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与阅读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过去相比,我現在较少阅读当代的小说,经典小说会读得相对多些。这些经典作品在我眼前晃悠是有原因的。比如,当我在写《愤怒》时,我读巴尔扎克,尤其是《欧也妮·葛朗台》。如果你看过《欧也妮·葛朗台》的开头,就会发现他用的技巧非常像电影的慢镜头。它一开始展现的是非常广阔的视点——这里是城镇,这些是建筑,这是此地的经济状况——而后,它会慢慢地推近,对准周围的环境,然后再对准其中一座较大的房子,而后再是房子里的一间房间,房间里面有一个女人坐在椅子上。当你得知她的名字时,她已经拘囿在她的阶级、社会环境、社交圈和城市里了。而当她的故事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这则故事早已被揉碎融入上述一切事物中去了。她就像这个笼子中的鸟。我想,这很好,这是一种非常直白的处理方式。
  相比图书馆,我在电影中度过的时光更加美妙,伟大的电影时代会给小说家带来许多东西。一些技巧方面的东西——比如说,新浪潮电影的自由拍摄,就让我学到了解放语言的技巧。我的许多写作想法都是年轻时通过观看电影获得的,那时正值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电影正处在佳片迭出的黄金年代。我从布努埃尔、伯格曼、戈达尔和费里尼那里学到了和书本上一样多的东西。那时这周推出的是费里尼的新作《八部半》,下个礼拜就会有一部戈达尔的新作面世,再过一周伯格曼新拍的电影就会和观众见面,再过一周则是萨蒂亚吉特·雷伊的新作,再然后就是黑泽明的电影,这种感觉现今你是无法体会的。这些导演的系列作品都具有连贯性,并且其中的主题会一直发展,直到探索完毕。他们那时施行整套严肃的艺术方案。而现在的电影或者书本则让我们的文化变得更为慵懒。没人会再去创作具有连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了。没人会对它感兴趣。
  (摘自《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人民文学出版社,题目为编者所加)
  萨尔曼·鲁西迪,1947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4岁移居英国。1981年出版的《午夜之子》被视为他的代表作,获得当年的布克奖,并在2008年被评为“布克奖40周年最佳作品”。2007年,他因文学上的成就,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2008年他入选《泰晤士报》评选的“1945年以来50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榜单,排名第十三。
其他文献
王大侃小学三年级都没上完,会写几个“狗爬叉”,字写得像“棍戳”,但在村里已经算是有学问的人,肚子里的东西像太平洋的水——取之不尽。  晚上,王大侃的屁股后面总跟着一群穿开裆裤的娃子。别看王大侃没喝几滴墨水,把“侃”字写成“况”,缺点少撇的,但肚子里的货真不少。《岳飞全传》他能从头讲到尾,大鼓书《龙门奇侠——大八义》、半闲居士的长篇鼓词《小八义》里的人物他倒背如流,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期刊
据我了解,吴家现有九口人:老吴太太、大女儿、小女儿、大儿子一家三口、小儿子一家三口。大儿子一家住在城里。小儿子两口子在外省打工,撇下个两岁多的男孩,老吴太太带着。大女儿天生脑瘫,很严重,吃喝拉撒都在炕上,已经四十多年了。小女儿很有出息,留学国外,后来就留在了国外……  我在吴家整整待了一年,除了腰身佝偻的老吴太太、她跌跌撞撞的小孙子和瘫痪在床的大女儿,再没看到别的家庭成员。用老吴太太的话说就是:“
期刊
