晚60分》近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为例。栏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四川省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即组织人员进行节目策划,于第二天推出特别节目,从大庆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募捐、献血,四川籍打工者对家乡消息的期盼等方面,以消息、特写、专题等形式组织节目。节目直播过程中不断收到观众的电话及短信,节目播出后栏目组热线电话更是不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充分展现了策划的成功。
2 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指明方向。“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策划作为思维与行动、主观与客观之间不可缺少的联系环节,对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创造性的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需要的正是这种策划,特别是在影响重大的大型电视节目的摄制中,作用尤为突出。比如1997年的“飞跃黄河”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人们之所以至今仍对它褒贬不一,就是因为人们总觉得也许还有更好的直播方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提出,如果由他们进行现场直播,那么节目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式。他们将在隆重推出“飞黄”瞬间的前前后后,从新闻的角度、用新闻的手法介绍黄河,并把柯受良此前所有的跨越镜头资料都穿插进去,除展示黄河传统文化外,更要表现和弘扬人类征服自然的精神和气概。应该说,这样的“飞跃黄河”节目和我们已经看到的由文艺中心制作的节目,我们都希望看到。但由于策划的片面性,使我们“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3,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提供新的观念和思路。电视界和文学界一样,常被人戏称为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的“批发商”。多年来电视界一直是观念、思路、方法常出常新,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工作者思想意识具有开放性,使他们能够也乐于探索和接受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媒介的开放性,使得无论哪一家电视台都无法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作为永久的“看家本领”而独占,除非它不用它们指导节目生产,生产出节目也不公开播出。
以纪实观念介入电视为例,改革开放后在中国最早推出纪实节目电视专栏的是上海电视台,其《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曾让国内电视人视野大开。至199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问世,加之《望长城》、《沙与海》等一大批电视纪录片的实证和推波助澜,纪实观念、平民意识、追拍手法,成了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思潮、一种势力和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倾向。至于制片人制、节目制作公司制、节目制作股份制等节目生产和运作方式,以及其他节目管理制度的产生和施行,更是策划行为的结果。
4,策划可以增加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电视时段社会化、节目制作公司化、节目运作市场化,这些在冲击着传统电视节目生产、运作观念和模式的同时,也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新的竞争机遇。但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首先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增加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节目生产和运作的全程策划。这一点,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等栏目都有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
电视节目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1,导向原则。电视节目的策划既要考虑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观众,又要考虑观众的需求,把握两头,上下通气,巧妙结合,才是节目策划的出发点。比如中央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其宗旨是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其中案例精彩,争论也精彩。专家评说、大众参与,从内容到形式,观众都很乐于接受,于无声处巧普法。
2,心理原则。节目策划要想吸引观众,就得“搔到观众的痒处”,打在观众的“麻筋”上,必须分析受众心理。受众心理包括一般心理和特殊心理两部分。一般心理指绝大多数观众共有的心理。特殊心理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性别等特殊观众的心理。掌握观众的一般心理可以使我们在宏观上把握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正常需要,并加以适当引导;掌握观众的特殊心理,才能从微观上根据不同观众制作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节目,才能向社会作全方位覆盖与渗透。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优秀节目就反映、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收视心理。而一些特色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戏曲采风》、《夕阳红》、《动画城》等等满足的是不同年龄、爱好的观众群的需要。
3,创新原则。策划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节目策划人作为节目思想的总的建构者,必须每期都有创新,必须做开拓创新型的人才。节目策划的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广泛的旧的知识、信息基础上的新组合。其实要想创新并不难,问题在于要敢于创新,善于从不同角度做发散性联想思维,勇于打破传统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不受经验的羁绊,在固有学识基础上寻求一点突破就是创新了。有了这种敢于创新的观念,创新也就不期而遇了。
4,变化原则。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策划方案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策划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主动、积极的反映,主观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电视新闻策划者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一件大事。 随机应变,既是新闻策划发生变化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同时也是新闻策划本身之要义。既然策划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事件,策划过程中必须有应变之策。及时应变可以减少损失,更好地提高宣传效果。
5,效益原则。作为节目策划人必须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节目没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只抓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媚俗,把社会效益晾在一旁,经济效益也会好景不长。节目策划要做到效益双赢并不难,难在节目如何做得好看。在电视产业化的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是结伴而行的。节目是做给观众看、要观众消化的,策划人在策划时心中不装着观众、不考虑社会影响,节目就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了受众就没了市场,没有市场就肯定不会有经济效益。所在,节目策划人在策划节目时及早将这点“储存”,主要精力还放在节目构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