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售后租回租赁方式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结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从优化承租人财务机构的角度 ,对租赁方式选择的财务决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经营租赁负债结构
售后租回,是指企业将自有资产对外出售,同时,以定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将资产从购买方租回的一种业务。是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重要方式,企业能达到融资的目的和增加流动资金的比例的目的,也不改变承租人在对租赁物占用和使用的。售后租回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售后租回交易由于标的金额大,交易形成租赁方式的不同,对企业财务负债结构影响不尽一致。对于需要优化负债结构企业,租赁方式的财务抉择要考虑其对负债结构的影响。
一、售后租回承租方式的选择
售后租回交易形式上是一种租赁业务,实质上是一种融资手段,对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内容上讲,可以是一项融资租赁,也可以是一项经营租赁。
1、售后租回交易作为一种融资租赁形式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因为售后租回和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融资,企业通过分期支付租金方式取得资产使用权,在租赁期满时可以取得资产所有权。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租回是一项融资租赁,这种交易的实质是出租人以资产作为担保提供资金给承租人一种方式。与融资租赁的区别在于,可以将承租人现有的固定资产及类似资产盘活,使之向流动资产转换,从而增强了长期资产价值的流动性,促进了本不活跃的长期资金发生流动,提高了全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2、售后租回交易作为一种经营租赁方式的首要目的仍是融资。企业通过出售资产达到融资的目的,同时又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资产使用权,即不改变连续使用的状况。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不同的是,企业对资产的租赁期一般比较短,出售资产的损益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作为融资手段,一般直接表现在出售环节,租赁环节是融资环节的延续,是售后租回交易一揽子交易形式的组成部分。
二、售后租回不同承租方式对企业负责结构影响
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选择融资租赁是考虑融资租赁成本对借款成本的替代,选择经营租赁是考虑资产租金成本对资产使用成本的替代。在会计角度,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关键在于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转移了则是融资租赁,需要将租入资产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未转移则将租金在租赁期内确认为当前损益。
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不同方式由于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也不同。假定A公司目前资产为100亿,负债为60亿。资产负债率为60%,将一账面价值35亿元的固定资产出售后租回。下面舉例说明几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及负债结构影响。
1、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租回。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3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31亿,租赁费用现值为30亿,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0亿
营业外支出(或递延收益)5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借:融资租赁固定资产30亿
未确认融资费用1亿
贷:长期应付款31亿
由于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则负债水平仍增加30亿,而资产增加为25亿,资产负债水平升高(85/130=65%)。
2、售回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以高于原价售出及租回。
假定上述资产售价为4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41亿,租赁费用的现值40亿,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40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递延收益5亿
借:融资租赁固定资产35亿
未确认融资费用6亿
贷:长期应付款41亿
由于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则负债水平增加35亿,而资产增加为40亿,资产负债率水平仍升高(95/140=68%)。
3、售回租回形成经营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回租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3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35亿,分20年确认,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0亿
营业外支出(或递延收益)5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分20年确认租金费用35亿
借:经营支出1.75亿
贷:其它应付款1.75亿
负债水平增加1.75亿,而资产减少5亿,资产负债率水平升高(61.75/95=65%)。
4、售回租回形成经营租赁,以高于原价售出及回租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4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45亿,分20年确认,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40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5亿
分20年确认租金费用45亿
借:经营支出2.25亿
贷:其它应付款2.25亿
负债水平增加2.25亿,而资产增加为5亿,资产负债率水平降低。(62.25/105=59%)
综上,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资产负债率水平会升高;形成经营性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回购资产,负债率水平会小幅升高,以高于原价售出及回购,负债率水平会下降。租回后形成经营性租赁对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作用更大。
关键词: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经营租赁负债结构
售后租回,是指企业将自有资产对外出售,同时,以定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将资产从购买方租回的一种业务。是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重要方式,企业能达到融资的目的和增加流动资金的比例的目的,也不改变承租人在对租赁物占用和使用的。售后租回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售后租回交易由于标的金额大,交易形成租赁方式的不同,对企业财务负债结构影响不尽一致。对于需要优化负债结构企业,租赁方式的财务抉择要考虑其对负债结构的影响。
一、售后租回承租方式的选择
售后租回交易形式上是一种租赁业务,实质上是一种融资手段,对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内容上讲,可以是一项融资租赁,也可以是一项经营租赁。
1、售后租回交易作为一种融资租赁形式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因为售后租回和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融资,企业通过分期支付租金方式取得资产使用权,在租赁期满时可以取得资产所有权。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租回是一项融资租赁,这种交易的实质是出租人以资产作为担保提供资金给承租人一种方式。与融资租赁的区别在于,可以将承租人现有的固定资产及类似资产盘活,使之向流动资产转换,从而增强了长期资产价值的流动性,促进了本不活跃的长期资金发生流动,提高了全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2、售后租回交易作为一种经营租赁方式的首要目的仍是融资。企业通过出售资产达到融资的目的,同时又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资产使用权,即不改变连续使用的状况。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不同的是,企业对资产的租赁期一般比较短,出售资产的损益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作为融资手段,一般直接表现在出售环节,租赁环节是融资环节的延续,是售后租回交易一揽子交易形式的组成部分。
二、售后租回不同承租方式对企业负责结构影响
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选择融资租赁是考虑融资租赁成本对借款成本的替代,选择经营租赁是考虑资产租金成本对资产使用成本的替代。在会计角度,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关键在于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转移了则是融资租赁,需要将租入资产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未转移则将租金在租赁期内确认为当前损益。
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不同方式由于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也不同。假定A公司目前资产为100亿,负债为60亿。资产负债率为60%,将一账面价值35亿元的固定资产出售后租回。下面舉例说明几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及负债结构影响。
1、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租回。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3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31亿,租赁费用现值为30亿,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0亿
营业外支出(或递延收益)5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借:融资租赁固定资产30亿
未确认融资费用1亿
贷:长期应付款31亿
由于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则负债水平仍增加30亿,而资产增加为25亿,资产负债水平升高(85/130=65%)。
2、售回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以高于原价售出及租回。
假定上述资产售价为4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41亿,租赁费用的现值40亿,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40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递延收益5亿
借:融资租赁固定资产35亿
未确认融资费用6亿
贷:长期应付款41亿
由于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则负债水平增加35亿,而资产增加为40亿,资产负债率水平仍升高(95/140=68%)。
3、售回租回形成经营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回租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3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35亿,分20年确认,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0亿
营业外支出(或递延收益)5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分20年确认租金费用35亿
借:经营支出1.75亿
贷:其它应付款1.75亿
负债水平增加1.75亿,而资产减少5亿,资产负债率水平升高(61.75/95=65%)。
4、售回租回形成经营租赁,以高于原价售出及回租
假定上述资产的售价为40亿,支付总租赁费用为45亿,分20年确认,不考虑折旧,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40亿
贷:固定资产35亿
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5亿
分20年确认租金费用45亿
借:经营支出2.25亿
贷:其它应付款2.25亿
负债水平增加2.25亿,而资产增加为5亿,资产负债率水平降低。(62.25/105=59%)
综上,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资产负债率水平会升高;形成经营性租赁,以低于原价售出及回购资产,负债率水平会小幅升高,以高于原价售出及回购,负债率水平会下降。租回后形成经营性租赁对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