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近五十的画家潘杰至今还保留着军人般雷厉风行的作风。早上起床五分钟内,叠被子、上厕所都要完成。“我现在的生活习惯就是当兵时养成的。”
早饭后,他把宣纸展开,平心静气,手指蘸墨,开始涂抹作画。不用笔,凭其五指东勾西点,运指如神。一会儿工夫,一个古色古香的水浒人物魯达,就手持铁铲在纸上朝你“耀武扬威”,一种深邃隽永的意蕴和迷离古拙的意境扑面而来。
他的部队大学
1960年,潘杰出生在江西九江,独子,父亲是土改干部,时任彭泽的公社书记。九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潘杰就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的潘杰对绘画表现出偏好,造化钟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被下放到当地的老画家注意到了潘杰的美术天赋,在他的点拨下,潘杰的中国画水平节节提高。至他中学毕业时,潘杰的中国画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一个例证就是九江彭泽县黄梅剧团看中潘杰并让他做舞台美术。
1976年,舞台美术师潘杰做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当兵。回忆当时,潘杰表示纯粹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起了作用。
潘杰的军旅生涯在辽宁四平的一支空军部队展开了。作为一名机务兵,在师傅于秀林和老兵王峰的带领下保障战机。
南方人潘杰对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一二十度的气温“受不了”,虽然穿着大头皮鞋,长期在室外工作,脚也冷得像冰疙瘩。南北饮食的差异也让他略感不适,吃高粱米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部队给予潘杰多种人生体验,“帮厨、种菜、养猪”。东北地广人稀,部队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一千就是一天。劳作的辛苦磨炼了他的意志,拓展了他的适应能力。劳作间隙,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的闲聊神侃无形中也丰富了他的见识。
机务保障的工作特点就是没时没点,任何时间战机起飞、训练,机务兵都得提前来到场站准备。吃饭没有规律加上经常吃冷食,潘杰得了胃病,被送进锦州的部队医院疗养。但是像潘杰这样的才子是闲不住的。疗养之余,潘杰还帮助医生、护士们出黑板报,并教唱“革命歌曲”以抵御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由于他的美术特长,潘杰平时的业余时间也多被出板报、画宣传画所占据。潘杰回忆,“这些画作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多少新意”。但养成的平和心态,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夯下了基础。
回忆起部队生活,潘杰一直表示受益良多。“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任何人都至关重要”。第一次不会洗衣服,潘杰着急得落泪,老班长帮他洗了之后告诉他, “我只帮你这一次,以后你就要自己学着洗了”。
现在的潘杰堪称整理内务的好手。每次出差住宾馆酒店,早上起来他就把卫生打扫一遍,被子叠好。同行的画家笑他干了服务员的活,“我说花个十分钟整理一下,看着舒服。”服务员也很惊奇,说还没见过这样的旅客。
结缘手指画
潘杰在部队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四年“部队大学”毕业后,潘杰退伍回到九江,被分到了当时“最好的单位”——友谊商店。计划经济时代,友谊商店是专门面向外宾的商店,只能用外币或者兑换券结算,“一般人进都进不去”。
潘杰先被安排站柜台卖布,但他格外的沉稳和聪慧被商店总经理发现赏识,潘杰被推荐当上了工会主席。又过了一年,一个真正改变潘杰命运的机会落到了他的面前,曾经下放到彭泽县的老画家正是浙江美术学院的老教授,他推荐潘杰到杭州学习。在这里,潘杰不但系统学习了国画知识,更有机会结识陆俨少、沙孟海,潘公凯等泰斗级的书画名家而被当面提点。
手指画作为国画绘画技巧的一个流派,潘杰之前也略有了解。清朝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是手指画的创始人。到了现代,潘天寿、虞一风等大家也执著于手指画创作,绘画按法不断发展,佳作迭出。
浙江美术学院的教授潘公凯是著名指画家潘天寿的儿子,发现潘杰有天赋,于是找来父亲指画技巧的幻灯,将指画的奇妙技巧悉数传授。他还将自己保存多年的珍贵资料拿出来,送给潘杰揣摩观察。“可能因为都姓潘的缘故,他希望我能继承潘天寿大师的遗愿,把手指画发扬光大。”
站在巨人的肩上,潘杰进步很快。但如何画出自己的特色是他必须突围的问题。潘天寿以花鸟画闻名,潘杰对创作手指画的内容有着自己的考虑。不少前辈建议他应该将历史人物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书画大师关良的戏曲人物创作也给予潘杰不少启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修炼,宋江、林冲、鲁智深这些古典戏文中的人物,经过潘杰五指巧妙的涂抹勾画,便一个个灵动传神地跃然纸上。关良的评价“古朴天真”被潘杰视为最高褒奖。
指画的笔墨以“钝、滞、涩、重”为特点,线面结合,浓淡交错,墨色浑然,无丝毫矫饰,尽显情真意切。潘杰介绍,他的指画不拘泥于具体戏剧情节和服饰细节,而重在抓住剧中人物典型的身姿和表情,在似与不似中追求一种拙朴的雅趣。