一阵惊雷过后,漂浮在夜空中的尘埃,连同整个城市的喧嚣,像被春雨洗去一样,城市一下子宁静了下来。  他抬眼望着窗外,正好雨水凝结成了整串水珠,顺着青藤向下滑落,啪嗒啪嗒地摔在窗台上,然后水花四溅。他随口说了一声:“这下粉身碎骨了。”  他坐在监察委的留置室里,呆若木鸡。  面前一沓稿纸,一支笔。此时,他再也没有以往在文件上大笔一挥圈阅文件时的潇洒。这笔和纸,是让他书写“事情经过”的。如何下笔?他陷入
期刊
自从和曹书记攀上亲戚后,老曹特有面子,人也精神起来了。人一有精神,那日子就呼啦啦红火起来了。  老曹原来过的啥日子?用他的话说,是混吃等死或者死了没埋的日子。他不把自己当人,村里人也不把他当人,见了面谁不理谁。倒是那些年轻的有娃娃的女人喜欢喊叫他的名字。喊叫他弄啥呢?吓唬娃娃。——娃娃不听话了,她们喊一声“老曹来了”,不听话的娃娃立马不吵不闹了。偶尔遇上调皮捣蛋不怕他的,老曹也不介意,还会热心快肠
期刊
火狐是一个人的绰号。火狐是长白山神乎其神的动物,不是百精百灵的人,不可能得到这个让人抬举的名号。  长白山十里当比邻、百里算同村,林海茫茫,山水阻隔,没有道路,人们出门或坐马拉爬犁,或者结伴骑马,步行等同玩儿命。汉子们没老婆不怕,没有马,寸步难行。山里边会养马、相马、给马治伤病的人,自然被高看一眼。火狐有一手伺候马的绝活儿,养的马通人气。  他在老林子里开大车店。原木搭的“霸王圈”建在宽敞背风的山
期刊
她不顾劝阻,只身前往碗底村。早上七点出发,坐两小时动车,转三小时汽车,再走个把小时山路,才到碗底村。碗底村原名是什么,已无人记得。村民们只知道,村子很小,指甲盖大的地方,四周缠着山,犹如扒光米饭照见的粗陋碗底。  她后来直接寻到村学校。校长正在给孩子们上课,讲“刻舟求剑”的故事。她站在窗外认真听,眉毛一挑,心想如果是她把剑弄丢了,她会直接跳下河,找剑去。  校长上完课,正准备打口水喝,一眼瞥见教室
期刊
吴医生正给第45号病人号脉时,进来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李乡长。他看了李乡长一眼,算是打招呼。李乡长见他正忙着,自己找个沙发空位挤下去候着,没说话。  吳医生早年曾离家到安徽、浙江等地闯荡,但日子不比在家里好过。至于苦到何种程度,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遇见一高人,高人收留他,还教他学《易经》,学望闻问切。十多年后,吴医生回乡,在家里坐诊,看起了病。吴医生从不出诊,看病讲究先来后到。他每天只放五十个号,
期刊
那年,村里还没通电。腊月过半,连下两场雪,又刮起西北风,天刚擦黑,街上就不见人了。  一盏昏暗的油灯下,长根爹喝了碗玉米面地瓜粥,点燃自卷的喇叭筒烟卷后,又陷入沉默中,唯有唇边的烟卷一亮一熄地闪着猩红。  长根娘斜躺在被窝里,吃力地喝了小半碗粥,就说喝不下。她瞅了瞅正啃着窝头和咸菜的几个孩子,又把眼神转向男人,半是恳求半是催促道:“当家的,要不,再出去问问,看谁家还杀年猪,大过年的,咋也得让孩子们
期刊
一到五月,麦子黄了,豫南平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齐腰深的麦海把田野覆盖了,把村庄包围了,要多辽阔有多辽阔,要多宽广有多宽广,满眼都是金色的麦浪。  一台台收割机在麦海里船一样地游着。  从Y城到县城再乘公交车,下了车,亮子掂着提包走到村口,一台雷沃牌收割机正在路边突突地叫着。看见亮子,收割机的驾驶室里伸出一个脑袋,是杨红旗。杨红旗喊:“亮子,你回来得正好,一会儿就去收你西地里的麦子哩!”说完,杨红旗
期刊
娘当上村长是1987年的秋天。那年,45岁的老村长背负岸上打桐油的木划子下塘起鱼,胸口岔了气,不能下床。娘当时是村妇联主任,见全村群龙无首,就当着镇长的面,主动请缨走马上任。  女人当村长,而且刚生罢孩子,这事放在全镇甚至全县都是亘古未闻。后来我问她:“当初哪来这股心劲儿扶危济困?还是就为了往上爬?”她仰起头,昂扬地说:“为了一双鞋!”我目瞪口呆:“一双鞋就让你敢气吞山河?”她低头一笑:“娘真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