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学科化服务建设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学科化服务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科化服务缺乏针对性,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薄弱,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有待提高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现状。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47-01
学科化服务是一种顺应高校图书馆工作改革和发展需要,主要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并以满足用户需要和用户任务为最终目标而产生的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机制。在我国,目前学科化服务建设主要分为第一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和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两个阶段。总的来看,近几年学科化服务的发展中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改革,并且自身取得了很重要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改观的问题。
一、学科化服务缺乏针对性,缺乏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主要还是以图书馆和文献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和知识为中心,还习惯于图书馆有什么,就为用户提供什么,而不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1]重建设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读者只是被动接受图书馆推送的学科资源,存在学科馆员一贯被动、坐等读者上门的现象,很多还仅维持原来的服务状态,比如读者常规咨询及图书馆文献检索等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要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必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并积极形成一套全面的提供读者服务的体系。其次,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方面的推广力度不大,最初也不太重视制度建设,致使学科化服务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例如,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规章制度不大明确,阶段性计划也不够详细等。在具体运行中由于缺乏应对策略,遇到难题或障碍都可能导致学科化服务处于停滞状态。
二、学科化服务仍然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与推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薄弱
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需求量的激增,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信息共享这个强大的学科资源共享网络和馆际互借服务做支撑。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学科化服务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也懂得使用一些高科技和现代技术,例如“清华大学2003年4月正式启用的与同方公司合作开发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THLVRS”[1]。但是,在图书馆领域需要开发的技术仍然利用率不高,诸如对于“Web2.0、3G”等技术利用率不理想。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仍以印本文献为主,电子馆藏为辅,电子馆藏比例相对很小,馆藏资源特别是外文信息资源严重不足,这也说明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不合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学科分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优化和专业调整等新特点,这势必会给学科信息资源发展带来挑战。例如,图书馆资源建设步伐跟不上学科建设的步伐、学科信息与学科建设之间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图书馆馆员人员队伍建设不理想
学科化服务不是简单的服务用户需求的活动,它是一项专业化的服务,需要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基础,是学科服务的提供者与实际操作者,可以说学科馆员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中处于主体位置。”[2]就目前条件下,我国图书馆人才队伍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无论是从学历上还是在专业结构上,都没能达到符合现在学科化服务发展的要求,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例如,有的馆员只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有的只具有某一专业学科背景,很多都是兼职馆员性质,高校中优秀或者合格的学科馆员人选非常短缺。某种程度上讲,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其次,我国目前学科馆员制度也遇到了瓶颈,由于缺乏有效的学科信息组织工具,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没有满足读者迫切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应变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不强,学科馆员的工作很难形成知识积累,自身仍缺乏自主协调解决相关的棘手问题的能力,致使服务工作缺乏突破。在当今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学科馆员需要在不断变化着的新信息环境及用户需求中不断深化和拓宽学科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
总之,学科化服务必然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續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针对目前学科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继续发挥它的优势,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文芬.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07).
[2]高晓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47-01
学科化服务是一种顺应高校图书馆工作改革和发展需要,主要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并以满足用户需要和用户任务为最终目标而产生的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机制。在我国,目前学科化服务建设主要分为第一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和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两个阶段。总的来看,近几年学科化服务的发展中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改革,并且自身取得了很重要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改观的问题。
一、学科化服务缺乏针对性,缺乏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主要还是以图书馆和文献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和知识为中心,还习惯于图书馆有什么,就为用户提供什么,而不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1]重建设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读者只是被动接受图书馆推送的学科资源,存在学科馆员一贯被动、坐等读者上门的现象,很多还仅维持原来的服务状态,比如读者常规咨询及图书馆文献检索等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要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必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并积极形成一套全面的提供读者服务的体系。其次,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方面的推广力度不大,最初也不太重视制度建设,致使学科化服务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例如,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规章制度不大明确,阶段性计划也不够详细等。在具体运行中由于缺乏应对策略,遇到难题或障碍都可能导致学科化服务处于停滞状态。
二、学科化服务仍然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与推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薄弱
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需求量的激增,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信息共享这个强大的学科资源共享网络和馆际互借服务做支撑。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学科化服务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也懂得使用一些高科技和现代技术,例如“清华大学2003年4月正式启用的与同方公司合作开发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THLVRS”[1]。但是,在图书馆领域需要开发的技术仍然利用率不高,诸如对于“Web2.0、3G”等技术利用率不理想。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仍以印本文献为主,电子馆藏为辅,电子馆藏比例相对很小,馆藏资源特别是外文信息资源严重不足,这也说明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不合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学科分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优化和专业调整等新特点,这势必会给学科信息资源发展带来挑战。例如,图书馆资源建设步伐跟不上学科建设的步伐、学科信息与学科建设之间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图书馆馆员人员队伍建设不理想
学科化服务不是简单的服务用户需求的活动,它是一项专业化的服务,需要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基础,是学科服务的提供者与实际操作者,可以说学科馆员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中处于主体位置。”[2]就目前条件下,我国图书馆人才队伍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无论是从学历上还是在专业结构上,都没能达到符合现在学科化服务发展的要求,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例如,有的馆员只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有的只具有某一专业学科背景,很多都是兼职馆员性质,高校中优秀或者合格的学科馆员人选非常短缺。某种程度上讲,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其次,我国目前学科馆员制度也遇到了瓶颈,由于缺乏有效的学科信息组织工具,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没有满足读者迫切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应变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不强,学科馆员的工作很难形成知识积累,自身仍缺乏自主协调解决相关的棘手问题的能力,致使服务工作缺乏突破。在当今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学科馆员需要在不断变化着的新信息环境及用户需求中不断深化和拓宽学科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
总之,学科化服务必然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續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针对目前学科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继续发挥它的优势,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文芬.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07).
[2]高晓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