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此无意加入各路大师对指数点位、各种具体投资品价位、甚至是走势曲线的“竞猜”游戏,只是对股市、固定收益、房价、海外投资等大家关心的热门投资主题作一些前瞻性的、长期的、方向性的判断,把可测的与不可测的都一一列出,并提出一些具体策略供参考。
股票二级市场,建议“勇于不参与”
A股对于境内投资者而言,貌似是门槛最低而又有机会获得高回报的投资途径,但实际上是多数参与者亏多赢少的伤心地。
看了一下林林总总的关于2016主流投资策略报告,基调几乎一致:慢牛。给出的上证目标普遍设在4000-5000点之间。
在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请投资者再看看以往的“点位竞猜”与实际答案的距离:在2007初普遍预测上证指数的极限在4000--4500点之间;而实际2007的最高点为6124点,远超预期。2008年初万点论大有市场。然而,上证指数却单边向下调整到1664点……往后几年普遍预测股市将呈“窄幅区间震荡上行之势”,而我们看到的股市却都是“宽幅震荡下行”!今年的过山车行情,更是没有一路大神在年初时“蒙对”。主流的一致预测,往往都是失准的,这次会例外?
对于A股在新的一年的具体走势,敝人认为掌握在拥有2万多亿流通市值的国家队手里,除非能直接与国家队随时作“热线沟通”,否则,还是忘了预测吧。不会靠谱的!
那么,长期的方向性趋势如何?别忘了从估值上看A股普遍还是很高。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根据海通证券的相关数据:截至12月10日,所有A股的市盈率中位数为99倍,其中主板的市盈率中位数是85倍,中小板为96倍,创业板为121倍。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板市盈率达到143倍左右,与创业板一样奇高,且亏损面在扩大。平均市盈率在100倍意味着,投资人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试想,如果是投资,有哪位会愿意做这样的买卖?其实,有时离市场太近,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敝人对A股投资的建议就是“勇于不参与”。不少人肯定问,参与投入要有勇气,难道观望也要有勇气么? 当然,克服自己人性的贪婪,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不信,想想自己面对上下奔腾的股市能观望多久而不动手吧,一周?一个月?能做到一年以上“眼看手勿动”的投资者估计如大熊猫一样稀有。
股市的谚语说得好:“高手死于抄底。”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等便宜才是机会的道理,但高手们往往是经不起诱惑而动手过早,而且动手频繁,结果……
A股真正的趋势性投资机会,几年才有一次;去年刚有过了一次,下次要耐心等了。建议奋战其中的投资者,放弃此赚彼赔的短期炒作零和游戏吧。尽管真正好的企业是可以帮助投资者长期穿越牛熊的,但是,在普遍泡沫的A股二级市场要找到这样的标的,需要的是一般投资人难以具备的慧眼和研究能力。
房市投资,坐看风云涌
如果问过去十年国内能为投资人带来最佳回报的投资品是什么?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答是大城市的房子。然而,近期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楼市冰火两重天现象明显,三线以下城市库存压力山大,但一线城市涨势依然凌厉。
理性一点分析就知道,人口的结构的改变以及房子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在将来的十年又或是更长的时期是难以简单重演过去十年的辉煌历史了。
对于直到现在依然持续上涨的一线城市房价,敝人没有预测何时是拐点的水晶球,但只想告诉大家“世界上从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品”这样一个不变的真理。香港市民曾经认为房价只涨不跌、东京人也曾经如此、美国人亦同样……结果,他们最终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房价大跌的洗礼。我们可能是个例外吗?我们不是地球人?
