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光钰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书记、党组书记。目前已发表了400多篇音乐评论及音乐论文,出版了10多本音乐专著,在学术上成就颇丰,造诣精深,堪称一代大家。
拜读冯先生的文章,感觉其观点鲜明、新颖,论据材料充实、确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且文笔优美、流畅。即使是论文,也像读优美的散文一样,如饮甘淳,使人心旷神怡。近一、二十年来,听说冯先生正运用传播学理论致力于音乐传播现象方面的研究,且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于是对冯先生更是产生了一种敬佩、仰慕之情。
与冯先生第一次接触,是在学校学术厅听冯先生的讲座,算起来,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没想到2005年11月,有幸再次在音乐厅聆听先生的学术报告。那天七点钟还没到,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上前台,颇有些儒家风范,他个子不算高,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依然带着一脸微笑,看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和蔼与可亲。他的举手投足,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写着一身的和气与平易近人,一看就是那种“傲气全无而才气实足”的大家。等先生的已经不是很纯正的四川话一出来,全学术厅掌声雷动,我想:在场的人们都被先生朴实的风范感动了。以下就是当时讲学的主要课题,笔者把它们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同宗民歌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确立的。所谓同宗民歌:是指以一首民歌为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派生、演变而成的若干民歌子体群落,这些民歌子体相互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如歌曲《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清代以来在我国城乡非常流行的小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它们的特点是:1.歌词基本相同;2.大都用徴调式;3.多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现存最早的《茉莉花》曲谱见于1821年清代《小慧集》(用工尺谱记谱)。江苏《茉莉花》用以苏州为中心的吴语来演唱,其调式音阶为:12 356(五声音阶),带有浓厚的江南音乐的风格;河北南皮[1]的《茉莉花》,其音阶为带变音的六声音阶:﹟123﹟567,音调里面含有河北梆子戏的痕迹,属于北方音乐的范畴;山西临汾的《茉莉花》,音阶为七声:1234567,其中的“7”在演唱时音要稍为唱低一点,但又绝不能唱成“b7”,这些情况反映了浓郁的蒲州梆子戏的风格;黑龙江《茉莉花》也运用了五声音阶:12356;著名歌剧曲作家普契尼[2]在写歌剧《图兰多特》时,在第一幕中的合唱曲《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其主旋律就是运用了《茉莉花》的音调。
又如《绣荷包》,其特点是:各地所唱歌词大同小异,而旋律则相差甚远。《绣荷包》的变体比《茉莉花》还要多,早在约一百八十年前就相当成熟,南方叫绣荷包,而北方则叫荷包袋。现存最早的《绣荷包》见于清朝道光年间(1829年)的《白雪遗音》[3]一书。山西河曲[4]的《绣荷包》,采用的是上、下句式结构;云南弥渡的《绣荷包》,其音调与山西河曲的大相径庭且调式也不相同;四川宜宾的《绣荷包》则在歌词中加入了衬词,如“嘛咿呀、喂、呀儿依儿呀、嘛咕几嘎、金钢梭罗妹”等,这又体现了四川音乐的味道和风格;江苏无锡的《绣荷包》,则用吴语演唱,音阶为五声音阶。词意为民间故事、节日和各种花卉等;陕西的《绣荷包》曲调基本与山西的相似,也采用上、下句式结构。由于牵挂、思念走西口[5]的心上人,每句末音调运行方向基本上属下行,刻画的是一种忧伤、担心、牵挂及思念的情结,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境况及面貌。
冯先生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像《九连环》、《小放牛》、《凤阳歌》等。再如《凤阳歌》,它的特点是:歌曲的曲调基本相同,但唱词却不相同,内容多是反映旧时代人民的苦难生活。其传播面很广,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凤阳歌》,在所有的《凤阳歌》中,以安徽的《新凤阳歌》流传最广。当地的人民经常受淮河水灾的影响,庄稼荒芜,颗粒无收,因此,外出讨饭的人很多。在讨饭过程中,要向东家唱些曲调,由于他们到的地方很多,因此这首民歌流传最广。值得注意的是:凤阳的民歌传播是双向传播:1、凤阳人出去讨饭向外传播;2、讨饭返乡时,有意无意中把外地的一些音调带了回来,再和本地的音调融合,加以改编,则又形成了新的凤阳音乐。
当有人提及到他的成就时,他微微一笑,非常平静地说:“其实,这些财富都是人民大众的,他们才是民歌的真正主人。我只是起了一个收集者、整理者的作用,要是换成你们,一样能够做到这些,或许还能做得更好。”最后,他以美学家朱广潜先生的一句话“民歌的创作,先由个人草创,最后成熟于集体”结束了第一场的讲座,全场再一次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参考文献:
[1]县名,地处河北省东南部.
[2]普契尼(1858-1924),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很多音乐史学家都认为他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3]这是一部民歌集.
[4]河曲县号称民族音乐的海洋.
[5]西口,今内蒙古的包头市.走西口,通俗地说,就象现在内地的人们到广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挣钱一样.只不过当时他们去的地方是包头,因此叫走西口.
