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贸合作是新兴经济体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引擎。扩大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经贸合作,既可以促进金砖国家贸易方向多元化、扩大贸易规模,又可以减轻对传统主要贸易伙伴——发达经济体的依赖与依附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市场相对低迷,更要求金砖国家寻求和挖掘新的市场,加强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彼此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也是推动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方向。
一、金砖国家扩大经贸合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的研究证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对一国经济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作为后发新兴经济体,尤其需要重视和扩大对外贸易,通过参与全球化红利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或者获得更大优势,以推动经济加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金砖国家都是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大新兴经济体,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尤其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人均国民收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巴西和俄罗斯也与发达国家保持着巨大的经济落差。金砖五国均需要继续维持长期快速发展以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尽快跻身于世界发达民族之林。为此,除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外,还迫切需要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过去十多年,金砖国家经济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积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与发达经济体开展贸易,获得了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红利。以往金砖国家主要偏重于与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如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均对发达经济体具有较高的贸易与投资依赖度。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金砖五国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前三位的外资与技术来源国。尽管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量的60%以上,而中国对金砖四国的贸易总量只有中美、中欧、中日贸易规模的一半,不及中国—韩国贸易规模,仅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约7%。其余金砖国家也具有这种畸轻畸重的贸易国别方向,这不利于拓宽经贸合作关系和摆脱对发达市场的依赖性。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低迷或者危机状态,增长乏力,维持与扩大同这些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关系难度很大,而且,继续片面地强调与发达市场的经贸关系,也不利于金砖国家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容易形成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性与依附性,不利于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发达市场波动频繁和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企图借助扩大与发达市场扩大经贸合作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金砖国家需要寻求更具潜力的市场,快速增长的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正是这样的替补对象。事实上,近年,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正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推力。如中国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巴西铁矿石出口的40%,为巴西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提供了巨大市场,2010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中国市场成为巴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元素。中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和木材等,不仅帮助俄罗斯资源开发,还解决了其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资源的劳动力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所以,远未充分利用、日益成长中的金砖国家市场完全可以成为未来金砖国家扩大经贸、投资往来、互利互助的巨大空间。
二、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金砖国家普遍意识到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性,经贸合作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协力推动解决。
(一)金砖国家贸易稳定快速增长
近十年来,金砖国家间的双边贸易额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12年达到3100多亿美元,比2000年的158.13亿美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5%,个别年份超过30%,远高于全球贸易13.5%的实际增长率,也高于五国总体贸易约16%的平均增长率。2012年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除与印度贸易有所降低外,与其他三国的贸易额依然保持了增长,中俄、中巴双边贸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8%,分别达到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与南非贸易也有较快增长。中国相继成为其他金砖国家的第一大或者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除巴西外其他金砖国家的首要商品进口来源。中国市场占巴西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增至2005年左右的5%和2012年的15%。以中国作为交易对手的贸易占金砖五国间贸易流量的85%。
