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就是呀,习惯好了,那就什么都好了。我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追根究底都是因为他们缺少正确的认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导致我们后面的教育出现了困难,我们不妨给他们和孩子“补上这一课”。
1主动出击——光说不练假把式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向一个广阔社会生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承担着培养良好习惯的重任。学校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行为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小学生说,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他们的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这需要师长一步步的引导,必要时老师应该与家长配合,一起来帮帮孩子。有时我们看着孩子,总是一次次的原谅他们(我是指没有做好作业,老师批评学生),我们知道批评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说到批评,让师生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严肃”、“严厉”之类的词语。有人说,批评是有颜色的。它有着红绿灯,学生犯错后,教师“横眉冷对”, 有时还喜欢用粗暴的方式如漫骂、体罚等去批评学生。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 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会健康发展。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采取“红灯式批评”,即在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况下,我们老师应主动出击,与家长进行合作,一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刚休完产假,于是我中途接了一个班,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发现我们班有的一个男生叫刘旭,他性格开朗,不拘小节,有一次他竟然在作业上也来了个“不拘小节”,面对他空白的作业本和无所谓的神态,我气不打一处来,掏出电话就要打电话给他的家长,意想不到的是他眼泪说来就来,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求求你不要告诉我的爸爸,我保证以后做作业,我爸爸知道了要打我的。”初为人母的我,看到孩子的眼泪,一时就心软了,教育了几句之后,我就让他把作业补出来了。没想到两天之后,他又像往常一样,没有做作业,于是这个泪人儿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还是开口就是“求求你,不要告诉我的爸爸,我保证以后做作业了,我爸爸会把我打死的。”语出惊人,我听的一愣一愣的,看着我再一次相信了他,他也很听话的把作业补了出来。但事后我还是和他爸爸通了电话并且我和他爸爸深入的谈了一次话,让他爸爸知道孩子的这一情况,让家长重视起来,告诉他必须重视起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打骂,我们意见一致,重在教育,不在打骂,然而我也知道,他怕家长说明家长在他心目中也是有威信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促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几次自认为“凯旋而归”的他故技重施,今天他又一次的站在了我的面前,“求”的伎俩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满脸的泪水,满口的保证,如果不是已经见识过,我一定会心软。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拿起电话,电话通了,我说:“你好!是刘旭的爸爸吗?我是你孩子的语文老师,你的孩子昨天没做作业,请你来接他回去,做好作业再让他来。”(我与他爸爸事先是商定好的),电话挂了,不一会儿,教室门口出现了他爸爸的身影,简单打了个招呼后,他帮孩子收拾书包,然后对孩子说“走,回去做完了再来。”孩子胆怯地看了看我,我对他爸爸点了点头。我们与其在每次事后追究责任,不如和家长配合,采取主动,让孩子记住教训。从此,那个学生从来没有不做作业,每天还主动把国学经典背出,其他学生看到如此,都能汲取教训,把每天的作业完成。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需要家长地督促引导。
2表扬激励—柳暗花的明又一村
我们批评孩子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使孩子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在教育中只亮起红灯,忽视了绿灯。记得一位教授说过,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励学生。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我班有位学生,他在我们年级可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没有老师不认识他。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知名度”,是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了:上课时,你经常会发现他的座位上“人去椅空”,低头一看,他正趴在地上玩小纸片;有时,当你转过身写板书时,他也许就跑到别的同学座位上去抢了别人的东西;有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他会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然后哈哈大笑;有时,同学们分组热烈地讨论时,他却一个人趴在课桌上一声不吭……他是多么奇特的一个孩子啊!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在讲古诗,讲到“树阴照水爱晴柔”我说注意这里的“晴不是爱情的情”不知道为什么,他竟会唱起歌来,我让他站起来,本来我连上了几节课,就非常的累了,现在他又捣乱,但是我看着他,说了一句“唱给大家听听”(我原来是开玩笑的)谁知他真的唱了起来,看着他的认真样,我说:“唱的非常好,同学们鼓掌。”“但你知道吗,现在唱歌合适吗?”他低下了头,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就叫坐下了,呵呵,谁知,在接下来的几天语文课上,他都表现的很安分,一次表扬,一次肯定,一句激励的话,让一位问题学生有所改变了,你看,偶尔为学生亮起绿灯,学生也会从中汲取教训,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马路上有着红灯,有着绿灯,你看,我们教育上也需要红绿灯。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养成要从小学生抓起,是最重要的! 