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强调,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这正是以系统观念谋划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体现。
  科技创新系统主要由要素资源和创新环境两个子系统组成。要素资源子系统由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技术知识等内部要素,以及要素配置结构和促进要素效用整体最大化的机制组成;创新环境子系统包括政策及制度供给、科技管理体制、历史传统、社会创新氛围、企业创新文化、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开放与合作等外部要素,以及促进要素资源子系统顺畅发挥作用的要素配置结构和促进该结构稳定发挥作用的机制组成。科技创新系统的效能主要表现为,接受外部经济社会系统需求信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通力协作,对需求信息再加工再创造,产出科技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信息反馈到经济社会系统,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发挥好科技创新系统效能的关键在于创新环境和要素资源两个子系统能否嵌合。一是科技创新系统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到经济社会系统的需求信息,进而驱动科技创新系统朝着效能发挥的方向演化和运作;二是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要强化有机衔接与联系,保持系统内外部结构和秩序的相对稳定;三是经济社会系统要能够快速、顺畅、准确地从科技创新系统得到最新的创新成果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系统观念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就是要优化创新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资源子系统的结构与机制,优化科技政策供给,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着力打通经济需求信息和科技创新产出的双向传输通道。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确科技发展战略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科技工作全局,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明确科技发展战略定位。要把科技创新系统的效能和价值,更好地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上,体现在为人民谋福祉上。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指导方针,要面向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共同目标,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进人民福祉,确保科技引擎作用和核心作用的发挥。
  破解政策分散问题,优化创新环境子系统。优化创新环境子系统,关键是科学建立和实施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提高科技创新系统的产出效用。要坚持系统观念,审视现有创新环境子系统,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促进政策有机衔接为导向,面向科技创新的制度需求,以联动集成的运行机制实现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子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驱动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的制度配套衔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是多项改革创新的集成推进,而不是某一项改革创新的单独行进。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当中,一项改革创新的推进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对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的配套和衔接要求非常高。因此,要通过打造多部门联动的“多制一体”集成,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制度创新,发挥科技体制机制的正向作用。二是建立激励性的工作联动机制。党委和政府作为统筹工作联动机制的动力源,要坚持将科技创新纳入政府年终工作考核,赋予各部门单位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中的自主权,建立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确保体制机制问题能及时反馈和得到相关部门协调帮助。三是通过建立纵横结合的工作互动联席机制,配套统筹专项资金,激励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中统筹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统筹部门有权、有钱来统筹,职能部门有动力、有义务来配合统筹,从而形成具有激励性的上下互动、左右互达的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联动机制。
  破解配置不优问题,优化要素资源子系统。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等内部要素,通过内部结构和秩序而有机衔接,进而高效顺畅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技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发挥科技创新系统效用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要把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子系统作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出发点。一是增加科技创新要素的供给。要通过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创新主体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变化,动态及时优化整合技术和人财物等要素,瞄准社会创新要素资源和产业资源,不断提升主体创新活力。二是以一致性创新理念引领创新方向。一致性的创新理念可以汇聚各方资源要素,凝聚成强大的创新动力,确保正确的创新方向,从而使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进行。要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间达成一致性的创新理念,调动各方参与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注重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可持续性和示范效应的可持续拓展。三要促进创新要素“聚变”。创新要素不是简单的“聚合”,而是要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投入到科技创新系统的各要素要有一个从“聚合”到“聚变”的过程。科技创新载体具有实现“聚变”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载体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其技术来源的禀赋优势,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则为企业技术创新贡献技术和创新人才,形成系统内的要素关联效应。此外,科技创新载体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形成要素整合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满足企业与企业间对接合作的需求,提高产学研联合创新、产学研顺畅对接能力,以及以产学研为纽带的产业链协作能力,形成有利于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破解阻碍产业升级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破解管控粗放问题,优化创新风控管理。从全社会科技创新系统上看,科技创新应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品设计与制造、商品推广等四个环节。其中“科学发现”一般属于基础科学,“技术发明”和“产品设计与制造”属于技术范畴,“商品推广”属于应用范畴。创新的四个环节可以说环环相扣,如果有一个环节失败,那么整个创新链条就会断裂,甚至会戛然而止。在现实中,创新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需要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控来提升科技创新成效。一是通过引导不同的创新主体参与到不同的创新环节、链条,对冲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进步不确定性或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科技创新成功的概率和效用,降低失败的耗损。二是建立科技创新的责任与问题分担机制。尤其聚焦执行主体、目标客体、执行资源、序时进度等,推动地方及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操作办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确定实施时间表,并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三是要尊重创新规律、改革规律,探索实施容错、糾错机制,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苏胜利
其他文献
5G时代互联网迅速发展,带动着网络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同时也与网络文化有着更深的交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代际问题不断显现。网络时代,年老一
蛋白质磷酸化信号网络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外界环境变化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解析这些复杂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理一直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已经发展多种
摘要:通过借鉴兄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刻领会“双高计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探索“双高”背景下高水平队伍建设的建设标准、培养体系和发展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C-0062-03  “双高计划”的颁布,对高职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