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双能X 线吸收测量法骨密度检查
这是一种利用身体不同组织(矿物质、脂肪等)对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除了检查骨密度外,也可以测量脂肪含量。它比较新和高端,费用不菲,只能在较高级的实验室进行,因此近年来比较受高端体检机构推崇。
对于有流失大量骨质可能性的人,定期进行这种检查是有必要的。但美国家庭医生协会AAFP建议,对大多数70岁以下的男性,65岁以下的女性来说,每年或隔几年做这种检查意义不大。为什么呢?
他们未必有骨质流失,有的话也比较轻微。与其靠检查来关心自己的骨骼,不如在平时定期运动(最好是让骨骼承重的运动,比如快走或负重行走、举重等),补充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将骨质疏松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扫描有辐射,最好避免;轻微骨钙流失的治疗药物有很多副作用,且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们能解决骨质流失的问题。
谁应该做这种检查?
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其他人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也应该跟医生讨论是否接受检查:
曾在一次轻度事故中摔断骨头;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抽烟或大量饮酒,这两者都会加速骨质流失;
体重比较轻;
服用了三个月以上皮质类固醇药物corticosteroid,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用于减少胃酸分泌),某些新型抗抑郁药物;
体内维生素D含量较低。
2 子宫颈抹片检查
这是一种能找到子宫颈处非正常和致癌细胞的细胞学检查,也叫巴氏涂片检查。因为宫颈癌变不完全是肉眼能观察到的,所以美国妇产科学院曾规定,18岁以上或有性活动的美国女性每年应接受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如今的建议是:21岁以下,65岁以上的女性没有必要进行这种检查,即使她们有丰富的性生活。为什么呢?
这些女性患上宫颈癌的几率相当低。对于21岁以下的女性来说,宫颈处的非正常细胞无需治疗也会恢复正常;65岁以上的女性,只要最后一次检查结果是正常的,就无需再检查了。
对于做过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来说,这种检查是多余的。
尽管巴氏涂片技术已经很先进,但检查过程并不太舒服,有可能引发少量出血。检查结果显示的非正常现象,有些自己会痊愈。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一系列后续治疗。
谁应该做这种检查呢?
21至30岁的女性:每三年做一次即可。宫颈癌的发展期是10至20年,所以每年检查意义不大。
30至65岁的女性:美国癌症协会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同时结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Pap可以每五年做一次。
65岁以上女性:你不再需要这种检查。如果你有宫颈癌史,或曾在宫颈处找到癌前病变细胞,或是免疫系统很弱,则应该跟医生讨论是否继续做这种检查。
3 运动心电图
这是检测心脏病风险的一种方法。通常是让你连接上心电图仪后,在健身器上行走或慢跑,观察心脏活动是否有异。如果你有心脏病隐患,比如胸痛、气闷等,或已有过心脏病发病史,这种检查能帮医生评估你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或做出治疗方案。
但美国家庭医生协会(AAFP)建议,如果你身体感觉正常,没有胸痛气闷等现象,进行这种检查前最好三思,为什么呢?
首先,运动心电图检查本身是无害的,但它的结果准确度不高,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如果医生认为你的检查结果不够清晰,可能会引导你进行其他检查,比如冠状动脉造影,这种检查的辐射量相当于做600-800次胸部X光测试。
其次,你也可能因为不理想的检查结果,接受非必要的手术,比如需要对动脉血管进行穿刺的冠状动脉造影术。这种治疗的确挽救过一些生命,但也可能引发心脏病(1%-2%的概率)。对更多人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能达到同样好的效果。
评估患心脏病的风险,有其他更简单经济的方法。AAFP建议至少每年量一次血压,每五年测一次胆固醇值,三至五年量一次血糖。如果这几项指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患心脏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谁应该做这种检查?
