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天的传言和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态再次锻炼了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以后恐怕有再高级别的官员腐败落马,人们都不会太惊讶了。是的,还会溅起几朵小小的水花,但很快便会归于平寂。
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社会已经具备了消化腐败案件冲击的基础。一方面,从个体腐败到腐败的集团化和黑社会化,从厅局级到省部级,腐败在不断深化;在另一个维度上,腐败也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蔓延,从官员腐败向民众腐败发展。更多的人不再只是痛恨腐败,而是忙着研究如何在腐败的前提下获取自己的利益。当人们都适应了腐败并努力寻求自己的腐败方式时,腐败便进入了它的最高形式,那就是社会腐败。
媒体近日曝出的宏观经济数据泄密利益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读为没有背景的知识精英为了在腐败社会分一杯羹的一种合谋。而近年一浪高过一浪的考公务员热,更显示出年轻一代对腐败的普遍看法:不是避之不及,而是趋之若鹜,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满足于当腐败的看客,而想纳入既得利益体系内部,成为参与者。
有一种储值卡,被戏称为“腐败卡”,发卡公司和很多商场超市建立了合作,可以在那里持卡消费,于是這种不记名的卡迅速成了送礼的上佳选择,就像公款消费推高了茅台的价格和销量,腐败市场养活了发卡公司。据说中国有50%的奢侈品消费都是用于商务送礼,于是奢侈品公司争着和发卡公司签约。发卡公司的合作方越来越多越高端,以至于强大到,如果有一家新成立的商场,只要加入“腐败卡”的合作方,便肯定能活下来。這真是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不得不佩服创造這种模式的人的聪明才智,他巧妙地利用了腐败现状,为民营企业找到了一个生存空间,掘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這些商业模式和个人行为应该批判吗?当然应该。但问题是,批判已经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以“腐败卡”为例,把板子都打在民营企业身上,好像有点冤枉,腐败并不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但板子都打到官僚集团身上,也会遗漏了這些企业的责任,毕竟他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还有处于贪腐链条之外的人,他们中有很多并不痛恨和反对腐败,而是希望加入进去,构成了腐败存在的社会基础之一。
精英的同流合污和大众的麻木趋就,是对社会溃败的推波助澜。如果一个民族对腐败整体适应,习惯了在腐败的框架下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如果腐败已经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這个民族未来将何去何从?尤其当一代青年迅速融入社会腐败中,“聪明”地寻找自己能分得的那一杯羹,社会将是什么样子?
制度性的反腐败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腐败的社会性反抗,呼唤针对腐败现象的“公民不服从”。在历史的每一个转折点,民众的力量永远不可忽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持对腐败的敏锐痛感,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董桥曾這样说:我们都走在暗淡无光的沥青路上,教人加倍怀念我们的……前辈走过的月光下的卵石小径。夜深沉,我们的路没有了旧时代的月色了:是我们在心中掌灯的时候了!
每个人掌一盏灯,将照亮中国改革前行的道路。
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社会已经具备了消化腐败案件冲击的基础。一方面,从个体腐败到腐败的集团化和黑社会化,从厅局级到省部级,腐败在不断深化;在另一个维度上,腐败也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蔓延,从官员腐败向民众腐败发展。更多的人不再只是痛恨腐败,而是忙着研究如何在腐败的前提下获取自己的利益。当人们都适应了腐败并努力寻求自己的腐败方式时,腐败便进入了它的最高形式,那就是社会腐败。
媒体近日曝出的宏观经济数据泄密利益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读为没有背景的知识精英为了在腐败社会分一杯羹的一种合谋。而近年一浪高过一浪的考公务员热,更显示出年轻一代对腐败的普遍看法:不是避之不及,而是趋之若鹜,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满足于当腐败的看客,而想纳入既得利益体系内部,成为参与者。
有一种储值卡,被戏称为“腐败卡”,发卡公司和很多商场超市建立了合作,可以在那里持卡消费,于是這种不记名的卡迅速成了送礼的上佳选择,就像公款消费推高了茅台的价格和销量,腐败市场养活了发卡公司。据说中国有50%的奢侈品消费都是用于商务送礼,于是奢侈品公司争着和发卡公司签约。发卡公司的合作方越来越多越高端,以至于强大到,如果有一家新成立的商场,只要加入“腐败卡”的合作方,便肯定能活下来。這真是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不得不佩服创造這种模式的人的聪明才智,他巧妙地利用了腐败现状,为民营企业找到了一个生存空间,掘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這些商业模式和个人行为应该批判吗?当然应该。但问题是,批判已经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以“腐败卡”为例,把板子都打在民营企业身上,好像有点冤枉,腐败并不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但板子都打到官僚集团身上,也会遗漏了這些企业的责任,毕竟他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还有处于贪腐链条之外的人,他们中有很多并不痛恨和反对腐败,而是希望加入进去,构成了腐败存在的社会基础之一。
精英的同流合污和大众的麻木趋就,是对社会溃败的推波助澜。如果一个民族对腐败整体适应,习惯了在腐败的框架下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如果腐败已经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這个民族未来将何去何从?尤其当一代青年迅速融入社会腐败中,“聪明”地寻找自己能分得的那一杯羹,社会将是什么样子?
制度性的反腐败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腐败的社会性反抗,呼唤针对腐败现象的“公民不服从”。在历史的每一个转折点,民众的力量永远不可忽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持对腐败的敏锐痛感,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董桥曾這样说:我们都走在暗淡无光的沥青路上,教人加倍怀念我们的……前辈走过的月光下的卵石小径。夜深沉,我们的路没有了旧时代的月色了:是我们在心中掌灯的时候了!
每个人掌一盏灯,将照亮中国改革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