当然,学生与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要视学情而定方法,我们都认可,儿时养成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拉着孩子的父母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得到父母的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更易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1主动出击——光说不练假把式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向一个广阔社会生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承担着培养良好习惯的重任。学校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行为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小学生说,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他们的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这需要师长一步步的引导,必要时老师应该与家长配合,一起来帮帮孩子。有时我们看着孩子,总是一次次的原谅他们(我是指没有做好作业,老师批评学生),我们知道批评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说到批评,让师生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严肃”、“严厉”之类的词语。有人说,批评是有颜色的。它有着红绿灯,学生犯错后,教师“横眉冷对”, 有时还喜欢用粗暴的方式如漫骂、体罚等去批评学生。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 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会健康发展。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采取“红灯式批评”,即在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况下,我们老师应主动出击,与家长进行合作,一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刚休完产假,于是我中途接了一个班,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发现我们班有的一个男生叫刘旭,他性格开朗,不拘小节,有一次他竟然在作业上也来了个“不拘小节”,面对他空白的作业本和无所谓的神态,我气不打一处来,掏出电话就要打电话给他的家长,意想不到的是他眼泪说来就来,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求求你不要告诉我的爸爸,我保证以后做作业,我爸爸知道了要打我的。”初为人母的我,看到孩子的眼泪,一时就心软了,教育了几句之后,我就让他把作业补出来了。没想到两天之后,他又像往常一样,没有做作业,于是这个泪人儿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还是开口就是“求求你,不要告诉我的爸爸,我保证以后做作业了,我爸爸会把我打死的。”语出惊人,我听的一愣一愣的,看着我再一次相信了他,他也很听话的把作业补了出来。但事后我还是和他爸爸通了电话并且我和他爸爸深入的谈了一次话,让他爸爸知道孩子的这一情况,让家长重视起来,告诉他必须重视起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打骂,我们意见一致,重在教育,不在打骂,然而我也知道,他怕家长说明家长在他心目中也是有威信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促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几次自认为“凯旋而归”的他故技重施,今天他又一次的站在了我的面前,“求”的伎俩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满脸的泪水,满口的保证,如果不是已经见识过,我一定会心软。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拿起电话,电话通了,我说:“你好!是刘旭的爸爸吗?我是你孩子的语文老师,你的孩子昨天没做作业,请你来接他回去,做好作业再让他来。”(我与他爸爸事先是商定好的),电话挂了,不一会儿,教室门口出现了他爸爸的身影,简单打了个招呼后,他帮孩子收拾书包,然后对孩子说“走,回去做完了再来。”孩子胆怯地看了看我,我对他爸爸点了点头。我们与其在每次事后追究责任,不如和家长配合,采取主动,让孩子记住教训。从此,那个学生从来没有不做作业,每天还主动把国学经典背出,其他学生看到如此,都能汲取教训,把每天的作业完成。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需要家长地督促引导。
2表扬激励—柳暗花的明又一村
我们批评孩子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使孩子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在教育中只亮起红灯,忽视了绿灯。记得一位教授说过,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励学生。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我班有位学生,他在我们年级可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没有老师不认识他。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知名度”,是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了:上课时,你经常会发现他的座位上“人去椅空”,低头一看,他正趴在地上玩小纸片;有时,当你转过身写板书时,他也许就跑到别的同学座位上去抢了别人的东西;有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他会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然后哈哈大笑;有时,同学们分组热烈地讨论时,他却一个人趴在课桌上一声不吭……他是多么奇特的一个孩子啊!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在讲古诗,讲到“树阴照水爱晴柔”我说注意这里的“晴不是爱情的情”不知道为什么,他竟会唱起歌来,我让他站起来,本来我连上了几节课,就非常的累了,现在他又捣乱,但是我看着他,说了一句“唱给大家听听”(我原来是开玩笑的)谁知他真的唱了起来,看着他的认真样,我说:“唱的非常好,同学们鼓掌。”“但你知道吗,现在唱歌合适吗?”他低下了头,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就叫坐下了,呵呵,谁知,在接下来的几天语文课上,他都表现的很安分,一次表扬,一次肯定,一句激励的话,让一位问题学生有所改变了,你看,偶尔为学生亮起绿灯,学生也会从中汲取教训,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马路上有着红灯,有着绿灯,你看,我们教育上也需要红绿灯。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养成要从小学生抓起,是最重要的! 当然,学生与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要视学情而定方法,我们都认可,儿时养成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拉着孩子的父母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得到父母的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更易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