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功”是粤方言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白宛如编纂的《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释之为“造孽,活受罪”。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受到恶报了。”奇怪的是,例句加上了否定词“有”,等于用“有阴功”来解释“阴功”了。而“有阴功”也是粤方言词,《广州方言词典》义项二释之为:“受到恶报而遭不幸。”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活受罪。”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该词典对“阴功”与“有阴功”的解释比较接近,所引例句完全一样。这岂不是说在某些语境中,“阴功”就等于“有阴功”。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察“阴功”一词的来龙去脉。
“阴功”是个文言词,《汉语大词典》释之为:“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所引首例书证为唐代吴筠的《游仙》诗之五:“岂非阴功著,乃至白日升。”另外,还引用了宋苏轼诗、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及老舍作品《赵子日》中的例证。以上四处“阴功”都表示褒义,但是在粤方言中为何就变成了贬义呢?甚至进而还可说成“有阴功”呢?这使我联想起汉语的“反训”。
“反训”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诚如王宁先生所言:“对‘反训’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赞同者搜集数百上千例,给予繁杂的分类;反对者确认‘反训’之说不可信,作了全盘否定。”例如徐世荣先生的《反训探原》(载《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广泛收集各类例证,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说明反训的各种类型及形成原因,可谓洋洋大观;而周明初先生的《“某,不某也”训诂例献疑》(载《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2期)同样旁征博引,多方论证,辨析“反训”之说不可信。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难点,本文自然不奢望取得根本突破,但也不打算亦步亦趋。琢磨再三,以往诸家正反两方主要是就文言文来讨论,而很少涉及白话文及方言。本此,笔者尝试采用古今文白及雅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类实例来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加上“不”,却不表示否认的意思
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只要不抱偏见,我们就会发现,在古今汉语中,确实存在着众多加了否定词却不表示否定的特殊现象。在此,我们将这种情况概括为“不某等于某”的格式。
《诗经·小雅·车功》:“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诗经·大雅·生民》:“上帝不宁,不康禋祀。”朱熹《诗集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孔疏引服虔曰:“不尚,尚也,当取女叔侯杀之。”
《国语·周语中》:“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揣摩句意,“不有”即“有”。
也有学者认为,以上诸例之“不”或通“丕”,是语助词,或为否定式反诘句,因而反训之说是不成立的。不过,此说并未说明全部问题,试看以下语例:
《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毛传:“无念,念也。”
《韩非子·五蠹》:“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矣。”同篇:“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
“未必”即“必”,或以“未”为衍文,但短短的几句话,一再衍出一个“未”字,似不合乎情理。
上述“无”与“未”,不能通“丕”,也不是用于反问句,但仍然不表否定。其实,“不某等于某”的格式,在白话文中也时常可见。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不端不正”即“端端正正”。
2003年6月24日《羊城晚报》C6版《书记商人与商人书记》:“果不其然。当地临泉县化肥厂厂长兼职县委副书记,分管全县政法工作;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兼职毫州市委常委。”《人之初》2003年第8期(下)《理财B计划》:“果不其然,又是一月下来,财政赤字不复存在,而且实际上剩余的钱还接近1500元!”“果不其然”即“果其然”。
2008年7月2日《羊城晚报》B4版《潘金莲的洗澡问题》:“否则,扪蚤而谈,在字面上很挥洒,略一想,不由人不全身都痒起来。”句中“蚤”字应为“虱”,原文误。“不全身”即“全身”。
2008年9月27日《羊城晚报》B16版《性福在哪里》:“富商不看则已,一看心脏病差点没犯了。”“没犯”即“犯”。
