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大型工厂、仓库和桥梁基础的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在桥梁工程中使用大孔径桩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桥梁;桩基;大孔径;施工技术
1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1.1 优势
与锤击方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施工噪声和振动要小得多。与预制桩相比,钻机的能量很大,可以制成直径更大、桩身更长的大孔径桩基,还可以根据构造、场地基础条件调整桩长并减少材料浪费,可以避免预制桩无法在现场组装或由于施工条件而难以运输到现场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桩的情况,可以准确地确定承重层的位置,在不同的地基情况中都可以使用此方法使用。而锤击法不仅对地基不能加固,还会使桩周围的地基松弛和软化。
1.2 缺点
由于施工质量与桩的承载力直接相关,因此应特别注意处理诸如塌方、沙土事故和重物等事故。由于混凝土是在泥浆中灌注的,完工后钢筋质量会出现偏差;施工进度比预制桩锤击法要慢一些。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2.1 做好准备工作
在钻孔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设计图纸,材料,场地准备等。
2.2 护筒埋设
避免孔壁塌陷对于钻孔成功或失败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钻孔通常很深,因此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壤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坍塌。内置的护筒可以使井头保持高于地下水位,并增加井眼中的静水压力,提高井壁的刚度,避免井眼塌陷现象。另外,护筒的埋入還可以起到引导钻头,固定桩孔的位置,保护孔的接地以及阻挡地表水的作用。如果护筒已被埋没但尚未打孔,或者尚未拆除桩护筒,则必须安装护筒顶盖或安全网。
2.3 调配泥浆
钻井泥浆通常由粘土、水和相关的添加剂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孔塌陷,阻止孔内外泄漏,在孔壁上形成泥膜,增加静水压力,润滑钻井工具,冷却钻头并悬浮钻渣。在钻探泥浆调制和循环净化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实际地层条件和钻探过程来实施相应的性能指标,确定泥浆的稠度以及实际的工作要求和地层变化。通常,应尽可能选择粘土,其颗粒含量为50或更高,颗粒尺寸小于0.002 mm,可塑性指数为25或更高。将粘土预混合并储存。使用泥浆箱时,用泥浆泵将其泵送至井眼。在泵送过程中,需要确保泥浆泵具有足够的动力以加快钻孔速度。对于深度小于100 m的钻孔,可以使用2 MPa或更高的泵压。
2.4 钻机就位
进行测量和放样,将桩位置的中心十字准线设置在护筒附近,同时在其涂上红色油漆,并采用泵吸反向循环打孔工艺形成一个孔。在此过程中,桩的开挖和开挖至少要在5 m以内放置每根桩后24 h,以避免对相邻桩的开挖产生不利影响。钻孔后,应根据地质层和钻孔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钻孔速度。钻孔只能灌浆,直到遇到地下水为止。井眼要确保超过2 m。使用优质泥浆保护墙壁。桩的钻孔需要在各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在成孔之前对孔的泥浆指标、垂直度以及中心位置要横踢进行全面检查;在钻孔时,还应当及时检查成孔的速度、垂直度、泥浆指标以及孔径等;一旦出现发现变化,必须马上进行调整,确保桩基成孔的质量。
当钻机到达指定区域后,必须对钻机和辅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为了确保钻机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需要在钻探框架上安装电缆风绳或斜撑以提高稳定性。
2.5 成孔
冲击锥法形成孔是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桩基土层中的。在冲击锥的下冲阶段,部分钻渣被挤压到孔壁中,间接增加了桩与土壤层之间的摩擦力。对于冲击钻,合理构造和使用钢丝绳、卷扬机和钻锥至关重要。在冲击阶段,应适当控制钢丝绳的松动,并根据地质变化控制钻进速度,以确保安全运行,在移动钻机时要注意不要压住电缆。如果下降较快,则说明护筒的底部边缘已连接,并且与护筒没有碰撞。
2.6 孔底清洁和最终孔检查
钻孔的形状、位置、直径和深度会直接影响桩的平直度和桩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除了必要的严密监督之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规范深度之后,还必须对孔直径、孔形状、孔位置和孔深度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满足相关要求之后,可以开始后续过程。清洁孔的底部后,需要检查是否有泥浆沉积。
2.7 钢框架的紧固、开孔、安装和生产
必须将钢框架建造在施工现场,并根据其在井眼中的切割方式,用起重机将其抬起。在施工过程中,将骨架的第一部分插入孔中后,利用支架将骨架牢固地固定在油井的中心,然后举起骨架的下一部分,以便对骨架进行焊接。第一部分需要单面焊接工艺。在放置钢筋框架之前,必须预先在孔中添加四根引导钢管,以确保对称举升并防止损坏保护层和孔壁。安装钢框架后,必须将其固定在四个点上,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框架浮起,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3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1 预防措施
及时检查钻具、钢丝绳和钻头直径,如果超过磨损极限,则要坚决更换。卸下镇流器后,每次都要检查孔。更换钻头时,检查孔的底部。制作泥浆时,一次不要制作太多,应逐渐增加。检查起吊点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3.2 安全事件处理