具体策略上,对于自住房,是不需要择时,买得起就买好了,因为房价涨跌是不影响居住质量的。前提是,您负担得起。如果还可以选择,那就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吧。因为根据古今中外的经验,大城市核心地段更能保值。
至于投资买房?建议免了吧,投资的租金回报率非常低,连通胀都跑不赢,还不考虑折旧了。
固定收益理财,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直以来,以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第三方产品、线下P2P等各类中国特色的固定收益投资品一直被认为是投资人战胜通胀的神器。而且,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保护下,高收益而低风险成为国内固定收益产品的主要卖点。
然而,去年来泛亚、e租宝等平台号称能做到“安全与高收益兼顾”的打着互联网“高收益理财”幌子的平台纷纷出事,而银行等可靠的平台提供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明显下降。
敝人认为“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是否会被打破(基于监管者的勇气与魄力)不可预测。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利率的走低,较为可靠的固定收益产品(相当于成熟市场的投资级别债券)的收益率继续下降是可以预见的,而收益率高的类固定收益(相当于垃圾债)的违约率会进一步上升也是必然的。
至于固定收益“理财”方面具体的投资策略建议就因投资者而异了。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是时候把回报的预期降下来了,因为高收益是一定伴随着高风险的。而对于能承担风险的投资者,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垃圾债”投资的应循原则。
风投和创投,相约在春天
我国的宏观经济虽面临挑战,但向上的大趋势不改。国内制造业相对疲弱,但消费行业非常旺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在为“稳增长”作不懈努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作为一个还在“发展中”阶段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业经营机会依然无限。同时,股票二级市场的普遍高估值,真正最终得益的是创业者和在上市前不同阶段参与的风投和创投。股市高估值对风投和创投来说意味着在退出时的丰厚回报。
而且,已在实质上实现“注册制”的新三板、即将推出的科创板、还有其他在酝酿中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为创投和风投的退出提供更多的渠道。
海外投资,先人一步
去年,人民币结束了对美元的10年上升趋势,随着美元利率的上行和人民币利率的下行,美元的强势基本可以确定。因此海外投资获得相对较高回报的确定性非常高。近期市场尽管出现了一些局部噪音(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等),但美国经济复苏较为稳固,就业情况相对乐观(美联储已开始收紧周期了)、公司业绩随全球复苏而明显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足、通胀的脚步离欧美等经济体尚远等有利因素将是市场继续上行的支持力。
一些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已经复苏。中国等新兴市场房价高涨后的溢出效应(投资者们开始被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地产的性价比吸引而前往“抢购”)对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会有进一步的支持。海外投资如配合家庭财富规划、子女海外教育规划一并考虑,则可一举多得。
海外投资并不如国内投资者想象的复杂。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海外投资的通道也将越来越宽,将来国内资金大量走向全球进行投资与配置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现在走出去可以说是把握了先机的。试想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的一部分资金今后逐步配置全球,这规模有多大?先人一步者获益的潜力巨大。
最后,有必要提醒一下:上一轮的低谷是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危机已经过去7年了,下一次危机何时来?是否有低谷的“7年之痒”?在市场经济中,周期的高潮与低谷不可避免,下一轮低谷就像四季中的冬天一样肯定会来,只是具体时刻不确定。为应对下一轮的颠簸,建议增厚安全垫子,系紧安全带。落到实处就是,根据个人的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合理的回报预期,减少风险资产,增持高流动性的低风险资产,并作好资产的全球配置。以期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以多元化投资来规避风险。
(作者为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
股票二级市场,建议“勇于不参与”
A股对于境内投资者而言,貌似是门槛最低而又有机会获得高回报的投资途径,但实际上是多数参与者亏多赢少的伤心地。
看了一下林林总总的关于2016主流投资策略报告,基调几乎一致:慢牛。给出的上证目标普遍设在4000-5000点之间。
在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请投资者再看看以往的“点位竞猜”与实际答案的距离:在2007初普遍预测上证指数的极限在4000--4500点之间;而实际2007的最高点为6124点,远超预期。2008年初万点论大有市场。然而,上证指数却单边向下调整到1664点……往后几年普遍预测股市将呈“窄幅区间震荡上行之势”,而我们看到的股市却都是“宽幅震荡下行”!今年的过山车行情,更是没有一路大神在年初时“蒙对”。主流的一致预测,往往都是失准的,这次会例外?
对于A股在新的一年的具体走势,敝人认为掌握在拥有2万多亿流通市值的国家队手里,除非能直接与国家队随时作“热线沟通”,否则,还是忘了预测吧。不会靠谱的!