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方式增多。除了双边一般直接贸易,还有加工贸易、直接投资、服务贸易,以及在第三方的投资与合作。2010年前金砖国家之间的投资较少,从2010年开始急剧扩大,尤其是中国对其余金砖国家的投资迅速增长;如截止2005 年底,中国在巴西累计协议投资总额只有1.5 亿美元,而2010年一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就达到170亿美元,占巴西当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84.6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强。三一重工等机械制造商、摩托车生产商都在巴西开设了业务。2011年7月19日,奇瑞汽车在巴西圣保罗州的雅卡雷伊市举行了奇瑞巴西工厂的开工奠基仪式。奇瑞公司投资4亿美元,预计一期年产5万辆于2013年9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建成后,最终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年。至2012年底,巴西累计对华投资项目400多个,合同金额接近10亿美元,巴西对华投资领域主要为制造业和煤炭。截止2010年10月,中印累计签订工程和劳务合同368亿美元,已完成183亿美元,印度成为中国最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华为印度分公司2010年12月15日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20亿美元在印度建立全新的研发中心,扩大在印度的业务规模。中国和印度还开展第三方合作,如2006年9月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与中石化共同出资8亿美元联合成功竞购哥伦比亚一石油公司Omimex de Colombia 50%的股权,并成立一合资公司管理这一资产。中国对南非和俄罗斯的投资近年也有较大增长。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南非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12亿美元,中国对南投资从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扩大到能源、矿产、机械、家电、建材等行业。南非在华实际投资接近10亿美元。中俄相互投资也有较快增长,双方直接投资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1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底的约30亿美元,投资重点领域也从一般的食品、服装、种植、加工扩展到化工、电信、建材、运输、金融、木材加工、能源和资源开发、科技研发及资本等领域,如2012年6月中国投资公司(CIC)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简称RDIF)建立了一只联合私募股权基金。印度电脑公司Sahara、安赛乐米塔尔和塔塔集团是南非市场上的著名外企。巴西与南非的合作也发展很快,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已进入南非资源和建筑市场。目前,作为中东欧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俄罗斯对南非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了12亿美元,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和叶夫拉兹钢铁公司等著名企业已进入南非采矿业和金属行业。南非对俄投资也已突破3亿美元大关。俄罗斯还是南非快速增长的重要游客来源。迄止2012年中国对金砖四国的直接投资额达到230多亿美元。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近年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金砖国家当前的经贸合作规模、结构、质量与效应等均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市场潜力和经贸合作需求有很大距离。
1、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
金砖国家间的贸易稳定性尚显不足,在经历数年的高增长之后,2012年的增长出现了减速。2012年与巴西贸易额只增长1.2%,远低于上年度35%的高增长率,而2012年中印贸易额还出现同比10.1%的降幅,比2011年19.71%的增幅下降明显。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包括中国与其他四国的贸易额依然很小,2012年中国—金砖四国贸易额只有中国—美国贸易额的约60%,相当于中日贸易规模。与金砖国家五国近30亿人口和14万亿美元的GDP规模很不相称。
2、贸易结构不平衡
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还主要停留在中间产品层次,最终产品占比很低;如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进口和加工产品出口。高附加值、高技术制成品比例很低。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抱怨贸易不平等,尤其是俄罗斯认为在充当中国原料附庸,巴西和印度反感中国大规模工业品冲击其市场。此外,金砖国家之间的进出口不平衡。近年,中国对印度存在较大顺差,而对巴西和南非均存在较大逆差,对俄罗斯则顺差逆差均有,但幅度较小。中国顺差总体顺差规模较大,对南非和巴西逆差并不感到太大的威胁,但印度对中国200多亿美元(2012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达到288.7亿美元)的年度逆差(超过双边贸易额的40%)却深感不安。俄罗斯也对于中国贸易从以往历年保持顺差到转向近年的逆差深感不安。
3、合作领域较为狭小、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总体上,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还基本集中在传统双边商品贸易领域,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网络贸易、直接投资、多边投资合作、以及劳务合作、BBT、BOT、BOOT等方式利用还很少。
4、相互间直接投资规模小
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3月25日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称,最近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在引进和输出外资方面都出现大幅增长,既是外资的主要吸收国,同时也是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但“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42%流向了发达国家,43%流向了周边国家,相互间的投资只占对外投资总量的2.5%。
5、贸易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较差
金砖国家经贸投资合作促进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彼此间的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自由贸易协定、贸易纠纷仲裁规则与机制等均未落实。金砖国家来自四大洲,使用四种官方语言,距离遥远,民间往来了解较少,各国既懂外语有懂贸易等的复合人才较少,有关各国法律、政策、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缺乏,交通运输等不够便利以及成本高昂、汇率波动、信贷融资和保险等不健全均是对金砖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的重大阻碍。
6、贸易摩擦增多
