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网络写作来丰富我们的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写作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会不自觉夹杂一些网络用语或借用网络对话模式,其效果有的能够成为点睛之笔,而有的却会让阅卷老师不明所以。因此,对待网络写作,教师不能全然放任,也不能全盘否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语言,适当地借用网络中挖掘到的材料,适度扬弃。对一些有生命力的,已经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的网络语言,教师给予鼓励和指点;而对于一些不健康的、粗俗的网络语言就必须坚决将其拒于作文门外。那么如何借助网络写作来丰富我们的作文教学呢?
  一、正确把握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网络写作发展早期,因教师和学生年龄相距较大,两者对新鲜事物持不同的态度十分正常。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的网络语言,那么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而今,现代语文教师年龄层次愈年轻化,80后、90后已逐步成为语文教师队伍中的一批新生力量。适当接触网络写作,以发展和开阔的眼光看待网络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网络写作的优势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教师对网络写作有更充分的了解,能够在鱼龙混杂的语汇中更好地教会学生甄别,吸收有思想、有创意的网络语言,从而摒弃那些粗俗的无聊的语言,尽可能减小网络写作对学生写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事实证明,教师对待网络语言一味拒绝的态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阻碍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获得新知识。
  一个合格的现代语文教师应该在让学生学习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充满活力的语言,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接触“活的语言”进而创造出“活的语言”。许多近来才兴起的网络语言,如“给力”、“点赞”,都因其鲜活、生动而被主流语言所吸纳入怀。网络语言中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词汇进入现代汉语词汇库中,不仅不会破坏汉语体系,反而会丰富汉语词汇。
  二、建立开放灵活、兼容并蓄的写作评价机制,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由、创造性地表达,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間”,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不利于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的环境依旧存在。
  高考作文的评判标准本身有其弊端。高考作文阅卷中,容易把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设置得过于简单。换言之,对抨击批判社会的阴暗面、对传统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或抒写个人负面情绪,很有可能被贴上“立意消极”、“心理阴暗”等标签。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引起媒体广泛报道的是一名考生以“潘金莲的选择”为题,从女性视角分析了潘金莲选择西门庆的原因,文章经过阅卷老师几次审改、初改和终改分数相距甚远。从选题角度看,该考生是违逆原著思想观点的;但反言之,这未尝不是一种思考角度的创新和进步。然而,这篇文章虽最终“得以翻身”,但此前又有多少同类的未知已然“阵亡”?此个例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写作评价或多或少标准一元化、简单化和类型化的问题。
  因而,尽早调整现有高考作文评判标准中已不符合时代特征的部分,建立起兼容并蓄的高中语文写作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借鉴网络写作兼容并收、百花齐放的开放性,提倡思想的差异和共存,关心少数话语,呵护意见与异议,以多元空间代替单一模式,为学生的写作创设自由开放的言说天地。
  三、妥善利用现有资源,找寻作文教学新模式
  为了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创新和突破,利用校园网建立终端等便捷而革新的信息技术,同时借助具有极强整合性与可参与性的社交网站与即时通信软件进行写作探讨与研究(如人人网、开心网、QQ等),将网络写作融入到日常作文教学中去。
  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网络又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成功的平台。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文,不必经过编辑或出版社的一系列繁琐的审核工作,而网络作文教学恰恰是对传统作文教学中不够合理的方面进行优化改造,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信息筛选能力,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总之,网络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资源,已成为学生写作的不竭动力,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为新时期的作文教学融入了新的元素,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一上写作课,学生就唉声叹气、叫苦连天,绞尽脑汁凑够字数就万事大吉。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要求,教师就要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想写”;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用笔倾吐心灵的手段,而老师是这些心声的第一位倾听者。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点至关重要。我们切忌用笼统空泛、生硬干瘪、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评语去挫伤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而应该以悲悯之心、宽容之心来跟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一、以欣赏的眼光评价每一篇作文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首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写得确实出彩的作文,我们要及时圈点出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踏上三尺讲台至今,不知不觉已数十个春秋。这期间,本人一直在农村小学教育一线工作,目睹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进步,也看到了不少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  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不管是其硬件环境的改善还是其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而写作则是阅读由量到质的飞跃发展。中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阅读储备,心中无“墨水”,他们在面对写作时自然处处碰壁。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吮吸写作的甘露呢?笔者以为应注重“读写结合”,以“读”助“写”,从而提高学生写的热情与信心。  一、在阅读实践中穿插写作指导  语文文本是语文教学的肥沃土壤,它既是教学内容的输出窗口,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在处理语篇阅读时,在生动的阅读情境中教师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害怕写作,缺乏主动的意识,不仅写作时间过长,写出的文章也单调乏味,甚至脱离生活。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素材”,只有学生脑中有了素材,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内容丰富。  一、学以致用,在课堂中积累作文素材  积累素材,要有一定的阅历,要多走多看。但是面对课业负担,学生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亲身游历名胜古迹,也因为年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