那么,长期的方向性趋势如何?别忘了从估值上看A股普遍还是很高。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根据海通证券的相关数据:截至12月10日,所有A股的市盈率中位数为99倍,其中主板的市盈率中位数是85倍,中小板为96倍,创业板为121倍。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板市盈率达到143倍左右,与创业板一样奇高,且亏损面在扩大。平均市盈率在100倍意味着,投资人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试想,如果是投资,有哪位会愿意做这样的买卖?其实,有时离市场太近,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敝人对A股投资的建议就是“勇于不参与”。不少人肯定问,参与投入要有勇气,难道观望也要有勇气么? 当然,克服自己人性的贪婪,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不信,想想自己面对上下奔腾的股市能观望多久而不动手吧,一周?一个月?能做到一年以上“眼看手勿动”的投资者估计如大熊猫一样稀有。
股市的谚语说得好:“高手死于抄底。”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等便宜才是机会的道理,但高手们往往是经不起诱惑而动手过早,而且动手频繁,结果……
A股真正的趋势性投资机会,几年才有一次;去年刚有过了一次,下次要耐心等了。建议奋战其中的投资者,放弃此赚彼赔的短期炒作零和游戏吧。尽管真正好的企业是可以帮助投资者长期穿越牛熊的,但是,在普遍泡沫的A股二级市场要找到这样的标的,需要的是一般投资人难以具备的慧眼和研究能力。
房市投资,坐看风云涌
如果问过去十年国内能为投资人带来最佳回报的投资品是什么?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答是大城市的房子。然而,近期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楼市冰火两重天现象明显,三线以下城市库存压力山大,但一线城市涨势依然凌厉。
理性一点分析就知道,人口的结构的改变以及房子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在将来的十年又或是更长的时期是难以简单重演过去十年的辉煌历史了。
对于直到现在依然持续上涨的一线城市房价,敝人没有预测何时是拐点的水晶球,但只想告诉大家“世界上从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品”这样一个不变的真理。香港市民曾经认为房价只涨不跌、东京人也曾经如此、美国人亦同样……结果,他们最终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房价大跌的洗礼。我们可能是个例外吗?我们不是地球人?
具体策略上,对于自住房,是不需要择时,买得起就买好了,因为房价涨跌是不影响居住质量的。前提是,您负担得起。如果还可以选择,那就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吧。因为根据古今中外的经验,大城市核心地段更能保值。
至于投资买房?建议免了吧,投资的租金回报率非常低,连通胀都跑不赢,还不考虑折旧了。
固定收益理财,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直以来,以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第三方产品、线下P2P等各类中国特色的固定收益投资品一直被认为是投资人战胜通胀的神器。而且,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保护下,高收益而低风险成为国内固定收益产品的主要卖点。
然而,去年来泛亚、e租宝等平台号称能做到“安全与高收益兼顾”的打着互联网“高收益理财”幌子的平台纷纷出事,而银行等可靠的平台提供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明显下降。
敝人认为“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是否会被打破(基于监管者的勇气与魄力)不可预测。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利率的走低,较为可靠的固定收益产品(相当于成熟市场的投资级别债券)的收益率继续下降是可以预见的,而收益率高的类固定收益(相当于垃圾债)的违约率会进一步上升也是必然的。
至于固定收益“理财”方面具体的投资策略建议就因投资者而异了。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是时候把回报的预期降下来了,因为高收益是一定伴随着高风险的。而对于能承担风险的投资者,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垃圾债”投资的应循原则。
风投和创投,相约在春天
我国的宏观经济虽面临挑战,但向上的大趋势不改。国内制造业相对疲弱,但消费行业非常旺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在为“稳增长”作不懈努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作为一个还在“发展中”阶段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业经营机会依然无限。同时,股票二级市场的普遍高估值,真正最终得益的是创业者和在上市前不同阶段参与的风投和创投。股市高估值对风投和创投来说意味着在退出时的丰厚回报。
而且,已在实质上实现“注册制”的新三板、即将推出的科创板、还有其他在酝酿中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为创投和风投的退出提供更多的渠道。
海外投资,先人一步
去年,人民币结束了对美元的10年上升趋势,随着美元利率的上行和人民币利率的下行,美元的强势基本可以确定。因此海外投资获得相对较高回报的确定性非常高。近期市场尽管出现了一些局部噪音(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等),但美国经济复苏较为稳固,就业情况相对乐观(美联储已开始收紧周期了)、公司业绩随全球复苏而明显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足、通胀的脚步离欧美等经济体尚远等有利因素将是市场继续上行的支持力。
一些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已经复苏。中国等新兴市场房价高涨后的溢出效应(投资者们开始被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地产的性价比吸引而前往“抢购”)对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会有进一步的支持。海外投资如配合家庭财富规划、子女海外教育规划一并考虑,则可一举多得。
海外投资并不如国内投资者想象的复杂。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海外投资的通道也将越来越宽,将来国内资金大量走向全球进行投资与配置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现在走出去可以说是把握了先机的。试想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的一部分资金今后逐步配置全球,这规模有多大?先人一步者获益的潜力巨大。
最后,有必要提醒一下:上一轮的低谷是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危机已经过去7年了,下一次危机何时来?是否有低谷的“7年之痒”?在市场经济中,周期的高潮与低谷不可避免,下一轮低谷就像四季中的冬天一样肯定会来,只是具体时刻不确定。为应对下一轮的颠簸,建议增厚安全垫子,系紧安全带。落到实处就是,根据个人的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合理的回报预期,减少风险资产,增持高流动性的低风险资产,并作好资产的全球配置。以期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以多元化投资来规避风险。
(作者为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