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这个词,近些年就像洋快餐一样,火爆的很,算得上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了。无论是走上大街,还是打开电视,拟或是翻开报纸杂志,各类文化的字眼、声音和图像就会奔涌而来,让人目不暇接、耳熟能详。你看,满大街吆喝的、叫卖的,哪一个不与文化攀了亲、结了缘?什么旅游文化、服饰文化、玉石文化、饮食文化,每天都在我们的眼前耳旁鼓噪着,就连泡脚、洗浴、按摩的场所,也贴上文化的标签,摇身变成了高雅的“养生馆”了。
然而,透过镶金镀银的美丽外衣,你会疑惑:这是我们所了解熟知的文化吗?我们所知道的文化,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是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是万里长城、苏州园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这些是我们心目中的文化精髓。如今,这些文化在商业文化的大肆侵略下,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而登堂入室、大行其道的则是那些插着文化标签、裹着商业企图的所谓文化盛宴,在神州大地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热潮。
君不见大江南北,各地举办的文化节是此起彼伏,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什么酒文化节、茶文化节、蜜桔文化节、大闸蟹文化节、红高梁文化节,就连豆腐、泡菜也有了文化节,简直数不胜数。据谷歌搜索,相关资讯居然有2800余万条,真是令人咋舌称奇。目前文化节还在向新的领域拓展,孔子文化节、荀子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也都相继出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诸子百家、历代名人,可都要出来办文化节啦!
君不见神州大地,处处都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他們一边在大声宣扬要保护和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边却在拆掉那些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老街道、老建筑甚至是文物建筑,进行所谓的还原历史、重修经典。结果呢,矗立在国人眼前的是一座座充满欧洲风情、西洋风格的新城楼盘,以及大同小异的步行街、城市地标,而真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建筑与街道正日渐消亡。当我们行走在一座座拆旧建新的“古街古镇”中时,那种原汁原味的醇厚的中国味已经难觅踪迹。
文化,一个美人之美的字眼,如今似乎已美丑难分了。在她的美丽外衣之下,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等许多暗夜中的行者,正登堂入室,潜伏在我们的日常文化消费之中……
我不知这是文化之喜,还是文化之殇?
然而,透过镶金镀银的美丽外衣,你会疑惑:这是我们所了解熟知的文化吗?我们所知道的文化,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是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是万里长城、苏州园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这些是我们心目中的文化精髓。如今,这些文化在商业文化的大肆侵略下,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而登堂入室、大行其道的则是那些插着文化标签、裹着商业企图的所谓文化盛宴,在神州大地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热潮。
君不见大江南北,各地举办的文化节是此起彼伏,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什么酒文化节、茶文化节、蜜桔文化节、大闸蟹文化节、红高梁文化节,就连豆腐、泡菜也有了文化节,简直数不胜数。据谷歌搜索,相关资讯居然有2800余万条,真是令人咋舌称奇。目前文化节还在向新的领域拓展,孔子文化节、荀子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也都相继出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诸子百家、历代名人,可都要出来办文化节啦!
君不见神州大地,处处都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他們一边在大声宣扬要保护和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边却在拆掉那些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老街道、老建筑甚至是文物建筑,进行所谓的还原历史、重修经典。结果呢,矗立在国人眼前的是一座座充满欧洲风情、西洋风格的新城楼盘,以及大同小异的步行街、城市地标,而真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建筑与街道正日渐消亡。当我们行走在一座座拆旧建新的“古街古镇”中时,那种原汁原味的醇厚的中国味已经难觅踪迹。
文化,一个美人之美的字眼,如今似乎已美丑难分了。在她的美丽外衣之下,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等许多暗夜中的行者,正登堂入室,潜伏在我们的日常文化消费之中……
我不知这是文化之喜,还是文化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