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的科举与堪舆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明清两朝科举与堪舆兴盛起来,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二者,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形成了靠堪舆获取科举功名的病态现象。本文从《儒林外史》中分析小说所反映清代社会对堪舆的接受,批判世俗过度依赖堪舆进行科举的病态行为。
  【关键词】 科举;堪舆;《儒林外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4-02
  一、科举与堪舆的联系
  科举与堪舆纠缠发展的关系源于儒与道的冲突融合,二者兴衰有着时间上的巧合,在明清时期盛行于社会中。堪舆不仅与《易》《礼》等儒家经典有密切的联系,在孝、礼传统道德之间也有深刻的体现。
  《易》为儒家经典,孔子对《易》有高度的肯定,为阐释《易经》作《易传》,因而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的学子们对《易》均有涉猎。以堪舆为主的多为知识分子,其主要缘由是学子读书识字,《易》中晦涩难解之词可以通过他们的解释为百姓所接受,所以有秀才将“看风水”作为谋生手段。而堪舆与《易》的结合源于“阴阳”,二者根本理论皆从“阴阳”发展出来,概念与起源上有一定重合,在阐释过程中往往互相借鉴,于是堪舆后期发展与儒、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梼机闲评》中“江右星家”白太始,出场时称为“秀士”,却衣着道袍,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了堪舆似儒又似道的社会概念。
  堪舆与“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郑玄《春官宗伯第三》注云:“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堪舆在周礼中主要应用于祭祀和丧葬,《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周礼对于丧葬礼节有着详细又严格的规定,同时设立了“冢人”“墓大夫”官职,司“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之职,即勘探位置极佳的墓地进行下葬。后期堪舆的功能分化,在勘探地理、定穴吉凶与卜筮的功能上持续发展,清朝六部中的礼部与钦天监都是继承堪舆职能的国家机构,另有钦天监专设官员职守风水事宜。《大清会典》载:“凡相度风水……钦天监委官……诹吉兴工,典至重也。”除了钦天监营造工程堪舆记录在内,户部的舆图,礼部的仪式、祭器、簿,钦天监的天体图等,皆绘图成编,称“会典图”,一并记录在其中,堪舆之于皇室有统治之根本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孝”与“礼”的道德标准让百姓将丧葬仪式与个人名誉绑定在一起,“事死者,如事生”的思想让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士子们将对父母的“孝”体现着重在葬礼上:侍奉父母固然是“孝”的体现,而风光的葬礼亦是张扬自己“孝”的途径。葬礼最重要的是入葬位置的选择,《儒林外史》中五河县余大先生说:“敝邑最重这一件事。人家因寻地艰难,每每耽误着先人不能就葬。”康熙《全椒志·风俗志》有:“古礼:‘行葬有定期,近惑风水,因循弃置,仁人孝子,可勿念乎。’”孝、礼的传统道德在社会上的体现具有一致性,孝既是为人的礼数,也是维护人伦道德的礼法,孝与不孝是衡量守礼与废礼的重要标准之一。堪舆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才为社会所接受。
  二、科举与堪舆之“立”
  科举与堪舆关系的巩固源于官方对民间堪舆的默许,加之世俗对堪舆的接纳和统治者对堪舆的依赖,上行下效,大兴堪舆之风,从而对科举产生了深刻影响。
  自堪舆出现始,其目的就是为巩固统治者的地位与权力,郭璞提出的“风水”概念,实质上是对堪舆进行了合理的阐释。自古以来,统治者对于堪舆信赖不已,皇宫皇陵的选址建造与祭典布置皆须看过风水,若有疏漏,影响的是国家的气运。明清时期科举大盛,“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五读书”的思想让科举中第的兴衰与本地风水结合起来,官府为了当地科举人才辈出,进行风水改造。赣州府学进行了三次搬迁,“以为地有不利,而有司惮难,莫之能改……始迁之岁,诸生名乡荐者二人,明年进士及第一人。”①县志所记载,官方因风水问题而迁地,实为误导民众进行堪舆活动,以求得科举及第。官方尚且因科举之事兴堪舆之法,如何能约束百姓远离堪舆之术。
  吴敬梓所在的吴氏家族亦为科举世家,县志载:“全椒吴氏兄弟同胞五人,其四皆进士。”因吴谦曾请人看过风水,所以吴家科举才能繁盛,被认为科举与堪舆有关。吴氏兄弟中舉与吴家笃学的家风和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在世人眼中功劳归于堪舆之术,而吴家也未曾澄清。因此在早年间,吴敬梓受此风气影响,认为功名不遂与堪舆之事颇有联系,在焦灼的心态下寄希望于堪舆之上,这在他早期所写的文章中可见一斑。