上面一些语料证明,“不某等于某”这一训诂体例,在一些特定场合确实是行得通的。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元代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指出:“以不敢为敢,以敢为不敢,以不显为显,以无念为念,以无宁为宁,皆极致之辞。世俗以可爱为可憎,以无赖为赖,以病差为愈,亦极致之辞。”“极致之辞”阐明了形成反训的部分原因。现代汉语中,此类现象也不少见,例如“好尴尬”与“不尴尬”、“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来广州之前”与“没来广州之前”等等,尽管使用了正反两种表达方式,但其意思却是一样的。对此,陈涛先生认为:“汉语中,某些否定形式的句子可以与肯定形式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如‘难免不犯错误’与‘难免犯错误’都表示犯错误不容易避免,‘差点儿没出车祸’与‘差点儿出车祸’都表示几乎出车祸而没有出。”
二、以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
“不某”等于“某”,反过来,“某”又可以表示“不某”的意思。
《尚书·尧典》:“异哉!试可乃矣。”孙星衍注:“史迁作‘试不可用而已。’又疏史公‘可’为‘不可’者,声之缓急。俗字增为‘叵’,即‘可’字也。”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杜预注:“敢,不敢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母欲立之,己杀之,如毋与而已矣。”何休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上述两例,“敢”即“不敢”、“岂敢”的意思。
对于此类反训现象,郭在贻先生指出:“敢字乃不敢二字之省,之所以省去不字,乃由于语急的缘故。”周明初先生则认为:“此类不带任何疑问标志词之‘敢’字反问句在实际交际之场合,说话者可通过语调之升降等方式来表示疑问之意思。但书面记录下来,由于古人没有发明标点符号,其形式却与陈述句毫无区别。”周先生不大同意反训的说法,而笔者以为:先秦文言文是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书面体系,既然书面形式上是陈述句却表示否认的意思,这事实上就构成了反训。
这种语料秦汉以后也不乏其例。
《唐代墓志汇编·大周故处士达节先生孙府君墓志铭》(794页):“朝业捂绅,生平交友,谁不雨泪,罕能雪泣。”“谁不雨泪”与“罕能雪泣”上下相对,都是写墓主去世后大家痛哭流泪。显然,“罕能雪泣”不能按字面义理解为“很少有人 会流泪”,而是“罕不能雪泣”,即“很少有人会不流泪”。《唐代墓志汇编·广平郡宋氏夫人墓志》(2053页):“家门大门惊宠辱,养性遗荣能遁迹。”“宠辱不惊”是中国士大夫推崇的一种传统美德,作者为自己的先人撰写墓志,不可能贬低他们“宠辱皆惊”。揣摩句意,应为“家门大门不惊宠辱”,为了对仗,省去“不”,形成反训。
从以上例子来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汉语是存在反训现象的,当然,它并非神通广大,无所不适。王宁先生指出:“我们只能说反义共词是一种确乎存在的现象,而不是词义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它适应的条件,因为条件难得,所以它的存在不可能大量。”王宁先生说的是“乱”既可训为“乱”,又可训为“治”这种所谓“美恶不嫌同名”的情况,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反训。
三、以反语或婉转的方式来表达相反的含义
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指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与其字面意义恰好相反,这在一定语境中也会造成反训现象。
《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人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却故意说他们没有白吃闲饭,因而“不素餐”即等于说“素餐”。
柳宗元《愚溪诗序》:“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作者遭到“无道”的流放,但不宜直说,只好说“有道”,悲愤寓于字里行间。
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句中之“忍”,论者一再指出,是“忍无可忍”的意思,或以为是说反话,表现鲁迅极其悲痛的感情。不管是文字义,还是言外之意,“忍”其实都表达了“不忍”之义。
在论及反训这个问题时,郭在贻先生指出:“伤心、肠断(或日断肠),都是表现愁苦之词……但伤心、肠断有时又有欢快之义……盖此种反训词,犹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所云:‘蜀人见人物之可夸者,则日呜呼!可鄙者,则日噫嘻。’又如元曲中称可爱为可憎,称爱人为冤家,修辞学上称之为‘倒反’者是也。”
此类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并不鲜见,袁宾先生在论述“好不热闹”等于“好热闹”之类的结构时指出:“肯定式‘好不’来源于否定式‘好不’,最初在口语中也许是否定式‘好不’的反语说话,这种反语说法用多了,其中‘不’的意义就逐渐虚化,失去否定作用,依附于‘好’字,‘好不’遂凝固成一个相当于副词的语言单位了。”
在言语交际中,根据特定情境的需要,人们有时会采用说反话的表达方式。如在口语中,不少人爱用“好得一塌糊涂”来表示“好极了”,而在比较随意的口语中,省去“好得”而字,仍可表示此义。至于用“讨厌”、“坏蛋”来称呼所恋之人,已成了不少女子的口头禅。这些反语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语气与动作),人们并不难理解其意义。“作揖”本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但在赣方言中,却是“不屑一顾”的意思;而“仙家”不但神通不广大,反而常用来表示迂腐或笨拙之人。
