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RF测试进入新时代

来源 :电子与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及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创造出一种新型数字RF系统,这些系统构成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基础。数字RF技术正日益成为无线局域网、RFID、手机、卫星通信和军事通信及雷达应用中“一流”系统的核心。
  数字RF的迅猛增长,创造了一个异常复杂的技术环境。在拥挤的RF频谱中,信号必须使用随时间变化的技术,避免干扰,保证无缝操作。为改善性能和频谱效率,数字RF设备采用在不同时点之间变化的信号,包括跳频信号,迅速开和关脉冲的信号。
  


  由于无数台设备在有限的无线频谱内部同时传送着信号,因此碰撞和干扰问题经常会发生。这会导致通信间断或拥堵。碰撞和干扰发生在商贸领域中,会阻挠客户和企业发展运行。发生在军事和政府领域中,它可能就意味着生死存亡。
  为避免系统或网络因过载或干扰而停止运行的“数字悬崖”,保证这些设备不会在不希望的时间或频率发送RF能量、并能够在有干扰时正确运行至关重要。
  如上所述,时间不再是RF领域中可以被忽略的东西。现代数字RF设备生成的信号具有在某个时点出现、在下一个时点消失、并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数字RF要求测试工具能够测量当前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找到杂散信号
  
  第一个测试挑战是发现设备内部生成或是来自外部的干扰信号或杂散信号。一旦找到干扰,必须全面检定。感兴趣的信号的幅度可能会低于同一频段中的其它信号,可能会不频繁地发生,因此捕获起来非常困难。为捕获然后分析这些信号,RF工程师需要实时仪器,这些仪器要能够发现和触发间歇性事件,无缝捕获这些事件,分析代表着经过时间的累积数据。
  在传统上,扫频分析仪和矢量信号分析仪(VSA)一直是RF工程师首选的测试工具,但这些仪器很难胜任数字RF技术和设备的测试工作。因为它们基本上是在一个频率范围内调试窄滤波器,生成一个频域画面,或称为一次“扫描”,因此传统扫频分析仪只能汇总不相关的RF频谱活动集合。即使是速度最快的扫频分析仪,也会漏掉许多间歇性信号或迅速变化的信号。
  VSA具有捕获后分析的技术,但不能执行实时任务,如频域触发功能,然而在由不断变化的信号、简单信号和“突发”信号组成的现代数字RF领域中,这是必不可少的测试需求。由于缺少相应的工具,某些工程师不得不采用通常内部开发的离线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效率低,耗时长,非常复杂,而且成本通常很高。
  
  新型测试工具
  
  幸运的是,现在出现了新一代测试仪器,可以迎接这些挑战。通过时域相关的多域分析在频域、时域和调制域中实现RF信号显示,工程师第一次可以发现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工具能够触发和捕获瞬时事件,简便地提供信号的时间相关多域画面,明显降低了工程师调试问题的时间。
  这种新型工具的代表是实时频谱分析仪(RTSA)。在这种仪器中,通过选择性触发时域和频域异常事件,把RF频率跨度的无缝时间记录采集到存储器中(图1),工程师可以发现数字RF中常见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种检测和捕获相关频谱事件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时间相关多域(时域、频域和调制域)分析,而不需重新捕获信号。
  除提供必要的动态范围、实时触发和捕获功能外,这些仪器还提供了其它功能,如频谱图画面(图2),在许多情况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绘制频率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个频谱图画面在传统功率/频率曲线中增加了第三个维度——时间,为频谱分析仪提供频域中以前的测量历史。频域、时域和调制域汇编成可视的时间相关图像,频谱图本身汇集所有内容,以三维方式直观地查看随时间变化的信号行为,这在扫频分析仪和许多矢量信号分析仪的传统频域画面中通常是看不到的。
  另一种新技术是频率模板触发,用户可以同时定义仪器捕获信号信息的频率条件和幅度(功率)条件。用户可以在频域中定义一个量身定制的模板,用来触发分析仪。用户可以使用这个模板,在出现(或未出现)离散频谱事件时触发分析仪,捕获信号,把采集的数据捕获到存储器中,即便这些频谱事件发生的功率电平远远低于相邻信号。频率模板触发可在频谱中任何地方的能量上触发采集,它提供的功能和灵活性要远远高于示波器中常见的传统宽带电平触发。这种新技术特别适合频谱监测、查找干扰和搜索杂散信号。
  图2:实时频谱分析仪上的频谱图画面
  