  堪舆之说自唐渐入民间,经过数百年的应用与流传已在民心中有了根基,随着科举压力的增大,堪舆一说愈发根深蒂固。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体现最深刻,《聊斋志异》中《堪舆》一文,虽然讽刺兄弟二人背离孝悌之道,但对于嫂娣寻得宝地,使后代出了武孝廉一事并不否认。蒲松龄在堪舆一事上表现出极大兴趣,他所写故事中不乏以堪舆卜筮之术害人的例子,但也肯定了堪舆可以救世人于苦难的有利作用。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少时受家风世风之影响,亦相信求得风水宝地来安葬父母,可使自己求得功名,福荫后人。他《文木山房集》中有“未卜牛眠”一句,是因为未寻得风水宝地合葬父母,可见世俗对堪舆深信不疑。堪舆术本身并不祸乱社会,其理论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颇有效果,圣人堪舆是以孝为先,功利若能取得亦是两全其美,小人堪舆则以功利为先,并非纯孝。迷信堪舆实则误导科举走向衰败,清代小说家既受堪舆的熏陶又深受迷信之害,因此小说作者对于堪舆一事的态度常有游离。
  三、科举与堪舆之“破”
  迷信堪舆一事并非人人都浑浑噩噩地效仿,也有从迷信中清醒的人对大兴堪舆科举一事进行反抗,将堪舆与科举剥离开来,正视堪舆的作用。
  (一)学子为科举中举因堪舆停葬   如果说葬礼举办的隆重,远盛于对父母生前的孝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那么为了中科举而停丧或者迁葬则成为一种近乎极端的病态行为。《聊斋志异》有《堪舆》一文,两兄弟因为葬地意见不合,直接歧路停灵,“因止不葬,鸠工构庐”,最后成了一个村落。直至兄弟逝世,家中妇人重归于好,不仅寻得风水宝地,葬此地“发一武孝廉”,作者后接评论“负气相争,委柩路侧,其于孝弟之道不讲,奈何以地理福儿孙哉!”已然点明靠葬地福荫后代实则荒谬之举,即便如此,为了功名之利停葬之事仍然层出不穷。《儒林外史》中范进因“山向不利”而推迟了范母的入葬时间,并“费用尚在不敷”。范进中举后,更注重自己的名誉,想为母亲举行盛大葬礼以显孝心,当张敬斋问询此事时,范进以“今年山向不利,只好来秋举行”之由,停灵许久才将母亲安葬。同样停灵的余氏兄弟,兄弟二人得到钱财之后立刻准备安葬父母。但两人所反映的人物特点有所不同,余氏兄弟富有义气,而范进后来却不顾丁忧,脱了孝服去见知县,表面上恪尽孝道,实则是彻头彻尾的伪孝,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令人耻笑。这也与吴敬梓的个人经历有关,早年将自己未取得功名视为不孝,“劬劳慈母,野屋荒棺抛露久。(《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而后他意识到,孝与礼其实与功名并无关系,对于堪舆一说就放宽了心思,一心纯孝。
  (二)讽刺小说对科举中迷信堪舆的否认和批判
  清代科举对堪舆的病态迷信来源于社会多种因素,科举道路的狭隘、有心人的误导利用以及官方的放任。科举给寒门士子提供了跃龙门的渠道,但同时也让平民有了“摆脱贫困与平民地位只能科考”的心理,科举成为了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的治国救世的责任。《儒林外史》马二先生就言:“人在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因而苦读书的寒门学子一生科考,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如范进周生一般步入中老年才得以中举的人比比皆是。
  如此艰难的晋升途径,让百姓不得不转向其他的途径,“施二先生……不曾中,都是太夫人的地葬的不好……终日商议迁坟,外面又相与了多少风水”。学子科举不第也罢,却不乏有心人将科举不第的原因归结为堪舆之上,为久试不第的郁郁找了一个突破口。秀才苦读的精力转向堪舆,期盼通过迁坟名利双收,马二 一见聚众请仙便联想到功名上去,因而在小说开篇,王冕之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实则是吴敬梓晚年终于醒悟科举之弊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过于极端的取士途径使得堪舆的迷信愈发浓重。
  因迷信堪舆之举,清朝官方并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弊端。《大清例律》明确禁止因风水而改迁祖先墓葬的行为,“凡愚民惑于风水……若有故而以礼迁葬仍照律勿论”。只是收效甚微,反而引起“停葬”的陋习。《镜花缘》中有君子国两宰辅论科举时弊,“今以阴地,意欲挽回造化,别有希冀,岂非缘木求鱼?”对于迷信通过堪舆来求得功名的现象,唯有清醒的“君子”可以反思、批判世人的无知愚昧。
  明清时期盛行的堪舆实则是因为越来越严峻的科举取士制度,本用于住宅喪葬的选址,却因与科举挂钩,成为了士子获取功名的手段。因而在科举逐渐极端化的清代,堪舆随之兴盛起来,导致堪舆被夸大了效果,成为一种迷信。吴敬梓通过小说抨击了社会病态,但却没能脱离传统社会的限制,虽有反抗斗争之音,却淹没在对于科举的追求之中。
  注释:
  ①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第71-76页。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韩爱娜.《儒林外史》礼俗描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蔡国梁.《聊斋》反映的清初民俗[J].社会科学辑刊,1984,(3).