在某些场合下,说话婉转也会造成同样效果,这可以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
中国古代号称是礼仪之邦,儒家一直提倡温良恭俭让,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说话婉转,忌率直,尚含蓄。尤其是“死”之类的字眼,总是要回避的,因此在措辞上,有时可用“生”代替“死”。例如“生”与“死”虽阴阳相隔,但“生前”与“死前”却词义相同。仔细吟味,前者是委婉含蓄,后者是童言无忌。
《老子》第七十八章曰:“正言若反。”即正话可以反说,反话可以正说。有人明明想东却说西,以致言不由衷。辛弃疾《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独登高楼,独登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这种情景下进行交流,我们就不要太拘泥于字面意义,而应通过话语来研究说话人的用心,准确解读其真正的意图。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五《司马文宣》:“鬼乃逃入床下,又走户外,形稍丑恶,举家骇惧。”“稍丑恶”就是“很丑恶”,“稍”有“很”之义,最初是源于说话含蓄,留有余地。
2007年3月22日《羊城晚报》C1版刊载了《网络“牛人”牛气冲天》一文,文中作者自称“被女孩子甩了45次”,其中36个女孩子与其分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你人真的很好。”而根据文艺作品的描写及对现实生活的考察,女孩对心仪的男子喜欢说:“你真坏!”此处的“真好”与“真坏”,我们切不可死抠字眼,而应当倒过来理解。“真坏”就是“真棒”!“真好”就是“太孬”。
四、观察或表达的角度不同而造成“反训”
自有宇宙以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各不相关。老子指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番话文字简单,意味深长,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往往会朝其矛盾的对立面的一方转化。正反、向背、上下、前后、左右等对立的范畴,由于立脚点不同,彼此之间可以瞬间转换。
宋王禹偁《村行》诗:“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钱钟书解读此诗时认为:“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而破除之也。’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无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不能语的山峰,要假设它本来能语,因而此时的无语就非同寻常了。而事实上,山峰无语是正常的,但经过此铺垫,在诗人的眼中却不正常了。诗人惯用此类手法来进行描写,而又拿捏得恰到好处,从而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境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基于此种思维,人们看待同一种事物,由于立足点不同,遣词造句相反,意思却可以趋于一致;或者用语一致,却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最终殊途同归。
如《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文中之“略”,有的学者释为“稍微”、“一点儿”,郭在贻先生则释为“完全”,他特地指出:“‘略无阙处’的略是全、皆、尽之意,‘略无阙处’即是全无阙处、皆无阙处、尽无阙处。”“稍微”、“一点儿”与“完全”,表面上看来是处于两个极端,但一与“无”字结合,却完全一致。它们一个从局部否定,一个从整体否定。如果是前者,“略无阙处”可理解为“一点儿也没有空缺的地方”;如果是后者,则可理解为“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语言的灵活性在此表现得非常突出。
又如《幽明录·卖胡粉女》:“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恋情小说,说 的是一富家子弟与卖胡粉女相恋,男子过于激动,突然休克。事后男家误以为儿子身亡,追究女方责任,女子表示愿意以身殉情,说出了上面的话。“吝死”可解为“舍不得死”,如果换成“吝生”,可解为“吝惜生命”,意思仍然不变。“生”、“死”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在此特定的语境中,与“吝”字搭配,构成一般的动宾关系,含义却趋于同一。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阴功”一词,它本来是个褒义词,为什么在粤语中却变成了“造孽”这样带有贬义的词呢?这就要分析其具体语境了。笔者在粤北农村考察时,曾遇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其母不堪贫穷弃之而去,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左邻右舍一提到他,就感慨地说:“阴功啊!”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是指该小学生的母亲“要积德修善”。又有人说“有阴功啊”!还是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意在指责该小学生的母亲“不积德修善”。而从表层意义分析,二者都可以理解为“好惨”、“造孽”之类。