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色小镇脱贫攻坚的机理和模式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色小镇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建设与扶贫开发存在互通性,新时代脱贫攻坚对农村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特色小镇也使脱贫攻坚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选择。特色小镇成为新一轮国家战略,肩负促进民族地区团结和增加边疆民众收入多重使命,广西民族地区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实际情况决定一些具体的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文化民俗、企业发展、旅游休闲、边境口岸等关键动能具有自身特征和适应条件,不同区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特色小镇;脱贫攻坚;机制机理;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1-0133-007
  贫困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英国行为学家朗特里(S-Rowntree,1901)率先从收入角度提出贫困定义。随后,刘易斯(1989)建立了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模型、拉尼斯—费景汉三阶段论、唐纳德·博格“推—拉”理论是流动人口的重要理论。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主要通过位置效应和经济联系效应而产生。国内对城市贫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城镇化对贫困的贡献度(冯文荣、杨银海,2013)、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朱孔来等,2014;陈明星等,2015)、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杨国安、徐勇,2015)、城镇化模式的减贫效果及城镇化可能引发新增贫困(崔学刚等,2015;方时姣、苗艳青,2016)等。特色小镇建设使贫困人口脱贫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选择,而广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典型区域,111个县(市、区)中有54 个贫困县,贫困村数量达到5000个,目前仍有贫困人口332万人,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构建与脱贫攻坚相适应的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思路,这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广西特色小镇脱贫攻坚的机制机理
  新时代背景下,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民族地区不仅要依据自身特点,也要善于借助政策利好,在“一带一路”战略、特色小镇建设、脱贫攻坚等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乡村振兴。
  (一)理论依据和发展逻辑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更不是单纯的产业或者功能叠加,而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動力和创新载体,而“民族性”的区域特征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1.当前宏观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大有可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特色小镇灵感来自于国外,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国内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浙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多年的实践。截至目前,广西共有14个特色小镇①入选国家层面,其他层面代表性的特色小镇也在加紧建设中,这对广西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扶贫任务艰巨,特色小镇使脱贫有了更好条件和更多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当前,贫困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最突出“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而广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较广,因病因灾返贫情况较多,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可以带动区域性脱贫,实现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双重目标。
  3.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决定脱贫攻坚与特色小镇的一些具体模式。不同国家或区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其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素禀赋和战略举措等存在较大差异。广西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资源优势,无论是农业资源还是旅游资源,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三产融合都可以为贫困地区注入新动能。
  (二)特色小镇脱贫攻坚路径
  1.有序农业转移,为破解城乡转型过程中乡村衰退问题创造条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1 ]42-56特色小镇有利于分类引导人口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和完善进入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产业发展、就业培训等相关配套措施及时跟进,有效预防人口过度城镇化可能引发的城镇贫困问题。
  2.优化“城—镇—村”布局,为产业和基础设施配置提供空间载体。大量生产要素向行政级别较高的中心城市聚集,其结果是导致中、小城镇发展缓慢、地域功能不完善。应建立统筹城乡地域的“城—镇—村”空间体系,[2 ]尤其应突出重视中心镇、重点镇在城乡地域系统能量传输链条上的节点作用,增强集聚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3 ]适当加强乡村聚落的空间集聚。
  3.强化产业体系建设,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机会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城镇扩张、特色小镇建设,缺乏经济集聚能力的城镇化易演化为“有城无市”“有城无人”的“空城”。[4 ]因此,强化产业帮扶、培育建立开放发达的优势产业体系既是特色小镇有效推进的物质基础,也是引导贫困地区居民进行本地就业、增强吸纳就业和居民收入能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的根本保障。