金砖国家间、尤其是中印间的贸易同构度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冲突与矛盾较多。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印度、巴西、南非及俄罗斯等均不同程度地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印度、巴西和南非较多。在截止2011年底前的几年内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动议120起,巴西37起,南非30起,印度为发起最多动议的第一大国,远超美国同期的87起和欧盟的61起的记录。金砖国家内部贸易摩擦的增多不仅遏制彼此间本来就不大的贸易合作,还伤害其他领域的合作氛围。
三、促进金砖经贸合作稳健发展的建议
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推进,金砖国家的经贸投资理应趁势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此,金砖国家需要采取综合性激励措施。
(一)增强共识和互信,调整经贸政策取向
金砖五国应将发展彼此间的经贸投资合作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最具发展潜力、最需扩大的经贸发展方向。制订鼓励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激励机制并付诸落实。目前,金砖峰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每届峰会均将扩大经贸合作作为峰会达成协议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关键在于将这些很好的协议落实到位。各国均要出台优化贸易与投资环境的优惠政策,如财税政策、信贷保险、人才培育政策、避免投资双重征税、降低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等。
(二)构建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
建立自贸区(FTA)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贸易合作中的新潮流,迄今全球已有各类FTA 300多个,作为排他习惯双边、多边、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对于协议内伙伴的贸易投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致力推动合作关系朝前迈进的金砖国家,需要将构建自由贸易区提上合作机制建设日程。探索与以往的比邻国家的连片自贸区具有不同特点的分散型国家的自贸合作机制、运行特点等,不仅推动商品货物的自由流动,还将推进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多元自由流动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金砖国家还要推进建立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降低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门槛等。
(三)建立合作融资机构、推进本币结算
由于金砖国家间的货币尚不是全球通用硬通货,贸易结算和投资合作均需要通过美元或其他硬通货进行,这不仅对金砖贸易伙伴的融资、结算和保险等产生诸多不便,还有较高的汇兑风险。彼此间经贸与投资合作是极为复杂并具有一定风险的事情。因此,建立金砖国家合作银行、构建外汇储备机制、推动本币结算等有助于金砖国家贸易伙伴融资、担保、结算、投资便利化,还有助于打破美元霸权,降低金砖国家对美元以及西方金融体系和规则的依赖、金融危机的冲击。2011年德里第四届金砖峰会期间,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成员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并提出了建立金砖开发银行倡议。在2013年3月德班第五届峰会上正式决定建立这一银行。未来这一银行的开通和运行、金砖国建货币储备机制以及多边本币授信与结算业务的开展等,将为金砖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提供良好服务。
(四)改善经贸与投资服务网络
金砖各国的经贸服务网络几乎还是空白,这不利于贸易伙伴进入各自的市场。因而,金砖五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筹划和创建多功能信息互享的综合经贸服务体系,包括建立金砖国家海关、经贸法规、投资、环保、汇率及财税政策、市场供求信息、贸易伙伴、交通运输、语言翻译、人才信息等各种相关信息服务网络,这将极大地降低金砖国家经贸投资合作的门槛,促进经贸投资活动的繁荣。
一、金砖国家扩大经贸合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的研究证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对一国经济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作为后发新兴经济体,尤其需要重视和扩大对外贸易,通过参与全球化红利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或者获得更大优势,以推动经济加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金砖国家都是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大新兴经济体,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尤其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人均国民收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巴西和俄罗斯也与发达国家保持着巨大的经济落差。金砖五国均需要继续维持长期快速发展以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尽快跻身于世界发达民族之林。为此,除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外,还迫切需要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过去十多年,金砖国家经济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积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与发达经济体开展贸易,获得了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红利。以往金砖国家主要偏重于与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如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均对发达经济体具有较高的贸易与投资依赖度。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金砖五国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前三位的外资与技术来源国。尽管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量的60%以上,而中国对金砖四国的贸易总量只有中美、中欧、中日贸易规模的一半,不及中国—韩国贸易规模,仅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约7%。其余金砖国家也具有这种畸轻畸重的贸易国别方向,这不利于拓宽经贸合作关系和摆脱对发达市场的依赖性。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低迷或者危机状态,增长乏力,维持与扩大同这些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关系难度很大,而且,继续片面地强调与发达市场的经贸关系,也不利于金砖国家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容易形成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性与依附性,不利于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发达市场波动频繁和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企图借助扩大与发达市场扩大经贸合作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金砖国家需要寻求更具潜力的市场,快速增长的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正是这样的替补对象。