作者简介:赵大刚(1970—),男,大学本科,四川达州人,副教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南充市音乐家协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及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独立承担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1项,参研省级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黄钟》、《内蒙古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怀化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生活》、《音乐周报》等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16篇/首。独立撰写的论文《试论高师音乐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曾获四川省第五届音乐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师范组”三等奖;《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阈中价值取向的结构缺陷》一文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拜读冯先生的文章,感觉其观点鲜明、新颖,论据材料充实、确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且文笔优美、流畅。即使是论文,也像读优美的散文一样,如饮甘淳,使人心旷神怡。近一、二十年来,听说冯先生正运用传播学理论致力于音乐传播现象方面的研究,且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于是对冯先生更是产生了一种敬佩、仰慕之情。
与冯先生第一次接触,是在学校学术厅听冯先生的讲座,算起来,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没想到2005年11月,有幸再次在音乐厅聆听先生的学术报告。那天七点钟还没到,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上前台,颇有些儒家风范,他个子不算高,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依然带着一脸微笑,看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和蔼与可亲。他的举手投足,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写着一身的和气与平易近人,一看就是那种“傲气全无而才气实足”的大家。等先生的已经不是很纯正的四川话一出来,全学术厅掌声雷动,我想:在场的人们都被先生朴实的风范感动了。以下就是当时讲学的主要课题,笔者把它们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同宗民歌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确立的。所谓同宗民歌:是指以一首民歌为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派生、演变而成的若干民歌子体群落,这些民歌子体相互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如歌曲《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清代以来在我国城乡非常流行的小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它们的特点是:1.歌词基本相同;2.大都用徴调式;3.多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现存最早的《茉莉花》曲谱见于1821年清代《小慧集》(用工尺谱记谱)。江苏《茉莉花》用以苏州为中心的吴语来演唱,其调式音阶为:12 356(五声音阶),带有浓厚的江南音乐的风格;河北南皮[1]的《茉莉花》,其音阶为带变音的六声音阶:﹟123﹟567,音调里面含有河北梆子戏的痕迹,属于北方音乐的范畴;山西临汾的《茉莉花》,音阶为七声:1234567,其中的“7”在演唱时音要稍为唱低一点,但又绝不能唱成“b7”,这些情况反映了浓郁的蒲州梆子戏的风格;黑龙江《茉莉花》也运用了五声音阶:12356;著名歌剧曲作家普契尼[2]在写歌剧《图兰多特》时,在第一幕中的合唱曲《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其主旋律就是运用了《茉莉花》的音调。
又如《绣荷包》,其特点是:各地所唱歌词大同小异,而旋律则相差甚远。《绣荷包》的变体比《茉莉花》还要多,早在约一百八十年前就相当成熟,南方叫绣荷包,而北方则叫荷包袋。现存最早的《绣荷包》见于清朝道光年间(1829年)的《白雪遗音》[3]一书。山西河曲[4]的《绣荷包》,采用的是上、下句式结构;云南弥渡的《绣荷包》,其音调与山西河曲的大相径庭且调式也不相同;四川宜宾的《绣荷包》则在歌词中加入了衬词,如“嘛咿呀、喂、呀儿依儿呀、嘛咕几嘎、金钢梭罗妹”等,这又体现了四川音乐的味道和风格;江苏无锡的《绣荷包》,则用吴语演唱,音阶为五声音阶。词意为民间故事、节日和各种花卉等;陕西的《绣荷包》曲调基本与山西的相似,也采用上、下句式结构。由于牵挂、思念走西口[5]的心上人,每句末音调运行方向基本上属下行,刻画的是一种忧伤、担心、牵挂及思念的情结,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境况及面貌。
冯先生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像《九连环》、《小放牛》、《凤阳歌》等。再如《凤阳歌》,它的特点是:歌曲的曲调基本相同,但唱词却不相同,内容多是反映旧时代人民的苦难生活。其传播面很广,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凤阳歌》,在所有的《凤阳歌》中,以安徽的《新凤阳歌》流传最广。当地的人民经常受淮河水灾的影响,庄稼荒芜,颗粒无收,因此,外出讨饭的人很多。在讨饭过程中,要向东家唱些曲调,由于他们到的地方很多,因此这首民歌流传最广。值得注意的是:凤阳的民歌传播是双向传播:1、凤阳人出去讨饭向外传播;2、讨饭返乡时,有意无意中把外地的一些音调带了回来,再和本地的音调融合,加以改编,则又形成了新的凤阳音乐。
当有人提及到他的成就时,他微微一笑,非常平静地说:“其实,这些财富都是人民大众的,他们才是民歌的真正主人。我只是起了一个收集者、整理者的作用,要是换成你们,一样能够做到这些,或许还能做得更好。”最后,他以美学家朱广潜先生的一句话“民歌的创作,先由个人草创,最后成熟于集体”结束了第一场的讲座,全场再一次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参考文献:
[1]县名,地处河北省东南部.
[2]普契尼(1858-1924),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很多音乐史学家都认为他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3]这是一部民歌集.
[4]河曲县号称民族音乐的海洋.
[5]西口,今内蒙古的包头市.走西口,通俗地说,就象现在内地的人们到广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挣钱一样.只不过当时他们去的地方是包头,因此叫走西口.
作者简介:赵大刚(1970—),男,大学本科,四川达州人,副教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南充市音乐家协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及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独立承担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1项,参研省级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黄钟》、《内蒙古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怀化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生活》、《音乐周报》等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16篇/首。独立撰写的论文《试论高师音乐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曾获四川省第五届音乐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师范组”三等奖;《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阈中价值取向的结构缺陷》一文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