  4.为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要素平等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供保障。我国最大的不平衡体现为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为城乡之间的不充分,而城乡关系也是最基本的区域关系。[1 ]42-56近年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荒废化等“乡村病”严重,[5 ]城乡割裂的二元体制是农村滞后的根源所在。[6 ]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和扶贫的深化,急需融合城乡要素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土地、劳动力等优化配置,[7 ]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8 ]
  另外,特色小镇建设要强化空间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内涵和保持一流生态环境。注重挖掘历史人文等各类要素资源的潜力,推动产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使特色小镇成为真正融创新、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功能齐备、人口集聚的平台。   二、广西特色小镇脱贫攻坚的模式比较
  根据动力机制与空间布局,将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划分为企业带动型、政府引导型、优势农业型、文化民俗型、边境口岸型、旅游休闲型、健康疗养型、特色制造型等八种{1}类型。当然,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导模式,也存在混合模式。根据八种模式和广西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案例,分别为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防城港市东兴市马路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2}作典型案例进行。
  (一)企业带动型模式: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
  1.模式简介。企业迁移理解为企业所在位置的变化,是企业区位的再选择过程。[9 ]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给特色小镇建设带来重要影响,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协调发展问题。[10 ]珠三角地区有超过83.7%的企业选择新增产能扩张或环节转移,[11 ]向地方政府服务好的区域集聚。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当前企业引进农村区域,大部分是基于资源优势。[12 ]推动地区全面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13 ]也必然带动着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的迅速积累,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
  2.案例分析。南康镇隶属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总人口5.81万,是全国重点城镇,也是全国文明城镇、广西历史文化名镇,蝉联多届广西“南珠杯”特等奖。近年来,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面积也扩大到4.3平方公里。悠久的历史文化、深邃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除了各处的骑楼街外,还有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冼太庙、天波府、四大古井等。工业也是南康镇的核心竞争力,应以最快的速度释放“筑巢引凤”的效能,借助铁山港工业区的企业不断进驻扩大发展,吸引接纳下游产业,并谋划推动皮革加工等几十家家庭式作坊进园发展。形成鼓励、引导、支持有实力的在外能人回乡创业的热潮,为促进全镇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政府引导型模式: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
  1.模式简介。国家、集体与市场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各主体角色交织在一起。各地特色小镇受到普遍重视,广西自治区及市县纷纷出台政策,充分说明了特色小镇的生命力。政府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特色小镇建设创造经济发展环境,对企业也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擁有巨大的可供自己直接配置的资源,掌控财力能力也越来越强,对金融机构发放信贷仍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等资产获取贷款,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重要资源。老少边穷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不能仅靠市场经济自发成长,只有在政府的强力作用下,才能快速改变不利局面和如期脱贫摘帽。
  2.案例分析。中渡镇位于柳州市鹿寨县西北角,是广西历史文化古镇。借助境内香桥喀斯特生态国家地质公园、中渡古城、“一方保障”摩崖石刻等优势,打造了中渡—香桥十里旅游黄金长廊,开发了响水石林、祥荷乡韵(千亩荷花)等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了农旅结合的“祥荷乡韵”乡村旅游区、梅花鹿山庄、岩溶主题酒店等。在地方政府扶持下,以建设“旅游强镇”为目标,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住宿档次,积极打造星级农家乐;对集镇和村屯建设规划先行,完善管理办法,加强村级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中渡旅游知名度。2016年中渡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尽管还有不少问题,但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优势农业型模式: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
  1.模式简介。农业特色小镇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一种类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促进、互相辅助的关系。培育农业特色小镇,实现农业特色产业由“特”向“强”“聚”“合”升级。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自驾游、亲子游、乡村游日渐成为游客游玩的热点。特色小镇孕育着巨大的农业需求,应做好良心菜放心菜有机蔬菜,让周边百姓吃得起放心菜;生鲜电商打破了农业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状况,可经由生鲜电商供应城市消费者;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开发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体,打造大特产品牌,打造农业服务“综合体”。
  2.案例分析。莲花镇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总人口5.4万人,镇域面积361平方公里。该镇是恭城县最大的水果和农产品集散地,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已建立月柿、柑橙等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0多个,示范点优果率达90%以上,“恭城月柿”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恭城脆柿”“恭城柿饼”成为广西著名商标。目前月柿年产量达20万吨,占全县月柿产量的62%,鲜果、柿饼、脆柿等系列产品的月柿产业链初具规模。拓宽了水果销售渠道,有物流网点40余个,月柿水果交易市场引入淘宝镇、淘宝村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运输线路遍及全国各地,并在泰国、俄罗斯等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四)文化民俗型模式: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