这样一来,“阴功”与“有阴功”从形式上看相反,但却在特定语境中趋于一致。《易经·系辞下》指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阴功”与“有阴功”也正是从不同的说话角度而造成了相近的含义,这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上下前后往往也是相对的,当某甲面对某乙进行交流。某甲之左,即某乙之右;某甲之向,即某乙之背。赵克勤先生认为:“有些词本身就隐含着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单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古汉语中有些词天然就存在着反训。”象棋对弈,假如车、炮、兵、帅向前移动一步,正式术语为“进一”,早期棋谱也有说“上一”的,但因弈者或看客观察的视角不同,车、炮、兵、帅向后移动一步,也有人说成“上一”。“上”既可指“进”,也可指“退”。笔者生活的小区,一座房子有四个单元,假如外人问第一单元或第四单元位于何处,业主的答复往往不同,甚至相反。因为业主也不一定知道一、二、三、四单元的具体分布,他是以自己的方位来确定单元的位置。当他位于东边,距离最近的成了第一单元,距离最远的成了第四单元;而当他位于西边时,第一单元就成了第四单元了,第四单元就成了第一单元了。这虽是口语中不够严谨的说法,但却时时发生。
综上所述,古今汉语确实存在着“反训”这种现象,但它并不具有普适的特点,而是处于比较小的范围。从时间的角度看,“‘反训’一般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人们总要用种种手段把它们区别开来。”因此,我们既不能夸大“反训”的作用,也不能无视“反训”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宁《训诂学原理·论“反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2]陈涛《否定形式的误用》,《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3]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学·训诂学的内容》,中华书局,2002
[4]周明初《“某,不某也”训诂例献疑》,《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2期
[5]王宁《训诂学原理·论“反训”反义同词存在的原因和条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丛稿·唐诗中的反训词》,中华书局,2002
[7]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8]张松如《老子说解第二章》,齐鲁书社,1987
[9]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丛稿·关于文言文中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问题》,中华书局,2002
[11]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反义词·反训词》,商务印书馆,1994
[1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反义词·反训》,商务印书馆,2005
“阴功”是个文言词,《汉语大词典》释之为:“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所引首例书证为唐代吴筠的《游仙》诗之五:“岂非阴功著,乃至白日升。”另外,还引用了宋苏轼诗、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及老舍作品《赵子日》中的例证。以上四处“阴功”都表示褒义,但是在粤方言中为何就变成了贬义呢?甚至进而还可说成“有阴功”呢?这使我联想起汉语的“反训”。
“反训”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诚如王宁先生所言:“对‘反训’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赞同者搜集数百上千例,给予繁杂的分类;反对者确认‘反训’之说不可信,作了全盘否定。”例如徐世荣先生的《反训探原》(载《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广泛收集各类例证,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说明反训的各种类型及形成原因,可谓洋洋大观;而周明初先生的《“某,不某也”训诂例献疑》(载《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2期)同样旁征博引,多方论证,辨析“反训”之说不可信。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难点,本文自然不奢望取得根本突破,但也不打算亦步亦趋。琢磨再三,以往诸家正反两方主要是就文言文来讨论,而很少涉及白话文及方言。本此,笔者尝试采用古今文白及雅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类实例来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加上“不”,却不表示否认的意思
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只要不抱偏见,我们就会发现,在古今汉语中,确实存在着众多加了否定词却不表示否定的特殊现象。在此,我们将这种情况概括为“不某等于某”的格式。