对于抢救钻头的锚钩要随时准备好。出现卡钻后,要及时查明原因和情况,不能直接强提钻头,避免增加事故的严重性。如果需要清除泥浆,则应采取防塌落措施,例如将泥浆返还,以防止沉淀物堆积并触发“填埋场钻探”。应当对救援设备的强度进行检查和计算,并采取救援措施以确保安全。在整个钻探过程中,孔中至少应有高于地下水位1.5 m的稳定泥浆。如果发现浆液泄漏,必须查明原因并立即处理。
万一发生轻微泄漏,可以将粘土碎石扔进孔中,压碎并填充墙,或用粘土代替孔来密封。如果保护管严重断裂,则必须将其插入并加固。如果由于孔的塌陷而导致保护管未对准的危险,则必须加强导向支架。在孔洞严重塌陷或浆液渗漏严重的地区,土壤和小块岩石被反复压碎,以重新硬化塌陷的孔壁。
混凝土的混合比必须确保以下几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将混合物装入料斗中并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在注入管道期间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应调整为18 cm~
22 c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做好准备。不得损坏混凝土搅拌、运输、起重和浇筑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安装管道、绘制尺寸、通过7 kg/cm的液压测试,取出的导管部分必须立即清洁。
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在雨天和夏季应采取防护措施,停止施工,并明确责任制度。电机、混凝土搅拌、测试人员、操作人员、测量记录仪和工作技术人员都必须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在检查完成后才能继续工作。
混凝土一旦开始注入,就应该一次浇筑完成,中间不要停,以尽可能避免发生桩头破裂事故。在灌注过程中,必须严格确定导管的埋入深度。不允许发生诸如管道泄漏、喷水、铁笼悬挂或因被铁笼卡住而无法举起的管道之类的事故。严格防止管道因机械和电气问题升起混凝土表面或使桩停住。失败时间太长。浇注4 h后,把钢筋笼的挂钩损毁。
准备建筑用纸,以防止过大的聚集体颗粒进入混合器。实验室应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检查混凝土混合物的流动性,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混合物倒入管道中。并且需要在溢出之前保留泥浆管道的稳定性,管道的铺设深度和混凝土表面的高度必须由两个人进行测量和检查。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有疑问的部分,应进行钻孔和检查,并在取样后对圆柱混凝土芯进行识别,然后确定处理措施。
4 结语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T梁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行业标准来约束规范,保证高速公路桥梁T梁建设能够顺利安全的竣工,以及建成之后能够安全平稳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强华,周伟华.探究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114+116.
关键词:桥梁;桩基;大孔径;施工技术
1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1.1 优势
与锤击方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施工噪声和振动要小得多。与预制桩相比,钻机的能量很大,可以制成直径更大、桩身更长的大孔径桩基,还可以根据构造、场地基础条件调整桩长并减少材料浪费,可以避免预制桩无法在现场组装或由于施工条件而难以运输到现场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桩的情况,可以准确地确定承重层的位置,在不同的地基情况中都可以使用此方法使用。而锤击法不仅对地基不能加固,还会使桩周围的地基松弛和软化。
1.2 缺点
由于施工质量与桩的承载力直接相关,因此应特别注意处理诸如塌方、沙土事故和重物等事故。由于混凝土是在泥浆中灌注的,完工后钢筋质量会出现偏差;施工进度比预制桩锤击法要慢一些。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2.1 做好准备工作
在钻孔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设计图纸,材料,场地准备等。
2.2 护筒埋设
避免孔壁塌陷对于钻孔成功或失败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钻孔通常很深,因此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壤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坍塌。内置的护筒可以使井头保持高于地下水位,并增加井眼中的静水压力,提高井壁的刚度,避免井眼塌陷现象。另外,护筒的埋入還可以起到引导钻头,固定桩孔的位置,保护孔的接地以及阻挡地表水的作用。如果护筒已被埋没但尚未打孔,或者尚未拆除桩护筒,则必须安装护筒顶盖或安全网。
2.3 调配泥浆
钻井泥浆通常由粘土、水和相关的添加剂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孔塌陷,阻止孔内外泄漏,在孔壁上形成泥膜,增加静水压力,润滑钻井工具,冷却钻头并悬浮钻渣。在钻探泥浆调制和循环净化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实际地层条件和钻探过程来实施相应的性能指标,确定泥浆的稠度以及实际的工作要求和地层变化。通常,应尽可能选择粘土,其颗粒含量为50或更高,颗粒尺寸小于0.002 mm,可塑性指数为25或更高。将粘土预混合并储存。使用泥浆箱时,用泥浆泵将其泵送至井眼。在泵送过程中,需要确保泥浆泵具有足够的动力以加快钻孔速度。对于深度小于100 m的钻孔,可以使用2 MPa或更高的泵压。
2.4 钻机就位