  1.模式简介。发展特色小镇需要尊重历史和传统,赋予其文化内涵。特色小镇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按照“文化市场+旅游景区+产业提升”模式,以特色文化产业为基础,拓展文化产品内容,形成风景名胜旅游区、产业集聚区、文化博览休闲区、原生度假养生区、体验区等板块,从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增就业岗位,进一步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片区农民生活的改善。
  2.案例分析。贺街镇是南岭民族走廊姓氏宗祠最集中的小镇,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中部,“宗祠文脉”是其主要特色,目前完整保存近30座宗祠,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罗、刘、莫三姓宗祠。依托“宗祠文脉”文化底蕴建设,大力打造创新文化产品,打造了华夏寻根文化之旅、特色创意文化产业、健康养生之都等品牌。同时用“互联网+”思维,彰显古镇文化驱动型产业发展特色,挖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创意文化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健康产业,从而带动地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五)边境口岸型模式:崇左市龙州水口镇
  1.模式简介。口岸城镇是边境地区依托边境口岸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职能的外向型城镇,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殊模式之一。口岸初步城镇化之后,产生本地市场扩大效应以及示范效应,使边境城镇具备跨境合作的基础和动力。边境城镇借助流动要素形成加工增值能力,保障口岸功能设施的充分利用。广西边境口岸是中国和越南交往的门户要冲,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重视中越边境交通等基础设施环境,为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广西边境拥有5个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和25个三类口岸(边民互市点),形成了3类口岸相互补充的点面结合的口岸城镇经济带。广西边境可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因资源制宜,挖掘当地的资源潜力,发展边境特色的城镇。
  2.案例分析。水口镇距龙州县城31公里,边境线长56公里。境内交通便利,于2001年被自治区列为全区49个重点建设镇之一,2003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已全面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等各种通讯业务,通讯信息十分便利;中国农业银行、中财保险公司、中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邮政储蓄机构相继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各项业务;边贸进出口公司、报关公司(永恒公司)已在水口营业,货物进出口管理已规范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边民长期受益,中越边境关系也得到改善。但旅游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景区开发、旅游商品开发跟不上;边民互市点尚未建立,各项货物交易较为混乱。应提升口岸综合经济实力,吸引现代进出口服务型企业落户。[14 ]
  (六)旅游休闲型模式:桂林阳朔兴坪镇
  1.模式简介。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现代社会新兴产业,旅游开发可推进城镇化建设。旅游小镇分为资源型、区位型和综合型3种类型,[15 ]开发小城镇旅游业有利于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供自然风情、红色旅游、民俗文化等全方位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科学合理开发小城镇旅游业,通过开办家庭旅馆、农家乐、民俗表演、提供向导,繁荣农村贸易、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游客的到来既带来了资金流也带来了信息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案例分析。兴坪镇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县城东北部漓江上游两岸,总面积305.4平方公里,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集镇,2000年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集镇。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造访兴坪渔村之后,当地政府提出旅游兴镇目标。现已初步形成山水自然风光、民居民俗风情、宗教人文三大主题旅游格局,民居旅游已初具规模。在大力发展科教兴农与旅游强镇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旅游小城镇。[16 ]
  (七)健康疗养型模式:防城港东兴市马路镇
  1.模式简介。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传统养生包括养颜、养体、养老和养心、养性、养神。[17 ]传统健康观注重的是身体方面的健康,现代健康观则更加注重身心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健康。[18 ] 110养生旅游产品包括核心旅游产品和非核心旅游产品。[19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加、交通拥挤、三废污染造成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直接或间接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20 ]人们希望到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配套服务齐全、独具风格的小城镇旅游、度假、疗养。[21 ]养生旅游显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国内需求市场的驱动正在带动着小城镇养生旅游的发展。老年人是养生保健需求的主体人群。[22 ]
  2.案例分析。马路镇位于广西东兴市西北部,是防城区与东兴市联系的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享有东兴市“绿色后院”之称。是全国闻名的高雨量区(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以上),其中屏峰雨林公园年降雨量4200多毫米,位居全国年降雨量前三甲,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8.9万个,有原始的热带雨林,2016年,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以打造“休闲养生长寿特色名镇”为目标,通过民宿、农民合作社的培育,推动了农民脱贫步伐。
  (八)特色工业型模式: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