1993年,他的手指画《哥哥走西口》夺得了“巴黎铁塔艺术杯”桂冠奖。这幅作品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条和笔墨风范,融合西方现代派的色彩布局,刻画出一对青年男女惜别的情景。
也就是在这一年,潘杰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威海。威海良好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他的创作风格,在他充满江南灵秀画风的同时注入了北方的大气和粗犷。
渐入佳境后艺术创新与回馈社会
又过了10年。潘杰的手指画已堪称炉火纯青。潘杰在深圳、上海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或参加美术联展,其作品被国际友人,专业美术馆和国外画廊收藏。尤其在1997年,在韩国举办画展时,其手指画《西施浣纱图》被韩国总统金大中收藏。在日本炭火会书画院举办个人画展期间,手指画作品不但令日本同行赞叹,其指画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在请示了随队领导后,潘杰现场表演,一些涉秘部分自然省略掉了。
著名书画家陆俨少这样评价他的手指画;“线条简洁,沉郁古拙。”在手指画这片天地深耕许久,潘杰自己也颇有心得,“手指画的创作艺术,不如说是一种触觉或者感觉的艺术,是运用手指直接表达的一种艺术,以手代笔绘出的作品更加自然、随意、率真”。
近几年,潘杰又将手指画创作引向了陶瓷艺术品领域。在他的寓所内,记者看到了由他亲自创作的一些以手指画为内容的景德镇瓷凳、瓷盘等。用陶瓷表现手指画存在着窑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一窑的瓷器最后能成为正品的不过一半。这是挑战,但这种不可预期也正是这种艺术门类的魅力所在。
成名后的潘杰仍旧有着深厚的部队情怀,每年都要到部队几次,送画、搞文化拥军。在上海举办画展,他结识了当时的上海警备区的张政委,随后他就到“南京路上好八连”送了一幅卧虎图。他还去驻港部队、重庆通信学院等送画教画。
在离开部队20年后的2002年9月,已经是知名手指画家的潘杰来到了曾经待过的四平空军部队,除了向以前服役的中队赠送画作,在该部队领导的邀请下,潘杰还跟官兵们座谈、讲课。把在部队的经历,锻炼,为人处事的方法,在地方工作的心得统统倾囊售出。以亲身经历告诉年轻的战友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潘杰酒量好,有壶公之称。神话里,酒仙壶公拥有神笔马良把动物画活的能力,他晚上住在酒壶里,白天画些牛羊后就送给百姓造福人间。潘杰对这个人物颇为认同。去年四川地震发生后,潘杰正好在南京与向守志将军合作《虎啸雄风》,并与另外两个山东画家创作雄鹰出红日义卖,善款全部捐献给了四川灾区。
责任编辑 罗尔文
早饭后,他把宣纸展开,平心静气,手指蘸墨,开始涂抹作画。不用笔,凭其五指东勾西点,运指如神。一会儿工夫,一个古色古香的水浒人物魯达,就手持铁铲在纸上朝你“耀武扬威”,一种深邃隽永的意蕴和迷离古拙的意境扑面而来。
他的部队大学
1960年,潘杰出生在江西九江,独子,父亲是土改干部,时任彭泽的公社书记。九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潘杰就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的潘杰对绘画表现出偏好,造化钟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被下放到当地的老画家注意到了潘杰的美术天赋,在他的点拨下,潘杰的中国画水平节节提高。至他中学毕业时,潘杰的中国画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一个例证就是九江彭泽县黄梅剧团看中潘杰并让他做舞台美术。
1976年,舞台美术师潘杰做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当兵。回忆当时,潘杰表示纯粹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起了作用。
潘杰的军旅生涯在辽宁四平的一支空军部队展开了。作为一名机务兵,在师傅于秀林和老兵王峰的带领下保障战机。
南方人潘杰对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一二十度的气温“受不了”,虽然穿着大头皮鞋,长期在室外工作,脚也冷得像冰疙瘩。南北饮食的差异也让他略感不适,吃高粱米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部队给予潘杰多种人生体验,“帮厨、种菜、养猪”。东北地广人稀,部队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一千就是一天。劳作的辛苦磨炼了他的意志,拓展了他的适应能力。劳作间隙,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的闲聊神侃无形中也丰富了他的见识。
机务保障的工作特点就是没时没点,任何时间战机起飞、训练,机务兵都得提前来到场站准备。吃饭没有规律加上经常吃冷食,潘杰得了胃病,被送进锦州的部队医院疗养。但是像潘杰这样的才子是闲不住的。疗养之余,潘杰还帮助医生、护士们出黑板报,并教唱“革命歌曲”以抵御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由于他的美术特长,潘杰平时的业余时间也多被出板报、画宣传画所占据。潘杰回忆,“这些画作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多少新意”。但养成的平和心态,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夯下了基础。