《诗经·小雅·车功》:“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诗经·大雅·生民》:“上帝不宁,不康禋祀。”朱熹《诗集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孔疏引服虔曰:“不尚,尚也,当取女叔侯杀之。”
《国语·周语中》:“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揣摩句意,“不有”即“有”。
也有学者认为,以上诸例之“不”或通“丕”,是语助词,或为否定式反诘句,因而反训之说是不成立的。不过,此说并未说明全部问题,试看以下语例:
《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毛传:“无念,念也。”
《韩非子·五蠹》:“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矣。”同篇:“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
“未必”即“必”,或以“未”为衍文,但短短的几句话,一再衍出一个“未”字,似不合乎情理。
上述“无”与“未”,不能通“丕”,也不是用于反问句,但仍然不表否定。其实,“不某等于某”的格式,在白话文中也时常可见。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不端不正”即“端端正正”。
2003年6月24日《羊城晚报》C6版《书记商人与商人书记》:“果不其然。当地临泉县化肥厂厂长兼职县委副书记,分管全县政法工作;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兼职毫州市委常委。”《人之初》2003年第8期(下)《理财B计划》:“果不其然,又是一月下来,财政赤字不复存在,而且实际上剩余的钱还接近1500元!”“果不其然”即“果其然”。
2008年7月2日《羊城晚报》B4版《潘金莲的洗澡问题》:“否则,扪蚤而谈,在字面上很挥洒,略一想,不由人不全身都痒起来。”句中“蚤”字应为“虱”,原文误。“不全身”即“全身”。
2008年9月27日《羊城晚报》B16版《性福在哪里》:“富商不看则已,一看心脏病差点没犯了。”“没犯”即“犯”。
上面一些语料证明,“不某等于某”这一训诂体例,在一些特定场合确实是行得通的。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元代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指出:“以不敢为敢,以敢为不敢,以不显为显,以无念为念,以无宁为宁,皆极致之辞。世俗以可爱为可憎,以无赖为赖,以病差为愈,亦极致之辞。”“极致之辞”阐明了形成反训的部分原因。现代汉语中,此类现象也不少见,例如“好尴尬”与“不尴尬”、“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来广州之前”与“没来广州之前”等等,尽管使用了正反两种表达方式,但其意思却是一样的。对此,陈涛先生认为:“汉语中,某些否定形式的句子可以与肯定形式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如‘难免不犯错误’与‘难免犯错误’都表示犯错误不容易避免,‘差点儿没出车祸’与‘差点儿出车祸’都表示几乎出车祸而没有出。”
二、以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
“不某”等于“某”,反过来,“某”又可以表示“不某”的意思。
《尚书·尧典》:“异哉!试可乃矣。”孙星衍注:“史迁作‘试不可用而已。’又疏史公‘可’为‘不可’者,声之缓急。俗字增为‘叵’,即‘可’字也。”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杜预注:“敢,不敢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母欲立之,己杀之,如毋与而已矣。”何休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上述两例,“敢”即“不敢”、“岂敢”的意思。
对于此类反训现象,郭在贻先生指出:“敢字乃不敢二字之省,之所以省去不字,乃由于语急的缘故。”周明初先生则认为:“此类不带任何疑问标志词之‘敢’字反问句在实际交际之场合,说话者可通过语调之升降等方式来表示疑问之意思。但书面记录下来,由于古人没有发明标点符号,其形式却与陈述句毫无区别。”周先生不大同意反训的说法,而笔者以为:先秦文言文是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书面体系,既然书面形式上是陈述句却表示否认的意思,这事实上就构成了反训。
这种语料秦汉以后也不乏其例。
《唐代墓志汇编·大周故处士达节先生孙府君墓志铭》(794页):“朝业捂绅,生平交友,谁不雨泪,罕能雪泣。”“谁不雨泪”与“罕能雪泣”上下相对,都是写墓主去世后大家痛哭流泪。显然,“罕能雪泣”不能按字面义理解为“很少有人 会流泪”,而是“罕不能雪泣”,即“很少有人会不流泪”。《唐代墓志汇编·广平郡宋氏夫人墓志》(2053页):“家门大门惊宠辱,养性遗荣能遁迹。”“宠辱不惊”是中国士大夫推崇的一种传统美德,作者为自己的先人撰写墓志,不可能贬低他们“宠辱皆惊”。揣摩句意,应为“家门大门不惊宠辱”,为了对仗,省去“不”,形成反训。
从以上例子来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汉语是存在反训现象的,当然,它并非神通广大,无所不适。王宁先生指出:“我们只能说反义共词是一种确乎存在的现象,而不是词义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它适应的条件,因为条件难得,所以它的存在不可能大量。”王宁先生说的是“乱”既可训为“乱”,又可训为“治”这种所谓“美恶不嫌同名”的情况,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反训。
三、以反语或婉转的方式来表达相反的含义