事实上,近年,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正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推力。如中国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巴西铁矿石出口的40%,为巴西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提供了巨大市场,2010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中国市场成为巴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元素。中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和木材等,不仅帮助俄罗斯资源开发,还解决了其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资源的劳动力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所以,远未充分利用、日益成长中的金砖国家市场完全可以成为未来金砖国家扩大经贸、投资往来、互利互助的巨大空间。
二、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金砖国家普遍意识到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性,经贸合作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协力推动解决。
(一)金砖国家贸易稳定快速增长
近十年来,金砖国家间的双边贸易额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12年达到3100多亿美元,比2000年的158.13亿美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5%,个别年份超过30%,远高于全球贸易13.5%的实际增长率,也高于五国总体贸易约16%的平均增长率。2012年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除与印度贸易有所降低外,与其他三国的贸易额依然保持了增长,中俄、中巴双边贸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8%,分别达到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与南非贸易也有较快增长。中国相继成为其他金砖国家的第一大或者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除巴西外其他金砖国家的首要商品进口来源。中国市场占巴西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增至2005年左右的5%和2012年的15%。以中国作为交易对手的贸易占金砖五国间贸易流量的85%。
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方式增多。除了双边一般直接贸易,还有加工贸易、直接投资、服务贸易,以及在第三方的投资与合作。2010年前金砖国家之间的投资较少,从2010年开始急剧扩大,尤其是中国对其余金砖国家的投资迅速增长;如截止2005 年底,中国在巴西累计协议投资总额只有1.5 亿美元,而2010年一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就达到170亿美元,占巴西当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84.6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强。三一重工等机械制造商、摩托车生产商都在巴西开设了业务。2011年7月19日,奇瑞汽车在巴西圣保罗州的雅卡雷伊市举行了奇瑞巴西工厂的开工奠基仪式。奇瑞公司投资4亿美元,预计一期年产5万辆于2013年9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建成后,最终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年。至2012年底,巴西累计对华投资项目400多个,合同金额接近10亿美元,巴西对华投资领域主要为制造业和煤炭。截止2010年10月,中印累计签订工程和劳务合同368亿美元,已完成183亿美元,印度成为中国最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华为印度分公司2010年12月15日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20亿美元在印度建立全新的研发中心,扩大在印度的业务规模。中国和印度还开展第三方合作,如2006年9月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与中石化共同出资8亿美元联合成功竞购哥伦比亚一石油公司Omimex de Colombia 50%的股权,并成立一合资公司管理这一资产。中国对南非和俄罗斯的投资近年也有较大增长。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南非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12亿美元,中国对南投资从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扩大到能源、矿产、机械、家电、建材等行业。南非在华实际投资接近10亿美元。中俄相互投资也有较快增长,双方直接投资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1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底的约30亿美元,投资重点领域也从一般的食品、服装、种植、加工扩展到化工、电信、建材、运输、金融、木材加工、能源和资源开发、科技研发及资本等领域,如2012年6月中国投资公司(CIC)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简称RDIF)建立了一只联合私募股权基金。印度电脑公司Sahara、安赛乐米塔尔和塔塔集团是南非市场上的著名外企。巴西与南非的合作也发展很快,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已进入南非资源和建筑市场。目前,作为中东欧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俄罗斯对南非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了12亿美元,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和叶夫拉兹钢铁公司等著名企业已进入南非采矿业和金属行业。南非对俄投资也已突破3亿美元大关。俄罗斯还是南非快速增长的重要游客来源。迄止2012年中国对金砖四国的直接投资额达到230多亿美元。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近年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金砖国家当前的经贸合作规模、结构、质量与效应等均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市场潜力和经贸合作需求有很大距离。
1、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
金砖国家间的贸易稳定性尚显不足,在经历数年的高增长之后,2012年的增长出现了减速。2012年与巴西贸易额只增长1.2%,远低于上年度35%的高增长率,而2012年中印贸易额还出现同比10.1%的降幅,比2011年19.71%的增幅下降明显。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包括中国与其他四国的贸易额依然很小,2012年中国—金砖四国贸易额只有中国—美国贸易额的约60%,相当于中日贸易规模。与金砖国家五国近30亿人口和14万亿美元的GDP规模很不相称。
