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应植根于学校教育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强调“为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基于学校实际”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燃机”,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引擎”,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吸铁石”,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避免形式主义,重在落实。
  校本教研应准确定位
  当下,中小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普遍存在盲动主义倾向,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为此必须对校本教研给予准确定位。
  校本教研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以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问题是校本教研活动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归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校本教研的问题。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相对复杂性的特点。
  校本教研要在学校中开展,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是教师。“在学校、基于学校”主要指学校、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而不是到场即可。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当然,主体参与并不拒绝学习理论,也提倡向专家请教。
  校本教研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研究活动。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避而不谈”,否则就只能算是一种“随意性问题解决”。
  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在本质上属于“应用研究”,而把研究的结果束之高阁的做法并不符合校本教研的要求。校本教研要摒弃一些无效、低效的教研活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益。而任何形式主义的校本教研活动都是制约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瓶颈”。
  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教研具有本土性,立足本校实际,解决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使校本教研活动简约高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引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前提,“问题即课题”“课题从问题中来”“思考即研究”。研究意识是激发教师基于问题意识而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问题意识为研究提供了目标和方向,而问题只有通过教师不断地研究才能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因此,强化研究意识,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用科研方式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应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
  发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中流砥柱”,学校应当对他们实行责、权、利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通过对教研组进行量化考核、对骨干教师的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优先挂钩,有效地激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教研群体,借助学校“教研协作共同体”,切实落实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内容要立足课堂教学实际。校本教研要以课堂中如何落实新课改理念、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教研活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领会、掌握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并且根据课标要求实施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多元。校本教研的形式是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公开课不仅形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而且大部分教师因碍于所谓的“面子”,对执教者多“唱赞歌”,很少触及本质性问题,使教研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研形式上多下功夫,努力探索一些多元化的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如开展“现场教学设计”比赛,让所有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同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教学设计,聘请校外专家同行打分,并将结果与考核挂钩;沙龙式“问题探讨”,让所有教师就同一个教学问题以漫谈式“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研讨,发表个人意见,达到智慧共享;开展“教学反思”系列研究活动,定期举行研讨会,让每一个教师将自己最近最“得意”的“教学反思”贡献出来,思维碰撞,合作共赢。同时,要改变“研”“教”“两张皮”的现象,努力做到“研”“教”一体化,教研群体形成合力来解决同一问题,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落实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校本教研是行之有效的教师研训形式,因其具有低起点、高站位、同伴互助、针对性强等特点而广受重视。但是,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将之落到实处。
  第一,开展培训增强教研意识。随着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培训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学校要高度关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身为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认真学习专家讲座,撰写培训心得。另外,也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理论、案例书籍,订阅各种教育教学杂志,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方式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
  第二,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基本、最有效、最切实际的方法,是真正落实“校本教研”的基础。但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到底该反思什么?怎样反思?一是反思教育理论。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并非局限于对教育理论的“评头论足”,而是指用教育理论反观我们的教育行为,引发我们对教育行为的深度思考,即把理论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相联系,用理论指导教学、优化教育行为。二是反思教材内容。对教材的反思主要侧重于“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处理”两个方面。三是反思教材教法。对教材教法的反思主要包括“教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法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暴露出的这些问题?”等几个方面。四是反思学习方法。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学法、考试技巧的指导。五是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一线教师最容易获得的反思素材。常态的教学课例有研究价值,公开教学的课例更值得研究。
  第三,培养教研组的团队协作意识。一是践行“导师制”。新老教师“结对子”,结成“一带一”教研小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教师共同提高,协作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做法:老教师每周至少听新教师一节课,新教师每周至少听老教师两节课;每听必评,立足于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记录听课反思;学校每学期开展“新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并将比赛结果纳入对新教师和老教师的考核。二是创新集体备课、说课制度。固定集体备课、说课时间,前一周指定中心备课人、发言人,并将备课资源上传备课组共享网。下一周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就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等共享资源进行集体研究,形成“共案”,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情况和所教班级实际水平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个案”,最终定稿。三是开展“教师论坛”活动。论坛内容不拘形式,可以是针对公开课的“磨课”,可以是针对同学科某一共性问题的“畅所欲言”,也可以是跨学科的专家式讲座。总之,要以解决本校、本年级、本学科组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四是开展校际教研或大备课组教研活动。立足本地实际,开展校际教研活动,每两年至少举办一次较大型的教研活动。例如,山东省肥城市教研室最近四年来一直坚持高三年级“校级备课”活动,每周四上午由教研员牵头,集合所有高中学校的高三备课组长在指定地点开展集体备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下周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研究”“对高考命题趋向的研究”“对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对统考命题的研究”“对复习课、讲评课模式的研究”等,效果显著。
  第四,注重专家引领。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提升校本教研品味的前提条件。学校要积极创设各种机会,主动聘请校外专家指导学科教研,帮助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和品味。在专家指导下,学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理论逻辑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这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学校的长远发展靠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也要依靠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只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能走出多元有效的校本教研之路,推进校本教研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2020年8月22日上午,经过近三年的筹备,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集中采购中心揭牌成立,集中采购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在优化职能管理、深化企业改革的道路上
以沙糖橘为试验材料,利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对树体主干进行环扎,并对环扎后的沙糖橘进行落果率、黄化率、脚腐病发病率、平均产量以及促花作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环割
1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2017年于我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以泼尼松片(30mg,po,qd)及硫酸羟喹片(0.2g,po,bid)规范治疗,病情控制平稳。2019年10月11日因全身关节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