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原因
坦白来说,起初选择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为了“教育”,然后才是“思想政治”。
从自身层面来讲的话,我比较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从小就对三尺讲台有一种向往。此外,“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至今二十几个年头,“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是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职业。正如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所提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依据中国目前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国情,思想政治老师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使命。当今社会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社会上的一些观念也是处于不断改变的状态。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出了要求:除了需要完成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同样也是思政课堂上的重中之重。这与标题所提到的“双师”教育是不谋而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被时代赋予重任的专业,时代需要思政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理与人格相融合”……
2 未来学习的规划
作为一名思政师范生,若想真正成长为掌握“双师”教育的思政老师,需对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进行详细且合理的规划。
首先,一切的成长都基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所以,学习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是践行“双师”教育成长计划的第一步。有了扎实的基础作保障之外,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及价值追求。[3]即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基础上,每一位思政师范生都应抓住每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而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也决不能将自己局限于一种实践路径中,应时刻关注着身边的每一次实践机会,努力拓宽实践锻炼途径。要想将“真知融于实践”的观点传递给学生,最基本的就应该是思政教师本身具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及积极实践的精神。
除此之外,“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并存这一理念,也应该时刻被铭记于思政师范生的心中!那么,何谓“真理力量”?何又谓“人格力量”呢?
“真理力量”与“知识做力量”同义。“人格力量”可将其理解为思想道德力量。正如孔夫子所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人格会决定着我们的力量。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更能坚持,拥有善良人格的人往往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思政教师需要有给予学生人格力量的能力。在学生的人格成型期,思政教师有义务去引导学生以一个積极的、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在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时,一个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教育,可以是“人文教育”。而“人”需放在“文”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并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4]因此,人文教育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下,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思政师范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着人文教育,带着人文情怀,在以后接触到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时刻注意着人格教育与引导。成人是成才的关键。
3 学习中的收获
学习至今,我最大的收获是:“双师教育、人文教育,德育与心育。”双师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那何谓“德育与心育”?我认为,“德”即思想道德,“心”即心理,德育与心育则是指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以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我们更应明确地认识到:“德育与心育的渗透和融合,是提高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5]目前来说,我们在学生阶段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德育与心育。只有自身做到了德与心的相互渗透,才能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起学生的“德育与心育”。
不论“德育与心育”,还是“人文教育”,我们都可以在“双师”教育中找到影子。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下,我们需要“双师”这样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加强该队伍建设,必须注重自身学习,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能力”[6]
在当今社会中,“双师”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那这也就意味着,思政教育专业的我们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挑战下,思政教育师范生又该如何迎难而上,将这样的挑战转换成机遇呢?
充实自我是第一步,它是一切的根基,只有根基足够稳健,才能做到在机遇到来时,真正做到有资本地去抓住它们。如书中所说:“空虚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生活一旦被它占据,将会变得黯淡无光,会对许多事情失去兴趣,有时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人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或崎岖,或平坦,这取决于你怎样对待空虚,千万别让它挡住你的出路。”[7]充实自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真正在学习,在进步,在充实自我的是不会感到空虚的!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载,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过程中,才能得到机遇的眷顾。
此外,我们需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地迎接挑战,努力践行“人文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真理”与“人格”的共塑……一步步踏实地向着“双师”教育的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
[2] 文国琴,王珍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重庆与世界,2014(12):123—126.
[3] 叶婷,王超. 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 求实,2010,(S1):286-288.
[4] 戴晓华.思政教学的人文力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2):8.
[5] 王建军.论德育与心育的渗透与融合[J]. 高教探索,1999,(04):49-52.
[6] 文国琴,王珍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重庆与世界,2014(12):123—126.
[7] 张小燕.哈佛幸福力公开课[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5):202.
坦白来说,起初选择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为了“教育”,然后才是“思想政治”。
从自身层面来讲的话,我比较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从小就对三尺讲台有一种向往。此外,“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至今二十几个年头,“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是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职业。正如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所提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依据中国目前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国情,思想政治老师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使命。当今社会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社会上的一些观念也是处于不断改变的状态。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出了要求:除了需要完成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同样也是思政课堂上的重中之重。这与标题所提到的“双师”教育是不谋而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被时代赋予重任的专业,时代需要思政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理与人格相融合”……
2 未来学习的规划
作为一名思政师范生,若想真正成长为掌握“双师”教育的思政老师,需对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进行详细且合理的规划。
首先,一切的成长都基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所以,学习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是践行“双师”教育成长计划的第一步。有了扎实的基础作保障之外,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及价值追求。[3]即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基础上,每一位思政师范生都应抓住每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而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也决不能将自己局限于一种实践路径中,应时刻关注着身边的每一次实践机会,努力拓宽实践锻炼途径。要想将“真知融于实践”的观点传递给学生,最基本的就应该是思政教师本身具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及积极实践的精神。
除此之外,“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并存这一理念,也应该时刻被铭记于思政师范生的心中!那么,何谓“真理力量”?何又谓“人格力量”呢?
“真理力量”与“知识做力量”同义。“人格力量”可将其理解为思想道德力量。正如孔夫子所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人格会决定着我们的力量。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更能坚持,拥有善良人格的人往往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思政教师需要有给予学生人格力量的能力。在学生的人格成型期,思政教师有义务去引导学生以一个積极的、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在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时,一个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教育,可以是“人文教育”。而“人”需放在“文”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并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4]因此,人文教育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下,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思政师范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着人文教育,带着人文情怀,在以后接触到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时刻注意着人格教育与引导。成人是成才的关键。
3 学习中的收获
学习至今,我最大的收获是:“双师教育、人文教育,德育与心育。”双师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那何谓“德育与心育”?我认为,“德”即思想道德,“心”即心理,德育与心育则是指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以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我们更应明确地认识到:“德育与心育的渗透和融合,是提高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5]目前来说,我们在学生阶段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德育与心育。只有自身做到了德与心的相互渗透,才能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起学生的“德育与心育”。
不论“德育与心育”,还是“人文教育”,我们都可以在“双师”教育中找到影子。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下,我们需要“双师”这样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加强该队伍建设,必须注重自身学习,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能力”[6]
在当今社会中,“双师”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那这也就意味着,思政教育专业的我们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挑战下,思政教育师范生又该如何迎难而上,将这样的挑战转换成机遇呢?
充实自我是第一步,它是一切的根基,只有根基足够稳健,才能做到在机遇到来时,真正做到有资本地去抓住它们。如书中所说:“空虚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生活一旦被它占据,将会变得黯淡无光,会对许多事情失去兴趣,有时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人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或崎岖,或平坦,这取决于你怎样对待空虚,千万别让它挡住你的出路。”[7]充实自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真正在学习,在进步,在充实自我的是不会感到空虚的!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载,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过程中,才能得到机遇的眷顾。
此外,我们需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地迎接挑战,努力践行“人文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真理”与“人格”的共塑……一步步踏实地向着“双师”教育的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
[2] 文国琴,王珍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重庆与世界,2014(12):123—126.
[3] 叶婷,王超. 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 求实,2010,(S1):286-288.
[4] 戴晓华.思政教学的人文力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2):8.
[5] 王建军.论德育与心育的渗透与融合[J]. 高教探索,1999,(04):49-52.
[6] 文国琴,王珍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重庆与世界,2014(12):123—126.
[7] 张小燕.哈佛幸福力公开课[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