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烟导致非细胞体系DNA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来源 :劳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目的]探讨煤烟导致非细胞体系氧应激损伤的机理。[方法]以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甘露醇等不同作用位点的抗氧化剂作为实验干预手段,采用溴乙锭荧光法观察煤烟所致非细胞体系的DNA交联形成作用。[结果]甘露醇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烟经DNA染毒所致的小牛胸腺DNA和肺细胞DNA的交联作用;而NAC却没有观察到相类似的作用。[结论]煤烟在不需要经过细胞酶代谢条件下,可以通过产生羟自由基的途径而导致DNA氧应激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鼠6个月摄入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Hoe 02960)对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含三唑磷0(对照组)、3、100mg/kg饲料喂饲SD大鼠连续6个月,3个剂量组每组动物20只,
[目的] 研究噪声对接触工人血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调查三组接触噪声累积剂量分别为4 069.4 dB(A)*h*年、2 986.6 dB(A)*h*年及2 140.8 dB(A)*h*年的工人及3年
[目的] 为评价含酶洗衣粉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方法] 对浙江某含酶洗衣粉厂包装车间进行空气检测和包装女工的健康检查.采用GMW大容量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称重法测定总尘
[目的] 评价灵芝、云芝、灰树花、姬松茸4种食用真菌提取物预防小鼠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每日灌服4种食用真菌提取物,每鼠各1.5 g/kg bw,共30 d,结束时阳性对照组及
基因芯片这一技术方法在1991年在Science杂志上被首次提出[1],其高度并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特点适应了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所提供的海量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患者心血管疾患患病状况.[方法]对158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进行调查.[结果]158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为37.97%,心电图异常检出率4
[目的] 探讨CYP1A1 Msp1和Ile/Val多态性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PCR扩增限制酶切法(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ll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