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指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与其字面意义恰好相反,这在一定语境中也会造成反训现象。
《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人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却故意说他们没有白吃闲饭,因而“不素餐”即等于说“素餐”。
柳宗元《愚溪诗序》:“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作者遭到“无道”的流放,但不宜直说,只好说“有道”,悲愤寓于字里行间。
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句中之“忍”,论者一再指出,是“忍无可忍”的意思,或以为是说反话,表现鲁迅极其悲痛的感情。不管是文字义,还是言外之意,“忍”其实都表达了“不忍”之义。
在论及反训这个问题时,郭在贻先生指出:“伤心、肠断(或日断肠),都是表现愁苦之词……但伤心、肠断有时又有欢快之义……盖此种反训词,犹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所云:‘蜀人见人物之可夸者,则日呜呼!可鄙者,则日噫嘻。’又如元曲中称可爱为可憎,称爱人为冤家,修辞学上称之为‘倒反’者是也。”
此类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并不鲜见,袁宾先生在论述“好不热闹”等于“好热闹”之类的结构时指出:“肯定式‘好不’来源于否定式‘好不’,最初在口语中也许是否定式‘好不’的反语说话,这种反语说法用多了,其中‘不’的意义就逐渐虚化,失去否定作用,依附于‘好’字,‘好不’遂凝固成一个相当于副词的语言单位了。”
在言语交际中,根据特定情境的需要,人们有时会采用说反话的表达方式。如在口语中,不少人爱用“好得一塌糊涂”来表示“好极了”,而在比较随意的口语中,省去“好得”而字,仍可表示此义。至于用“讨厌”、“坏蛋”来称呼所恋之人,已成了不少女子的口头禅。这些反语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语气与动作),人们并不难理解其意义。“作揖”本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但在赣方言中,却是“不屑一顾”的意思;而“仙家”不但神通不广大,反而常用来表示迂腐或笨拙之人。
在某些场合下,说话婉转也会造成同样效果,这可以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
中国古代号称是礼仪之邦,儒家一直提倡温良恭俭让,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说话婉转,忌率直,尚含蓄。尤其是“死”之类的字眼,总是要回避的,因此在措辞上,有时可用“生”代替“死”。例如“生”与“死”虽阴阳相隔,但“生前”与“死前”却词义相同。仔细吟味,前者是委婉含蓄,后者是童言无忌。
《老子》第七十八章曰:“正言若反。”即正话可以反说,反话可以正说。有人明明想东却说西,以致言不由衷。辛弃疾《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独登高楼,独登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这种情景下进行交流,我们就不要太拘泥于字面意义,而应通过话语来研究说话人的用心,准确解读其真正的意图。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五《司马文宣》:“鬼乃逃入床下,又走户外,形稍丑恶,举家骇惧。”“稍丑恶”就是“很丑恶”,“稍”有“很”之义,最初是源于说话含蓄,留有余地。
2007年3月22日《羊城晚报》C1版刊载了《网络“牛人”牛气冲天》一文,文中作者自称“被女孩子甩了45次”,其中36个女孩子与其分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你人真的很好。”而根据文艺作品的描写及对现实生活的考察,女孩对心仪的男子喜欢说:“你真坏!”此处的“真好”与“真坏”,我们切不可死抠字眼,而应当倒过来理解。“真坏”就是“真棒”!“真好”就是“太孬”。
四、观察或表达的角度不同而造成“反训”
自有宇宙以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各不相关。老子指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番话文字简单,意味深长,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往往会朝其矛盾的对立面的一方转化。正反、向背、上下、前后、左右等对立的范畴,由于立脚点不同,彼此之间可以瞬间转换。
宋王禹偁《村行》诗:“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钱钟书解读此诗时认为:“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而破除之也。’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无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不能语的山峰,要假设它本来能语,因而此时的无语就非同寻常了。而事实上,山峰无语是正常的,但经过此铺垫,在诗人的眼中却不正常了。诗人惯用此类手法来进行描写,而又拿捏得恰到好处,从而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境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基于此种思维,人们看待同一种事物,由于立足点不同,遣词造句相反,意思却可以趋于一致;或者用语一致,却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最终殊途同归。