2、贸易结构不平衡
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还主要停留在中间产品层次,最终产品占比很低;如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进口和加工产品出口。高附加值、高技术制成品比例很低。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抱怨贸易不平等,尤其是俄罗斯认为在充当中国原料附庸,巴西和印度反感中国大规模工业品冲击其市场。此外,金砖国家之间的进出口不平衡。近年,中国对印度存在较大顺差,而对巴西和南非均存在较大逆差,对俄罗斯则顺差逆差均有,但幅度较小。中国顺差总体顺差规模较大,对南非和巴西逆差并不感到太大的威胁,但印度对中国200多亿美元(2012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达到288.7亿美元)的年度逆差(超过双边贸易额的40%)却深感不安。俄罗斯也对于中国贸易从以往历年保持顺差到转向近年的逆差深感不安。
3、合作领域较为狭小、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总体上,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还基本集中在传统双边商品贸易领域,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网络贸易、直接投资、多边投资合作、以及劳务合作、BBT、BOT、BOOT等方式利用还很少。
4、相互间直接投资规模小
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3月25日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称,最近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在引进和输出外资方面都出现大幅增长,既是外资的主要吸收国,同时也是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但“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42%流向了发达国家,43%流向了周边国家,相互间的投资只占对外投资总量的2.5%。
5、贸易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较差
金砖国家经贸投资合作促进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彼此间的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自由贸易协定、贸易纠纷仲裁规则与机制等均未落实。金砖国家来自四大洲,使用四种官方语言,距离遥远,民间往来了解较少,各国既懂外语有懂贸易等的复合人才较少,有关各国法律、政策、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缺乏,交通运输等不够便利以及成本高昂、汇率波动、信贷融资和保险等不健全均是对金砖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的重大阻碍。
6、贸易摩擦增多
金砖国家间、尤其是中印间的贸易同构度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冲突与矛盾较多。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印度、巴西、南非及俄罗斯等均不同程度地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印度、巴西和南非较多。在截止2011年底前的几年内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动议120起,巴西37起,南非30起,印度为发起最多动议的第一大国,远超美国同期的87起和欧盟的61起的记录。金砖国家内部贸易摩擦的增多不仅遏制彼此间本来就不大的贸易合作,还伤害其他领域的合作氛围。
三、促进金砖经贸合作稳健发展的建议
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推进,金砖国家的经贸投资理应趁势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此,金砖国家需要采取综合性激励措施。
(一)增强共识和互信,调整经贸政策取向
金砖五国应将发展彼此间的经贸投资合作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最具发展潜力、最需扩大的经贸发展方向。制订鼓励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激励机制并付诸落实。目前,金砖峰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每届峰会均将扩大经贸合作作为峰会达成协议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关键在于将这些很好的协议落实到位。各国均要出台优化贸易与投资环境的优惠政策,如财税政策、信贷保险、人才培育政策、避免投资双重征税、降低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等。
(二)构建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
建立自贸区(FTA)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贸易合作中的新潮流,迄今全球已有各类FTA 300多个,作为排他习惯双边、多边、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对于协议内伙伴的贸易投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致力推动合作关系朝前迈进的金砖国家,需要将构建自由贸易区提上合作机制建设日程。探索与以往的比邻国家的连片自贸区具有不同特点的分散型国家的自贸合作机制、运行特点等,不仅推动商品货物的自由流动,还将推进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多元自由流动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金砖国家还要推进建立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降低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门槛等。
(三)建立合作融资机构、推进本币结算
由于金砖国家间的货币尚不是全球通用硬通货,贸易结算和投资合作均需要通过美元或其他硬通货进行,这不仅对金砖贸易伙伴的融资、结算和保险等产生诸多不便,还有较高的汇兑风险。彼此间经贸与投资合作是极为复杂并具有一定风险的事情。因此,建立金砖国家合作银行、构建外汇储备机制、推动本币结算等有助于金砖国家贸易伙伴融资、担保、结算、投资便利化,还有助于打破美元霸权,降低金砖国家对美元以及西方金融体系和规则的依赖、金融危机的冲击。2011年德里第四届金砖峰会期间,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成员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并提出了建立金砖开发银行倡议。在2013年3月德班第五届峰会上正式决定建立这一银行。未来这一银行的开通和运行、金砖国建货币储备机制以及多边本币授信与结算业务的开展等,将为金砖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提供良好服务。
(四)改善经贸与投资服务网络
金砖各国的经贸服务网络几乎还是空白,这不利于贸易伙伴进入各自的市场。因而,金砖五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筹划和创建多功能信息互享的综合经贸服务体系,包括建立金砖国家海关、经贸法规、投资、环保、汇率及财税政策、市场供求信息、贸易伙伴、交通运输、语言翻译、人才信息等各种相关信息服务网络,这将极大地降低金砖国家经贸投资合作的门槛,促进经贸投资活动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