先跟医生评估一下你的心脏病隐患,包括性别、年龄、胆固醇、血压,抽烟史等。如果你有胸痛、呼吸急促、心跳不规则、心跳沉重等心脏病征兆,或是曾经患过心脏病,应该做这种检查。另外,如果你有糖尿病或其他容易引发心脏病的病症,而又想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话,先做一下运动心电图检查也是不错的。
4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产物,可能是人体对抗某种癌症所产生的物质,也可能是某些基因物质。除了血液,它们也会在尿液和其他体液中出现。在患上癌症的情况下,这些产物的数值会比正常值高。
但事实是,目前的检测手段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光凭一种或几种标志物的数值,是很难判断癌症是否存在的,必须结合病人病史、身体状况、组织取样活检、扫描成像图等。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建议,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很有限,不应作为广泛体检项目,只应针对已出现癌症病状的或癌症高危患者,作为辅助诊断或判断是否复发的标准之一。所以,普通人在接受这种筛查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几点:
几乎每个人血液内都存在少量肿瘤标志物,所以靠它们的数值是很难诊断出早期癌症的。
只有癌症细胞大量存在时,这些标志物的数值才会变高。
有些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数值从没超出正常水平。
就算肿瘤标志物数值偏高,也不意味着人体内有癌症。
不可能通过某种肿瘤标志物侦查出所有的癌症。
大部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
肿瘤标志物的筛检未必能延长生命。因为癌症治疗方法多半具有侵入性,对身体会造成很大负担,早期发现并开始治疗,未必比完全不治疗要好(比如前列腺癌)。 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筛检项:
前列腺肿瘤标志物(PSA)
PSA筛查也叫摄护腺抗原血液检验,它是专门针对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可以检测到极微小的肿瘤。然而,美国癌症协会不建议将其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癌胚抗原定量(CEA)
CEA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但CEA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不适合做肿瘤普遍筛查的。
甲胎蛋白定量(AFP)
甲种胎儿蛋白可以作为诊断肝癌的重要依据,但AFP对原发性肝癌敏感度只有70%左右,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更差。
癌抗原15-3(CA15-3)
癌抗原15-3在欧美国家通常作为测定原发性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或是术后检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指标,但不能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癌抗原125(CA125)
CA125数值是用来判断妇女卵巢癌是否复发,以及治疗效果如何的一种指标。单凭CA125的数值很难判断是否有卵巢癌。
7 全身肿瘤扫描(PET-CT)
这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X射线断层扫描(CT)两种诊断方式,能同时提供解剖结构信息和生化指标,从而确定肿瘤及其他病灶的精确位置。
PET-CT比较常用于晚期肿瘤复发的确诊、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的诊断。但近年来,它常出现在国内各种高端体检套餐中,号称一次全身扫描就能提前检查各种癌症。
美国斯隆-凯瑟琳纪念中心放射学院的两位研究者曾在2007年在《核医学期刊》发表过一篇报告,提到1994年至1999年间在日本一个健康中心做过PET-CT全身扫描的3165名个体中,只有67名(2.1%)检查出癌症,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误诊,五个人因此接受了毫无必要的手术治疗。报告的结论是:尽管PET-CT在癌症分期和疗效评估上有不错的效果,但完全不适合作为早期癌症筛选的工具。
而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主任Pek-Lan Khong教授等人曾对比研究过三种较主流的PET-CT仪器,结论是:“这种扫描伴随着大量的辐射剂量和癌症的风险,应该在有充分的临床理由后再做,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剂量。
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PET-CT目前的水平还无法探测出所有早期肿瘤病变,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水平并无明显增高,用PET-CT筛查极易漏诊;另外,炎症、结核等一些良性病变也会具有糖代谢的异常摄取,出现假阳性的结果,这会给受检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后续检查费用。
PET-CT对小于5毫米的病灶灵敏度低。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它的效果也不好。因此,许多病人还需要进一步接受CT、MRI甚至B超检查。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也存在盲区,并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
刚做完PET-CT检查的人,是一个潜在的放射源,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孕妇儿童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