  [5]陈文丽.论《儒林外史》中士人“惑于风水”之说[J].青年文学家,2012,(15):16-18.
其他文献
【摘要】 《诗经》作为上古诗歌有着传授知识的功能,实用性是《诗经》传习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在《国风》和《雅》《颂》类诗歌中对于相同种类事物的记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与先秦时期的教育观念直接相关。  【关键词】 《诗经》;祭祀诗;实用性;传授知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07-02  祭祀诗是《诗经》中比较特殊的一
期刊
【摘要】 《卡斯特桥市长》着眼于下层阶级,特别是对农民阶级生活历程变迁的描写。哈代抓住时代带给旧式农村的打击,企图在文学中建构一个旧式的、理想的“世外桃源”,在期望破灭后,哈代以更为冷静的笔触书写农民阶级命运沉浮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方面是对农下层阶级的怜悯和同情,另一方面又有期望农民改变命运的愿望,蕴含了哈代对待资本主义、对待社会发展、对待下层人民的两重性。  【关键词】 《卡斯特桥市长》;下层阶
期刊
【摘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常态化主题党日活动时,主要有主题不明确、走過场、形式单一、党支部管理缺位等四个问题,为保障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笔者探索“互联网+”视域下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新姿态,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实现跨地域的主题党日活动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性,让党日活动面容焕然一新;利用互联网的互通性,推动“信息化三联体系”主题党日的开展。  【关键词】 互联网+;主题党日活动;
期刊
【摘要】 罗伯—格里耶是20世纪后半叶法国新小说派的领袖人物。本文以其代表作《嫉妒》为例,浅析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创作特色。小说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对嫉妒进行了纯粹、客观的描写,体现了一种“物化”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嫉妒这种强烈的人类情感,开辟了现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新途径。本文从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观、放逐心理和“物化” 的心灵小说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小说;《嫉妒》;放逐心理  
期刊
【摘要】 对于理雅各(James Legge)和辜鸿铭的《论语》翻译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理雅各和辜鸿铭对于《论语》的翻译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语言表述。本文着重探讨两位译者在翻译《论语》时主要的目的、两篇译文的显化程度以及目的和显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在了解翻译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两版译文的显化现象,致力于探讨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希望能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以及其他类型翻译文本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关
期刊
【摘要】 英国印度裔著名作家维·苏·奈保尔在195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引起了文学界广泛反响与热烈讨论。这部小说作为维·苏·奈保尔早期描写特立尼达的家乡小说之一,在写作上呈现出鲜明的飞散特征。本文将以单元人物生活中出现的“转折”为切入点,从人物形象、女性角色和双重叙事视角三个方面分析《米格尔街》小说的飞散特征,深刻把握小说的思想主旨与深远借鉴意义。  【关键词】 《米格尔街》;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 《林家铺子》是茅盾先生小说创作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不仅是因为行文风格和写作技巧,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和艺术价值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本文从多角度入手,剖析这部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林家铺子》;故事结构;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2-02  《林家铺子》诞生于1932
期刊
【摘要】 海子的一部分短诗如《活在珍贵的人间》《历史》和《重建家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雅明谈到的“自然史”的观念。本雅明反对宗教的救赎历史观,试图将人类社会重新放到自然中去,客观地重新认识世界历史进程,寻觅并书写一个自然发展的而非主观臆断的历史。海子在他的诗歌中赋予了人类与自然物同等的性质,他书写的历史是在其自然史观的指导下重写的历史,他眼中的家园是人类与自然和解之后重建的家园。诗人在此推翻了人
期刊
【摘要】 德国小说《生死朗读》以其富有争议的思想内涵和作者施林克深厚的文学造诣成为当代文坛的一枝奇葩,更是通过电影改编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作品以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从道德与法律、审判与宽恕、反思与成长、朗读与尊严等多个维度考量人性,体现了对于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本文拟从代际集体记忆传递的角度探究战争对于民族身份自我认同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历史疼痛的桎梏下,完成迷失身份的找寻和集体记忆的重塑。  【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中国当代戏剧作品的实例入手,从崇高、沉郁、荒诞、悲剧等审美范畴出发,分析戏剧作品如何体现出审美意识及美学品格,并提出研究中国当代的戏剧作品审美意识,需要结合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出发,从戏剧文本、导演手法、人物塑造、舞台布景等角度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以起到透过特征表象分析审美意识实质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当代戏剧;审美范畴;实例;美学品格  【中图分类号】J892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