  工程师现在可以迅速“追踪”怀疑的频率,或连续监测信号,但只能在信号变化时采集信号。长存储器使得工程师可以一次捕获所有信号信息,并立即执行全面分析。分析的事件(如干扰信号或瞬变信号)可能只发生一次或发生频率很低,因此一次捕获所有信息至关重要。
  通过显示频率和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无缝记录,RTSA可以解决许多瞬变问题,如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系统上的调制切换,识别雷达传输中的游荡脉冲,及WLAN传输过程中的动态调制变化。
  
  结语
  
  数字RF系统正在挑战传统RF测试工具的极限,新仪器的出现,使得工程师能够发现数字RF系统中常见的意想不到的问题,选择性地触发信号,把信号捕获到存储器中。这种功能可以实现全面的时间相关多域分析,从独特的角度查看信号行为,迅速检测异常事件和畸变。
其他文献
在全球暖化与石油耗竭的趋势之下,世界各国纷纷投入生质燃料技术发展与产业的建构,以减缓大气中温室气体上升的速度并降低对石油依赖。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下,台湾地区生质柴油的推广与产业建构已逐步展开。自2004年开始,台湾能源局与环保局陆续在台湾地区16个县市推动《生质柴油道路试行工作计划》,由环保清洁车辆率先试用。2007年1月,高雄市在《能源作物绿色公交车计划》规划下,公交车开始使用生质柴油。    何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ARM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嵌入式Linux在ARM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方法,针对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一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和程序的移植问题,总结了一般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ARH;嵌入式;Linux;编译;内核裁剪;    一、综述    ARM公司在32位RISC(Reduced Instructi
期刊
毫无疑问,在MP3芯片市场中,矽玛特Sigmatel是目前最为成功设计公司,从2003年开始Sigmatel大力发展MP3产品,2004年、2005年都是MP3芯片最大的供应商,。2006年Sigmatel销售额达到一亿六千万美元,这其中大部分来自MP3业务及专利费用。不过这家公司并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线的方式,从2005年开始,Sigmatel已经确定了多元化产品的方向。  Sigmatel亚洲区高
期刊
技术的弄潮儿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说不清楚究竟是应用带动了技术的进步还是技术的进步促生了新应用的诞生。  传播学的发展当中把传真与电话的出现定义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人类传播的空间和时间,满足了人们跨空间交流的需要。但是通信线缆的繁杂、通信设备的庞大与复杂却在一定程度将人们沟通的随意性束缚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渴望随时随地无障碍地沟通的愿望终于找到
期刊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曾说营收十亿美元对IC设计公司而言是一个极为重大的公司发展里程碑,同时也是一道极为难以跨过的门坎。蔡明介的这番话创造出「十亿天险」这个名词,同时也成为众多高科技公司经营团队兢兢业业奋斗的目标。然而,半导体产业能否永续发展,最大的关键还是来自科技本身。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其实是建立在每18个月倍增一次的晶体管数量上。更小的晶体管除了让芯片的效能突飞猛进之
期刊
目的,随著无线通信普及,未来市场需要更多的RF器件。而随著通信频率的不断提高,各种RF器件必定走向更小型化。而将MEMS微机械技术用于制造RF器件将是实现小型、低耗损RF MEMS器件的惟一方法。    沟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传播学的发展当中把传真与电话的出现定义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人类传播的空间和时间。然而通信线缆与通信设备的庞大与复杂却在一定程度将人们沟通的随
期刊
     
期刊
摘要:2006年9月6日,由科技部等十五个部委共同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在京公布,成为我国射频识别技术与产业未来几年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文件,这标志着我国针对RFID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几年我国RFID技术及应用将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关键调: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Tag;天线;Antenna;读写器;Reader;EASO;    一、概述
期刊
前言    2002年ZigBee联盟(ZigBee Alliance)成立,该联盟以感测与控制做为应用a的方向,定义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现、支持多种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标准。历经3年的发展,ZigBee1.0(Revision 7)规格正式于2004年12月推出,各家的标准ZigBee应用纷纷推出,包括IC设计、家电、通信设备、IP服务提供、保全、建筑等各领域的厂商均加入推广ZigBee应用的行
期刊
经过几年的发展WiMAX已经开始走向务实,作为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它承载的是我们“无处不在的连接”梦想!2007年,WiMAX正在全球各地稳步发展    WiMAX产业链初具规模    在WiMAX产业的上游,英特尔公司是WiMAX技术的鼎力支持者。2006年7月,英特尔与摩托罗拉向Clearwire联合注资9亿美元,以推动WiMAX无线宽带技术的普及;10月,英特尔发布支持移动网络的第一代W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