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清洗”朋友圈的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清楚别人是怎样想的,对于我来说,朋友圈是一个极为私密的地方。我在这里观察朋友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同样,他们也那么观察着我。这样一来,我们即便天各一方,也能知晓对方的生活轨迹。当我们久别重逢的时候,也不至于除了回忆往昔,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我每天要打开微信数十次刷新,但我不会把它当作是微博用。每周我会更新几次,但我也不会把它当成日记用。我顽固地相信,能够进入自己朋友圈的人,彼此之间存在默契与尊重,也因为对方对于自己来说足够重要。
  任何人际关系都要投入时间精力维护,所以我会定期清洗我的朋友圈。这件事情并不容易,中国人实在是很难抹开情面。但是,当我面对究竟是让你爽还是让我爽这种终极命题时,我的选择从来都是自己。花几千块钱买来的手机,如果是为了让别人爽到爆,自己还得忍着,那我也太二了。
  所以,一切代购杀无赦。俗话说,生活就像是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谁突然变成海外代购。我并不反对朋友圈推介商品,甚至我还很喜欢那种自己买了用了之后的体验报告。在我的理解里,这种行为是够朋友的表现。因为你花了钱,又花了时间,告诉我某样商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当真是非常慷慨的行为。可代购我忍不了,再三再四地推你的淘宝店我忍不了,我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顾客。这里是我的手机,不是你的电线杆子。
  一切“传小话”杀无赦。天底下有微博有BBS有博客,但凡是我愿意公开说的话,那么我会公开表达。之所以有些话要在朋友圈里说,是因为不方便出去讲,也是因为信任。把这样的话截屏拷贝散布出去,这个绝对忍不了。人总是有表达的欲望,朋友圈满足的是安全的表达。世界上总得有那么个地方,我可以放心说说话,有放心的人可以听听,可以讨论一下。不求有人点赞,不求有人回复,我知道我那么说,有人默默地看到,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切心灵鸡汤杀无赦。如果我在朋友圈每天报告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换来的是一碗又一碗的鸡汤,我觉得这就是在打脸。当然,许多人觉得发心灵鸡汤是体现一种善意,表示愿意分享美好的东西。这种善意我能感受得到,所以我的回答永远是:那你可以不发啊?还有人表示自己不擅长表达,羞于展示自己,那你还可以给我点赞啊?就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种人际关系是你说工作上的事情让你很郁闷,我的回答是《马云论职场的36个成功要素》。因为这个,我甚至拉黑了许多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我并不后悔,见面骂我我也不解封,看谁拧得过谁吧。
  一切脑残求转发集点赞杀无赦。每次看到那种《是中国人的转起来》的帖子,那种《求32个赞换XX免费商品》的帖子,我就会深深自责:我什么时候Low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把这样的人放进了自己的朋友圈?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继续愉快地相处下去?如果这样的人是亲戚,我只能含泪望天:大哥,好不好不要这样玩我啊?然后默默拉黑,以后努力争取每个闰年的春节见一次就好了。
  一切只能在跟帖里看到的人黑无赦。这种人你永远看不到发主贴,也不会点你的赞,回你的贴。但是,你会在别人的帖子下面看到他的身影。这就意味着在双边关系中,他永远在暗处,你永远在明处。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无论你在朋友圈是无尽欢脱,还是无尽忧愁,总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在默默注视着你,但是一言不发。为了避免朋友圈成为惊悚片,这样的人一律拖黑。根据对等原则,你不分享给我看,那么我也不用分享给你看。在朋友圈,发帖就是投名状。没有投名状却要扮透明状,那就珍重再會吧!
  一切作男作女黑无赦。怎样才能在朋友圈以最快速度做到友尽?答案就是今天晒减肥,明天晒素食,后天晒戒烟。嗯,世界上政治正确的事情你全都做了,所有高Big的事情你都有参与,请问你是来群嘲的吗?还有一种作死的方法,是连续半年时间,今天恋爱,明天失恋,后天又思念,做旷男怨妇状,天天写什么孤独的灵魂何时才能解脱,这样的人一早拉黑,折腾自己有瘾,但我没有持续观摩的瘾头。
  此外,还有一切转贴机黑无赦,一切晒娃狂黑无赦,一切晒食犯黑无赦,一切自拍癖黑无赦……所有无节制发送单一内容的家伙统统黑无赦,因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值得敬仰,但是真的好恐怖,好腻味,只知道不断刷刷刷刷,根本不管人家受得鸟受不鸟……
  好了,如果你能像我这样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残酷无情地定期清理自己的朋友圈,那么,你的朋友圈很快就会变得清清爽爽,你很快也不会有朋友了。
  摘自《华声》
其他文献
我在中国上的本科,后来到了美国,博士毕业后,我就留在美国从事IT行业。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一直在使用和分析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的互联网、社交网站。   大概在2000年开始,我就一直活跃在BBS上,后来注册了Facebook和人人网。四年前,我开始用Twitter,两年前接触新浪微博。每天登陆这些网站的账号是我的工作习惯。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微博上,对于公共事件的争吵、辩驳、掐
你知道吗?在那个夏天的海洋上,我多希望能够像她一样,拥有一个小小的岛。她的岛实在很小,小到每一个住在岛上的居民都不能不相识,不能不相知。船本来已经离开码头,已经准备驶
民国二十八年,张爱玲第一次参加征文。那时的张爱玲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满腹才情呼之欲出。因为看到了《西风》杂志的征稿启事,她便跃跃欲试地写了一篇《我的天才梦》去应征。虽然迫于字数所限,文章被张爱玲删删减减压缩到了五百字,可是依然字字珠玑,词句之间游走着璀璨烟霞。   后来《西风》杂志通知张爱玲说她获了首奖,这让张爱玲无比欣喜,“就好像买彩票中了头奖一样。”可是等到正式的获奖名单公布时,第一名却
王羽熙小的时候喜欢画画,但数学却差得一溜屁,爱才的人大附中校长破格录取了他。学校给了他足够自由的舞台,让他尽情挥洒才华。用王羽熙的话来讲就是:“高中三年,我玩了两年《魔戒》。”  尽管王羽熙上高一时,在一次满分为150分的数学测验中,仅得了3分,但他英语好,老师依然没有看扁他。他们开办了一个学习英语的“英语角”,为了督促同学们练好口语,王羽熙想到排一出英语剧。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赞同,高一下半学期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老版《三国演义》,对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官渡之战,袁曹对垒,一个曹军士兵捧着根玉米在啃,忽然一只长箭射过来,把他射倒在地,一名军官手执大盾扑过去把他拖走。当时看到这个细节我很感动,觉得编导真是用心,充分体现出曹军缺粮的艰苦卓绝。后来我才知道,这不符合史实——玉米一直要到明代才从美洲引进中国,三国时的人,不可能吃上这玩意儿。  金庸《天龙八部》里有一段行文:“自此一路向东,又行