回忆起部队生活,潘杰一直表示受益良多。“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任何人都至关重要”。第一次不会洗衣服,潘杰着急得落泪,老班长帮他洗了之后告诉他, “我只帮你这一次,以后你就要自己学着洗了”。
现在的潘杰堪称整理内务的好手。每次出差住宾馆酒店,早上起来他就把卫生打扫一遍,被子叠好。同行的画家笑他干了服务员的活,“我说花个十分钟整理一下,看着舒服。”服务员也很惊奇,说还没见过这样的旅客。
结缘手指画
潘杰在部队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四年“部队大学”毕业后,潘杰退伍回到九江,被分到了当时“最好的单位”——友谊商店。计划经济时代,友谊商店是专门面向外宾的商店,只能用外币或者兑换券结算,“一般人进都进不去”。
潘杰先被安排站柜台卖布,但他格外的沉稳和聪慧被商店总经理发现赏识,潘杰被推荐当上了工会主席。又过了一年,一个真正改变潘杰命运的机会落到了他的面前,曾经下放到彭泽县的老画家正是浙江美术学院的老教授,他推荐潘杰到杭州学习。在这里,潘杰不但系统学习了国画知识,更有机会结识陆俨少、沙孟海,潘公凯等泰斗级的书画名家而被当面提点。
手指画作为国画绘画技巧的一个流派,潘杰之前也略有了解。清朝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是手指画的创始人。到了现代,潘天寿、虞一风等大家也执著于手指画创作,绘画按法不断发展,佳作迭出。
浙江美术学院的教授潘公凯是著名指画家潘天寿的儿子,发现潘杰有天赋,于是找来父亲指画技巧的幻灯,将指画的奇妙技巧悉数传授。他还将自己保存多年的珍贵资料拿出来,送给潘杰揣摩观察。“可能因为都姓潘的缘故,他希望我能继承潘天寿大师的遗愿,把手指画发扬光大。”
站在巨人的肩上,潘杰进步很快。但如何画出自己的特色是他必须突围的问题。潘天寿以花鸟画闻名,潘杰对创作手指画的内容有着自己的考虑。不少前辈建议他应该将历史人物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书画大师关良的戏曲人物创作也给予潘杰不少启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修炼,宋江、林冲、鲁智深这些古典戏文中的人物,经过潘杰五指巧妙的涂抹勾画,便一个个灵动传神地跃然纸上。关良的评价“古朴天真”被潘杰视为最高褒奖。
指画的笔墨以“钝、滞、涩、重”为特点,线面结合,浓淡交错,墨色浑然,无丝毫矫饰,尽显情真意切。潘杰介绍,他的指画不拘泥于具体戏剧情节和服饰细节,而重在抓住剧中人物典型的身姿和表情,在似与不似中追求一种拙朴的雅趣。
1993年,他的手指画《哥哥走西口》夺得了“巴黎铁塔艺术杯”桂冠奖。这幅作品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条和笔墨风范,融合西方现代派的色彩布局,刻画出一对青年男女惜别的情景。
也就是在这一年,潘杰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威海。威海良好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他的创作风格,在他充满江南灵秀画风的同时注入了北方的大气和粗犷。
渐入佳境后艺术创新与回馈社会
又过了10年。潘杰的手指画已堪称炉火纯青。潘杰在深圳、上海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或参加美术联展,其作品被国际友人,专业美术馆和国外画廊收藏。尤其在1997年,在韩国举办画展时,其手指画《西施浣纱图》被韩国总统金大中收藏。在日本炭火会书画院举办个人画展期间,手指画作品不但令日本同行赞叹,其指画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在请示了随队领导后,潘杰现场表演,一些涉秘部分自然省略掉了。
著名书画家陆俨少这样评价他的手指画;“线条简洁,沉郁古拙。”在手指画这片天地深耕许久,潘杰自己也颇有心得,“手指画的创作艺术,不如说是一种触觉或者感觉的艺术,是运用手指直接表达的一种艺术,以手代笔绘出的作品更加自然、随意、率真”。
近几年,潘杰又将手指画创作引向了陶瓷艺术品领域。在他的寓所内,记者看到了由他亲自创作的一些以手指画为内容的景德镇瓷凳、瓷盘等。用陶瓷表现手指画存在着窑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一窑的瓷器最后能成为正品的不过一半。这是挑战,但这种不可预期也正是这种艺术门类的魅力所在。
成名后的潘杰仍旧有着深厚的部队情怀,每年都要到部队几次,送画、搞文化拥军。在上海举办画展,他结识了当时的上海警备区的张政委,随后他就到“南京路上好八连”送了一幅卧虎图。他还去驻港部队、重庆通信学院等送画教画。
在离开部队20年后的2002年9月,已经是知名手指画家的潘杰来到了曾经待过的四平空军部队,除了向以前服役的中队赠送画作,在该部队领导的邀请下,潘杰还跟官兵们座谈、讲课。把在部队的经历,锻炼,为人处事的方法,在地方工作的心得统统倾囊售出。以亲身经历告诉年轻的战友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潘杰酒量好,有壶公之称。神话里,酒仙壶公拥有神笔马良把动物画活的能力,他晚上住在酒壶里,白天画些牛羊后就送给百姓造福人间。潘杰对这个人物颇为认同。去年四川地震发生后,潘杰正好在南京与向守志将军合作《虎啸雄风》,并与另外两个山东画家创作雄鹰出红日义卖,善款全部捐献给了四川灾区。
责任编辑 罗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