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股是个神奇的地方。近两三年沪指持续下跌不止,但据中登公司统计,全国投资人开立证券帐户数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一个亿。在股票供给方面,去年A股集资额(含沪深两市)已经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雄踞全球股市融资老大的位置,今年再破万亿元应无悬念。
企业发行股票融资本身应该不是坏事。关键是融资要对企业、市场和投资人都有利,形成多赢局面。但是这几年证监会拼命甚至疯狂核准发股票,市场下跌不止,熊冠全球,投资人严重套牢及亏损,当然对毫无节制的发股集资天怒人怨。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居民的投资意愿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拿着自己血汗钱去支持上市公司搞发展和建设的中小投资人,当然不会如那些学者和媒体这般斯文。他们直斥证监会在A股推行“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策略,断送了A股2009年刚要起步的大牛市,把A股变成全球最熊的市场,望国务院给证监会做结扎手术。网络上还流行着一个戏谑微博:
“中国股市产后大出血,家人拨打120(医院急救号码),急救车呼啸而来。护士一下车便给中国股市臂上插针抽血,抽了一袋又一袋。家人惊呼,你干什么?120说,集资呀。家人说,人都快死了,还抽血?120说,死不死我不管,我只管抽血。家人问,你是120吗?护士说,是,中国股市归120血库管辖”。
美国股市200多年来才上市了3600只股份,但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飙升到2530家,可见其大跃进般的超常速度何等之快。况且目前这种超速发展势头,没有任何要减缓的意味。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两件事:
一、邓小平当年说过,检验一件事情好与不好,要用是否三个“有利于”。如果A股融资疯狂大跃进不利于市场、不利于投资人,就可见这种大跃进的好与不好。
二、20多年前,当时有的观点直指内地搞股市是复辟资本主义,该观点曾经严重妨碍过A股初期的发展进程,如今早已销声匿迹。看来左倾的东西,还是要有一点,否则谁才能够遏制这种融资的疯狂呢?
对于A股宏观定位性的评价,从来都是莫衷一是,但又泾渭分明的分为官员和民间两大阵营。简而言之,证监官员从来都是对A股大唱赞歌,尤其是对A股以“规模”而论,自豪得无以复加。因为在过去20年的“弹指一挥间”,就从初期纠缠不清的“姓资姓社”之争,一跃而成为全球的老二,仅次于华尔街,更是把日德英法等老牌先进市场抛在身后。
因为此事关乎他们的政绩,是其或许可以加官进爵的“敲门砖”和“垫脚石”,所以他们要拼命的唱好并借题发挥。这种不寻常、也不可思议的举动,应该还含有另外一层不便明言的含义,那就是通过“王婆卖瓜”,为他们一系列相当罕有的奇怪做法、贴上正确及无需改正的“标签”。
以股票IPO和其后的增发为例,按照证监会某官员自己的话来讲,全球股市仅仅只剩下上海、深圳两家证交所,还在顽固的实行所谓“核准制”,即实际上的审批制,此外再也找不出第三家。
此处有一个很明显的“潜台词”,那就是这样一个遭到万人诟病的落后发行制度,居然可以把A股打造成全球第二,阁下怎么能够说A股的“核准制”有错误呢?按照官方的逻辑,制度好,才会有好的结果。反之亦然,结果好,可以反衬制度好。能够产生这么好的股市,谁人又能否定“核准制”的正确与完美呢?
在A股的历史上,股票发行、尤其是无休无止的扩容,从来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又长期争论不休的大是大非问题。每每到了政策“救市”,官方都是拿“暂停新股发行”作为诱饵和说辞,过后又无休无止的IPO,投资人则在这种没有结尾的愚人游戏中,不自觉又迫不得已地玩下去。
企业发行股票融资本身应该不是坏事。关键是融资要对企业、市场和投资人都有利,形成多赢局面。但是这几年证监会拼命甚至疯狂核准发股票,市场下跌不止,熊冠全球,投资人严重套牢及亏损,当然对毫无节制的发股集资天怒人怨。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居民的投资意愿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拿着自己血汗钱去支持上市公司搞发展和建设的中小投资人,当然不会如那些学者和媒体这般斯文。他们直斥证监会在A股推行“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策略,断送了A股2009年刚要起步的大牛市,把A股变成全球最熊的市场,望国务院给证监会做结扎手术。网络上还流行着一个戏谑微博:
“中国股市产后大出血,家人拨打120(医院急救号码),急救车呼啸而来。护士一下车便给中国股市臂上插针抽血,抽了一袋又一袋。家人惊呼,你干什么?120说,集资呀。家人说,人都快死了,还抽血?120说,死不死我不管,我只管抽血。家人问,你是120吗?护士说,是,中国股市归120血库管辖”。
美国股市200多年来才上市了3600只股份,但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飙升到2530家,可见其大跃进般的超常速度何等之快。况且目前这种超速发展势头,没有任何要减缓的意味。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两件事:
一、邓小平当年说过,检验一件事情好与不好,要用是否三个“有利于”。如果A股融资疯狂大跃进不利于市场、不利于投资人,就可见这种大跃进的好与不好。
二、20多年前,当时有的观点直指内地搞股市是复辟资本主义,该观点曾经严重妨碍过A股初期的发展进程,如今早已销声匿迹。看来左倾的东西,还是要有一点,否则谁才能够遏制这种融资的疯狂呢?
对于A股宏观定位性的评价,从来都是莫衷一是,但又泾渭分明的分为官员和民间两大阵营。简而言之,证监官员从来都是对A股大唱赞歌,尤其是对A股以“规模”而论,自豪得无以复加。因为在过去20年的“弹指一挥间”,就从初期纠缠不清的“姓资姓社”之争,一跃而成为全球的老二,仅次于华尔街,更是把日德英法等老牌先进市场抛在身后。
因为此事关乎他们的政绩,是其或许可以加官进爵的“敲门砖”和“垫脚石”,所以他们要拼命的唱好并借题发挥。这种不寻常、也不可思议的举动,应该还含有另外一层不便明言的含义,那就是通过“王婆卖瓜”,为他们一系列相当罕有的奇怪做法、贴上正确及无需改正的“标签”。
以股票IPO和其后的增发为例,按照证监会某官员自己的话来讲,全球股市仅仅只剩下上海、深圳两家证交所,还在顽固的实行所谓“核准制”,即实际上的审批制,此外再也找不出第三家。
此处有一个很明显的“潜台词”,那就是这样一个遭到万人诟病的落后发行制度,居然可以把A股打造成全球第二,阁下怎么能够说A股的“核准制”有错误呢?按照官方的逻辑,制度好,才会有好的结果。反之亦然,结果好,可以反衬制度好。能够产生这么好的股市,谁人又能否定“核准制”的正确与完美呢?
在A股的历史上,股票发行、尤其是无休无止的扩容,从来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又长期争论不休的大是大非问题。每每到了政策“救市”,官方都是拿“暂停新股发行”作为诱饵和说辞,过后又无休无止的IPO,投资人则在这种没有结尾的愚人游戏中,不自觉又迫不得已地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