  1.模式简介。工业旅游被实践证明能有效提升传统产业价值并拓宽产业渠道,国外经验显示工业旅游对特色小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德国鲁尔煤铁工业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开辟“工业遗产旅游之路”,日本冲绳由国家政策支持、东芝和丰田参与,实施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工业旅游项目。通过有机协调各类生态资源、工业企业资源等与旅游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满足特色小镇人文塑造需求,引导特色小镇产业文化重构。
  2.案例分析。桥圩镇是贵港市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14.8万人,2005年被评为贵港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后被列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工贸强镇,全国重点镇和“中国羽绒之乡”。形成了羽绒、塑编、化工、建材、精米、麻绳、中药材加工七大支柱产业,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并称“全国三大羽绒基地”{1}。与羽绒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塑编、麻绳、物流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镇已有15家初具规模的麻绳加工厂,拥有中型电动编麻绳机近100台,年产麻绳1500多吨,总产值1000多万元。依托自身的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文化底蕴,打造出一个集新型工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为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特色小镇。
  三、基本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充分剖析特色小镇脱贫攻坚的机制机理及模式选择的特殊性,充分体现了制度的创新性及灵活性,更加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在当前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特色小镇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2.广西扶贫任务艰巨,单纯依赖转移支付的补贴政策和孤立的扶贫项目分散推进难以奏效,而特色小镇建设使贫困人口脱贫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选择;3.广西属于西部落后地区,人口众多、生态脆弱、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等多种特点,决定了广西一些具体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其发展道路不应该固守在某一种模式上;4.脱贫攻坚与特色小镇各模式具有不同动力机制和行为特征,适应特点、选择成本、融资条件等也有差异,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发展模式。   (二)對策建议
  根据广西民族实际及区域差异性特征提出的针对性对策建议如下:1.区域差异显著及模式选择多元化。因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城镇化速度、社会人文及区位资源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选择也不同,因而特色小镇脱贫攻坚的发展路径也有差异,应该因地制宜。2.打造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精准定位产业布局,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和传统产业升级,强化校企合作、产研融合、产教融合,催生一批市级以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3.彰显特色促进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标识,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设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4.完善设施服务充实基础保障。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收集生活污水并达标排放,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覆盖农村地区,设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基金或风险资金。5.创新特色小镇扶贫体制机制。负面清单管理改革创新,支持特色小镇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龙花楼,陈玉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刘彦随,陈聪,李玉恒.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6).
  [3] 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13(8).
  [4] 方时姣,苗艳青.警惕“城镇化热”引起的新贫困[J].当代经济研究,2006(2).
  [5] 刘彦随.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N].人民日报,2013-09-10.
  [6]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0(10).
  [7] 屠爽爽,龙花楼,李婷婷,等.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5(12).
  [8] 龙花楼,屠爽爽,戈大专.新型城镇化对扶贫开发的影响与应对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9] 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09(10).
  [10] 鲁德银.企业家行为、企业迁移、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政策[J].财经研究,2007(11).
  [11] 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10).
  [12] 叶晓霞.企业总部迁移与城市化关系的机理研究——以杭州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3] 刘娟.企业区域迁移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4] 张丽君,张珑,李丹.口岸发展对边境口岸城镇发展影响实证研究——以二连浩特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5] 王忠诚,李金莲.小城镇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9(3).
  [16] 范文艺.空间视角的山水旅游小城镇审美解读——以漓江流域兴坪镇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9).
  [17] 胥兴安,李柏文,杨懿,等.养生旅游理论探析[J].旅游研究,2011(1).
  [18] 梁雪.美国城市中的风水[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9] 蒋剑岚.湖北省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结构的视角[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20] 盛雪,谭家炜.城郊养生型山水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以沅陵县凉水井镇为例[J].城市学刊,2016(9).
  [21] 陈雪婷,徐淑梅,由明远.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养生旅游[J].北方经贸,2008(2).
  [22]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1.