进行测量和放样,将桩位置的中心十字准线设置在护筒附近,同时在其涂上红色油漆,并采用泵吸反向循环打孔工艺形成一个孔。在此过程中,桩的开挖和开挖至少要在5 m以内放置每根桩后24 h,以避免对相邻桩的开挖产生不利影响。钻孔后,应根据地质层和钻孔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钻孔速度。钻孔只能灌浆,直到遇到地下水为止。井眼要确保超过2 m。使用优质泥浆保护墙壁。桩的钻孔需要在各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在成孔之前对孔的泥浆指标、垂直度以及中心位置要横踢进行全面检查;在钻孔时,还应当及时检查成孔的速度、垂直度、泥浆指标以及孔径等;一旦出现发现变化,必须马上进行调整,确保桩基成孔的质量。
当钻机到达指定区域后,必须对钻机和辅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为了确保钻机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需要在钻探框架上安装电缆风绳或斜撑以提高稳定性。
2.5 成孔
冲击锥法形成孔是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桩基土层中的。在冲击锥的下冲阶段,部分钻渣被挤压到孔壁中,间接增加了桩与土壤层之间的摩擦力。对于冲击钻,合理构造和使用钢丝绳、卷扬机和钻锥至关重要。在冲击阶段,应适当控制钢丝绳的松动,并根据地质变化控制钻进速度,以确保安全运行,在移动钻机时要注意不要压住电缆。如果下降较快,则说明护筒的底部边缘已连接,并且与护筒没有碰撞。
2.6 孔底清洁和最终孔检查
钻孔的形状、位置、直径和深度会直接影响桩的平直度和桩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除了必要的严密监督之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规范深度之后,还必须对孔直径、孔形状、孔位置和孔深度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满足相关要求之后,可以开始后续过程。清洁孔的底部后,需要检查是否有泥浆沉积。
2.7 钢框架的紧固、开孔、安装和生产
必须将钢框架建造在施工现场,并根据其在井眼中的切割方式,用起重机将其抬起。在施工过程中,将骨架的第一部分插入孔中后,利用支架将骨架牢固地固定在油井的中心,然后举起骨架的下一部分,以便对骨架进行焊接。第一部分需要单面焊接工艺。在放置钢筋框架之前,必须预先在孔中添加四根引导钢管,以确保对称举升并防止损坏保护层和孔壁。安装钢框架后,必须将其固定在四个点上,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框架浮起,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3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1 预防措施
及时检查钻具、钢丝绳和钻头直径,如果超过磨损极限,则要坚决更换。卸下镇流器后,每次都要检查孔。更换钻头时,检查孔的底部。制作泥浆时,一次不要制作太多,应逐渐增加。检查起吊点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3.2 安全事件处理
对于抢救钻头的锚钩要随时准备好。出现卡钻后,要及时查明原因和情况,不能直接强提钻头,避免增加事故的严重性。如果需要清除泥浆,则应采取防塌落措施,例如将泥浆返还,以防止沉淀物堆积并触发“填埋场钻探”。应当对救援设备的强度进行检查和计算,并采取救援措施以确保安全。在整个钻探过程中,孔中至少应有高于地下水位1.5 m的稳定泥浆。如果发现浆液泄漏,必须查明原因并立即处理。
万一发生轻微泄漏,可以将粘土碎石扔进孔中,压碎并填充墙,或用粘土代替孔来密封。如果保护管严重断裂,则必须将其插入并加固。如果由于孔的塌陷而导致保护管未对准的危险,则必须加强导向支架。在孔洞严重塌陷或浆液渗漏严重的地区,土壤和小块岩石被反复压碎,以重新硬化塌陷的孔壁。
混凝土的混合比必须确保以下几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将混合物装入料斗中并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在注入管道期间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应调整为18 cm~
22 c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做好准备。不得损坏混凝土搅拌、运输、起重和浇筑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安装管道、绘制尺寸、通过7 kg/cm的液压测试,取出的导管部分必须立即清洁。
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在雨天和夏季应采取防护措施,停止施工,并明确责任制度。电机、混凝土搅拌、测试人员、操作人员、测量记录仪和工作技术人员都必须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在检查完成后才能继续工作。
混凝土一旦开始注入,就应该一次浇筑完成,中间不要停,以尽可能避免发生桩头破裂事故。在灌注过程中,必须严格确定导管的埋入深度。不允许发生诸如管道泄漏、喷水、铁笼悬挂或因被铁笼卡住而无法举起的管道之类的事故。严格防止管道因机械和电气问题升起混凝土表面或使桩停住。失败时间太长。浇注4 h后,把钢筋笼的挂钩损毁。
准备建筑用纸,以防止过大的聚集体颗粒进入混合器。实验室应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检查混凝土混合物的流动性,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混合物倒入管道中。并且需要在溢出之前保留泥浆管道的稳定性,管道的铺设深度和混凝土表面的高度必须由两个人进行测量和检查。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有疑问的部分,应进行钻孔和检查,并在取样后对圆柱混凝土芯进行识别,然后确定处理措施。
4 结语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T梁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行业标准来约束规范,保证高速公路桥梁T梁建设能够顺利安全的竣工,以及建成之后能够安全平稳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强华,周伟华.探究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