如《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文中之“略”,有的学者释为“稍微”、“一点儿”,郭在贻先生则释为“完全”,他特地指出:“‘略无阙处’的略是全、皆、尽之意,‘略无阙处’即是全无阙处、皆无阙处、尽无阙处。”“稍微”、“一点儿”与“完全”,表面上看来是处于两个极端,但一与“无”字结合,却完全一致。它们一个从局部否定,一个从整体否定。如果是前者,“略无阙处”可理解为“一点儿也没有空缺的地方”;如果是后者,则可理解为“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语言的灵活性在此表现得非常突出。
又如《幽明录·卖胡粉女》:“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恋情小说,说 的是一富家子弟与卖胡粉女相恋,男子过于激动,突然休克。事后男家误以为儿子身亡,追究女方责任,女子表示愿意以身殉情,说出了上面的话。“吝死”可解为“舍不得死”,如果换成“吝生”,可解为“吝惜生命”,意思仍然不变。“生”、“死”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在此特定的语境中,与“吝”字搭配,构成一般的动宾关系,含义却趋于同一。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阴功”一词,它本来是个褒义词,为什么在粤语中却变成了“造孽”这样带有贬义的词呢?这就要分析其具体语境了。笔者在粤北农村考察时,曾遇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其母不堪贫穷弃之而去,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左邻右舍一提到他,就感慨地说:“阴功啊!”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是指该小学生的母亲“要积德修善”。又有人说“有阴功啊”!还是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意在指责该小学生的母亲“不积德修善”。而从表层意义分析,二者都可以理解为“好惨”、“造孽”之类。这样一来,“阴功”与“有阴功”从形式上看相反,但却在特定语境中趋于一致。《易经·系辞下》指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阴功”与“有阴功”也正是从不同的说话角度而造成了相近的含义,这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上下前后往往也是相对的,当某甲面对某乙进行交流。某甲之左,即某乙之右;某甲之向,即某乙之背。赵克勤先生认为:“有些词本身就隐含着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单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古汉语中有些词天然就存在着反训。”象棋对弈,假如车、炮、兵、帅向前移动一步,正式术语为“进一”,早期棋谱也有说“上一”的,但因弈者或看客观察的视角不同,车、炮、兵、帅向后移动一步,也有人说成“上一”。“上”既可指“进”,也可指“退”。笔者生活的小区,一座房子有四个单元,假如外人问第一单元或第四单元位于何处,业主的答复往往不同,甚至相反。因为业主也不一定知道一、二、三、四单元的具体分布,他是以自己的方位来确定单元的位置。当他位于东边,距离最近的成了第一单元,距离最远的成了第四单元;而当他位于西边时,第一单元就成了第四单元了,第四单元就成了第一单元了。这虽是口语中不够严谨的说法,但却时时发生。
综上所述,古今汉语确实存在着“反训”这种现象,但它并不具有普适的特点,而是处于比较小的范围。从时间的角度看,“‘反训’一般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人们总要用种种手段把它们区别开来。”因此,我们既不能夸大“反训”的作用,也不能无视“反训”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宁《训诂学原理·论“反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2]陈涛《否定形式的误用》,《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3]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学·训诂学的内容》,中华书局,2002
[4]周明初《“某,不某也”训诂例献疑》,《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2期
[5]王宁《训诂学原理·论“反训”反义同词存在的原因和条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丛稿·唐诗中的反训词》,中华书局,2002
[7]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8]张松如《老子说解第二章》,齐鲁书社,1987
[9]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郭在贻《郭在贻文集·训诂丛稿·关于文言文中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问题》,中华书局,2002
[11]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反义词·反训词》,商务印书馆,1994
[1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反义词·反训》,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