  ON THE MECHANISM AND MOD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ETHNIC AREAS: TAKING GUANGXI AS AN EXAMPLE
  Wu Bibo,Zhang Xiekui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town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forces. Its constr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development are interoperable. In the new era,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ortifica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rural urbaniz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towns whereas the latter also provides better conditions and more choices for fighting poverty. Characteristic towns have become a new round of national strategy, shouldering the multiple missions of promoting unity in ethnic areas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people in border areas. The ethnic areas in Guangxi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economic conditions, resource endowmen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actual situation determin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som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critical kinetic energy such as culture and folklor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leisure, and border ports bot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tion conditions.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choose their own mod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town; poverty alleviation; mechanism; mode selec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贫困人口收入低,易地移民搬迁任务重,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还面临着贫困人口指标层层分解与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资金投入刚性需求与扶贫资金投入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效应的时滞性与年度脱贫目标要求短期性、贫困农
期刊
【摘 要】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間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民族自决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认为,现有法律体系对民族权益的保障存在结构性的障碍。通过引入公法人制度,赋予民族公法人地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国家及其法律确认了民族有其族格。  【关键词】民族;民族自决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公法人;族格  【作 者】朱俊,重庆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重庆,400045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七百弄布努瑶“笑酒”习俗进行文化内涵的解读,认为这种融“说”“唱”“笑”“喝”于一体的“笑酒”习俗折射出布努瑶强烈的密洛陀精神印记,是一种集心理治疗、运动治疗、生理治疗及音乐疗法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调节身心的集体医疗模式,彰显着布努瑶的生存智慧以及对“合”的愿景。  [关键词]布努瑶;“笑酒”;密洛陀;祝著节;精神内核  [作 者]罗柳宁,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宁,53002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打牢各族人民建设壮美家园的政治根基;立足区情、与时俱进,开创了民族工作的壮美局面;服从服务国家大局,以各族人民的赤胆忠心筑成壮美南疆的安全屏障;砥砺经济决战贫困,着力提升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数;维护平等消除隔阂,持续促进各族人民深度交融;办好实事普惠民生,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创新传承五彩文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八桂根基
期刊
【摘 要】梅山信仰是认定平地瑶民族属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承载着恭城瑶族的认同与实践经验。其文本集成——《梅山图注》和《瑶族梅山经校注》,为学者通过文本系统进一步研究该族群提供了方便之门。这种地方性知识文本体系是平地瑶同胞长期在南岭民族走廊中与南疆历史发生密切关联逐渐形成的。瑶族同胞通过在仪式空间中回顾祖先的梅山地方记忆形成的神圣感,為参与者提供了独特的情感记忆,再与当下的地方文化环境相结合,从而形
期刊
【摘 要】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及周边近年来考古发现有汉代墓葬、汉庭遗址以及青铜器和玉器,“岜伤”安置骆越将士战死者灵魂的神话、民间传说与秦汉时期骆越先民抗击中原王朝或与相邻族群爆发冲突史实的较为吻合,上金乡的船街作为延续骆越先人船祭水神祈福的重要物证,以紫霞洞为中心的左江流域壮族民间以侬峝节、抢花炮等形式传承古骆越生殖图腾崇拜文化,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一些村落的古今地名信息存在高度重合,尤其是运
期刊
【摘 要】随着乡村产业开发与利益重新分配,西江苗寨传统的封闭性乡村结构被逐渐瓦解。乡村社会的开放性转向引起传统纠纷化解模式的深刻变革,即由习惯性的一元治理模式转变为现代性的二元并立模式,具体表现为民间权威“议榔”组织所生成的自发秩序被打破,国家以在场的形式试图掌控乡村治理与纠纷化解的主动权,两者存在事实上的对立关系,各自的控制力与影响力都受到弱化。同时,国家权威在对民间权威的排斥过程中,以人民为中
期刊
【摘 要】广西壮剧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综合性,独特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灵活的包容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等特征,主要由师公戏、南路壮剧和北路壮剧融合发展而成,既以祭祀仪式在乡村广泛流传,也以独特的壮族艺术剧种登上国家大雅艺术的舞台,成为经典的民间艺术之一。本文从壮剧的生成形态、内容主体、展演方式以及传播模式分析壮剧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融合发展道路,对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
期刊
(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理论发展的三条主线/刘宝明//广西民族研究,-2018,(4).1~8  创新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断的几点认识/周竞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1).36~42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启示/刘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1).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